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印:吾衍“布衣道士”,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儿?
我们把吾衍的作品列在我们【读印】系列较靠前的位置,仅仅排在赵孟頫的后面,除了在篆刻史上的时序顺序吾衍应该排在这个位置,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吾衍这个人物太重要了。
先介绍吾衍这个人。

(吾衍像)
吾衍(1272-1311),也称吾丘衍,清初,避孔丘讳,又作吾邱衍。字子行,号竹素,别署竹房、贞白、贞白居士、布衣道士等。开化孔埠(今属浙江省)人。隐居钱塘。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善诗文音律,精古文字,工篆籀,有“精妙不在秦唐二李之下”之时誉。
画家罗聘曾经为桂馥(就是“说文四大家”之一)作过一幅画,画的名称叫《说文统系图》,下面是张士保描摹,王福庵题签的版本:

(《说文统系图》)
我们看,画面总共八个人:前排最老者是许慎,扶掖其左右者为江式、颜之推,三人之后为李阳冰,再往后,走得很近并且边行边谈的是徐铉、徐锴兄弟,道士打扮的是张有。要紧的是右下角最后一人,眇一目,跛一足,就是吾衍。依图中次序及人物级别,我们就可以知道吾衍在篆学上的地位了,你想啊,他可是能跟许慎、李阳冰、徐铉、徐锴这些人相提并论的人物啊,要知道,这也是桂馥认可的人物啊!
他同时还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包括音律、诗文。但吾衍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篆刻。
他是中国篆刻教育第一人,他为篆刻教学而著的教材《学古编·三十五举》被后人奉为经典。夏溥序《学古编》曾说:“遂变宋末钟鼎图书之谬”,并称“寸印古篆,实自先生倡之,直第一手,赵吴兴又晚效先生法耳。”显然,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赵孟頫对于篆刻的见解,其实是跟在吾衍后面的。前文我们说“赵吾”并称,是因为“赵”稍稍年长于“吾”,如果专论篆刻,应当改称“吾赵”。
吾衍、赵孟頫时代,文人篆刻家们还不能亲自操刀镌刻,因此,《三十五举》并没有讨论刀法,但吾衍对于篆刻的开创之功,特别是对于汉印的提倡,对元明清印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十五举》)
《三十五举》文章不长,实际上就是三十五段话,但这三十五段话,对于篆刻初学者来说格外重要,后世篆刻界的大部分基础规矩(特别是“汉印印式”),都来自他这三十五段话(本人有专文对《三十五举》进行了详细解说,此不赘述)。
既然吾衍的的主要成就是汉印印式,那么,我们选吾衍的代表作,也是一方汉印印式的作品,就是这方“布衣道士”:

(吾衍和他的“布衣道士”)
显然,这是一方“别号印”。汉白文四字印式,因为我们前置的有220方汉印,大家可能觉得这方印与汉印基本如出一辙,临刻起来简单啊!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方印,它说到底,还是一方“文人印”,是一方篆刻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实用“印章”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1、它不再是“均分印面”的作品。与标准的汉官印不同,这方印印面四字所占印面面积依据字形的繁简有所调整。我们知道,标准的汉官印,特别是西汉、东汉四字官印,印面上的四个字各占印面四分之一面积,如图:

(汉官印的均分印面)
“太医丞印”这方印很有名,在印面上,不管是字形简单的“太”,还是字形繁密的“医”,所占印面面积完全相等,当然,也因为这个原因,印面表现出来有明显的疏密对比(这是它的最大审美优势)。但是我们看吾衍这方“布衣道士”,它不是均分印面,印面各字占位并不全部相等。

(“布衣道士”印面四字的占位)
“道”字最繁密,所以占位也被调整为最大,为了适应这一点,“士”字也被压扁拉宽,而右侧的“布衣”两字共同占用了“较窄”一些的印面右侧(它们平均分配了印的右侧空间)。
我们在汉印私印里见到过这样的空间分割作品,但这毕竟是汉印章法中的少数“另类”。但在吾衍的手里,这种章法被“开发”出来,成了文人篆刻的合理样式。
2、它在“篆法”上不是纯粹的缪篆,而是杂有小篆的圆转笔法。比如“布、衣、道”三字的线条转折处的圆转,它不再是缪篆的“方不方圆不圆”,而是略略有些倾向于“圆”,这实际上是小篆的特征。甚至我们在这些圆转的线条上,还看到了起收处的笔法“回锋”动作。这其实正是文人篆刻与工匠化印章的本质差别之一,篆刻加入了篆书书法审美,不再只是局限于工艺审美与印章属性本身的审美。如图:

(印里加入的书法审美元素)
说白了,吾衍和赵孟頫所谓的“宗法秦汉”并不是对秦汉模式的亦步亦趋,而是领会所谓的秦汉“精神”、“气息”。比如:平正的章法,端正的篆法,正确无误的字法。
当然,这方印绝算不上优秀的作品,但吾衍在《三十五举》里所倡导的东西,比如“篆法与隶相通”、“白文印,必逼于边,不可有空,空便不古”等等,都有体现。学习临摹这方印之前,建议先系统学习《三十五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博祁谈】中华篆刻艺术(7)印式与文字
篆刻知识
[转] 汉印
墨痕留香 | 左眼瞽、右脚跛,却能印起“八代之衰”
篆刻初学必知:“缪篆”的由来
篆刻艺术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