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安抚的本质(下)--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五十九)

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会着重的来讲一下,关于怎么来破解上次提到的那种,关系中的恶性循环。

在上一次的恶性循环当中,我们会看到夫妻关系中的双方都努力地通过自己的做法,希望获得足够多的安抚,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式,本身却是让他们没办法获得安抚的。

比如说上次例子里面的丈夫,他内心里面觉得只有他把事情做好了,才表示他有能力,他有能力了妻子才会喜欢他。所以每当他把事情做得不好的时候,他内心有一个恐惧,就是认为妻子会觉得他没能力,然后就会不喜欢他。

由于他本身的状态受到抑郁症的影响,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比如说洗衣服啊,做饭啊等等很小的事情上,他都没办法做得很好,所以他就会内心里面觉得因为他没有把事情做好,所以妻子就不会喜欢他了。

每当他在准备的阶段,在准备的过程,他只是担心又把事情搞砸了,妻子又会很不耐烦地跑过来质问他什么事情都没做,也就是他在休息的时候,他在准备的时候,在妻子看来,他是没有作为的,什么事情都没做。而他自己用这样的一种行为,本身是希望借助这样的行为,能够把事情做好。

所以每当妻子催促时,只会让他以更糟糕的状态进入到该做的事情当中去,所以事情做错的概率就更高。

而对于妻子而言,妻子会觉得自己好像每次去,都要去催促丈夫去做事情,如果不催促丈夫,好像就不做事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丈夫不怎么在意妻子的感受,妻子总是孤军奋战。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其实也会变得越来越不想去催促丈夫。但是越来越不想去催促丈夫,妻子就会感觉越来越累,越来越累的同时,它就越来越感觉丈夫不帮他,对她来讲是一个极大的负面安抚。

所以在这个例子里面,我们会看到,关系中的两个人,在获取安抚的时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追的模式,还有一种是逃的模式。比如说妻子,很累的时候,她希望获得安抚,她就会不断地对丈夫提要求,希望丈夫做这个,做那个来帮助自己。然后在提要求的同时,丈夫就会感受到做不好这些事情,他就不想去做。那他不想去做的同时,妻子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在丈夫那边是不被在乎的,不被重视的。那在这个过程当中,那种不被在乎,不被重视本身就是一个负面安抚。

对丈夫而言,妻子好像没有理解他的难处,在他事情没做好的时候,责怪他的部分,让丈夫更加害怕去做事情。每当做事情的时候,丈夫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这个过程,会让丈夫觉得自己也是没有被妻子理解的,然后自己好像是永远都不可能被妻子喜欢的,这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负面安抚。

所以我们会看到,每当妻子追的越厉害的时候,丈夫就逃得越远,丈夫逃的越远,妻子就追得越厉害,然后他们俩的这种互动模式,追跟逃,又导致他们两个人做出安抚的机会越来越少,或许正面安抚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关系中体验到负面安抚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抽离。

从零到极致的状况,就是丈夫可能变得不再做事情,妻子也变得不再去要求丈夫做事情,然后两个人看似相安无事,但实际上双方都处在一种缺乏安抚的状态中。

这种缺乏安抚的状态,就变成两个人在下一次进行人际沟通的一个背景因素。在这样的背景因素底下,双方很有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安抚未满足,就会产生极大的冲突。

举个例子,比如说双方可能会因为一个电话没有及时的回复,然后就大发脾气,觉得对方不爱我了,然后丈夫可能会觉得我只是一个电话没有回复给你,你为什么发这么大脾气,你为什么要上升到爱不爱的这个程度。所以丈夫也会感觉蛮委屈的,很难理解妻子。妻子也会觉得自己的那个怒气,自己感觉丈夫不爱自己的那个部分是很难通过丈夫实际做一些事情来得到来消除的。

这种痛苦,它的一个衡量因素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一个扫描,看你消极情绪的一个唤起水平来判断的。

如果要破解这样的恶性循环,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觉察自己在每一次沟通当中所处的状态。在那个状态里面自己是处在哪一种模式里面。比如说自己大概是追的模式,还是逃的模式。然后自己再追或者逃的模式当中,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把这种感受直接的表达给对方。我说的感受的表达指的是深层次感受的一种表达。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很生气,那我会跟对方说,因为你不在乎我,不重视我,所以我很生气。如果我这样子去讲的时候,对方只会感觉被指责了。但是我如果告诉他说因为你不在乎我,不重视我,所以我内心深处的感受是很受伤,感觉不被重视的那种失落。那我没告诉你,因为你不理睬我,因为我在你面前没有影响力,我很失落,那这个部分是会拉近两个人的关系的。

简单的说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互相分享的是那种生气或者是愤怒,或者是攻击,这种比较有力量的情绪表达的方式,那两个人的关系不会走得更近。

但如果两个人在受伤的时候,在安抚缺乏的时候,分享的是自己深层处的那种脆弱无助的情绪体验,比如说我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我很痛苦,我很无力,我很无奈,等等,这种比较脆弱,无助的情绪的时候,两个人是会互相靠近,相互疗伤的。

但是在分享脆弱无助的情绪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安全联盟,也就说,两个人在关系当中,要有足够多的安全感,如果这个安全感不够,两个人是没办法做到表达这种脆弱无助的,也就是说理性上我知道我要去表达脆弱、无助,但是感性上我评估这样的关系还不够安全。所以我是做不出来的。也就是我会变得言行不一致,最常见的言行不一致就是如果我向对方道歉的时候,我会跟对方讲说我错了,可以了吧。

但是这种我错了可以了吧,只会让对方更生气,只会让对方觉得我是在敷衍你。所以对方不会收到这种道歉,而道歉方又觉得我已经道歉了,对方为什么还不依不饶。所以双方都会在这样的互动当中,没办法获取自己想要的安抚。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招募伴侣去进行电击的测验。然后在测验当中,要接受一系列强度逐级增加的电击,主观上会感受到痛苦。

科学家发现说如果这一对伴侣关系比较好,那他们在电击实验的过程当中,受电击的那一方他的痛苦体验会比较少。而如果伴侣的关系不好的话,在电击的时候,如果自己的手被伴侣握着,并不会减轻他的痛苦,有的时候甚至会让他的痛苦体验更大。

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就会发现,要表达痛苦,他有一个前提是关系足够的好,如果关系不好,哪怕你就是伴侣天天在身边,你也不可能对他去展示你的伤口或者你的脆弱、无助,如果没办对他展示你的脆弱,无助的话,你一定会从脆弱无助的另外一面去面对你的伴侣,也就是生气和愤怒等。但是那个生气和愤怒,只会让关系变得更糟糕。

所以,建立一个很安全的关系,是帮助这样的伴侣在关系当中获得他想要安抚的前提条件。当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到,在关系当中是足够安全的时候,我们就会做第二步的工作。第二步的工作是帮助伴侣中逃的那一方去展露去分享他的脆弱、无助。那为什么要从逃离方开始做呢?我们有一个评估师认为,逃离方,一般他本身是逃的,所以如果让他去做分享的时候,他是在改变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那对追的一方来讲,就算他不满意他本来的习惯就是追,所以对我们后续的工作是比较有帮助的。

那逃的那一方,他如果开始愿意分享给追的那一方的感受,追的那方会觉得说他不再是孤军奋战的。然后他觉得有人是会支持到他的。不再孤军奋战,有人知道他。追的那一方也就会愿意慢慢地放下自己的指责跟攻击,开始向逃的那一方去展示自己的脆弱、无助。追的一方去展示自己的脆弱、无助,逃的那一方会重新认识追的那一方。以前在表达攻击的时候,他在表达的内容,其实是我很在乎你,我很重视你。

刚开始咨询师会帮助他们做这样的表达,等他们关系足够安全的时候,咨询师会邀请伴侣双方在咨询的过程当中去冒险,做一些现实的演练,也就在现场,咨询师会邀请逃得一方去做分享,然后让追的一方去做一些回应,然后追的一方去做一些分享,让逃的那一方给出一些回应。在双方的这样的互动过程当中,双方的安抚的获得就越来越充足,再获得越来越充足的情况下,他们在关系当中获得的安抚的量就越来越多,然后他们对关系的满意度会越来越高,他们的关系就会走上一个正性的循环。

刚才讲的这个互动的理论,它是基于从依附的角度来看关系,因为在依附里面,关系中的双方都会认为我要获得安抚只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获取,所以当对方不给我的时候我就会产生需要未满足的一些情绪。

所以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怎么来破解这个恶性循环,在以后的微课分享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来分享依附理论,依附理论是如何对关系产生影响的。那今天的微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姻心理咨询:夫妻关系中,经常相互指责,如何调整?
伴侣咨询2:激情过后,如何增进婚姻里的亲密感?
跟老公越来越没话说:在亲密关系中,要如何保持关系的长久?
会说话的妻子,一开口就赢了
高情商夫妻是如何吵架的?3个步骤8个真相教你“吵出”亲密爱人
我爱你,但完全接纳你,仍旧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