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悸
userphoto

2023.01.05 湖北

关注

心悸

刘某,女,60岁,退休教师。1993年4月8日初诊。心慌,失眠,多梦二年余。二年来,由于思虑过度,心情不畅,致使心悸,呈阵发性发作,遇劳则甚。发作时胸闷,气促,周身乏力,头晕,汗出,不能自主。在外院做心电图检查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口服安定、谷维素及心得安等药,未见明显好转。查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证属气阴两伤之心悸。治宜益气生津,养心安神。处方:沙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0g,茯苓9g,远志9g,夜交藤18g,合欢皮18g,珍珠母15g,丹参30g,莲子心3g,五加皮15g,当归12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诸症好转,入夜可寐,惟多梦,舌质红,苔黄,脉细数。于上方入朱砂lg(冲服),继服6剂。

三诊:心悸平,神旺,寐安。为巩固疗效,继予原方5剂。柏子养心丸2盒继服。

心悸原因颇多,但总不越气机逆乱,气阴亏损数端。本病初期,多因气血不足,日久则多为阴津耗伤。津血同源,二者同中有异,津为血之源,血为津之化。若心血虚者宜补血奉养;阴津耗者,则当滋阴生津。故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滋阴生津,养心安神;丹参、莲子心调营养血,清心除烦;珍珠母、远志、合欢皮、夜交藤安神定志。若心悸日久不愈,或迭进补血安神之剂而迁延罔效者,以此法治之,多能取效。

栾某,女,55岁。1997年8月3日初诊。胸闷,心慌1月余,尤以活动后加重,睡眠差,时感头昏,舌淡紫,脉沉细。诊断:心悸。治宜安神定志,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自拟方:瓜蒌18g,桑皮15g,丹参18g,红花12g,川芎18g,葛根15g,元胡18g,寸冬15g,五味子12g,首乌18g,合欢皮18g,炒枣仁18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自觉胸闷、气短、心慌均减轻,睡眠改善明显,舌淡紫,脉沉细。处方:川芎18g,丹参18g,红花12g,葛根18g,首乌18g,牛膝15g,当归15g,赤芍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车前子15g(另包),炙甘草6g。

三诊:心慌基本消失,偶感胸闷,仍感睡眠稍差,轻度头昏时现,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减炙甘草、首乌,加大丹参用量至30g,加夜交藤30g,炒枣仁18g,合欢皮30g,继服10剂。四诊:胸闷、心慌消失,睡眠每晚可持续8小时,头昏不著。嘱继服6剂,巩固疗效。

董某,女,63岁,1994年5月15日初诊。心慌不适半个月,有时睡眠差。患高血压14年。脉结代,舌苔薄白,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诊断:心悸。治宜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方选生脉散化裁。处方: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2g,瓜蒌15g,云苓15g,柏子仁18g,炒枣仁18g,丹参15g,红花12g,桑皮15g,葛根20g,川芎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服上方后,心慌消失,夜眠较好,但感头晕,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血压21.3/13.3kPa。脉沉弦,舌苔薄白。处方:上方加夏枯草15g,生杜仲15g。嘱其饮食宜清淡,低盐。

三诊:头晕加重,夜间心跳加快,夜寐尚可,无头痛及肢麻,脉沉弦,舌苔薄白。处方: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18g,桑寄生15g,牛膝15g,夏枯草18g,栀子12g,丹参18g,红花12g,寸冬15g,五味子12g,柏子仁15g,合欢皮18g,夜交藤18g。7剂。

四诊:经服上方后,血压20/12kPa,胸闷减轻,心悸消失,脉沉弦,舌苔薄白,处方: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15g,生杜仲15g,牛膝15g,桑寄生15g,党参15g,寸冬15g,五味子12g,夏枯草18g,丹参15g,夜交藤18g,合欢皮15g,炒枣仁18g,炙甘草9g。

五诊:头晕,夜眠欠佳,时感头胀痛不适。脉沉弦,舌苔薄白。血压21.3/11.5kPa,血糖、尿糖正常。处方:菊花12g,钩藤15g,天麻12g,石决明18g,生杜仲15g,牛膝15g,桑寄生15g,党参15g,寸冬15g,五味子12g,红花12g,丹参18g,葛根15g,川芎15g。嘱服7剂,继观。

六诊:头晕明显好转,头痛消失,睡眠尚佳,脉沉弦,舌苔薄白。处方:上方加刺五加12g。

七诊:近日血压已降,早晨18.6/10.8kPa,晚间14.6/18.2kPa,偶有心慌不适。查肾功正常,心电图示:左室低电压。脉沉缓,舌苔薄白,处方:党参15g,五味子12g,寸冬15g,葛根20g,红花12g,丹参18g,天麻18g,钩藤15g,川芎20g,石决明18g,生杜仲15g,牛膝15g,枸杞15g。嘱其注意休息,生活规律,饮食忌咸。

八诊:服上方后,心慌消失,血压稳定。脉沉缓,舌苔薄白。处方:上方加首乌18g。

翟某,女,57岁,1986年8月2日初诊。心悸1月余,乏力,畏寒,夜眠不佳,纳差,脉沉细数,舌苔白,舌质淡。心电图示:窦速。诊断:心悸。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选归脾汤加减。处方:黄芪18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云苓15g,远志9g,五味子12g,炒枣仁18g,柏子仁18g,合欢皮18g,夜交藤18g,炙甘草6g。

二诊:服上方7剂,心悸明显好转,微感乏力,纳差,睡眠可,自感畏寒。脉沉微细,舌苔薄白。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上方减远志,加入桂枝10g,继续服7剂。

三诊:心悸,乏力、畏寒已去,睡眠佳,惟感食纳稍差,舌苔薄白,脉沉。处方:黄芪15g,党参12g,炒白术12g,云苓15g,鸡内金15g,炒莱菔子15g,生山楂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诸症悉除。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医家治失眠方
失眠的特效(密。验)方
效方治疗失眠 t
仅供参考
黄芪、当归、丹参、川弓、远志、夜交藤、桂枝、合欢花
治疗失眠,神经衰弱(阴虚阳旺型)奇方妙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