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私房菜真真假假

    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证据,表明严格定义上的私房菜,在中国大陆基本是断档了。

    1949年之后,私房菜基本再没有增加的可能,只可能减少。到1953年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后,继续存在的私房菜,开始消失。因为对于富人,也就是工商业主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他们再不可能发大财。而在农村,剥夺地主让富裕之家也无法再用厨师。而城市内的旧官宦和富家,也不敢再张扬。

    就算从1953年开始原先有讲究、自己长期聘请厨师做饭的人家不再吃私房菜,那么到打着私房菜名义的高价餐厅 重新粉墨登场的21世纪头一个十年,中间的隔绝就是50年。

    当时大吃客家族用的好厨师不可能也就是20岁。就算30岁,隔了50年也80岁了。因为好厨师需要时间来磨练。世家用的好厨师,估计都得25或以上,都有业绩证明了的。谭家菜的彭长海,是1921年生。那么到1946年他开始在谭家第三代主持下掌勺时,就是25岁了。到1949年离开谭家以谭家菜名义干的时候,则是28岁。到1953年统购统销时,彭32岁。

    有人说,师傅不能带徒弟啊?能带啊。关键是,私房菜是靠主人家族口味来系统传承的,没人谁吃饱了撑的,不是这家的人却偏偏按照这家的口味一年365花钱天天天练,天天吃,天天琢磨如何改进。就是之前有名私房菜的大师傅1949年后去当了餐饮学校的老师,培训出来的都是进一般餐厅掌勺的,而不会一门心思要传承哪个私家餐饮门派口味的。

    再说了,后来改革开放后再带徒弟,最早也都是80年代中期和之后的事情了。40年没有干,手都生了。真正能将家族美食传统传承的,都是家人。

    北京的厉家菜看来就是家庭传承下来的。这个菜馆,我听说过,从未去过。

厉家菜馆的主人厉善麟,祖父是清末慈禧时期的内务府都统,官拜二品。他把许多宫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给了儿子,然后又传给孙子厉善麟。

    他上着大学,却常常跑到厨房跟厨师学做菜,厨师不愿意教,厉善麟就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时候去厨房。那时厨师忙不过来,也常常会让他帮个忙。这样,厉善麟就学到了一些真功夫。他在家里做菜时,也常召集孩子们到厨房帮忙。受他的影响,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后来都成了厉家菜的传人。

    厉善麟并非是专业厨师,只是好厨艺而已。1939年厉善麟考上辅仁大学(原址在厂桥东官房附近)。到他创办厉家菜的字号在80年代中后期,他的家族并没有开餐馆。他自己的职业是在高校从教。这个间隔起码也得从1949-1953年算到1985年,差不多40年。

从家族传承的厉家菜,到家族传承转移出来师徒传承的谭家菜,我们看到所谓的讲究美食的世家的菜系,能传下来,纯属偶然。

    40-50年的政治风雨和经济短缺,让任何好厨师都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是沾了政府高官的光而传承下来;还有一个是因为家族传人好厨艺,家庭条件也不算差而一路在自家厨房里点的小油灯没有灭。

    这么背景一看,街头经常看到的什么私房菜,我见了就会心一笑:是真是假?

     当然啦,一个宅男或宅女,吃饭忙着看微信的低头族,成天泡面、速冻饺子类的,也是他或她的饮食风格,这是否也能说这是他们资格个人的“私房菜”?

    稍微比这好点的,能算吗?可以算,隔壁老张,四川人,家里的饮食口味偏麻辣。对门老王,广东人,家里的饮食比较清淡,讲究个汤。同事老徐,山东人,家里的饮食基本是山东路子。他们各自都算有自家的私房菜。

    问题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家的如此“私房菜”,能打这个招牌对外营业吗?

    因而,对外营业的所谓私房菜,绝大多数,实际上都不是真的私房菜,只是打着私房菜的幌子的高价餐厅而已。

题图:云南江川三道菜餐馆  2015,7  我说过,洱海边的大理白族三道茶,是白族人的共同文化遗产。但是抚仙湖畔云南江川三道菜,倒还真是一个家族以一己之力做起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私房菜
私家菜:「家」与「菜」
羊房胡同11号:胡同里的“私房宫廷菜”
北京|厉家菜 — 专访厉晓麟与他的宫廷厉家菜 (二)
厉家菜被骂上热搜,宫廷菜是要保留传统,还是要顺应潮流?
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厨房新手必备10道私房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