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最有风度的宰相,他的风度,少有人能及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九龄之风度,少有人及

作者: 杨爱妹,来源: (ID:tsgsc8)

1

张九龄出生时,待在母亲肚子里不肯出来,这下可急坏了父亲。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乐呵呵地说:“夫人腹中胎儿乃非凡人物,这个地方太小,容其不下,须到大地方去出生。”父亲一听,喜孜孜地带着妻子从始兴赶往韶州,生下了儿子。

神童张九龄的智商就跟开了挂似的,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

七岁那年春天,他随家人游宝林寺。宝林寺是名刹,香火鼎盛,风景秀丽,游客如云。小孩子嘛,正玩得开心,听到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员进香朝拜,也不害怕。殿前香客都纷纷回避,小九龄把进寺前折的桃花藏于袖中,若无其事地看着太守随从摆弄供品。太守见他活泼天真十分可爱,就想逗逗他。

“你是不是想吃供果?我出个对子,你若对上了,就给你供果吃。”

张九龄应道:“好呀。”

太守早已看见九龄袖藏桃花,就出了个上联“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张九龄接口应道:“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

太守暗暗吃惊,决定再考考他。又出一对“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

张九龄一抬头,正对着面前三尊大佛像,应道:“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太守与随从无不惊叹:今儿个遇见了神童,此子日后绝非等闲之辈啊。

张九龄拿着太守赏给的供果去后面玩,遇到一和尚,和尚以为小孩子偷供果吃,小九龄说是太守赏赐的,和尚不信:“凭什么说太守给你的?”张九龄诉说原委。和尚好生奇怪,便让张九龄说太守出的对子。张九龄念出太守上联,和尚又问“那你又是怎应对的。”张九龄灵机一动,便说我对的下联是:“满寺和尚,偷猪偷狗偷青菜。”和尚一听下联,心头一惊,便拔脚要追太守去说个明白。

语言是人类交流过程中最奇妙的纽带。会让你欢呼雀跃,心花怒放。也会让你情绪低落,心头寒凉。而说话,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话不在多,若能拿捏得当,有着无穷尽的乐趣。

2

一个人天资聪慧,又勤勉努力,必能成大事。

张九龄就是这样的。任宰相期间,他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保持了开元盛世的最后几年的稳定。在他之后,大唐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终引发了几乎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安史之乱”。

他劝过唐玄宗,安禄山这个人包藏祸心,留不得。不过任性的唐玄宗没听,他甚至嫌弃张九龄太啰嗦,不得圣心,反其道提了李林甫为相。说起李林甫这个人,他就特别会讨唐玄宗欢心了,就跟和珅似的,圆滑得头顶都精光精光的。

去官归养,张九龄也不得闲。他回到岭南的一年多,不曾闲居,向朝廷状请开大庾岭路。张九龄出入岭南,也走过这必经之路,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

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自任开路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开始开凿工程。他亲自到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不辞劳苦,指挥施工。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17米,路两旁遍植松树。路修成之后,张九龄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记述大庾岭开凿后,公私贩运“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珠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由于梅关古道的修通,南北交通大为改观。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也造福子孙后代。

他坚持“王道”,反对“霸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他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而唐玄宗穷兵黩武,鼓励边功,骄奢淫逸。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的心非常宽,这首《感遇》(其一),让人们认识到了心性洒脱的张九龄。他为官清廉正直,皇帝冷落他,贬他官,他寄情山水之间,作诗感慨。

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产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

以春兰秋桂对举,有着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意。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上半首写兰桂,“谁知”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自有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花木流香原为天性,它们并不求美人采撷扬名。

心态好,生活自然多乐趣!

相传,张九龄返故里不久患瘴疠,他日喝两碗金银花、淡竹叶、罗汉果、甘草等药用植物熬制的凉茶得以见好。从此,人们为了表达张九龄对社会的巨大贡献,美其名曰为:“张九龄”凉茶。后者称之此凉茶为: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凉茶。

3

“江南无双士,南天第一人。”说的就是张九龄,一代名相把尧舜风度写满民间朝廷。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不自觉间让人钦佩,折服于心。自张九龄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他的诗歌更多地表现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操守的人格理想。在遭李林甫排挤罢相后,这种态度尤其鲜明。把“仕”和“隐”这一对矛盾和谐地统一起来,不愿为追求功业而屈己媚世。

他的诗歌以兴寄为主,风清月朗的山水与孤高清莹的襟怀相契合,委婉蕴藉。例如他的《感遇》十二首,均以芳草美人的意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这些诗篇受楚辞的影响较多,但情辞委婉,在古典传统上,可以说是兼有“风”、“骚”的情韵。

他写月夜的诗,情韵最为隽永,如《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澄澈柔美的夜景,处处渗透着婉约深长的情思,分不清哪是景语,哪是情语,诗里的物色和意兴已经浑然一体了。胡应麟说:“曲江诸作,含清拔于绮绘之中,寓神俊于庄严之内。”

一代文豪张九龄,将儒雅风度传遍塞北南岭,他在唐诗上承袭陈子昂,领启孟浩然、李白开创了山水田园流派。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翻开《唐诗三百首》,首篇是张九龄的《感遇》(其四),他被称作唐诗第一人。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不止王维、孟浩然,像王昌龄、卢象等人都受过他的奖掖。

王维: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推荐王维为右拾遗,王维作诗《献始兴公》,称颂张九龄大力反滥施爵赏,反植党营私的主张。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孟浩然:听闻张九龄的为人和风度后,写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求举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甫:早年也曾想把诗文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想起这事还觉得有点可惜,在《八哀诗》中赞叹张九龄:“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好人缘的人,有着让人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张九龄就是。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写的是诗《望月怀远》,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杜审言是杜甫的爷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千古绝唱,流传至今。颇有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大境。开阔辽远的心境,引人共鸣。末句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张九龄的风度,少有人能及之。他才华超群、远见卓识、心系天下安危,为国家尽责,对百姓尽心而笑看生死的风采,以及洒脱豁达、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却淡泊谦让的气度,被称之为“九龄风度”。

风度,不仅仅是美好的举止和姿态,更是因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在言行中表现出的一种风姿和魅力。风度,源于内心,是深入骨髓、流淌于血液中的美好品质的外在表现。

当然,在欣赏他人风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风度。

-作者-

杨爱妹,一个爱诗,爱生活,简约、斯文的女子,唐诗宋词古诗词专栏作家。本文首发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如需转载,公众号留言!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唐诗”、“宋词”,可以查询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岁的张九龄,因调皮被太守怒斥。不料,一副对子让太守立即转怒为喜!
一代名相张九龄
比你帅的人还比你有才:他是宰相里面写诗最好的,诗人里面最会修路的
张九龄:'风度得如九龄否?'
古诗词大家 唐诗宋词之最
戏说张九龄:开元盛唐的最后一声叹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