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十三行:做着垄断生意,为啥还凉了?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明清鼎革后,大清在政经方面的基本框架继承了明朝传统,依然施行对本国老百姓和商人百害而无一利的海禁政策,正所谓“片帆不得下海”。

与此同时,在没有经过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外国商人也不能随便在大清开展贸易,比如大英帝国的马嘎尔尼使团来大清希望拓展国际贸易,那也得准备厚礼“进京面圣”。可想而知,在没有大规模开放海禁政策的情况下,西洋产品对于大清普通百姓而言可谓难得一见的“稀罕玩意”。不过,老百姓家里没什么洋货,可大清皇宫里的洋玩意儿是真不少,而且大清也有不少丝绸瓷器行销欧洲。

既然闭关锁国,这样的商业交往是如何进行的呢?实际上当时大清在广州一直有一些商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在历史上,这些商行被统称为“十三行”,这“十三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今天就聊聊“十三行”的历史。

◇ 十三行码头场景

“十三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朝廷就已经实行了海禁,万历年间只允许广州对外经商,当时在这里有个“市舶提举”,负责征收外贸税收,但给老外收税大明玩儿不明白,于是指定一些商家对外贸易,并从这些商家身上收税,这些商家被称为“三十六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对外贸易的商家数量并不固定,清朝康熙年间海禁严格,广州只剩行口数家。到了乾隆时代,对外贸易的洋行有二十六家,其中最兴盛的十三家被称为“十三行”,这个名字也就成了对外贸易洋行的统称。

这十三行贸易的对象包括了当时西方的主要国家,比如荷兰、英国、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等等,看上去是非常国际化,但在“华夷”世界观的影响下,大清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外国人,当时的英国就被称为红毛番,这名字多难听。清政府还规定,所有的外国人如果想买卖货物,哪怕是跟官府做生意,都必须由十三行做中介,这么一来,十三行获得了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一度非常繁荣。

当时有一首诗说:“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十三行有多赚钱呢?道光皇帝刚登基的1822年,十三行所在的街区发生大火,光熔化的白银就有四千万两,史称“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而当时大清国库的存银都不到三千万两,这么看说十三行富可敌国一点不夸张。

◇ 1822年广州十三行街大火

◇ 伍秉鉴画像

有了钱,十三行的掌门人们都过得非常奢靡,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怡和洋行的伍秉鉴,他的家族在19世纪前期坐拥2600万银元,搁现在估值约50亿人民币,后来有人统计伍秉鉴是当年的世界十大首富之一。而伍家豪宅当时矗立于珠江边上,其奢华程度跟《红楼梦》贾府一样。

◇ 伦敦画报上,伍首富的私家花园

除了伍秉鉴,其他的洋行行主也不遑多让,他们见过西洋玩意儿,盖的楼也都是仿西洋式样,西洋建筑上特别喜欢用蓝绿色装饰,所以这些楼也被称为“碧堂”,很多文人也都在笔记中记录了这些建筑,而扬州瘦西湖有个“澄碧堂”,就是仿照十三行的碧堂而建。当时的广州十三行商人迅速崛起,成为有清一代能与两淮盐商、山西的晋商三强并立的行商集团。

不过,在大清的规矩里,商人始终都是要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这十三行商人也不例外。

◇ 十三行的茶叶仓库

乾隆年间,皇帝喜欢西洋玩意儿,每年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都要进献各种珠宝珍玩,比如西洋钟表、珐琅器皿之类,都让十三行去采办,官府心情好了给点银子,大部分时候就都是白拿,最后绝大多数货款都是由十三行付现,时间一长就成了潜规则,商人们有苦说不出。

白拿东西是小意思,十三行商人那么有钱,大清哪儿哪儿都需要花钱,怎么能想不到他们呢?乾隆五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88年,清廷镇压林爽文起义,但拿不出钱来,就勒令十三行商人捐输三十万两,凡此种种,在朝廷看来是理所当然,但却害苦了商人们。

只要国家遇到灾难战争,或是皇室权贵红白喜事,十三行的商人们都必须“主动报效”或“捐输”。据官方档案统计,1773年到1835年,十三行总共向官方捐献了五百多万两白银,商人们自嘲“宁为一只狗,不为行商首。”当时的伍秉鉴甚至主动提出捐献八成财产给官府,然后自己留两成退休得了,但清政府根本不为所动,你退休了我还怎么享受西洋玩意儿,我们有了困难找谁薅羊毛?不准退休,就这么干下去,伍秉鉴只好从命。

◇ 老电影《林则徐》中,“反派”伍秉鉴与英国人狼狈为奸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的问题逐渐突出。大清既然规定了外国商人做生意只能通过十三行,所以鸦片问题第一个背锅的肯定得是十三行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伍秉鉴。

伍秉鉴几十年来跟大清官场打交道,如屡薄冰步步小心,每年光孝敬银子都撒出去了不少,但这次他遇上了硬茬。走私鸦片的是英国不法商人,而大清钦差林则徐根本不管,把伍秉鉴铐上锁链,严刑拷打,甚至折磨死了他的儿子,就是为了让他交出鸦片和潜藏在他商馆里的英国商人。

此事之后,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随后的鸦片战争中,大清是一败涂地。当时伍秉鉴身心俱疲地坐在广州城里,听到城外英国炮响,吓得瘫倒在地。他知道,英国人早就对这种通过十三行的代理贸易积怨已久,清政府要是失败了,英国人势必会要求开放通商口岸,那么十三行的垄断地位便会彻底消失。所以,他率十三行众商人积极捐献财产,修建炮台,希望大清能打赢这一仗,然而大清实在是太不争气,广州将军奕山自作主张跟英军谈判,按协议,清军退出广州城外60里,并于一个星期内交出600万银元赔款,英军则退至虎门炮台以外。

当然,这笔钱不可能由国库来出,只能让十三行出血了。伍秉鉴一家就出了110万银元。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这还没完,接下来英军一路沿着海岸北上,逼着清政府签下《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广州行商不得垄断贸易,至此,十三行的外贸特权不复存在。当然,南京条约中也牵涉到向英国赔款,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伍家承担了100万银元,加上毁于战火的货物价值七八十万银元,还有前两笔摊派,怡和行直接损失共计300万银元。经此一劫,伍秉鉴元气大伤,并在当年溘然长逝。

伍秉鉴的死标志着十三行的衰落。在此之后,随着上海等地开辟对外贸易口岸,十三行的繁华已经不再,咸丰六年,也就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炮轰广州城,而城内市民在愤怒之下,觉得这洋人太可恶,而跟洋人做生意的十三行,自然就是混蛋汉奸,群情激愤,就烧毁了十三行街,史称“西关大火”、“火烧十三行”,无论是那些“碧堂”,还是伍秉鉴的私人宅邸,全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至此,十三行连像样的建筑都没留下一座,如今去广州到这里看看,那都成了服装批发市场,当初那种富丽堂皇的样子,是再也找不到了。

十三行是走入了历史,它的故事不仅是大清闭关锁国时候跟洋人打交道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商人地位的悲惨见证。它的兴起是因为官府闭关锁国的命令,在它的全盛时期,固然造就了一大批富商,但这些富商们赚的越多,就越是在官府的压榨下身不由己,等到西方真正打上门来,官府背书的垄断被打破,这样的繁华也就如镜花水月,随风而逝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世界首富被掏空时,大清国也随之走向了风雨飘摇
5:梁小民:夹缝中的粤商
世界首富伍秉鉴的惆怅
他们靠国际贸易吃饭 却成为最反西方的一群人!
历史缝隙里前行的广州十三行
1834年中国的世界首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