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科举制度是怎么来的吗?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当时的政府吸收了很多人才,也使平民百姓有了当官从政的机会,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那这个制度是怎么推行开来的呢?

说来话长,咱们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候,一般平民百姓读过书的、有些本事的人,都会依靠权贵人家寻找出路,当时叫食客、宾客,一般也叫养士。从唐朝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国藩,手底下就有不少有本领的人,相当于现在随员、智囊团、秘书,也叫幕僚。春秋战国时期,只要是权贵人家,多多少少都会养一些食客,像吕不韦做了丞相后,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就不养士了,这些人就只能回到民间了,但这些人很多都是能人志士,有些本事的,政府不帮他们安顿好工作,让他们回家耕田种地,他们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听你的话,结果呢?没几年都反了,秦国很快就完了。

到了汉朝的时候,就吸取了秦朝的经验,选举制度就从汉朝开始了,那时候选举不像现在由人民群众去投票。中国古代的选举,是由地方政府参考社会舆论,把地方上公认的贤、良、方、正的人选出来,称为孝廉(中国文化是以孝治天下,不管你有多少本事,首先得孝顺父母,这是当时考察的首要标准)。这样,汉朝实行这样的选举制度,就取代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养士制度,人心就可以安定下来,所以汉朝才创下了四百年的基业。

到了隋朝,又开创了以文章取士的考试办法。到了唐朝,唐太宗又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以汉朝地方选举的精神,用隋朝文章考试取士的方法,综合起来产生了唐朝科举选进士的制度。进士的意思,就是把民间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吸收进为国士的意思,考取进士的第一名就称为状元。

当唐太宗创办科举制度,录取了天下有才之士后,站在最高的台上,接受第一批录取中进见后,忍不住得意的微笑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意思是说,我这个办法真是不错,经过这么一考试,天下所有的英雄豪杰都自动来为我服务了,再没有人去造反了。

只要有本事通过考试,有功名有俸禄,有官做,谁还没事提着脑袋去造反呀!这也就是唐太宗的得意之处,也因此唐朝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因为这个科举制度确实很优越,所以之后无论怎样改朝换代,还是一样沿用这种科举制度。但到清朝时,弊端越来越多,日趋没落,终于在持续一千三百多年后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农 | 入吾彀中(读史笔记)
极简古代制度史——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简介
金朝的科举考试内容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推动科举制的完善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导入
中国历代状元考3——唐代状元(一)唐代科举制度下的状元概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