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单永斌||记忆午收(散文)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记忆午收
 文/单永斌(安徽)


民以食为天。小麦是我们的当家粮,从秋种到午收,这其间农民洒了多少汗、出了多少力?只有天知道、地知道。“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午收是一年中农民的大事,一年到头盼着呢!
小时候没有联合收割机,收小麦全靠人力,如今回想起午收那些事,历历在目。


腌咸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过去生活条件不好,记得每到午收前,妈妈总是腌上一坛子自家菜园里的蒜头,奢侈点的时候再腌上咸鸭蛋、鸡蛋,晒上咸鱼,午收期间没有时间上街买菜,这些咸物就是午收的主要菜食。


按场
过去没有水泥混凝土场地,小麦的晒、脱粒等离不开晒场。都是选一片平整高点的开阔地,用木耙刷平了,再用磱石碾碎,头天傍晚洒上水,滋润一夜后,第二天白头了,撒上麦糠,用石磙反复碾压,直到平整光滑,就等着小麦上场了。


摊场
小麦用镰刀割倒以后拉到麦场上,全家齐上阵,摊匀整好,不然石磙走到上面薄厚不均碾压起来非常费劲。摊场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要有眼力劲,知道哪里薄哪里厚,要把厚的地方用叉子挑到薄的地方,做到薄厚均匀,这样碾压起来既快又好。


压场
压场离不开石磙磱石,用牲口拉起来一圈圈一遍遍碾压,有骡马圆蹄的还快一点,没有的只有套上黄牛,稳是稳当,只是慢了不少。场中间还要准备好粪箕,看到牲口拉屎了赶紧去接,防止拉到麦子里。赶牲口压场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可不是个好活,因为一圈圈转容易犯困。于是每到压场的时候,麦场上就会响起石磙吱吱呀呀的响声和压场人哼起的提神小调,成了麦场上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翻场
压好一遍要一叉一叉把碾压过的麦穰翻一遍,晒上一会再碾压第二遍。翻场的时候牲口能歇上一会,饮口水,倒倒草,人却不能休息,大人小孩能拿动叉子的都一起上。自己的叉子不够用,邻居家场上有闲着不用的拿来就用,互相借着用,大家都很热情。


起场
第二遍碾压结束以后要起场了。这时候已经碾压得比较碎的麦穰比没碾压之前薄了很多,和麦粒一起成了麦糠,要很仔细地把碾压碎的麦穰挑到场边上堆起来,等全部打完头遍之后再选一个晴天摊开碾压第二遍,叫撈场,把上面为数不多的麦粒打下来。麦穰挑过去以后,用木掀把裹着麦糠的麦粒聚成一堆,用扫帚扫干净,稍事休息,等有风的时候再扬干净。


扬场
扬场是个技术活,老把式会扬得干净,麦粒起初一小片,扬好以后就是一堆了。扬场的时候一人扬一人落,用扫帚把麦粒堆上面的麦糠轻轻地扫到一边。扬遍要根据风向选择扬麦粒的方向,要根据风力的大小决定用力的大小,哪一点把握不好都不行。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的这首《观刈麦》生动地描述了五月农村午收时的繁忙景象,大人下地干活,孩子忙着送水、拾麦,五月的农村是没有人吃闲饭的。
现在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提高,午收进度加快,效率提高,到处都是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忙碌的身影。有的还夜以继日,大家都在抢时间、赶速度,争分夺秒的抢收小麦,再也不见过去手工割麦人工打场的午收景象了。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老家就要收麦了,这八道工序你还记得吗 | 豫记
麦收
「鲁西南麦收记忆」打麦子(朗读 王飞)
【西散原创】葛国桢作品丨打麦场
故土情缘之《麦场里的那些活儿》
(15)【原创散文】割麦天作者草千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