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虫类药经验——海蛤壳

海蛤壳

(一)概述

【药性】味咸,性平。归肺、肾、胃经。《药性论》谓:“味咸,有小毒。”

【功效】

①清肺化痰:主治痰热咳嗽;

②软坚散结:主治瘿瘤,痰核;

③利水消肿:主治湿热水肿,淋浊带下;

④制酸止痛,主治胁痛,胃痛泛酸;

⑤敛疮收湿:主治臁疮湿疹。

【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本草经集注》谓:“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前贤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2)《新修本草》:“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

(3)《日华子本草》:“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

(4)《本草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伤寒反汗,抽搦,中风瘫痪。”

(5)《本草求真》:“与江海淡水蚌壳不同,功与牡蛎相似,但只有敛涩化坚解热之力,故能消痰止嗽治肿。”

(6)《本草汇言》:“病因热邪痰结气闭者宜之,若气虚有寒,中阳不远而为此证者,切勿轻授。”

(7)《雷公炮炙论》:“凡修事(海蛤),于浆水中煮一伏时后,即以地骨皮、柏叶二味,又煮一伏时,后于东流水中淘三遍,拭干,细捣,研如粉,然后用。凡一两,用地骨皮二两,并细研,以东流力淘取用之。”“凡使海蛤,勿用游波蕈骨,其虫骨真似海蛤,只是无面上光。其虫骨误饵之,令人狂走,…··只以醋解之。”

(8)《唐本草》:“海蛤,此物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药用。亦谓为耳蛤,粗恶不堪也。”

(9)《本草拾遗》:“按海蛤是海中烂壳,久在泥沙风波淘涵,自然圆净。有大有小,以小者久远为佳。文蛤是未烂时壳犹有文者,此乃新旧为名,二物元同一类。”

(10)《梦溪笔谈》:“文蛤即吴人所食花蛤也。魁蛤即车蟹也。海蛤今不识,其生时但海岸泥沙中得之,大者如棋子,细者如油麻粒。黄白或赤相杂,盖非一类。乃诸蛤之房,为海水磨砺光莹,都非旧质。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不适指一物,故通谓之海蛤耳。”

(二)应用

1.痰饮心痛 明·楼英《医学纲目》以海蛤(烧为灰,研极细粉,过数日,火毒散,用之)入瓜萎(蒂穰同研)内,干温得所为丸,每服五十丸。

2.水肿,咳逆上气,坐卧不得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以海蛤一两(细研),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汉防己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遂一两(煨令微黄),桑根皮一两(锉),捣罗为末,以枣肉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大麻子汤下七丸。

3.治水气头面浮肿,坐卧不安或嗽喘者 海蛤(捣研如面)一两,甘遂三分(为末,绢罗如面,用白面和作剂),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研)一两一分。上三味,以桑根白皮一两,用水二升煮,如嫩,即加干枣三十枚,擘破,同煮取一升,去滓,取入前件药,和,如作索饼法,煮令熟,看冷暖得所,空腹服食。须臾快利,小便甚多。勿怪。(《圣济总录》海蛤索饼)

4.咳嗽 咳嗽痰多,海蛤壳、半夏、桑皮、苏子、贝母各10g,瓜萎15g,水煎服。

5.血痢内热 宋·刘禹锡(《传信方》)以海蛤末二钱,蜜水调服,日二次。

6.瘿瘤 宋·赵佶《圣济总录》记载,海蛤(研)、人参、海藻(马尾者,汤洗去咸,焙)、白茯苓(去黑皮)、半夏(水煮一、二沸,去滑、切、焙)各半两。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入猪靥子末一钱匕,甜藤一尺(去根五寸取之),甘草一寸,水五盏,同煎取一盏半,分三次。每次调散二钱匕,临卧服。

7.鼻衄 鼻衄不止,宋·杨侦(《杨氏家藏方》)以蛤粉一两研极细末,槐花半两炒焦,碾为末,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如小儿只用半钱。兼治便血不止,不拘时候。

8.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 用海蛤壳12g,海藻、牡蛎各15g,夏枯草18g,水煎服。

9.乳头破裂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用胭脂和蛤粉,以水调敷。

10.治小儿佝偻病或因缺钙而痉挛抽搦 刘玉兰等用蛤壳、炮山甲片、炮鳖甲片各等份,蜂蜜适量。将前三味研极细粉,炼蜜为丸,以米汤送之,每服10g(小儿减半),1日2次。

11.小儿疳水,肿满气急 明·朱柿(《普济方》)用海蛤、泽泻、防己各一分,萝卜子三十粒共为末。三岁一钱,酒调下,连进二服,小便利即效。

12.百日咳 海蛤壳、青黛少许,研极细粉,冲服。

13.妇人伤寒血结胸膈,揉而痛不可抚近《类证活人书》记载海蛤散以海蛤、滑石、甘草(炙)各一两,芒硝半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鸡子清调下。

14.外阴炎、外阴湿疹、外阴溃疡 煅蛤粉3g,漳丹5g,冰片1.3g。上药研成细粉,用液体石蜡和成药膏。清洗患部后,将上药涂于患部,覆盖纱布,每天两次。

(三)按语

海蛤壳味咸,性平,归肺、肾、胃经。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主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湿热水肿,淋浊带下;并能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主治胁痛,胃痛泛酸,以及臁疮、湿疹。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枣汤药性及使用方法
海浮石主治功效;淋病,疝气,疮肿,目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五运六气解方剂--大陷胸汤
【转载】癌症患者的救命草——猫儿眼草【ZZ】
倪海厦《伤寒论》​一四五:本草里面最强的排水的药有甘遂、芫花、大戟
《神农本草经》下经中草药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