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莞第一“高富帅”修炼记

潮起大湾区,风劲好扬帆。在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一座宏伟的现代建筑似一朵“玉兰”,绽放在东莞天际线,这是中建五局建设者匠心筑就的又一城市新地标——东莞·民盈国贸中心

▲项目效果图

东莞民盈·国贸中心项目,由五栋塔楼及商业裙楼组成,最高楼T2塔楼建筑总高度达423米,是东莞地区规模最大、定位最高、业态最全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包含甲A级写字楼、高端公寓、洲际酒店、购物中心等,是目前东莞第一高楼粤港澳大湾区第七高楼

建设期间,它创下了诸多“最”:项目超大深基坑建设,基础施工规模创下东莞建设工程之最;最高楼栋建成高度达423米,建设高度属东莞目前建设工程之最;在东莞地区超高层工程中,第一次应用智能顶升钢平台技术,第一次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技术难度属东莞建设工程之最

面对多个区域之“最”的挑战,华南公司高度重视,委派具有丰富超高层经验的王成武担任项目指挥长,组建148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发扬“信和天下 敢为人先”的企业品格,以“每建必优 使命必达”的坚定信念,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点,最终项目刷新超高层结构施工新速度,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美国LEED铂金级绿色建筑认证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多项荣誉。

“高”在品质

匠心筑基,万丈高楼平地起

▲国贸中心公交首末站

走进国贸中心地下一层,数辆巴士在候车区一字排开,多条线路公交车带领着乘客驶向城市的各个角落。国贸中心是东莞市首个配建公交首末站的大型商超建筑物,能够无缝连接地铁城轨,有效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国贸项目地下室共设四层,单层面积就将近10万平方米,外墙周长约1200米,开挖平均深度达21米,局部最深达28米,同时岩层复杂,岩面变化大。如此庞大的基础施工规模,让经验老道的王成武内心燃起了一种欲欲跃试的征服之火,他决心要和团队稳稳地“拿下”这座坚硬的“堡垒”。

▲全结构跳仓法施工技术

项目技术团队经过认真查看地勘报告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严格按规范要求落实各类型基础持力层的检测试验工作,确保基础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人工挖孔桩基础,因开孔标高处岩层大多为中(微)风化岩,采用了火药爆破和静态爆破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爆破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基础施工质量要求。

同时,技术团队邀请到国内著名的混凝土专家王铁梦先生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最后确定采用全结构跳仓法组织地下室结构施工,“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块浇筑,整体成型”。好比下跳棋一样,一方面,简化了施工工艺,有效控制超长超大结构混凝土裂缝问题;另一方面,简化建设工序、优化建设流程,更有利于后续各专业工序提前穿插工作,有效缩短了建设工期。

“富”在价值

敢于超越,快速施工破纪录

▲项目应用智能顶升钢平台系统

高423米的T2塔楼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没有科技助力,光靠传统的建筑模式,是不可能完成这个高难度建设任务的”,项目总工程师单宏伟指出。

为此,技术攻关就成了首要工作。单宏伟和项目技术团队经过多次调研和方案的比选,建议大胆技术创新,在东莞市首次运用有“造楼机”之称的智能顶升钢平台系统,助力T2塔楼核芯筒竖向结构施工。

为了用好这个“新宝贝”,项目专门成立钢平台管理小组,对钢平台的使用与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与数据监测。项目团队正“摸着石头过河”,就迎面遇上了施工工序协调难题。超高层核心筒施工墙体多变、空间紧促、吊装空间不足,施工工序是否流畅有序,就成了影响工期的关键。王成武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各部门协同联动确保岗位责任到位,信息反馈及时准确确保资源配置到位,各专业单位行动统一确保工序穿插到位,有效解决了工序难题。

▲大吨位动臂塔吊

解决了内部施工工序难题,400多米的高空,建楼的大型材料,特别是大型钢构件,怎么“抬”上去又成了新的难题。项目团队通过对钢结构工程的优化和深化设计及类似超高层项目的调研,最终选择安装了2台最大吊重达50吨的ZSL850型动臂式起重机解决运输困难。在东莞,这种大吨位动臂式起重机在超高层施工的成功应用还是首次。超高层的混凝土输送同样是个棘手的问题,东莞国贸中心项目启用了超高压输送泵,两台HBT90CH超高压输送泵,配备高质量泵管、轻型自动布料机等,实现了最大结构高度417.7米的高强度混凝土输送,创下了东莞市建筑工程高强混凝土泵送高度最高的记录

确保安全,是超高层施工的重中之重。为解决超高层消防难题,项目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并成功完成示范工程验收,发明了一套防火隔离装置,开发了“超高层消防疏散与预警系统”,经业内专家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建筑安全伤不起》MV,网络点击播放量超4500万,被多个行业公众号转载,掀起全民普及安全文化的热潮。

凭借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劲头,项目团队最终实现超高层单层施工工期平均约4天,最快仅47小时52分钟,一举刷新了超高层结构施工新速度!

“帅”在创新

智慧建造,引领行业新升级

▲项目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我认为这里还是需要再细化一下……”

“我们直接用BIM模型进行三维模拟分析……”

夜里10点,项目部二楼不大的一间办公室里依旧亮着灯,几个年轻人正聚集在电脑前讨论得热火朝天。他们身边的几张桌子上摆放着无人机、3D打印机、造型各异的建筑模型……原来这是项目“极客三创工作室”的成员们,正利用晚上“空档时间”对遇到的施工难点进行“头脑风暴”。

楼层高度每往上走一点,小问题可能变成大问题,大问题都可能成为大难题,面对超高层泵送、超高层消防、超高层截水、超高层信息化管理等各种超高层的“老大难”问题,项目以“王成武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支撑,组建成立“极客三创工作室”。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的努力下,做到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项目获美国LEED铂金级绿色建筑认证

从开工至今,“极客三创工作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成果:获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国家级QC奖,7项省级QC奖、3项省部级工法;圆满完成1项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在科技攻关中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累计发表14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项目创新研究施工期“碳足迹”,形成一套建筑施工碳排放企业级定额,开发出碳排放管理平台,获美国LEED铂金级绿色建筑认证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多项大奖,该技术经业内专家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央企力量。

工作室也升级为“单宏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单位。超7年的建设工期中,项目共培养、输送业务主管50人,项目副职30人,项目经理6人,培养一级建造师14人,成为企业超高层建筑人才孵化器,为企业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如今,倾注了五局建设者们无数心血的东莞国贸中心2号楼终于落成交付,这座东莞第一高楼正以挺拔的姿态俯瞰莞邑大地,未来将对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东莞经济创新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匠心建造筑精品,玉兰花开现云端。中建五局将持续秉承“信·和”文化以创新驱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服务百年大计,彰显时代担当。

供稿|东莞分公司

文案|王晓枫、罗琳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高…高过国贸!东莞CBD计划修建约450米超高楼
干货|铝模板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实例
中国尊已超国贸三期成为北京最高建筑 全球首部超高层电梯今天投入使用
卓越工程师丨陆建新:不断挑战中国建筑新高度
西南第一高楼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装配率达60%全国首例超百米预制剪力墙结构住宅——壹品澜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