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儿读小学,妈妈如何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位80后女性易友的来信。

信中说,女儿11岁了,在读小学。作为妈妈,看别的孩子都喜欢玩手机,怕对眼睛不好,就想平日里多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打球或者听音乐。

家庭经济不够宽裕,但自己想给她买个长板滑板,孩子看过反应一般,但自己还想给她买,不知道该不该?

本期易友信箱针对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曾教授的一些观点,给予分析、建议,希望对易友有所帮助。

01

良好亲子关系的主要表现



众所周知,子女是父母的亲生骨肉,是父母老年的依靠;是家庭的新生力量,家族的传人;也是社会参与者,是未来的主人公。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就是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单元里显得尤为重要。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社会风气也有较大的影响。

曾仕强教授在《家教》这本书中说,良好的亲子关系具有三种主要表现:

  • 第一,家人沟通良好,共同享受亲情,家庭温暖愉快

现代年轻人很喜欢用“代沟”这个词形容两代人的关系。其实有没有代沟,完全看父母怎么想。认为有就存在,认为没有,它就不产生作用。

因此父母应该把代沟看成障碍并加以排除,才是正确的态度。家

人的乐趣,主要在于沟通良好。家人彼此倾诉,才是真正的亲情。

母亲最好对女儿的行动了如指掌,让女儿可以放松的把心事告诉家人。

  • 第二,邻居乐于互动,参与社会活动,在快乐中成长

子女既属于小家庭,同时也是社会成员。亲子关系良好,邻居就会乐于往来互助,各种社区活动,无论是家庭参与还是个人参与,都会受到欢迎。

今日的社会,实际上比往昔我们所重视的家族还要重要,因为社会的形成,是民众自动自发地自然塑造而成的。

我们也十分关心自己的家和周遭环境的关系,父母带孩子参与邻里活动,不但有利于社区发展,子女也能在快乐茁壮中成长。

  • 第三,亲子同心协力,爱国家爱民族,黄土也能变成金

国家的演进,由神权而君权,逐渐变为民权。现代科学先进,交通发达,促使国与国之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应该致力于发扬中华文化。而亲子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

最佳表现于,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同心协力。亲子关系的良好,才谈得上家庭的发展、民族的兴盛、国家的富强。

02

为什么不能纵容或溺爱子女



在西方社会,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教养子女,只要给予充分的爱,便是最好的父母。

这种号称“爱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弊端,无束、予取予求,而且任性疏懒。

结果孩子学不到生活技能,又染上一大堆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缺乏生活能力,势必终生痛苦不堪。

当今中国社会和中国的青少年,也如易友看到的那样,沉迷电子产品,主要就是手机。不但影响孩子的视力,还容易让孩子深陷其中,耽误学业,变的越来越懒惰。

况且现在电子产品的内容也过于成人化,香艳和猎奇,很多青少年一步一步迷失自己,还不乏走上犯罪道路,害人又害己,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从妈妈的角度,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好的,适当给与孩子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也有利于孩子早日跳出电子虚幻的牢笼。

然而,有爱也要有限,顺应孩子的天性,但又不能听其自然,过分宠溺,要有一定合理的度。

曾师也和我们讲过,纵容和溺爱子女有如下三大恶果:

  • 第一,入学后不容易和同学相处,对老师也很难尊敬

子女在家里受尽宠溺,在学校里很难适应有规律的生活,往往以个人兴趣喜好为主,比较任性,难以管教。

可能将老师当做父亲那样的玩伴。因为平时缺乏约束和权威,对老师的教诲听不进去,甚至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不喜欢老师,影响自身接受教育。

至于和同学相处,那就更加困难。本来年龄相仿的孩子就容易互不相让,没有谁愿意给别人便宜。

这种相互磨炼的机会,正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良好方式。但孩子适应能力差,就会促使社会畸形发展。

  • 第二,容易产生“坏妈妈”的念头

如果妈妈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一味强迫孩子上学。

孩子会觉得妈妈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现在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上学这件事,要求特别严格。

于是愤而称呼妈妈为“坏妈妈”,以此来表示对妈妈的不满。

  • 第三,将来到社会上,很可能处处碰壁,甚至寸步难行

父母纵容或溺爱子女,固然使子女在家里逍遥自在,如鱼得水。

可一旦离开了家庭,就会寸步难行,处处碰壁,最终受苦受难的仍然是孩子。

现代人生的少,更加容易纵容或溺爱孩子。很多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还把这种现象认为理所当然。

除了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要星星不给月亮,甚至很多时候孩子不要,家长凭自己感觉认为孩子的玩具或者生活用品不够,一个劲儿的买买买,哪怕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过优越的生活。

这样,孩子就丧失了体会,领悟的能力,将来的处境可想而知。

03

6-12岁孩子的教育侧重点



易友的女儿11岁,正处于6到12岁这个阶段,也是正在接受国民义务教育的阶段,从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有规律的生活,成为孩子最大的生活变化。

对于孩子来讲,在曾经幼年记忆当中,游戏就是学习,而学习也是游戏,两者根本分不开,也不需要区分。

进入小学以后,游戏是游戏,学习是学习,两者开始分化,孩子缺乏这种心理准备,当然很不适应。

尤其作为女孩子,心理变化较男孩更多,也更敏感一些,在这方面妈妈一定要更加上心才是。

  • 第一,关心子女入学后的心理变化

读小学的孩子,一方面渴望成为大孩子,一方面幼儿的特性还未褪去。可能早上神气十足去上学,回到家还会缠着妈妈撒娇。

这种现象父母不要嘲笑,要多关心孩子。如果当天回来很疲劳,也要让孩子多休息一下。

现代儿童和没有电视机电子仪器时代的儿童相比,不论想象力、创造力和忍耐力都大幅降低。

易友的想法也很对,多带孩子接触一下室外活动,打球跑步听音乐也是很好的。

希望孩子少看电视多读书,那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才行,可以常常读书给他们听,要有变化,要广泛,提高孩子兴趣。而不是强迫。

  • 第二,子女智慧的发展不能交给老师

6到12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发展智慧的黄金时期。

父母最好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辅导,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平时在家里妈妈要多留心,观察孩子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懒惰贪玩等缺点,可以把这些告诉老师,让老师加以督促。

同时留意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不要不合群,要互相帮助。总之,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尊心。

  • 第三,奖励与惩罚要合理

父母的爱不是用来宠坏孩子,而是用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奖励和惩罚具有重要的地位。

奖励最有效的是赞赏,而最佳的赞赏是关心。孩子的心理要得到支持。玩具,漂亮衣服这些可以作为孩子成绩进步的鼓励。

至于惩罚,随意的批评、不公平地惩罚以及不时地嘲笑,最容易伤害孩子感情。

发现孩子错误要及时纠正,责骂要合理。重点要让孩子知错,而不是逼迫孩子认错。

最后,推荐各位易友看一下曾教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视频。

例如《家庭教育》《孝就是道》《坤道》《亲子关系》等等,里面也都有详细的教子良方,一定能更好的指导我们教育孩子。

同时,易友信箱也期待大家继续来信。

统筹:海琳
编校:高楠
解答及播音:王春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二现象”,据说每个老师和家长都会遇到……怎么办? | 深呼吸
养孩子该宽容还是严厉?答案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请吃一碗面
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
四步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曾仕强:这才是破坏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90%的父母竟然还在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