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经络图——天溪穴

  人体12经络图 

穴位,学名腧(shù,第四声)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天溪穴

导读:天溪穴归属足太阴脾经,具有丰胸的效果,缓解治疗咳嗽、痰多、哮喘、支气管炎等作用,天溪穴的位置: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详见本文图解天溪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穴位具体位置图

【天溪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四肋间结构、胸内筋膜。皮肤由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 胸腹壁浅静脉。在胸大肌和前锯肌之间有胸外侧动、静脉及胸长神经。第四肋间结构包括肋间内、外肌及其之间的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在肋角处,肋间动脉 进入上二肌之间,并分为上、下支。上支行于肋间静脉和肋间神经之间,三者上为静脉,中为动脉,下为神经并行于肋沟内,下支则行于下位肋骨的上缘。肋间隙的 深面为胸内筋膜,与胸膜腔和肺相对应,因此行针不宜太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行胸部。

【作用功能】生发脾气。

天溪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胸痛,咳嗽,气喘,痰多,乳汁少,乳痈;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可以丰胸。

【作用功效】天溪穴,理气止咳、宽胸通乳。

【临床应用】
(1)治乳肿痈溃∶天溪,侠溪。
(2)治胸中满痛∶天溪,内关,膈俞,肺俞,膻中。

【常用配伍与功效】

1.配膻中、乳根、期门、太冲、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通乳消肿,治疗肝气郁结之乳痈、乳汁不足痈

2.配膺窗、下巨虚、丰隆、温溜、少冲,少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胃泄热、行气消肿,治疗胃热乳3.配巨阙、膻中、郄门、太渊、丰隆,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胸痛.

4.配脾俞、肺俞、丰隆、太渊、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湿咳嗽.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天溪穴,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切勿深刺,以防气胸。
【艾灸方法】天溪穴,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5壮。
丰胸按摩方法:按压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发达,胸部变得更丰盈。天溪穴也是进行丰胸按摩最重要的穴位。
【按摩方法】打开双手,托着乳房,拇指刚好按在天溪穴上,从外往内按揉做环状运动,左右两侧同时缓缓地轻轻地按压。每天有空就可以进行按压。睡前,沐浴前后按压效果较好。

【穴性文献辑录】

1.《外台秘要》: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气,喉鸣有声.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

3.《针灸大成》:妇人乳肿溃痈.

4.《经穴解》:脾之肺病,胸中满痛,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溃痈.

5.《针灸集锦》(修订本)(郑魁山):疏肝理气.

6.《针灸腧穴学》(杨甲三):理气宣肺,通乳.

7.《针灸腧穴手册》(杨子雨):升清降浊.

8.《针灸探微》(谢文志):理气宽胸,通经下乳.

9.《传统实用针灸学》(范其云):升清降浊.

10.《中医针灸通释·经脉腧穴学》(康锁彬):理气宣肺,活络通乳.

11.《针灸腧穴疗法》(李平华):宽胸通乳.

12.《腧穴临床应用集萃》(马惠芳):宽胸理气,止咳通乳.

13.《新编实用腧穴学》(王玉兴):止咳平喘,宽胸理气.

14.《石学敏针灸学》(石学敏):宽胸理气,止嗽降逆.

【古今应用辑要】

1.《备急千金要方》:天溪、侠溪主乳肿痈溃.

2.《针灸资生经》:天溪、中府治吐逆上气.

3.《针灸探微》(谢文志):天溪配中府治咳逆上气.

【安全针刺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可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医的这些基本功,看完我都惊了!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灸学
好多人其实都误解了,学中医其实不是从学针...
拨针八法中拨、提、扫、摇、挑五法的运用及拨针治疗中的点、线、面、体
穴位:学名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