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讲伤寒论学习思考笔记6-2条辩(238-247)猪苓汤方等

二三八:「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漀漀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二百三十八条,所谓「二阳并病」,刚刚是「三阳并病」,现在是「二阳并病」,那可能是太阳、少阳啦,或者少阳、阳明啦,或者太阳、阳明,「太阳证」罢,因为二阳里面,有一个是太阳,太阳症没有了,表症没有了,但是病人发现潮热,手脚都是出汗很多,大便难而谵语者,这个看就知道,阳明燥热,宜「大承气汤」。

所以手脚汗出很多的时候,实症,里面确定是阳明燥屎造成的手脚汗多,这个时候就开「大承气汤」。如果病人手脚汗出很多,很多人是汗很多啊,手脚汗流的很多,但他不是「大承气汤」证,是里虚的时候,你不可以用承气汤喔。

当然是你的仇人,你可以尽量用承气汤,但要是你的女朋友或者是岳母,怎么办?就不要乱开大承气,那你可以开桂枝汤,桂枝汤加,因为有汗桂枝汤症,太阳在表,然后加些龙骨牡蛎收敛一下它。潜阳,让阳潜下去,他的汗就会去掉,所以一定要确定,你看这些都是症状。

二三九:「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及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腹如故,小便难也。

二百三十九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诸位看到这个脉浮而紧,老师,这个不是伤寒吗?伤寒才会有浮而紧的脉,咽燥口苦,口苦又咽干,这个口苦的话不是少阳症吗?而,腹满而喘,这个肚子胀满而喘,这不是承气汤,承气汤的阳明症会有喘吗,对不对。

发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身重,这种,若发汗,则燥,愦愦及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这就告诉诸位,这个就是承气汤证了,你不要再去用别的方法再去发汗,发汗很多,你靠近火也会发汗,加烧针也会发汗,这个是如果你再攻下的时候,这个腹胀没有改变,小便难,小便都不出来了,为什么?因为这个里面太干燥,所以说排不出来了。所以千万攻下的时候,该攻下就要攻下,不要再去发表,再去用别的方法。

二四〇:「阳明病」,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宜「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二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泽泻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里开始很有意思的一个处方。240条,「阳明病」,心中懊憹,心中懊憹,简单讲就是胃里面灼灼,胃里面很难过,所以我们栀子(豆)豉汤呢,栀子豉汤,大部分都是病后,病人恢复了,正常了,我们用栀子(豆)豉汤给他。

心就是胃看到胃就是肠,看到心就是胃,诸位读伤寒论的时候,降下来一个位置就可以。舌上有苔者,宜「栀子豉汤」,栀子这个药专门去胃里面的虚热,上焦的虚热。如果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病人只要说大渴,要想喝水,就是「白虎加人参汤」。

口干舌燥很严重的时候,白虎加人参汤,这个我常常跟诸位讲,我们到外面吃完东西回来就开始口干舌燥,甚至还在马路上还在公车上就口干舌燥,就是你吃了味精,这个味精多坏,我一再告诉大家不要放味精,有个公家单位会同意味精使用,就是利益勾结这个到后面大家都要吃「白虎加人参汤」可以不用吃的,哪有说吃了一餐饭回家,太阳症就跳过去,直接白虎跑出来,哪还可以吃?那当然不能吃,你想都知道了。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临床上的时候,「猪苓汤」很好用,解读的时候,诸位看“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呢,猪苓、茯苓、阿胶、滑石、泽泻,你看一两一样,这些是等量,我们把茯苓、猪苓、泽泻三个药拿出来,把桂枝,白术放下去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五苓散],把桂枝,白术拿掉,加阿胶、滑石就变成猪苓汤。

这两个汤剂的方向不太一样,「猪苓汤」出现的时候,一定是小便痛,你说老师,大便不出来,大便痛,我们用承气汤帮他攻出来,小便,里面发炎有膀胱炎,或者是尿道结石、肾结石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猪苓汤」。你说,老师,为什么会用到「猪苓汤」?

滑石,这个滑石按照本草,滑石也是攻坚的,把石头打烂,打碎掉,让石头滑出来,通利出来,可是当你在通利时,通利从肾脏到膀胱,中间还有尿道(输尿管),那个石头通过去的时候,那些肾结石石头的表面很利很尖锐,会把尿道刮破,小便就带血,很痛。

阿胶放到里面,为什么?阿胶止血,所以你看看「猪苓汤」设计得多好,滑石把石头打下来,阿胶来止血,然后利用我们茯苓能利中焦的水,猪苓利下焦的水,泽泻是上焦、全身的水往下走,所以把全身的水集中下来,用滑石呢,打下来,然后再用阿胶来止血,所以这个方子根本就是肾结石、膀胱结石在用。

那你说老师这个结石以外,你们有没有,膀胱发炎,只要病人出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通通可以用。「五苓散」也是小便也不利呀,用五苓散,可是五苓散当初的出发点,所以五苓散为什么用在时疫噢,我们过去经方里面,我们用发表的药,一发表的时候,你开发表的药剂量不够。

剂量不够的时候汗发出去的时候,肠胃的本来应该发到皮肤表面上,发出去的,结果你开的剂量不够,一部分出了表面,一部分停在肌肉和皮肤中间,所以五苓散是收表水,表面的水汗没有透发的时候,五苓散把它收集起来,小便排掉。所以这是,跟「猪苓汤」不一样,「猪苓汤」直接攻下,直接攻下。

所以我们五苓散里面有桂枝,为什么,强心阳,就是希望能够解肌,把药带到皮肤表面上去,白术收敛他的湿,所以「猪苓汤」在这个地方,张仲景在这里用的时候,阿胶呢,你看四碗水,先煮四味药,阿胶不煮的四碗水煮成两碗,然后再放下阿胶,烊尽,那你服七合,就是一碗比如说喝七分就好了,不用全部喝掉。

那阿胶你如果说是一钱,我举例给你听,你如果说猪苓一钱,这些都是一钱,阿胶也一钱,这四碗煮成两碗,一碗只分到半钱的阿胶,那这个是原来的方剂是这样子,那现在有个人跑来,医生我痛得要死,那个肚子很痛,膀胱,一看堵到肚子这边,那不晓得是肾结石还是大便堵到,怎么样?

所以我们在介绍到针灸的时候,就介绍过,给诸位讲,如果遇到结石的时候,在脚的内侧,内踝骨这边太溪穴到复溜穴上两寸,复溜这边,诸位会找到结石的压痛点,结石痛的时候,非常的痛。那如果说你懂针灸,不像张仲景专扎期门,这个扎期门没有用,你用手按他这一点,压到痛点的时候,你一针扎下去,你那个针扎到那个痛点的时候,病人就开始说痛去掉,医生,非常舒服,不要动,不要动,这个针我可不可以带回家?

因为你一针扎下来,他的痛当场去掉,之后他就会跟你说我感觉石头在动,一直在移动,一直在移动,这是我临床出来,移动,移动以后,你这边在移动,你就躺这边另外药房在给他煮猪苓汤,猪苓汤是很大剂的,我们用汤剂攻,有时候用药丸,丸剂也可以,无所谓,汤剂比较快。

我们常常有时候,临床上在用的时候,有时候外国人煮药,我们还有外国人煮药呢,煮完药以后把汤倒了,把渣吃了,我不晓得他怎么吃下去的,反正他就吃完了啦,还来跟我抱怨说很难吃我说你喝汤才对怎么喝那个?她说我先生,说我一定弄错了,可是我心里想我先生也没来,他怎么知道?所以我就不听我先生的,真是,好累。结果,我说算了,我错了,再给你一付免费的好了,很可怜她把渣吃了,真是天才,真是厉害。

那急的时候用汤剂,不急的时候平常就用丸剂就可以了,我们这种病人都有,所以我们绝对不要去预设立场,说病人会怎么去做,一中一洋白种人,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你根本都想不到,那阿胶要烊尽的时候,这个处方下去的时候,病人排尿出来的时候,石头沙砾下来,一滴血都没有,厉不厉害?所以这是绝对处方,绝对比例。

大家要对中医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赢的,怎么不赢?!除非你乱用,该发表的时候,你攻里,乱搞,那不是中医错,是你错了,你学的中医不对,所以呢,五苓散跟猪苓汤唯一的不一样,我们用五苓散的时候,因为要大剂的利尿,所以重用泽泻,猪苓汤剂量统统一样,比例统统一样。

所以说这个绝对处方,黄金比例,这个是绝对一样,所以肾结石尿道、膀胱结石都可以用,只要病人小便滴滴答答不通,你就可以用。你说老师,刚才你讲的是肾结石,膀胱结石呢?照样用你怎么这么呆一样用,肾跟膀胱相是表里嘛,小便痛,排不出来,里面是石淋,或者可能是尿道炎,或者是你有淋病,无所谓,攻!了解我的意思吧。

我讲过我们治疗梅毒就是大承气汤证,承气汤一下去就好了,那怎么讲?!所以说中医是对症。所以说诸位看到第167条最后一行,我上面写着很多,都可以用,只要小便不通,统统可以用。

二四一:「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如果一个人的汗出很多而渴者,不要再给他猪苓汤,因为汗多,胃中干燥,猪苓汤再利小便,这时候不要给他了,当然这是一个原则,但是呢,如果真的有小便不利的时候,是因为堵到东西的话,你要用猪苓汤,把它清出来,我们叫急下存阴。

所以,经方跟一般的我们外面现在的时医不太一样,我们是用急下存阴的方式,而不是用滋阴的方式,象人家看到燥热,烦渴,就开始滋阴了,麦门冬、天门冬什么都下去,就变成是因为大便便秘引起的,我们不给他,我们把大承气汤一攻下去的时候,病人燥渴的现象统统去掉,津液都回头了。

所以我们要急下存阴,绝对不可以去补他,你越去补他,他越燥渴,补不进去的,因为他大便干燥到,只是诸位要确定病人呢,津液很伤的时候,不要再给他猪苓汤,因为猪苓汤会把小便利出来,利出来。



二四二: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糓者,「四逆汤」主之。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二百四十二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因为如果我们看到病人大便出来,吃得是青菜排青菜出来,吃红萝卜就排红萝卜出来,就是下利清谷,这是四逆汤。四逆汤呢,就是专门用在里寒的时候用的,里寒。那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打嗝。

如果说你碰到这个人里寒的时候,胃里面是冷的,我们刚刚介绍过,你再喝水下去的话,打嗝会更厉害。所以说有的时候你说病人口渴,我们要给病人喝水不能说不给他喝,一喝的时候里面就打嗝,所以反过来可以看出来,病人只要喝水会打嗝,代表胃里面寒掉了,可以这样子看。

那承气汤证绝对不会说你喝下水就会打嗝,不会,给我更多更好,他一直在喝。白虎汤证,那太好了,给我大罐子,250cc不够了,要2500cc那个大桶在喝,那个是白虎汤证。对他不会打嗝的,只有危险,里寒的时候才会打嗝。

二四三: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这个二百四十三条,如果说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意思就是这个热呢,脉浮到表面上来了,发热,口干,津液伤到了,还是能吃的,代表胃里面没有问题,在经热上面,代表腑没有问题,代表说承气汤证不需要,因为他还能吃嘛,鼻子里面干燥,肺主鼻,肺开窍在鼻上面,这会流鼻血。

一般来说热在肺上面,肺的地方。那如果说病人有发热的现象,一流鼻血,烧就应该退掉,你按照伤寒论的原则,病人小孩子发烧一流鼻血,这个人就没有高烧了,如果有个病人没事在那里流鼻血,又没有发烧,可能是鼻咽癌或者是肺癌之类的,这是坏病,了解我的意思吧。

正常的应该是这样:有的人流鼻血,病还是在那边,没事在那边流鼻血,就是有问题,坏病。张仲景说坏病,依症治之,那看他的症状来治疗。

二四四:「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二百四十四条,「阳明病」,下之,你攻下了,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又是栀子豉汤,这里有个饥不能食,就是栀子豉汤,因为里虚掉了,虚热的时候,就会有这种现象。

还有一个呢,是饥马上要吃,肚子一饿,马上要找东西吃,不找东西吃他冷汗冒出来,因为很冷,这个手发抖怎么样,遇到西医说他这个血糖太低了,吃颗糖就好了,对呀,可是我不能每次吃糖,总要把问题解决掉!对不对,不能老是我带很多糖在身边,很多人带了蛋糕在身边,男孩子吃甜的吃太多,白虎汤证。肚子一饿,马上要找东西吃,白虎汤证。

所以真的出现渴,嘴巴燥渴,要喝水,大量的水,喝完水又小便很多,小便很多,小完又去喝水,这也是白虎汤证。所以看起来西医的血糖太高跟肚子一饿就要找东西吃,血糖太低,处方是一样的,都是白虎汤。所以我们这个经方很好玩,诸位下次看到,你按照我的话做,饥不能食,「栀子豆豉汤」,对不对?

还有一种,我刚刚介绍过能够吃东西是小承气汤,不能吃东西是大承气,那是燥屎里面结到了,那是大承气汤。这个是虚热嘛,就可以用栀子豆豉汤。所以栀子豉汤很好用,你治失眠、病后调理身体都可以用栀子豉汤。诸位以后当医生的时候,你们临床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常常会遇到病人跟你抱怨,医生我一饿马上要找东西吃,白虎汤,就已经讲完了,所以你在听,白虎汤,看病速度就会很快。

二四五:「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个呢,阳明症,发潮热,阳明症都是黄昏的时候,发潮热,大便是溏,大便应该是硬才对,这是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这是「小柴胡汤」,所以说你只要胸胁有满,意思就是说大承气汤证,阳明症就必须100%纯阳明症你才会使用到承气汤,有一丝只要牵扯到别的脏,你就不要先用大承气汤,先去解其他的病。

所以胸胁满,大便有溏,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小柴胡汤给他,如果大便硬,胸胁满,就是大柴胡汤,对不对,这样了解我的意思吧。那经方里面说,刚好热入血室,女人那个月经来的时候,正好得到感冒,热入血室,这个时候开始神昏谵语的时候,张仲景说小柴胡汤已迟,你要针期门,这个时候不要说小柴胡汤已迟,还是要给他小柴胡汤,期门你当然也可以针阿,还是要给他小柴胡汤,不能说已迟,你不要吃了,还是要给他吃,无伤阿,到现在小柴胡汤不会坏事的。

小柴胡汤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说我叫倪柴胡,实在是很差的,你懂我意思吧,叫我倪大黄、倪芒硝都没有关系,不可以叫我倪柴胡,但是实在是在这种情形下,柴胡小柴胡汤,所以很简单,溏,胸胁满,那临症上看的时候,我们呆会下堂课,会介绍肝癌、腹水怎么排,这跟这个都有关系,这篇阳明症很重要。

那胸胁满不去的时候,胸胁苦满的时候,你只要大便是溏的,就是小柴胡,大便硬的就是大柴胡汤,马上反应要这样子,所以说诸位我希望你们先不要去看其他的东西,不要去学其他的东西,把经方、金匮统统学完以后,基础有了,这个时候再去看其他,不会迷茫。

就是你的钢骨结构是我帮你、根基是我打的,那外面怎么装潢你再去装潢你如果学了很多东西再回来,我很累我要把你的杯子洗干净,再灌水下去,就会比较麻烦,所以你听我讲完以后,脑海里面都是桂枝、麻黄、葛根、柴胡、大、小承气都是这样子,才对啊,还有生附、炮附!

当然你出去一学都是熟地碳、麻黄用两根、大黄1片就好了,不能太多,1片才4钱,你算算看,4钱有几片,所以说实际上中医是很好,一个是处方的配置,一个是处方的剂量,所以诸位一定要先学会绝对处方,这个处方下来,这都不需要改变的,不需要你重新去设计,小柴胡汤,柴胡、黄岑、半夏、党参,你用人参,原方是人参,你可以用党参,诸如此类的,他的处方是绝对处方,你不需要再去变。

二四六:「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二百四十六条,「阳明病」,胁下鞭满,就是硬哪,胸胁都硬哪,不大便而呕,舌上有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那你说,老师,他这个看起来,不大便而呕,这个应该大柴胡,实际上大柴胡,也可以用,没有关系。

这里为什么写成小柴胡,这个我也是很不了解,那看起来像大柴胡,如果是我碰到,我一定会给大柴胡,可能是那个小徒弟过门槛的时候,一摔,摔倒,那个脚踢到门槛,那个竹简散开来,结果“大”变成“小”。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者”,一般来说我们吃了药以后,流了汗出来,我们这个汗是微汗一点点发汗出来,你摸到皮肤上有点湿湿的,不是大汗,你如果吃了药,出了大汗下去,你再补的药下去,大汗下去,这个人就完蛋了,因为它代表身体不受了嘛。

如果你吃了药的时候,病解,病情排除的时候,一定是微汗出,或者是胃口恢复了,大小便正常,皮肤是微微一层汗,这个“濈然而汗出”就是微微一层汗,感觉上有,就好像病人说我感觉有流汗,但是摸摸好像又没有,一点点,那是最棒的,最好的处方会造成这样子,代表病人完全恢复了,完全恢复过来。

所以这里讲胃气,有没有,津液得下,当你只要一把病邪一排掉,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所以我们流汗跟胃很有关系,所以你麻黄汤开得很好,一开下去,病人流汗有一点点,不是大汗出,当然如果你被整,你婆婆整你会怎么样,给他大剂的麻黄汤,一吃了,干掉,变成大承气汤,发狂、奔走、谵语,这是整人的方式,那原则上这个是我们的大原则。

二四七:「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稍瘥。病过十日,外不解,脉续弦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这个二四七,阳明又中风,我们有正阳阳明,少阳阳明,阳明症兼有中风的现象,脉弦,弦是少阳的脉,浮是表症,这个是中风的脉。大是阳明热症的脉,所以少阳、阳明、太阳都有,而短气,呼吸很短,腹满,肚子胀满,胁下,胸胁及心下,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常常想睡,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打嗝,耳前后肿,刺之稍好。

病过十天以后,外不解,脉续弦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其他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而加哕者,不治。这个里面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医的背景,我们没有去看他什么症,你如果按照正常的方式,该发表的时候就去发表,该攻下的时候就攻下,你都按正常的做,做了以后,病人小便就没有了,肚子就更满了,而且加上打嗝,就是不治,这个病人是死症。

那你想想看,我们现在回头,比如现在有个人肝癌、肝硬化,他就是腹满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什么叫做鼻干不得汗?我们正常人早上起来,你摸摸鼻子,油油的,有的很讨厌,油很多,那些油是你的生命,代表三焦的气机很流畅,才会光光亮亮的你鼻子都灰尘污垢一样,我刚刚讲,除了你是去坐牢以外,坐牢心理压力很大都是灰尘,还有就是胃气没有了,胃气没了。

那常常打嗝,小便又困难,因为肚子积水了,排不出来啦,结果你全身是黄的,又有潮热,耳朵前后肿,耳朵这一圈呢,是少阳,耳朵后面的那个骨头我们有骨三阴,身上呢有三根阴骨:耳朵后面这个大骨头、头顶的泥丸宫,就是我们小时候收起来的骨头、还有我们膝盖的骨头,叫做三阴骨。待会我们下堂课介绍给诸位听,我们休息一下。

我们继续介绍二四七条,我们先把前面漏掉的一条补一下。

二三五:汗出,此为风也,谵语者,以有燥矢在胃中;此表虚里实故也,须下之,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

二三五条呢,汗出,有流汗,这就是风,实际上看见流汗就是风,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这个胃就是肠子里面,这个里实,须下,下的时候,已经出现谵语的话,我们出现大承气汤,一定要过经乃可下,什么叫过经?就是从太阳到少阳、阳明,叫过经。

你一过经就是纯阳明症出现,才可以下,有少阳症在的时候,你先解少阳,有太阳症的时候,先解太阳,解完太阳或少阳的时候,这个时候叫过经,单纯的阳明症,才可以攻下。

你如果下太早,攻下太早,攻下的时候他本来就已经是津伤了,那你一攻下的时候,他的表邪又跑到里面来,里面的大便这个被攻掉了,里面是虚的。表邪跑到里面来,也会,但是会言语必乱,有点讲话不是很正常,跟谵语不太一样。

所以说这个条辨呢,就是我们要确定他可以下,阳明症,阳明经症全部都有出现的时候,再去攻下,不要太急的,求功心切,不要太急。(转回247条)这个呢,阳明的中风,诸位记得,耳朵前后的肿,我们身上有三根阴骨,骨三阴,一个是泥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73)
伤寒论猪苓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二三一——二四O
水湿之邪--致小便不利
猪苓汤方
《伤寒论》论治失眠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