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兰亭,忆书圣
游兰亭,忆书圣
散淡老生


兰亭,地处绍兴古城西南兰渚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因大书法家王羲之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又称王右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鹅池”碑有一个有趣的来历。据传,一日王羲之正挥笔为养鹅的池子命名,刚写完“鹅”字,就听到接圣旨的呼声,身居当地右将军的王羲之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搁笔接旨。其时一直在父亲身边观看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王羲之看后甚为满意。所以大家看到的“鹅”字苍劲秀拔,“池”字健秀豪迈,其实是王羲之父子合写,故又称父子碑。

王羲之一生爱鹅,他喜欢看鹅,喜欢写鹅字,也喜欢养鹅,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曾成为民间美谈,故凡是与纪念王羲之有关的地方大多都设有鹅池碑。

这座御碑与鹅池碑相似,是由祖孙两人所撰。正面是康熙帝抄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背面是乾隆帝游兰亭时所写的诗《兰亭即事》。一块碑刻着祖孙两位皇帝的御笔,十分珍贵。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热爱书法,他曾经练字用尽三大缸水,就有些飘飘然了。于是,他把自己练的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挑出一张“大”字,在下面点了一点,就成了“太”字。王献之不明就里,拿给母亲看,母亲看后说:“孩子,你练尽了三大缸水,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王献之听了,明白了父母还是认为自己功力不够深,需要加强练习。于是,他发奋图强练尽了十八缸水,书法突飞猛进。长大后,书法与王羲之相提并论,史称“二王”。

敲黑板,说重点!!下面才是兰亭的灵魂。
1661年前的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众人沿着弯曲的小溪席地而坐,饮酒赋诗。他们把酒盏放在溪水中任其自由漂流,漂到谁跟前,就要作诗一首,作不出来罚酒三杯。王羲之将这些现场所作的诗赋汇集起来,并作序一篇,记述当时的场景,借着酒兴与醉意挥笔一气呵成,抒发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史载,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此文之笔法“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给贵戚近臣,并在殡天后以此篇真迹陪葬,这是后话。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堪称书法史上的一绝。王羲之日后每每重写,皆不如兰亭那次的酒酣之作。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许多喜爱书法作品的人,上至皇帝重臣、下至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心动,纷纷临摹,推崇备至。

史传唐太宗十分喜爱《兰亭集序》,设计派人将其从王羲之后代手中骗了去,视做珍宝,并留下遗嘱,死后要将其作为陪葬品枕于头下。但又有史传称李世民并未将其带入棺材,而是留给了儿子。至今《兰亭集序》的下落仍是个千古之谜。

坐在这静谧神奇的景区里歇息,有一种不想离去的留恋。

越瓷残片。

这个书法博物馆值得观赏,你会学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

距离兰亭两公里的地方,是王阳明(王守仁)的墓葬。据说这是他生前亲自踏选的风水宝地。只可惜,因为修缮,没有开放,甚是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故事 (一至十章)
兰亭游记及兰亭序考
兰亭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内》〖543〗201810浙江(60) (绍兴--兰亭)
曲水流殇续风雅|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即将开幕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2017年1月16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