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园前,你养地了吗?

这几天,江南的玉兰花开了,开得非常烂漫。

嘉兴的檇李王陆其华正在桐乡屠甸镇桃园村指导新果园的定植,刚翻耕的水稻地,土壤硬得像砖块。陆其华说,别说挖坑起垄种植,连覆盖根系的像样的土壤都没有。

这样的土壤种果苗,凶多吉少。

不过,这难不倒有着30多年种植经验的陆其华。他借来一台水稻育秧用的泥土粉碎机,先将田中半干半湿的土块倒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

种植前,先在大块表土下施入10公斤的有机肥和0.5公斤的钙镁磷肥作为底肥,然后覆10厘米厚粉碎后的细土,将苗放入定植点,再用细土覆盖整个根系,分二次浇透定根水,然后定干,完工。

陆其华说:“这种方法源自日本,采用这种种植方法,苗木成活率可以达到97%以上。”

方法是好方法,却是无奈的方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个泱泱农业大国落后到连土壤都比不过人家。在日本,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达到3%~7%,而我们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能超过1%的都很少。

难怪日本的很多优良品种在国内都种不好,我们嫌它树势不好,却没想到是我们的土壤“先天不足”。

2006年,由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学、伊藤忠商事三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在山东莱阳市沐浴店镇的五个村租了1500亩耕地,租期20年。

前面5年,这1500亩耕地就硬生生地荒着,长草。于是就有人怀疑他们的动机:勘探?圈地?

他们是在“养地”。日本人说,他们有句古训叫: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

其实,这类古训我们多得是,只是我们忘了。

我们喜欢“急功近利”。何况我们还不是土地的主人,承包期那么短,能有这闲工夫“养地”吗?

还真有!

十年前我开始尝试用容器栽培的方式来培养果树大苗,35×40厘米的美植袋,50%黄心土+50%松鳞的基质配方,杨梅2年生容器大苗平均干径2.5厘米、株高92.2厘米、冠径95.8厘米、总生长量1256厘米,分别比常规种植的增加11.1%、38.5%、28.9%和13.3%;单株平均成花数617个,是常规种植的26倍,已具备投产结果的花芽基础。

3年生容器栽培的蓝莓平均株产2公斤以上,折算成平均亩产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

搞容器栽培,当时的出发点只是想减少幼树期劳动力投入或解决土壤的问题(江浙一带的自然土壤基本上都达不到蓝莓低PH值、高有机质含量的要求)。

在果树还未长成树的时候,它在大田中会受到草的欺凌,我让其先在比大田不知要好多少倍的容器环境中培养2~3年,然后再移入大田,可以在幼树期节省很多的劳动力投入。

而容器栽培的另一个好处,移栽不会损伤根系,没有缓苗期,在大田里适应一年后即可投产。

可否,当果树小苗在容器中培养的时候,我们把大田空闲出来的2~3年用来“养地”,这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陆其华还说,许多人往往将有机肥当成了有机质,这是错误的。一堆50公斤的纯鸡粪,露天堆放一年,基本所存无几,同样一堆50公斤的稻草露天堆放一年,还有许多有机质的东西存在。因此,含有有机质的有机肥,才是真正的有机肥,也是改良果园的法宝,比如各种杂草,这比单独使用有机肥功效要大50%以上。

养地,其实就是养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盆栽果树(盆栽核桃、盆栽红梨、盆栽甜柿)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土壤健康的核心因素及关键改土方法
如何提高果树的营养积累水平
绿色柑桔栽培,土壤管理技术!
“树冠外围开沟施肥,绕树盘浇水”这样的习惯原来是错的!
引起果园土壤退化的具体原因,请自查!(附改善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