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留清白在人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有一首诗,从小到老,深深铭刻在我心中,这首诗,是我一生的座右铭,也影响了我的一生。这首诗就是民族英雄于谦十七岁时写下的《石灰呤》。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这首诗明白如话,作者直抒情怀,这首千古传颂的《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人,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明史》称他“英迈过人,历事三朝”。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当时,不仅贪官污吏听到于谦的名字就胆破心寒,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于谦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

于谦一生活得清白,却死得冤屈。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救回英宗,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南宋时,爱国英雄岳飞力主抗金,被奸佞小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三百年后,抗击蒙元贵族入侵的于谦以“意欲”谋反罪被处死,罪名都耐人寻味。巧的是,两人死后都被安葬在杭州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接受人们的凭吊。

  

于谦墓

于谦写下的《石灰吟》不但传诵千古,也成了我一生做人的准则。

当我在文革中以莫须有的现反罪被捆打跪吊时,我决不屈服,宁可跳井舍命抗争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我被关入冤狱,审讯员拍桌打椅对我脚镣手铐威逼利诱欲我屈打成招时,我据理力争,甚至在法庭上交入党申请书,为的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我平反回城后,公司领导要我当办公室秘书,我宁可当营业员不愿写那些一味歌功颂德的文章,只为苍生说人话, 不为君主唱赞歌。为的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我被委派到天津、任丘、洛阳、宜昌等地设立办事处,手握定价权财权和用人权独挡一方时,我分文不贪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为的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我被公司重用,常身携百万汇票,飞广东各厂家组织货源时,厂家常欲重金相贿或请美女陪待,我洁身自好,兼公办事,从不受贿和乱性,连只赢不输的业务牌也从不沾边。为的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精神教会了我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于谦的刚硬虽让我在风云变幻的乱世吃了些苦头,但也给我带来了今日的清白和晚年的安宁。但愿我的子孙后代永远传承于谦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灰吟》:明朝名臣于谦的“清白”人生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于谦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最有血性的一首诗,读完后心中满是正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