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师生-专栏】中师毕业25年来,我经历的那些教师节

   中小学【资料:合集】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世界经典电影】 800部(合集)

  原发于百家号《凭阑听史》,经授权转载。

1995年7月,我师范毕业了,当时我还未满17岁。整个一暑假,我都是在憧憬、迷茫、失落和不安的矛盾心情里度过。好在上班前在教体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期培训,听老师讲了那么多的课以后,才稍微放心一些。8月31日,我拿着一纸派遣证来到了这所小学,一呆就是25年。多少年了,我忘不了那些曾经破旧的、四面透风的砖瓦房和坑坑洼洼的操场;忘不了那些一批又一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忘不了那些朝夕相处,给予我很大帮助的同事们;更忘不了我们教师们的节日——教师节。

01

我们都是中师毕业,在那个年代,最优秀的农村应届毕业生才有资格上师范。上了师范,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就有了铁饭碗。但当时各行各业都很缺人才,在我们这一届之前,有相当比例的师范生老师进入了政府机关,活跃在各个岗位上。所以,当时考上师范后,需要签订一个定向分配协议,并且需要交2000元的押金。意思是说,三年后如果服从分配当老师了,押金如数退还,不然的话就不退了。当时我家庭条件不好,也没有门路进机关,就服从分配了,上班后很高兴拿到了这笔钱。

这一年的9月10日,是我参加工作后过的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教师节非常隆重,全体教师都集中在乡礼堂开大会。不用说,学生们都放假一天,我们是上午开会,下午放假半天。因为全乡好几百老师都过来了,整个乡政府大院熙熙攘攘的,就像是农村赶大集一样热闹。

我当时正好见到了以前上初中时的老校长,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当初上师范后悔了没有?”要说没有一点儿后悔是瞎话,但更多的是失落。当初如果也走上高中那条路,之后所遇到的社会机遇和发展肯定远多于我们这些中师生们,但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一心一意地干下去。因为我们早已经意识到,选择当老师,既是时代的选择,又是家庭的选择,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选择。

我和老校长寒暄了一会儿,最后老校长拍拍我的肩膀说:“好好干!”是的,工作上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就像是以前的学生时代一样,从没有松懈过,都会认真对待的,可能这就是职业精神吧。

02

上班几年后,我对教学工作逐渐驾轻就熟,除了数学以外,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都能拿得起来,学生们也都喜欢我的课,我也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越来越喜欢教学这个职业。

教师节过了这么多次,一般都是波澜不惊的,按照我们学校的老皇历,就是中午找个饭店吃顿饭,下午放学时领一壶油。但有一次令我印象很深。

那一年刚换了校长,教师节这天,校长通知大家本来中午要管的饭改成了晚上,要求大家都到场。我们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本村的,有几个住校的,只有我一个不是本村的但离学校也不远,大家都欣然答应了。下午放学以后,老师们根据分工开始忙乎了起来,买酒、买菜、布置桌凳、劈柴生火,都忙得团团转。

天慢慢黑了,华灯初上,没过多大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枝头,晚上很凉爽,蛐蛐的叫声也很动听。酒菜已经摆好了,大家都在等着。正想着呢,大门外来了三四个人,说着笑着就进来了,他们都是村干部,每人手里都拿了一摞礼品,看来是慰问我们的。

当时的小学都属于村办学校,学校的硬件投入、校长的任免、教师的去留都是村上说了算。校长要想干得长远,首先做的事就是要和村干部搞好关系。有一年教师节邻村学校请村干部吃饭,村干部不仅没有对老师们表示慰问,还对全体老师训斥了一遍,他们当着老师们的面高谈阔论如何管理学生,如何上课,如何批改作业等,老师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我们学校平时不经常和村干部打交道,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底细,反正还是有一点担心。不过出乎我的意料,村干部们都是一团和气,对我们端酒夹菜的,很恭敬。我到现在还记得老书记给我们端酒时的开场白:“各位老师,你们都是咱村上最有文化的人,孩子们交给你们我们都很放心,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支持你们的工作,村支部、村委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以后有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只管给我们提。”

确实,这么多年,我们的工作都兢兢业业,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我们学校和村里的关系也一直很和睦,从来没有出现过校闹的事件,可能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就像是冯骥才先生说的那样: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03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教师节都是那么的称心如意,也有窝心的时候。记得那是十几年前的一次教师节,全乡老师们都集中坐在乡大礼堂开会,每个学校老师都按照学区集中坐在一个区域,一是好找人,二是容易维持秩序。按照会议议程,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乡中心校领导发言和颁奖活动,下半场是区教育局领导和乡长发言。毫无疑问,按照级别,下半场是重头戏。

上半场中心校校长发言,先是重申开会纪律,然后介绍上一学年的业绩,接着就是乡优秀教师上台领奖。中间歇了一会儿,下半场隆重开始。可能是区主管教育的副局长的讲话太亢长了,大家听得索然无味,慢慢说话的人多了,等到那位乡长发言时,会场秩序还是没有好转。这时时间已经过了11点半了,有几个老师带着的小孩子坐不住了,在会场里闹腾了几下。这下可好,下面发生的事令大家都瞠目结舌。

只见这位乡长大人拍了一下桌子,对着麦克风把音调提高了八度说:“各位老师们,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的教学质量有多差吗?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们XX乡有多少孩子在市里边上学吗?为啥会流失那么多学生?就是因为家长对你们的教学质量有意见!不瞒大家说,我也把我的儿子送郑州上学去了,为啥舍近求远?就是因为对你们不满意!”乡长不愧是搞行政的,一通话全场鸦雀无声,但他还没有到底,又说:“优秀教师不仅能管住自己的学生,更能管住自己的孩子。现在带孩子的家长,如果管不住孩子,说明你就不配做优秀教师。”得了,这次教师节又变成训师节和辱师节了。

那位乡长大人说的话不知有没有人相信,反正我是知道我们XX乡的教学质量在全区都是名列前茅的。因为处于城郊,孩子随父母进城上学也是大势所趋,把学生流失与老师们没有教好挂钩有些牵强附会。有些双职工老师两个人都过来开会,如果家里没人看管,带孩子过来也是没有办法。至于他说的把自己儿子千里迢迢送往省城上学,大家仔细品品味就可以了。

自那以后,再过教师节我尽量请假不去。后来,不再统一让全体老师在乡礼堂开大会了,会场升级到区礼堂了,普通老师也没有资格参会了,去的都是学校领导和区优秀教师。就这样,教师节我已经过了25个,并且越过越平淡,已经淡如止水了。现在觉得它就是一个符号,可有可无的符号,但不管怎么过,即使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还是那个不忘初心、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普通老师。

作者简介:凭阑听史,男,1995年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师范学校,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推荐几篇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浑江师范,当年也曾辉煌过!| 孙笑平
【原创】留在二十年记忆深处的师范
汪拥军: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扪心三问!当年优秀的中师生和师专生们问的实实在在!
小裴梦到我之后
情 系 钟 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