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这样下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一阵子有小伙伴跟我反馈说,为什么现在公众号的文章推送的时间不固定了,发出来一段时间后才收到推送?

还好这个问题我能答,这是因为微信公众平台自 4 月份来,正在对订阅号列表进行灰度测试,涉及到的用户收到的推送文章则不再按照自然时间排序。

包括我在内,也是在灰度测试之列,所以最近收到的文章都是这样的:

你可以看到,出现在信息流的文章顺序不再是以发布时间自然排序,而是官方宣称的「优化排序」。

一开始我以为,既然只是排序优化,无非就是早点看晚点看的区别,虽迟但到,总还是能看到的。

但最近几天我才发现,我把这事想简单了。

因为不止一个小伙伴向我反馈:黑哥,为啥好几天刷不到你的文章了?但是进入公众号主页又能发现漏看的文章都在那里。

我这时才惊觉起来,看来这个「阅读效率优化」的灰度测试并不只是调整文章推送的时间线,而是有可能会把一些文章不再推送在信息流内

为了重现这些小伙伴反馈的问题,我特意找了个平时不怎么用的小号,检查了我发文当天的所有订阅号推送,发现我的文章确实没有出现在当天的信息流内,而打开公众号主页,却又发现一条也没有漏,都在那里。

所以,这不是你的微信或手机有问题,这只不过是微信近期的新调整。

但由于这是微信灰度测试的功能,只是涉及部分用户,并且官方也没有专门提示,以至于不少人遇到这种公众号文章乱序状态还以为是手机坏了,或是系统故障。

还有,现在很多人都习惯通过一些媒体公众号来获取新闻,当公众号文章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推送后,一些新闻类的公众号就失去了时效性,用户不仅无法在第一时间浏览到相关新闻,而且还会造成新闻事件时间线的混乱。

有网友吐槽道:在公众号文章乱序的状态下,人民日报的疫情报告,在智能排序下看得心慌,一会儿 70 万,一会儿 66 万,等会儿又是 68 万。

既然如此混乱,那微信为何还要对此功能进行调整呢?

众所周知,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在持续下降,此消彼长的是头条系军团一直在不断蚕食企鹅的流量优势。

不管腾讯承不承认,这也是之前《腾讯背水一战》文章得以刷屏的原因。

所以腾讯必须得求变以破局,对微信公众号的流量再分配正是其中的发力方向。

其实,最近两年,微信对于订阅号的调整开始提速,而且一环套一环:

1、2018 年 6 月,微信订阅号改成了「信息流」,推倒了各家公众号农家小院的院墙,一众公众号被迫进入露天自由市场开始吆喝比拼,至此,拉开了微信对公众号流量分配改革的序幕。

2、星标公众号封面图:原本的「置顶」改为了「星标」,在订阅号「信息流」内,没有被用户加「星标」的公众号将无法呈现出完整的封面大图,在自由市场吆喝的嗓门就会比较小,封面图的作用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3、2018 年 9 月,订阅号信息流新增「常读订阅号」功能,经常被用户翻牌子的订阅号会出现在列表顶端。

4、2018 年 12 月,微信 7.0 发布之后,把原来的「点赞」替换为了「好看」,现在又叫「在看」,给原本不承担实体功能的「点赞」按钮赋予了社交推荐功能,「在看」过的文章会进入「看一看」通道。

5、2019 年 7 月,公众号后台上线「常读用户分析」功能,针对用户对订阅号列表顶部「常读订阅号」进行阅读的数据拆分统计,哪些用户经常来翻牌子也可以查询到。

什么样的用户属于常读用户?那就是经常和公众号有互动关系的,包括但不限于留言、在看、转发等操作。

「常读订阅号」和「常读用户」是一一对应的,比如说,你能在常读订阅号中看到黑哥这个号,这样才代表你是这个号的常读用户

6、2020 年 4 月,订阅号开始灰度测试,乱序推送打乱时间线,被灰度到的部分用户有的会推迟收到某些公众号文章,有的则直接无法出现在信息流内。目前还不得而知具体规则,但一定是跟常读用户有关系。

以上的这些调整,跟公众号早期宣称的「去中心化」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微信在有意淡化订阅关系,收回流量分配的权力,显而易见,全网最后一个纯粹基于订阅关系的文章分发平台也在开始向算法推荐倾斜。

在微信看来,如果你对一个公众号互动较少,偶尔打开一下,不点在看,不转发,不留言,说明它对于你可有可无,看不看到它都无足轻重,既然如此,你们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这段关系还要不要继续下去,是不是有点像「冷静期」?

说这些,不是在要求大家往后要多互动,我其实是想说,我个人也比较反感微信的这项调整,为什么我不愿意点在看就不再给我推送文章呢?我为什么就不能做个默默的支持者,每天坚持打开文章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这样不好吗?

事实上,自从「在看」被赋予实体功能之后,我也很少愿意去点在看,对于特别喜欢的文章,我会选择赞赏,但很少会去点在看,所以说我理解大家。

既然如此,为何我每天还在文章最后恳求大家点在看呢?

这是因为,对于作者来说,在看其实是一个打分机制,标题决定打开率,内容决定在看数,对这篇文章到底有多少认可度,我需要知道你们的真实反馈,也就是说了解大家的满意度。

但如今这项打分却变成了实名制,每一个打过分的都会留有自己的痕迹,这对于读者就尴尬了。

一方面,微信希望通过「在看」扩大优秀文章的传播度,另一方面,对于不常点「在看」的开始不再推送文章。

对于读者来说,两头堵,点「在看」吧,不想被其他人知道自己的阅读隐私,不点「在看」吧,以后可能都看不到文章了。

你说,这样会不会很矛盾?

即便是我作为一个公众号写作者,我虽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些互动,但如果这个互动是建立在涉及暴露你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这样的代价自问对我来说有些沉重。

所以,如果你不愿点「在看」,我坚决支持你的选择,只不过以后可能无法第一时间看到最新文章,我很抱歉,但我无能为力。

同样,对于一些小伙伴来说,只是不知道微信做了这样的调整,但还是乐于互动,在目前的规则之下,给大家如下的建议:

1. 加星标,加星标,还是加星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退两难”张小龙
订阅号“信息流”时间打乱成定局,公众号加速淘汰
悄悄上线又悄悄还原, 微信的“信息流”到底惹怒了谁?
新版微信6.7.0版本已经推送,隐藏新功能
微信悄悄更新,信息流又双叒叕回来了!
微信大改版!好多人被改懵了…网友的反应亮了!腾讯紧急回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