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性恋家庭的孩子会被带“坏”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在心理健康方面,由两个母亲抚养的孩子与由父母抚养的孩子没有区别。

许多精神疾病的高峰发生在成年初显期(尤指18岁~25岁)。正在进行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美国全国女同性恋纵向家庭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Lesbian Family Study,NLLFS)随访了一群父母是性少数的孩子。这项纵向研究提供了机会来检查这些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这项研究的第一个时期(1986年~1992年),研究人员招募了154名准妈妈(通过供者人工授精怀孕,即精液来自自愿供精者)。在第六个时期,研究人员通过成人自我报告(Adult Self-Report),评估了77名指示(index)后代(均为25岁)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显示,在适应功能(家人、朋友、配偶或伴侣关系及教育或工作表现)、行为或情绪问题、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得分及参与者得分在边缘或临床范围的比例方面,NLLFS后代样本与匹配样本之间无显著差异。

NLLFS青少年的社会、学校/学术能力和整体能力都高于美国青少年的性别匹配标准样本。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NLLFS的母亲们积极投入到养育过程中。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们参加了课程,并成立了支持小组来学习育儿。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既往大量研究也表明,父母孩子关系融洽与青少年更好的适应能力有关。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量较小以及采用非随机样本的方法。这些研究结果需要在更大的人群中得到复制。

总之,在这项父母是性少数的25岁年轻人的前瞻性研究中,那些通过供者受精受孕出生的孩子与普通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開車用手機 對象逾半是父母
侵入式教养:请不要心理控制您的孩子了
做好父母要有好方法
特级教师写给家长的第一封信
心理学:每一个表现异常的孩子,都来自“病得不轻”的家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