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神奇的一个字,千年来全国方言读音都一样,恐怕你的读音也错了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任何语言能像汉语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仅剩的那个,汉语也是从上古时期传承至今。由于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和沉淀,汉语的复杂程度也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比拟的。
汉语有多复杂呢?单拎出一个方言就能让无数外国友人尽折腰了。我国的方言体系确实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里最棘手的,别说是外国人了。在“十里不同音”的南方,连我们自己人都互相听不明白。
而方言的产生除了和汉语自身的发展有关,还和地理隔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南北方方言的差异便能说明问题。北方多为平坦的平原,人口流动交流较为频繁,方言上的差异自然也就较小。甚至很多不同地区的北方人都能将对方方言听懂个大概,其便是地理在语言上的优势。
然而南方却不一样了,多为崎岖的山地丘陵。人口流动自然比不上北方,因此汉语的发展便在局部形成了小气候。各地区方言彼此独立演变,互不干扰,才有了互相听不懂的情况。
我国辽阔的国土决定了方言的复杂性,尽管方言千百种。但却有一个神奇的汉字,其不管在全国哪个方言下,读音都是一样的,这个字便是“街”字。
倒并不是什么生僻罕见的汉字 ,不过,在标准汉语普通话下,该字读音“jie”并不是其原本读音,而方言下的读音“gai”才是千年来该字的原始读音。
相信这个“gai”很多国人都耳熟能详,早两年有一首网络流行歌曲叫《买条街》,其中的唱法便是还原了街字在方言里的读音。虽然歌手是用川渝方言演唱的,但在客家话、湘方言以及云贵川西南地区官话等全国大部分方言里,街字都念作“gai”。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还得最早的古汉语说起,街这个字的读音最早出现在3000年前周朝传承下来的八大官话里,而从一开始,其在官话里便是发“gai”的音。在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句“公孙枝徙,自敷于街”,其中的街便是念“gai”。
即便是到了宋代程珌所写的“曙色浮丹栱,春风暖禁街”里,“gai”的读音也一直没有变过。事实上,在古人心里街字就是念“gai”,从来就没有什么“jie”的读音。
那么,为何后来街字在普通话里就读成了“jie”呢?众所周知,我国普通话采样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方言。而在清朝以前,北京方言里的街也一直念“gai”的音。不过,由于清朝建立后,满族人发不出汉语里的尖音,只能发出团音。为了附庸统治者的喜好,北京方言里便出现了尖团合流的现象。
何谓尖音、团音和尖团合流?这是一个如今已经淘汰的语言概念。在我国几千年的古汉语发音里,其实一直分尖音团音的。譬如剑和箭这两个字,如今看起来读音完全一样。但在古汉语里,却是两个概念。试想一下,如果这两个字读音一样,古代将军打仗时,对下属说“拿jian来”,下属该拿剑还是箭呢?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情况。古汉语里便出现了尖团有别的现象。而剑在古汉语里读音正常,念作“jiàn”,属于团音。箭则念作“ziàn”,属于尖音。同理,街字的“gai”本属于尖音,但在尖团合流后,其便成了“jie”。
最终,这个变了味的“jie”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纳入了普通话体系。再加上普通话里取消了尖团音区分,才成了如今独特的叫法。但方言并不继承于普通话,而是古汉语。所以街字还是念“gai”。各位读者,你们看明白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杂谈:“街”字古今音不同
“街”字原来的读音是“gai”,为什么现在变成了“jie”了?
中国有一个神奇的汉字,所有方言读音都一样,大多数人都读错了
我国最神奇的一个字,3000年来都是一个读音,恐怕你的读法也错了
我国有一个字,3000年来一直是一个读音,不少人念错
“街”字念“gai”还是“jie”?为何现在还有“gai”的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