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在世时,从来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

孔子去世后,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是他在世的时候,有学生称自己是圣人,他都会断然否认,从来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论语.述而》里有有一段孔子自己的表白: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的的最高标准是:第一是圣人;第二是仁者;第三是君子。

圣人是知行完备、至善至美,已经达到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和佛教里的释迦牟尼佛、基督教里的耶稣,差不多一个概念。仁者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做到这些就算仁者了。君子泛指人格高尚、品德修养好的人。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者和仁者的境界,这种修养我可不敢当!那境界太高了,我还差的很远呢。虽然不是圣人,不是仁者,但是我会一辈子朝着这个路走,总是努力去做而不厌倦。在教学方面,只要有人来学,我就教他,而同样不会感到疲倦。只有这两点,我可以说是做到了。他对学生公西华听了说:老师!这正是我们学生一辈子也学不到的地方呀。

孔子说的第一点就是经常说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他知道圣人的境界高不可攀,但他还是朝着圣人这个方向,孜孜不倦,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努力;明知当时的社会是挽救不了的,但他还是不肯放弃自己拯救天下的责任,周游列国十四年,一生到处奔波,这就是圣贤,他所努力的不是人生一时的成就,而是千秋万代永恒的事业,这才是和普通人的区别所在。

第二点“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个确实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说自己求学永远没有满足,一直到七十多岁,还在专心致志的苦读《周易》,导致韦编三绝,这个是很值得我们今天人学习的,现在人好像大学一毕业,一找到好工作,就很少人再去学习了,更别提为之不厌了。再说这个“诲人不倦”,现在的学生如果问了老师三次一个同样的问题,又来问第四、第五次,这时还不生厌烦心的老师能有几个呀?估计早发脾气了。

就算做到这两点,孔子都不敢称自己是圣人、仁者。说不是仁者,可能是因为孔子谦虚的说法,但说不是圣者,绝对不是因为谦虚,应该是孔子真实的想法,因为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当你学的东西越多的时候,你反而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真的是学无止境。所以说无知者无畏,越是学问高深的就越有自知之明。

反观现在那些自称是专家、学者、大师的人,确实替他们感到有点脸红,真要做学问,还是应该老实点,向孔夫子好好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不成圣人仁者做一个正直的人——《论语》学习180-181
向孔子学习如何成为真正的学霸——《论语》阅读心得
当我们学习儒家时,究竟应该学习什么 
孔子无意说的这句脏话,如今成为班主任的口头禅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且看圣人大气象(三)(5—26—3,讲于2021年9月8日 )
孔子为何被尊为“圣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