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泰固收|信用」首批公募REITs发行看点全解析

程 晨 S0570519080002 研究员

赵天彤 S0570519070002 研究员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27日

摘 要

报告核心观点

首批九单公募REITs将于近期发行上市,首批项目均为重点区域的国家支持行业,由于底层项目不同,期限收益均有较大差异。首批公募REITs底层资产采取收益法估值,上市定价具有一定溢价率。产品投资收益可来自资产端和产品端两部分:资产端关注公募REITs高派息、收益稳定特征和优质资产扩募机会,产品端关注基金价格波动。整体来看公募REITs上市有助于解决资产荒问题,降低公众投资不动产的门槛,并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手段。

聚焦重点区域和行业,“公募基金+ABS”是核心交易结构

已审批通过的九只公募REITs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和交通、污染管理等补短板行业。发行规模以底层资产估值为基准,询价定价存在折溢价情况;REITs存续期由底层项目特许经营权或土地所有权期限决定;首批实际项目战略配售比例大幅超过监管规定下限。公募REITs基金通过穿透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直接持有项目公司股权,在避免修改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提供了基础设施不动产证券化的实现手段。

底层资产采用收益法估值,长期来看,产品价格与估值趋于一致

收益法核心要点包括现金流预测、折现率选择和估值期限三部分。其一,营运资金是现金流预测核心,通常以最近一年的预测结果为基准,未来各期通过附加假设进行调整,常见假设包括收入维持不变、成本费用维持同比例增长等。其二,折现率的常见选择包括加权资本成本法和房地产报酬率法。其三,项目估值期限则由特许经营权期限、土地使用权期限和底层资产经济耐用年限等要素共同决定。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反映底层资产在金融市场估值,二者长期应趋于一致。

收益来源:高派息、优质资产扩募和二级市场价格波动

公募REITs本质是不动产证券化,产品投资机会可来自资产端和产品端两部分。首先,高派息率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显著特征;其次优质资产并购有助于提升REITs产品净值;最后,投资者可根据其他资产价格、市场情绪和流动性等指标构建策略实现REITs的二级交易收益。整体来看,公募REITs是一种介于股债之间,风险、收益适中的金融产品,可在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利率较低、资产荒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抗通胀、长期、稳定的投资工具。

发售、上市、交易构成公募REITs主要交易流程

机构投资者分别可以以战略投资者、网下投资者、交易中介、做市商等身份参与REITs一、二级市场。公募REITs基金份额的发售,分为战略配售、网下询价并定价、网下配售、网下及公众投资者认购等。交易层面,公募REITs基金可以采用竞价、大宗、报价、询价、指定对手方和协议交易等交易方式交易。基础设施基金竞价、大宗交易适用基金交易的相关规定,报价、询价、指定对手方和协议交易等参照适用债券交易的相关规定。

风险提示:REITs运营风险、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风险、价格变动风险。

哪些公募REITs即将上市?

截至2021年5月25日,共有“浙商证券沪杭甬高速”、“中航首钢生物质”、“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红土创新盐田港仓储物流”、“华安张江光大园”、“富国首创水务”、“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东吴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九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审批通过,上述九只公募REITs均采用“公募+ABS”契约型交易结构,属收入来源为股息和资产增值收益的权益类REITs产品。

底层资产方面,获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和交通、污染管理等补短板项目。其中“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华安张江光大园”、“东吴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公募REITs底层资产所属行业为产业园区,“红土创新盐田港仓储物流”、“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s所属行业为仓储物流,上述项目现金流来源主要为租金收入、物业费收入。“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标的资产所处行业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现金流来源为垃圾处理服务费、发电收入和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费。“富国首创水务”项目属于污水处理行业,收入来源为污水、污泥处理服务费等。“浙商证券沪杭甬高速”和“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公募REITs则聚焦于高速公路领域,标的资产分别为杭徽高速公路(浙江段)和广河高速(广州段),底层资产现金流来自道路通行费、广告租金等。

发行规模方面,九只公募REITs围绕底层项目估值存在折溢价情况。基础设施公募REITs募集资金规模以项目估值为基础,按照(询价区间×预计募集份额-项目估值)/项目估值计算,已披露相关数据的7只公募REITs中,平均估值溢价率处于-1.4%至12.28%。具体来看,项目估值溢价率与所处行业关系不大,估值溢价率高低可能与项目接收的政府补贴等其他因素相关,其中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s整体估值溢价率最高,估值溢价率区间为3.82%-19.53%,浙商证券沪杭甬杭徽高速REITs相对较低,估值溢价率区间为-9.38%~4.22%。

发行期限方面,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期限视项目特许经营权或土地所有权期限而定。浙商证券沪杭甬高速REITs、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REITs、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富国首创水务REITs基础资产所属行业分别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受特许经营权期限限制,对应REITs基金存续期限分别为20年、99年、21年和26年。相比之下,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s、东吴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REITs、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s、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s和红土创新盐田港仓储物流REITs底层资产不涉及特许经营权,发行期限主要由土地使用权年限决定,基金存续期限分别为50 年、40年、20年、50年和36年。

战略配售方面,为提高发行成功率实际项目战略配售比例大幅超过监管规定下限。机构投资者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主要参与者。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规定原始权益人或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需合计认购不低于20%的REITs基金发售份额。但从实际经验来看,已获批九家基础设施公募REITs战略配售比例均大幅超过20%的下限。已披露相关数据的七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平均战略配售比例为65.38%,有三只项目甚至超过了70%,分别为富国首创水务REITs、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s和浙商证券沪杭甬杭徽高速REITs,对应战略配售比例分别为76%、72%和74.3%。基础设施公募REITs战略配售比例高一方面体现了项目原始权益人对底层资产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为了降低发行成本、提升募集成功率。

“公募基金+ABS”结构是亮点

《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要求基础设施公募REITs采取“公募基金+ABS”交易结构,出于现金流紧张程度、公募基金管理人主动管理水平等多方因素考量,REITs产品实际运营时在交易流程方面存在细微差别。

首先,REITs基金通过穿透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直接持有项目公司股权。2020年4月20日证监会、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确定公募基金作为公募REITs载体,监管规定公募REITs基金需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基础设施ABS并持有其全部份额,再通过ABS持有底层项目公司全部股权、债权以穿透取得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及经营权。通过“公募基金+ABS”的结构既实现了基础设施不动产上市流通功能,同时规避了《基金法》所规定的公募基金不能直接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的限制,在不修改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不动产证券化。

其次,公募基础设施REITs交易流程可分为特殊目的载体(SPV)与项目公司反向吸收合并前后两个阶段。一方面,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直接受让项目公司原股东100%股权和债权以实现穿透,典型项目如“浙商证券沪杭甬高速”REITs,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但对专项计划现金流储备具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更多REITs基金出于现金流压力选择通过SPV先间接持有项目公司股权和债权,再通过SPV与项目公司反向吸收合并的方式实现对项目公司穿透。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SPV取得项目公司股权和债权的方式分为股东出资、外部出资和设立私募基金三种形式。其中股东出资和外部出资是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收购SPV股权后,通过直接借款或引入第三方机构贷款的形式向SPV注资以便其购买项目公司股权和债权。前者操作成本较低但较依赖股东资金实力,典型案例如“国金铁建重庆渝遂高速公路”REITs;后者虽减少了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出资成本,但是需向外部机构持续支付借款利息,长期可能降低投资者收益,典型项目如“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s。与股东出资和外部出资相比,通过私募基金获得项目公司的过程各参与主体交易顺序及逻辑存在不同,其先通过专项基金设立SPV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和债权,再由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支付对价以穿透持有项目公司,上述方法可能会引起大额短期资金占用,典型项目如“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

公募REITs成功发行后SPV与项目公司反向吸收合并。公募REITs发行以后一定时间将进入交易流程的第二阶段,即项目公司反吸收合并其股东SPV公司,SPV公司注销以使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直接持有项目公司全部股权和债权。至此,从REITs公募基金到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再到项目公司将完成100%股权(债权)穿透。

再次,基金持有人大会、基金管理人和原始权益人占据公募REITs“C位”。在角色机制方面,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扩募收购、资产出售及处置、投资策略调整等重大事项需经基金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基金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是对REITs产品的投资运作、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营等内容进行整体目标化主动管理,基金管理人的运营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REITs 产品的收益实现,因此是公募REITs产品结构的核心;除此之外,原始权益人所提供的底层资产质量是公募REITs产品未来能否形成稳定收益的基础,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分别下发的《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通知要求,原始权益人所持有的基础设施项目应满足产权清晰、自制良好等条件。

最后,外部管理模式加强公募REITs协同效应但也需警惕“代理人”风险。目前国内已获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均采用外部管理模式。从上向下看公募REITs交易结构,项目公司以上属REITs产品端,项目公司及以下属REITs资产端。外部管理模式即指REITs产品端以信托契约、公司等形式存在,委托专业外部机构作为公募基金管理人承担REITs管理职责,同时资产端运营管理也由第三方机构(多为原始权益人自身或关联方)承担。作为资产管理的回报,外部管理者将依照基金合同收取基于固定比例的基本费用和基于投资表现的浮动费率。在外部管理模式下,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大多为原始权益人关联方,一方面帮助公募基金管理人借助股东资源优势加强资源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关联方交易可能引发投资人与公募基金之间的“代理人”冲突。

首批公募REITs如何定价?

已审批通过九只公募REITs基金均采用收益法对底层资产估值,基本模型为自由现金流贴现法。模型核心要点包括:第一,对项目产生的净现金流进行预测;第二,选择合适的贴现率;第三,确定预测期限。

公募REITs二级市场价格反映底层资产在金融市场定价,二者长期应趋于一致,否则因价值高估或低估可能引发市场套利。收益法下计算的项目价值基于模型假设与参数选择,鉴于公募REITs的本质是底层资产证券化,投资者需关注基础设施项目营运能力变化、宏观环境改变、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造成的项目估值风险。

模型介绍:自由现金流贴现法

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核心思想认为项目未来所产生的净现金流是价值来源,贴现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对项目有预期回报要求。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做好第一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基础设施公募REITs聚焦未来三年净现金流分派率(预计年度可分配现金流/目标不动产评估净值)在4%以上的优质项目,因此能产生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决定了公募REITs底层资产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估值的适配性。

自由现金流、折现率和项目期限是估值的核心要素。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方法是将未来各期预计所产生的净现金流贴现值相加再扣除当期净现金流出。将要素分拆来看,首先现金流可简化为初始、营运及终结三个阶段,初始现金流和终结现金流分别需要确定期初净投入与期末资产处置净流入,营运阶段需对项目营运净现金流进行预测,每期营运现金流一般涉及收入、成本及税费、调整项三方面,具体预测方法及细节与项目所属行业相关。其次折现率需体现投资者预期收益率,据已审批通过项目经验来看,折现率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房地产报酬率。最后项目期限取决于项目特许经营权及土地使用权,通常采取孰低原则。

自由现金流不考虑利息支出、所得税与折旧。已审批项目经验显示,项目估值通常采用息税前净现金流(EBITDA)。具体来看,在不考虑期初投入、期末资产处置的情况下,运营期间项目各期净现金流变化具体到会计科目可调整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调整项(包括各期资本性支出、政府补助等,下同),或者也可表现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调整项。

模型要点一:现金流预测

营运现金流是预测核心。期初项目营运投入净额依据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预测,对项目价值存在确定性影响。期末资产处置一般方式包括残值为0、市场化处置和原始权益人回购。项目估值的关键在于营运期间现金流预测,根据营运现金流=EBITDA+调整项原则,营运现金流预测可分拆为收入、成本及税费、调整项预测三部分。鉴于REITs运营期限较长,具体预测过程可统一划分为基期预测(距当前最近的一年)和未来各期基于特定假设对会计科目调整。

从项目经验来看,收入假设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维持不变、按固定速率增长和综合市场因素确定增长率。对收入的预测通常要先基于行业特性、历史数据、合同约定等要素测算最近一年收入水平,如对浙商证券沪杭甬杭徽高速REITs、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REITs等收费公路进行首期现金流预测时,需基于车流量测算、收费标准制定;在对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s等产业园区项目进行首期现金流预测时,可采用市场比较法、历史成本法等方式对出租率、租金、管理费等构成营运现金流的要素进行测算。在得到基期收入预测结果后,未来各期直至项目到期日的收入将基于预测基期和假设进行调整,以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为例,出于项目现金流稳定的考虑,底层项目未来各期收入均假设维持不变。

项目未来成本费用假设可划分为整体和对明细科目的趋势判断。项目成本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金及附加等,较为简单的预测假设是成本费用与收入保持比例变动关系,例如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s。但在涉及具有生产工艺、调试期等特征的项目时,由于项目运营可能在未来发生工艺改进或达到稳定期,因此通常会对项目成本费用的具体明细科目进行趋势判断。如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要求服务机构不断提升运营效能,同时由于中航基金与首钢集团的协同性使得餐厨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预计未来平稳运行,因此对相关成本费用构成的假设是先下降再保持不变。除此之外,在对明细科目进行假设时,其他常见的注意事项包括项目未来可能存在增值税抵扣、公司管理向稳定期过渡等。

调整项一般参考公司资本预算、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应付等科目。基于EBITDA的现金流调整项包括新增扩募资金、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追加、政府补助等。以资本性支出为例,一般涉及项目更新和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购买固定资产所需支出,具体需结合相关资产经济寿命周期和管理层资本预算决策进行预测,如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自成立当年起每年预留3,200万元作为存续期内资本性支出资金。除此之外,营运资金指项目为保证持续经营能力而维持的现金,由于涉及商业信用因此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科目相关。

模型要点二:折现率选择

折现率可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房地产报酬率法确定。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公募REITs折现率的常用选择。由于贴现法要求现金流与贴现率关于是否考虑所得税保持一致,因此在现金流层面使用EBITDA的前提下,使用加权资本成本计算的折现率口径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税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BT)具体公式为:[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比率/(1+所得税率)]+ [债权资本成本×债务比率],其中项目权益资本成本可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

具体参数确定需结合经验及市场因素。债务比率和股权资本比率方面,项目根据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确定D/E。债权资本成本方面,可选指标包括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股权资本成本方面,首先可根据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确定无风险收益率;其次基于上证综指、沪深300等股票指数收益率时间序列计算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收益率𝑅m-无风险报酬率);Beta值方面,除考虑税收因素外,无财务杠杆的Beta(β_u)可选取同类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数。按照上述方法,可获得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s、浙商证券沪杭甬高速REITs、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s的税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别为9.54%(当期)、8.31%和6%。

房地产报酬率只适用于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项目,主要方法包括累加法、市场提取法以及投资报酬率排序插入法。具体来看,累加法的计算方式为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可选取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风险报酬率与项目所处区域、行业、市场、自身运营有关,反映投资者投资项目的风险补偿,使用累加法计算折现率项目有红土创新盐田港仓储物流REITs。市场提取法指通过市场调查获取同等风险条件下同类项目的平均报酬率,典型项目如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s(4.5%)。投资报酬率排序插入法的具体操作是对市场上不同风险程度的项目进行排序,通过判断估值对象风险所落区间获取相应的预期报酬率。

模型要点三:项目预测期确定

项目预测期由特许经营权期限、土地使用权期限、底层资产经济耐用年限等要素决定。对于垃圾处理、高速公路、污水处理等特许经营权项目,项目期限一般等于项目与政府签订的特许经营权期限,且当底层资产包含多个项目时,预测期期限取所有经营权期限最大值。对于产业园区等非特许经营项目,项目预测期通常由土地使用权及底层资产经济耐用年限共同决定,且遵循取二者孰低原则。

公募REITs收益来源?

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本质是不动产证券化,其价格变动分别来自资产端和产品端。资产端视基础设施项目运营情况而产生REITs基金的股息及资产增值收益,主要收益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项目所属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水平、行业大周期、项目资产成长性、资产管理人投资运营水平等基本面,通常引导公募REITs价格长期趋势性变动。产品端价格在资产端估值变动的基础上还受权益类产品属性的波动影响,影响REITs二级市场价格的市场因素包括其他资产价格、市场情绪、流动性等,主要造成公募REITs短期估值波动。

收益来源之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具有派息率特征

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派息来自于底层资产可分配现金。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以底层资产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为派息来源。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的《基础设施REITs业务试行办法》中均规定基础设施公募REITs要以获取租金、收费等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额的90%,项目每期产生的可分配现金额是公募REITs派息来源。

高派息率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显著特征。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兼具股性和债性,其中股性指公募基金将从投资者处募资所得穿透ABS直接投资于项目股权,债性体现在稳定的高派息率。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做好第一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规定基础设施公募REITs需满足预计未来3年项目净现金流收益率(预计年度可分配现金流 /目标不动产评估净值)不低于4%的要求。与股票、债券对比来看,基础设施公募REITs要求的派息率4%是2012年以来股票派息率的2-4倍,并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收益来源之二:关注资产端扩募对价格影响

资产端方面,除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等基本面对公募REITs价格产生影响外,项目投融资决策尤其是扩募对二级市场价格也会带来较大影响。据《基础设施REITs业务试行办法》及相关要求,公募REITs若存在兼并或收购计划时,可按照监管规定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扩募“再融资”。公募REITs扩募对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需关注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是拟收购资产质量,一般认为为发展生产经营收购高质量项目资产有助于提高公募REITs单位净值。其次是新收购资产项目估值,注意所收购资产是否出现严重沽价或折价现象。最后是REITs基金否有足够债融空间,通过债权、股权和内部现金流资源结合方式扩募融资对REITs杠杆率产生不同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收购后基金每单位资产净值与分红。可关注是否储备充分的同类项目以满足REITs项目未来扩募需求。

收益来源之三:公募REITs价格受情绪因素影响

借鉴海外市场,市场情绪、流动性等因素或影响公募REITs产品价格,但由于我国公募REITs市场仍在初创期,短期显现或不明显。

市场情绪方面,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影响公募REITs价格。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将带动投资者追求稳定增长类资产,公募REITs作为一种派息率高、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资本市场整体情绪偏低时可能迎来价格上扬。但是当市场受诸如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冲击时,金融市场整体下行,此时更应关注公募REITs相对价格变动。

流动性方面,公募REITs债性更为凸显。流动性紧张程度由资金供需压力决定,于债券市场而言,利率水平是流动性观测变量,用来反映资金面是否充裕。但是对股票来说,市场流动性更关注交易及时性、可交易股票数量、交易成本等要素。作为一种介于股、债的中间产品,在流动性方面,公募REITs的债性可能更为突出,结果是受宏观环境、货币政策和利率影响较大。

公募REITs风险、收益适中

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收益介于股债之间,风险、收益适中。相比于海外市场,我国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投资的渠道有限,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收益率介于股债之间的高分红型金融工具。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以下,1年期AAA级中短票到期收益率在2.5%-4%之间,2020年来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最高达49.47%,但收益变化呈现不稳定特征。已审批通过的九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中,目前披露内部收益率的三只项目均在6%及以上。整体来看,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收益率介于股债之间,且派息率较高,鉴于基金须将至少80%以上所募资金通过ABS投资于基础设施资产组合,且有稳定的现金流为底层支持,因此REITs整体收益将更强调稳定性。

特许经营项目债性凸显,非特许经营项目股性更强。从已审批通过的九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派息率来看,垃圾处理、收费公路等特许经营项目派息率较高,相关产品募集说明书披露的当期净现金流分派率平均值为8.94%,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非特许经营项目派息率较低,当期派息率平均值为4.45%。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特许经营项目一方面底层资产现金流较为稳定,且资产增值占项目收益比重较小,市场交易较不活跃,另一方面资产估值会随基础设施剩余收费年限的缩短而下降,因此投资者对该类项目预期收益率可能会高于非特许经营项目,最终使得特许经营项目债性较为突出。但是由于产业园等非特许经营项目随着经营能力提升盈利能力逐渐改善,因此对该类REITs投资时应当更加关注项目资产的增值属性。

公募REITs如何参与?

一级市场

金融机构可以以战略投资者、网下投资者、公众投资者交易中介三种方式参与公募REITs基金的一级市场发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的金融机构应当具备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影响力,具有较强资金实力,认可基础设施基金长期投资价值,并且不得再参与网下认购,但依法设立且未参与战略配售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产品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除外;网下专业投资者需要参与网下询价活动,应当时刻关注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与网下询价进度,同时不得作为公众投资者参与网上发售部分的认购;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作为投资者认购中介收取手续费及佣金,该类金融机构主要指场内证券经营机构(具有销售资格的券商)或基金管理人及其委托的场外基金销售机构。

二级市场

二级交易市场上,除作为投资者参与REITs产品交易外,资金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还可作为做市商参与双边报价服务。基础设施基金可以采用竞价、大宗、报价、询价、指定对手方和协议交易等方式交易。基础设施基金上市期间,基金管理人原则上应当选定不少于1家流动性服务商为基础设施基金提供双边报价等服务。

公募REITs投资者参与流程

基础设施基金份额的发售,分为战略配售、网下询价并定价、网下配售、公众投资者认购等活动。

(一)网下询价与认购

证书准备:参与询价前,网下投资者应当向交易所申请获得网下发行电子平台的投资者CA证书,CA证书可在基础设施基金份额发售中多次使用。

发行人业务申请与信息披露:基金管理人于询价日T-8个交易日之前(含)确定参与询价的网下投资者条件、有效报价条件、配售原则和配售方式,并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的评估情况和市场情况,合理确定询价区间报送交易所。交易所将于5个工作日内审核,通过后发行人确定询价日期并于次日披露相关信息。此时投资者可从公开渠道查看询价公告、基金合同、募集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托管协议等相关文件。

首轮剔除:询价前1个交易日,发行人在网下发行电子平台上确认基金代码、名称等相关询价参数,并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确认拟参与网下发售的配售对象名称、场内证券账户或场外基金账户等相关信息,同时剔除不符合交易所指引及询价公告规定的网下投资者及其配售对象账户,完成询价准备的确认工作。发行人首轮剔除具体时间为X-1日13:00-21:00,剔除对象包括:限制账户、禁入账户及异常账户。

询价申报:询价日原则上为1个交易日,询价日当天9:00-15:00网下投资者在电子信息平台上确认信息进行询价申报。询价期间,网下投资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对象的报价应当包含每份价格和该价格对应的拟认购数量,填报的拟认购数量不得超过网下初始发售总量,且同一网下投资者全部报价中的不同拟认购价格不得超过3个。网下投资者为拟参与报价的全部配售对象录入报价记录后,应当一次性提交。网下投资者可以多次提交报价记录,但以最后一次提交的全部报价记录为准。

次轮剔除:询价截止后,发行人可在系统中查看剔除前加权均价及中间价,并根据事先确定并公告的条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报价及其对应的拟认购数量。次轮剔除除了首轮要求剔除的对象外,投资者系统根据已生效的认购价格自动剔除拟认购价格低于认购价格的账户。

确认发售价格: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报价后,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根据所有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并结合配售对象的报价情况确定认购价格。认购价格高于“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孰低值”规定的,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应至少在基金份额认购首日前5个工作日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并在公告中披露超过的原因,以及各类网下投资者报价与认购价格的差异情况,同时提请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理性作出投资决策。

缴款认购:认购日前4个交易日前(含),网下投资者可以查看认购结果。询价阶段提供有效报价的网下投资者方可且必须在募集期内参与网下认购。募集期原则上不得超过5个交易日,交易所接受网下投资者认购申请的时间为募集期内的每个交易日的9:00-15:00。认购数量不得低于询价阶段填报的“拟认购数量”,也不得高于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确定的每个配售对象认购数量上限。

具体认购方式方面,战略投资者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证券账户或者开放式基金账户向基金管理人以认购价格认购其承诺认购的基金份额数量,参与战略配售的原始权益人,可以用现金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对价进行认购;专业投资者需要通过网下发行电子平台向基金管理人提交认购申请,并在募集期内通过基金管理人完成认购资金的缴纳;公众投资者可以通过场内证券经营机构或基金管理人及其委托的场外基金销售机构认购基金份额。

配售比例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原始权益人或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参与基础设施基金份额战略配售的比例合计不得低于基金份额发售数量的20%;扣除向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后,基础设施基金份额网下发售比例不得低于公开发售数量的70%。

缴款与份额登记方面,战略投资者及网下投资者场外认购份额可选择由管理人自行完成资金交收、强增份额或采用LOF模式;网下投资者场内份额只能由管理人自行完成资金交收、强增份额;公众投资者一律采用LOF模式进行资金交收和份额登记。

回拨机制:募集期届满,公众投资者认购份额不足的,基金管理人和财务顾问可以将公众投资者部分向网下发售部分进行回拨。网下投资者认购数量低于网下最低发售数量的,不得向公众投资者回拨。网下投资者认购数量高于网下最低发售数量,且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倍数较高的,网下发售部分可以向公众投资者回拨。回拨后的网下发售比例,不得低于公开发售数量扣除向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后的70%。

特殊事件

1、中止发售:网下投资者提交的拟认购数量合计低于网下初始发售总量或经过次轮剔除后,“拟认购数量”未达“网下发行总量”则为询价失败,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应当中止发售,并发布中止发售公告。中止发售后,在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决定的有效期内,基金管理人可重新启动发售。除规定的中止发售情形外,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还可以约定中止发售的其他具体情形并事先披露。

2、募集失败:基金募集期满,出现基金份额总额未达到准予注册规模的80%;募集资金规模不足2亿元,或投资人少于1000人;原始权益人或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未按规定参与战略配售;扣除战略配售部分后,网下发售比例低于公开发售数量的70%等情况的基础设施基金募集失败。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募集期限届满后30日内返还投资者已缴纳的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二)上市与交易

认购与配售流程结束后,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正式成立,正常情况下将于15个工作日左右完成上市流程,但上市审核通过后到上市前发行人可以暂缓交易。

开盘与收盘价格确定:基础设施基金的开盘价为当日该证券的第一笔成交价格,收盘价为当日该证券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含最后一笔交易)。基础设施基金份额上市首日,其即时行情显示的前收盘价为基础设施基金发售价格。

交易方式:基础设施基金可以采用竞价、大宗、报价、询价、指定对手方和协议交易等交易所认可的交易方式交易。基础设施基金竞价、大宗交易适用基金交易的相关规定,报价、询价、指定对手方和协议交易等参照适用债券交易的相关规定,交易所另有规定的除外。

交易机制:公募REITs投资者以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从投资者偏好角度出发,公募REITs同时在交易所固收平台交易,基本要素除交易时间、交易单位和交收方式外与竞价一致。交易单位方面,基础设施基金采用竞价交易的,单笔申报的最大数量应当不超过1亿份;基础设施基金采用竞价交易的单笔申报数量应当为100份或者其整数倍;采用询价和大宗交易的,单笔申报数量应当为1000份或者其整数倍。申报单位方面,基础设施基金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1元。涨跌幅限制方面,基础设施基金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比例为30%,非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比例为10%,交易所另有规定的除外。基础设施基金涨跌幅价格的计算公式为:涨跌幅价格=前收盘价×(1±涨跌幅比例)。

质押式业务要求:基础设施基金可作为质押券按照交易所规定参与质押式协议回购、质押式三方回购等业务。原始权益人或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在限售届满后参与上述业务的,质押的战略配售取得的基础设施基金份额累计不得超过其所持全部该类份额的50%。

做市商要求:基础设施基金上市期间,基金管理人原则上应当选定不少于1家流动性服务商为基础设施基金提供双边报价等服务。

大户报告: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基金份额达到一只基础设施基金份额的10%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通知该基金管理人,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基础设施基金的份额。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基金份额达到一只基础设施基金份额的10%后,其拥有权益的基金份额占该基础设施基金份额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通知和公告。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基础设施基金的份额。

风险提示

1、REITs运营风险。REITs收益来自底层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鉴于REITs存续期较长,业务持续性、基金管理人及项目管理人运营能力等要素均会产生运营风险。

2、REITs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风险。基础设施基金采取封闭式运作,不开通申购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可能面临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风险。

3、REITs价格变动风险。项目预期收益的可实现性及资本市场波动因素可能带来较大的REITs产品价格变动风险。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5月27日发布的研报《首批公募REITs发行看点全解析》,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REITs扩容在即,距离风光尚远
理性看待公募REITs投资价值
中国金融|基础设施REITs产品要点
中诚信:从基础设施资产收费权期限看公募REITs的适用结构
京东仓储REIT抢爆了!现金付高周转:REIT狂潮下,京东分拆上市阳谋
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业务全流程要点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