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痹证
userphoto

2023.02.23 湖北

关注

痹证

例1

李某某,男,48岁。2003年5月8日初诊。

主诉:周身关节疼痛反复不愈6月余,复发加重7天。

病史:半年来,患者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反复不愈,每因气变化、受凉等病情加重。1周前,因冒雨受凉,致上病复发,出现全身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凉则痛剧,得热则减;各关节未见肿胀、红赤等。神疲烦躁;食可。舌淡、苔白,脉滑。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痹证(寒湿阻痹、气血瘀阻)。

治则:温经散寒,通络行痹。

方药: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10g羌活10g桂枝15g细辛10g威灵仙15g透骨香15g白荆条15g淫羊藿30g飞来鹤15g党参30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䗪虫10g生地15g大血藤30g甘草10g2剂。

二诊,5月11日:患者服上方2剂后,关节疼痛减半,活动渐利;效不更方,原方再进10剂。

三诊,5月25日:患者服完10剂,诸症消失,关节活动自如。嘱停药,注意起居饮食,不可冒风触寒。

按:罗老师治疗痹证初起,常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化裁,并加透骨香、白荆条等通痹止痛,复加活血化瘀之品以行瘀通经。

例2

刘某某,女,60岁。2004年4月29日初诊。

主诉:右肩部疼痛、麻木3个月。

病史:近3个月来,患者出现右肩部疼痛、麻木。常因受凉、活动剧烈而加剧。但疼痛与气候变化关系不明显。平素体弱。口稍干,苔白腻,脉滑。

检查:右肩活动欠利。局部无肿胀。

诊断:痹证(寒邪郁滞、经络痹阻)。

治则:温经通络,活血行瘀。

方药:当归四逆汤、活络效灵丹、四物汤合方化裁。

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羌活10g细辛10g姜黄15g海桐皮15g大血藤30g䗪虫10g丹参15g葛根15g桂枝15g白荆条15g通草2g乳没(各)10g甘草10g2剂。

二诊,5月2日:患者服上方2剂后,肩部疼痛大减,活动欠利,仍麻木;原方再进6剂。

三诊,5月13日:患者服完6剂,麻木、疼痛基本消失,但活动及受凉仍感疼痛、麻木;效不更方,原方再予6剂。3个月后以他疾来诊,谓其肩部疼痛未再发作。

按:此为肩部不举的肩痹,予当归四逆汤养血活通络为主加减:羌活辛烈善走上肢;细辛、通草、葛根、桂枝温通经脉;姜黄、海桐皮活血化瘀,乳没活血止痛;白荆条加强止痛之功。又:罗老师治疗痹证属寒者,多用当归四逆汤为主加味。因其温经活血通络,走窜四肢,临床据证加入不同的引经药,即可通治不同部位的痹证。

例3

聂某某,女,39岁。2004年5月17日初诊。

主诉:全身关节疼痛2周。

病史:2周前因感寒,致全身关节疼痛、时轻时重,以中午及下午明显。神疲多眠,怕冷,头痛。平素畏寒,易感冒,口干微苦。舌尖红、苔薄,脉细滑。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痹证(血虚寒凝、外邪上扰)。

治则:温经止痛,散寒解表。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川芎茶调散加味。

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5g通草2g细辛10g甘草10g川芎15g僵蚕10g荆芥10g白芷15g防风10g蔓荆子10g野菊花10g南布正10g淫羊藿20g2剂。

二诊,5月20日:药后身痛及外感诸症减,现额部痛,口鼻干,齿痛,夜则神疲,素有畏寒,苔薄。此为外感余邪未尽,当益气活血、通阳清热,用玉屏风散合六味饮、当归补血汤加味。

野菊花10g大青叶10g川芎15g蔓荆子10g荆芥10g白芷15g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当归15g桂枝15g通草2g葛根15g大血藤30g甘草10g2剂。

后追访,服药后诸症消失。

按:此属气阳不足、血虚寒凝之痹痛,并有外邪上扰。用当归四逆汤合川芎茶调散,温经通痹、散风邪;加野菊花、南布正清利头目,加淫羊藿温振阳气。在川芎茶调散中加僵蚕,以加强其散结止痛之功。二诊时尚有余热外攻头目,故用六味饮加蔓荆子等清上,用玉屏风散固表,并用活血通经等止痛。

例4

廖某某,男,45岁。2003年3月9日初诊。

主诉:肩背部疼痛反复发作6月余,复发加重7天。

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出现反复发作的背部及肩胛部疼痛,多在每晚入睡后2~3小时即感疼痛,难眠,其痛与气候变化无关;畏寒,小汗,易感冒,痰多易咯,自感其痰寒冷。舌质偏暗、苔白滑腻,脉沉。曾辗转多处治疗,未能获效。

检查:背部及肩胛部未见异常。

诊断:痹证(阳虚寒凝、痰瘀气滞)。

治则: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化痰祛瘀。

方药:阳和汤与活络效灵丹加味。

麻黄10g桂枝15g熟地20g附片10g乳没(各)10g丹参15g当归15g胆南星10g淫羊藿30g徐长卿10g甘草10g

二诊,3月17日:服药后症有减轻,但停药后又复原状,予上方加重附片,并加香附。

麻黄10g桂枝15g熟地20g附片12g乳没(各)10g丹参15g当归15g川芎15g䗪虫10g赤芍15g大血藤30g细辛10g姜炭15g葛根15g胆南星10g淫羊藿30g徐长卿10g香附15g甘草10g

患者服上方后,症状渐减。但该患者每到一处就诊,初服一二剂均有效,多服则无效,颇似朱良春所论“戏药”者。后则以上方为主,每诊时随证加入二三味草药,如白荆条、透骨香之类,谓为新方,共服药1月余,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按:老师用阳和汤,常以胆南星易白芥,认为白芥子过于温燥。胆南星化痰通络治痹,是有明证,如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即用胆南星。徐长卿长于止痹痛(徐长卿是常用止痛药,可用于胃痛、腹痛、牙痛,用治牙痛时常伍骨碎补;也可佐用苏木,但佐用苏木时多用于酒剂中,因苏木浸酒后其色红赤,患者易于接受)。

例5

张某某,女,52岁。2004年3月9日初诊。

主诉:右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1月余。

病史: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右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

曾自服多种中西药物,疗效不显。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舌淡紫暗、苔薄,脉细弦。

检查:右膝关节肿大,不红不热。活动欠利。

诊断:痹证(瘀血郁滞、经脉阻痹)。

治则:活血养血,温经散寒。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活络效灵丹。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20g赤芍15g乳没(各)10g牛膝10g丹参15g熟军3g桂枝15g䗪虫10g大血藤30g淫羊藿30g甘草10g7剂。

上药,每煎一次加白酒150~200ml同煮。另:长春万应散一料,每天4次,每次2.5g。

二诊,3月24日:上药服完,右膝肿痛大减;效不更方,原方再拟10剂;后追访,患者服药后,诸症消失,未复发。

按:此例痹证,属瘀血郁阻,故用桃红四物汤合活络效灵丹,方中加酒,意在温经。酒军有活血通络之用;淫羊藿温而不燥、温养补肾,用以代附片,是防附片“刚烈伤阴”。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怪病多由痰作祟 顽疾必兼痰和瘀
郑平校三气合而为痹劳逸结合抗感染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痹证论治 中医关节炎治疗验方十则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绝招 风寒湿痹论治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