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时代下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

E时代下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兴趣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孙静

朗读也是一种科学化的艺术语言,朗读既是话语行为又是思维行为,需要调动学生的眼、脑、口、舌等多感官的参与,是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化认识的"桥梁"。而在低段课堂朗读教学中,趣味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根据朗读的五个阶段采取不同的趣味活动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

  一、课堂朗读的本质——互动

课堂,是一种社会环境,朗读,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活动[1]。教师与学生分享朗读书籍,并与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互动。在以对话、内容为导向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课堂互动:朗读、评论、问题、想法、联想、惊奇、困惑、有趣的交流,与教师一起参与思考,探索文字的真意并解释,扩展学生的原始思想,引导他们与目前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估对比。正如苏联文学家巴赫金所言,声音总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2]。当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赋予声音意义和感觉,在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声音也在其周围得到具现,通过互动共同完成对课堂朗读的贡献,不分彼此,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吸收知识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活跃性、成就感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反应态度都有显著的价值。

  二、课堂朗读的五个阶段

  朗读也是一种科学化的艺术语言,但其语言的结构不是思想结构的简单镜像。朗读既是话语行为又是思维行为,因此,它不能像放在架子上的衣服那样放在思维上,语言不仅仅是发达思想的表达,思想在转化为语言的过程中被重新构造,它不是用言语表达的,而是用言语完成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眼、脑、口、舌等多感官的参与,是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化认识的"桥梁"。在整个朗读过程中,言语和情感的艺术互动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在语言文字中真实的遇见,在理解中渐渐地激烈,在朗读中慢慢地内化。鉴此,根据朗读的语言属性,将朗读按照能力及情感递进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识字(Literacy Instruction)、音素(Phoneme Awareness)、音准(Prosody Accuracy)、语感(Language Intuition)、共情(Empathy)。如何设计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朗读教学闭环,国外资深教师给出了答案:“允许儿童自由地尝试和使用语言是他们建立朗读与自己关系的关键”...... 

——(详见《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20年第11期“课题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如何管好低年级的课堂纪律
创情境,重互动,多实践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运用新教育理念训练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