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诱因

诱因的机制

所谓诱因,就是指事件发生的直接诱发原因,这是区别于根本原因而言的。是说事件的发生条件已经成熟,只差一个导火索,这个很多历史事件分析都能看出来,都会分析根本原因和诱因。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相互联系。

综合起来,诱因机制,就是指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某种有机整体。

内驱力与诱因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有机体会产生各种需要,当需要没得到满足时,有机体会产生内驱力,内驱力引起反应,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例如,当摄食需要出现时,内驱力会驱使有机体表现出摄食行为以满足这种生理需要,随着摄食需要的满足,内驱力降低,摄食行为也就停止了。内驱力和需要基本上是同义的,经常被替换使用。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需要指的是主体感受,而内驱力所表现的是作用于行为的刺激。内驱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行为强度来测量,它本身也可以通过一些外界手段来操纵,因而动机的实验研究中一般都用内驱力的概念。

诱因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满足有机体需要的诱因是后天通过个体经验而逐步形成的。例如,同样的摄食需要,有的人会去吃米饭,有的人会去吃面点;同样为满足自尊的需要,有的学生通过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来获得同学的尊重,有的学生则通过讲究穿戴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当有机体在个体活动中把自己的各种需要与能满足其需要的物体、情境联系在一起,这些物体就成为行为的目标。诱因和目标是基本上是同义的。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个体内部推动行为的力量。诱因是行为目标对行为者的刺激。内驱力是给动机中“推”的力量;诱因是动机中“拉”的力量;人的动机行为正是在这一推一拉中实现的。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王玮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心理机制
关于动机的概念解读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二学习动机辅导(上)
人的行为机制主要包括什么
动机与需要
需要与动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