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坐骨神经痛简述与评估诊断

郑大解剖学 腾康学院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由各种疾病引起的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发生的疼痛综合征。这种疼痛往往从臀部经大腿后、小腿外侧向足部放射。

坐骨神经痛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和丛性坐骨神经痛。

在临床上常见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多,多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而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丛性坐骨神经痛较为少见。

一般临床表现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多出现于成年人,青壮年多见。多为单侧。下肢痛伴有腰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疼痛可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外侧至足跟足背处,呈持续性、烧灼或钻刺样疼痛,夜间更加严重。

坐骨神经痛的体位姿势

病人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减轻疼痛,常采用各种特殊的减轻疼痛症状的姿势。例如在睡眠时喜向健侧侧卧,病侧髋、膝关节微屈。

如果要求仰卧的病人坐起时,病侧由膝关节屈曲,这是保护性的反射性症状,称为坐起症。

坐下时首先是健侧臀部着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受压。站立时身体略向健侧倾斜,着力于健侧,病侧下肢髋、膝关节处微屈,造成脊柱侧凸多数凸向病侧,即躯干向健侧倾斜以减轻椎间孔处神经根的压力。

少数可凸向健侧,以减轻神经干的张力。俯拾物件时,病人选屈曲患侧膝关节,以免牵拉坐骨神经。

压痛点

沿坐骨神经分布有压痛点:

例如腰旁点(第4~5腰椎、第1骶椎旁2毫米处)、骶髂点、臀点(梨状肌压痛点,相当于环跳穴)、股后点(相当于承扶穴)、腘窝点(相当于委中穴)、腓点(腓骨小头下方)、腓肠点(腓肠肌中点)、外踝点(踝关节外侧)、跖点(足底中央相当于涌泉穴)等。

神经肌肉牵伸痛

任何牵拉坐骨神经的试验都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西卡征

患者仰卧,嘱足尽量背屈,并以手顺势推压,引起小腿后侧疼痛,提示有干性坐骨神经痛。

别赫捷列夫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手掌手背交叉相合,用手掌轻压在膝盖上,并逐渐用力下压,致下肢后部疼痛为阳性,见于干性坐骨神经痛。

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直,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


正常人一般可达80°左右,且无放射痛,坐骨神经痛患者不到70°即引起腰、腘部放射性疼痛为阳性。多见于根、干二型坐骨神经痛。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足背伸附加试验

检查者在做直腿抬高试验的基础上将患者下肢抬高到最大限度后,放下10°左右,在患者不注意时,突然将足背屈,若能引起下肢反射痛即为阳性。

直腿抬高交叉试验

和直腿抬高试验的检查方法一样,只是在抬这条腿时却出现了另外一条腿痛(抬左腿,右侧腿出现疼痛;抬右腿,左侧腿疼痛),往往提示有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或者突出的椎间盘巨大。

克尼格征

病人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者将下肢先屈髋及膝成直角,然后将小腿上抬伸直膝关节,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并有疼痛及阻力,为阳性。多见于根性坐骨神经痛。

本内征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另一只手握住踝部,将髋、膝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使股触及腹壁,再将小腿外展,可引起腰、臀并向下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颏胸试验

令患者仰卧,检查者将其头颈被动前屈使下颏触及胸壁,如激发或加剧下肢疼痛为颏胸试验阳性。

压颈试验

压迫两侧颈静脉至头内出现发胀感时,如激发或加剧下肢疼痛提示为根性神经痛。

梨状肌紧张试验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则会牵拉坐骨神经出现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便随即缓解,检查出现上述症状,即可判定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挺腹试验

患者仰卧,双上肢放在身旁,或者交叉放在胸前,以枕部和两足跟为支点,做抬臀挺腹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腰痛或下肢疼痛者为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征。

内里征

嘱患者拾地面物件,可见先弯曲患肢,然后再弯腰拾取物件,同时诉患肢痛。

单腿跳跃试验

患者站立时,若以患肢做跳跃运动,不引起患者疼痛,因为患肢站立时,患肢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不会因跳跃引起振动,故也不会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疼痛;如若用站立的健肢跳跃时,因患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可因肌的振动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神经肌肉损伤性体征

根性者可发现腰椎的正常前凸曲度消失,呈笔直状或略向后弯曲,并可稍向侧弯,弯向病侧;椎旁肌肉紧张,弯腰动作明显受限;病变水平的腰椎棘突常有叩痛及压痛而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压痛则较轻;受损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肌力、反射可有减退,腰4~5椎间盘突出可有伸肌力减弱(腰5受损)而膝、踝反射正常。

干性者腰骶部不适及压痛不明显,臀以下神经通路压痛较明显,可有肌肉压痛,以腓肠肌中点的压痛最明显。

坐骨神经支配区的肌肉松弛,轻微肌萎缩,踝反射也常减低或消失。小腿外侧或足背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病侧下肢皮肤温度可降低或少汗、趾甲变薄而无光泽等自主神经受损营养障碍的表现。

神经肌肉牵伸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椎管内或根管处组成坐骨神经的腰骶神经根在受到各种病变刺激或者压迫时引起的疼痛,因病变在椎管内或根管处,故称为根性坐骨神经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主要表现是发病较长,并且随着反复病情日益加重,常于外伤、紧张的体力劳动或受凉后发病。

脊柱多向患侧弯曲,在腰部棘突旁压痛明显,并由局部向患侧下肢放射,个别严重者还有臀部和小腿肌肉萎缩和松弛的现象。

多数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一侧的单根或双根损害,开始常感觉有腰骶部及腿部的窜痛,疼痛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及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和足背放射,在持续性疼痛基础上逐渐加剧,咳嗽、打喷嚏等腹部加压的活动可使疼痛加剧。

干性坐骨神经痛

椎间孔以外的坐骨神经干段受到各种病变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疼痛,称为干性坐骨神经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部位在椎间孔以外,以盆腔出口最为多见。

干性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汇合的坐骨神经干性疼痛,脊柱可向健侧侧凸,小腿肌肉萎缩、小腿外侧和足背的麻痛明显。

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部位主要在臀部,沿坐骨神经通路放射,活动时疼痛加剧,但是咳嗽、打喷嚏等动作对疼痛并无明显影响。

丛性坐骨神经痛

此型临床比较少见。表示为腰腿痛同时出现,可沿一侧下肢的后侧向下放射。

【每日一讲】天天有进步

感谢29万次的认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坐骨神经痛
★骨科时间★了解坐骨神经痛,做到自我保健和预防
腰间盘突出奇效秘方
收藏 | 腰痛和下肢疼痛的详细解读
坐骨神经痛,究竟困扰着多少人?
腰椎病的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