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画风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常平安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中原画风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 常平安(图文)

    近年来,画坛兴旺,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画风”纷呈,“画派”林立。沉实、稳健的河南画家们在潜心创作之同时,不甘落后和保守,开始积极并理性地打造着自己的文化品牌——“中原画风”。此即具有现实意义,又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内涵。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曾成为多个王朝的政治及文化中心,具有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尤其产生的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河图洛书、仰韶彩陶、殷墟甲骨文、夏商钟鼎饕餮、南阳汉画像砖石、龙门石窟雕像,及大量佛寺墓穴壁画、朱仙镇年画等,都昭示着中原美术的辉煌历史。这里还诞生了如宗炳、吴道子、荆浩、郭熙、张择端、武宗元、李唐、李迪、韩拙等一批彪炳千秋的美术大师。虽然宋室南迁后,中原美术沉眠近千年,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诸大师的艺术创造对后世之影响仍无与伦比。特别是南朝时的宗炳,作为中原画坛第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其《画山水序》将老庄思想引入画论,提出“澄怀观道”和“卧游”的理论,被历代文人画家所服膺。唐代吴道子的绘画,更代表了中古时代东方艺术的最高成就,从而被历代尊为“画圣”。他的画风不仅总领当时的画坛,而且影响了后世画风。自吴道子以后,宗教画再没有出现过重大变化。五代时的荆浩,以“全景式山水”构图和雄浑壮阔的艺术风格开创了北方山水画风,而其《笔法记》也为中国山水画奠定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李唐则是两宋山水画坛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既是北宋山水的继承者,又是南宋院体山水的开创者,在南宋山水画风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而后,在山河破碎、文化沉沦的日子里,中原地区仍有不少艺术家在默默奋争。建国后,河南美术开始复苏,一批老画家如谢瑞阶、贺志伊、叶桐轩、马基光等给河南美术带来一线希望。然而,贺、叶二人的英年早逝,马基光的坎坷命运,使河南美术仍趋微茫。自称“黄河老人”的谢瑞阶以描绘黄河而独步画坛,却未免势单力薄,且有“一花独放”之憾。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文艺之复兴,河南美术呈上升趋势。一些有抱负的艺术家开始探索振兴河南美术的方略。进入80年代,河南美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第六届全国美展”中河南入选作品80件,其中2银1铜11个优秀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 破,使河南美术由下游跻身全国中游行列。其实,80 年代的中国画坛,风云际会,活跃而纷乱。但正是有谢瑞阶、陈天然、王威、方照华、曹新林、李自强、李伯安、王宏剑、丁中一、马国强、刘杰等一大批俯首劳作且成绩突出者的努力与奉献,才使河南美术以坚实、稳健的步伐迈入了90年代以后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李伯安、王宏剑,前者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用生命创作出百米中国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而他也被画坛誉为20世纪末最具震撼力的画家;后者则立定现实主义油画创作,自第六届全国美展后,几乎届届获奖,尤其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其《阳关三叠》荣获金奖,实现了河南在历届全国美展中金奖为零的突破。至此,河南美术在中国画坛令人刮目相看。如今,河南美术正以新的姿态,跨入“美术大省”行列。
               

       
       近年来,中原画界的一批有识之士,以深厚的大河文化为根基,为打造“中原画风”品牌频频出招,除举办各种一般类型的画展外,还举办了一系列凸显中原文化精神和地域风貌的画展,如“黄河流经这片土地美展”、“河南乡土油画展”、“首届中原山水画风探索展”、“河南美术晋京展”、“中原文化万里行——美术作品展”、“油画中原”、“中原画风全国行”等,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出版了多种报刊、丛书,从不同角度研究、宣传河南美术,推动了“中原画风”的战略进程。如今,这项计划又得到了省委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将“中原画风”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品牌、一项工程推出,这是我省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原美术的希望。
             

       
       中原文化,宛如她的山水一样雄浑、博大,仿佛她的人民一样纯厚、质朴,作为其中的中原美术,也自然脐带了这种内涵和风格。同时,由于其南北兼容的地理特征,又造就了文化的多项适应性,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文化个性。加之中原特有的钧瓷、朱仙镇年画、少林武术、河南豫剧等传统艺术潜移默化的薰染,使中原画风的内涵更加丰满、厚重。况且,“大别山画家群”、“画友沙龙”的形成及其影响,为“中原画风”的营造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示和参考。“中原画风”的捷足先登及其影响,某种程度和意义上也促进、推动了“中原画风”的形成。另外,不同时期活跃于外省区的河南籍老画家,如李剑晨、魏紫熙、卢光照、秦岭云,以及在北京的一批中青年画家,也是一支在国内颇有影响的队伍,如王宏剑、陈钰铭、张江舟、段正渠、段建伟 、何家安等画家,尤其是一批在国内卓有影响的理论家如马克、夏硕琦、翟墨、徐恩存、殷双喜等,因为他们大多身上带着中原美术的某种基因,浸润着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走出河南的。
          

       
       中原画风是基于这片土地、这批人群,自然而然生成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他已经是一股带有浓郁中原地域和文化特征的艺术气象,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当今画坛,虽徐徐吹来,却带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中原画家的东西,看了让人产生强烈的震撼,是黄钟大吕,是重锤击鼓。美术创造虽是个体行为,但避免游兵散勇式的单打独击,实行兵团式作战,更有利于整体实力和文化品牌的展示与推广。相信,有一批杰出人士的倡导和画家们的共同努力,“中原画风”定能真正形成气候,河南美术定会实现新的辉煌。



常平安简介

       常平安  ,号虚静斋主、见山堂主;少林寺居士,法号延境。生于河南新郑。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河南校友会会长、山东大学现代传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并担任《美术学刊》杂志总编、河南省美协《美术年鉴》副主编、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书画鉴评专家、公共频道“翰墨缘”评论专家,以及多个大学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曾发表文学作品、书画评论、新闻通讯数百篇,出版有《雅文化——书法世界》、《常平安书法》、《常平安书画集》、《平安书法》、《虚静斋艺丛》等书。先后在聊城、济南、新郑、邹城举办个人书画展。
       书法工于楷、行、隶、草,尤以章草为最;绘画工于花鸟,其“残荷”独树一帜;书画评论,以见解独到享誉书画界。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529

扫描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感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漓江画派——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
学术| 从地域画派到展览品牌 ——画史嬗变的另一种逻辑
著名画家梁照堂谈:国画的三大审美系随谭
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现代价值(存档)
把握生命脉搏--著名油画家侯震作品欣赏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浙江展览馆开幕郭建明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