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些农村清明祭祖扫墓,为何叫“挂青”?“挂飞青”是什么意思?

在一些地方农村,清明扫墓时,往往用柴棍挂着各种颜色的剪纸,插在坟头上,或者坟的周围。纸在春风中飘扬,为清明扫墓,增添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还有一些人,他们并不到坟上去,而是在野外找一个地方,柴棍挂着纸插在地里,这种方式也称为“挂青”(扫墓),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一些年轻人会问,为什么我们的先人要用柴棍挂着纸来插坟?有什么寓意呢?现在一些老人大多答不上来,他们的说法是,前人这样传下来的,我们后人也就照着这么做。

清明上坟祭祖,从书面语来说叫扫墓,可是,在一些农村的口语中,把扫墓称为“挂青”。

很明显,古人用柴棍挂着纸插在坟头上,在扫墓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一种扫墓的标志。直到今天,在一些农村,这种在坟头插挂有纸的柴棍方式依然是扫墓的具体民俗表现。

那么这种做法的民俗史上来源是什么呢?

本人在上期写了《农村俗语“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挂”是何习俗?》一文(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翻看前期),说的是清明扫墓的时间习俗,虽然提到了“挂”的具体做法,但限于篇幅,没有把“挂青”的来源说清楚。本文再着重说说“挂青”习俗的历史来源。在农村还有一种“挂飞青”的习俗,本文一并介绍。

1、“挂青”就是扫墓

“挂青”,有些人又写成“挂清”,两者可以通用,但从民俗的角度来看,“挂青”更确准一些。因有一些地方所挂的纸为白纸,或者烧纸带黄白色,再说,民间把已去世老人所有要操办的事称为“白事”,因此,在一些农村,人们又把“挂青”称为“挂白”。

我国古代讲究慎终追远,把祭祀祖先当成是一个家庭、家族、氏族的头等大事。古代祭祖有三种重要场所,一是祭祀宗庙,二是祭祀祠堂,三是祭祀祖坟。

祭祀祖坟就是祭祖扫墓,简称祭扫,我国古代又称祭墓。祭墓的习俗在秦代以前就已经有了,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形式。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现在已无法探究,只能笼统地说,自古就有了。

秦汉以前,祭墓时间并不统一,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没有形成规矩的时间,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意愿,或者氏族、家族制定的规定来执行。

直到现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并不是所有的祭祖扫墓都放在清明期间,有的放在农历二月,有的放在中元节,有的放在寒衣节,还有的放在冬至节、除夕、大年初一等。当然,也有的地方既在清明上坟,也在其他日子上坟,只是其他的日子上坟要比清明期间上坟更重要。

实际上,这也是古代祭祖扫墓时间并不统一风俗的一种遗存。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清明成为我国民间普遍认可的祭祖扫墓时间,但是,各地的祭祖扫墓时间并未因此而绝对统一,有一些地方仍然保存当地的祭祖扫墓时间。现在通常以“一乡一俗”这样的话轻轻带过。

“挂青”一词,从地域上来说,是长江以南比较普遍的说法,专指清明上坟祭祖扫墓。其他日子或节日上坟祭祖也好,祭祖扫墓也罢,都不能称之为“挂青”。“挂青”中的“青”,从时间上来说指的就是清明,当然也有其他的民俗内涵。

比如,长江以南的一些农村,在三年内去世的老人,子女要给老人上坟,时间在立春以后和春分以前,时间通常集中在惊蛰和春分之间,俗称“挂畲”,与“挂青”是有区别的。

2、古代扫墓并非在清明期间,而是在寒食节期间

南北朝到唐朝初年,民间陆续出集中在寒食节祭墓,因没有得到官方认同,也就是没有正式列入朝廷的正式礼典,就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民间祭墓活动,被称为“野祭”。

唐朝初期,朝廷曾下令禁止寒食期间祭墓。然而,老百姓仍然祭墓,而且民间祭墓的时间逐渐统一到寒食三天。其中的原因,并不是百姓不听朝廷的禁令,而是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相传寒食节是为纪念周朝晋国贤人介子推母子设立的,在一些地方寒食节就是祭祀介子推的节日,寒食禁火,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母子被山火烧死这一事件。

介子推以孝母名传后世,民间对他的孝道非常崇敬,于是就在寒食节这天到野外祭祀他。在祭祀完介子推之后,顺便祭祀自己家里的祖先,朝廷虽然有禁令,但对民间祭祀介子推之说,也就无话可讲,朝廷禁令也就没有真正禁断,反而在民间越来越流行。

到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下诏令应该允许这样做,并使之永为常式。据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通典》载唐玄宗的诏令如下:

“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从此以后,寒食上坟扫墓祭祀祖先是“用展孝思”,被纳入了正式礼典,官员士庶都要到郊外上坟,“以尽思时之敬”。唐朝将上坟扫墓编入通典的是寒食,还没有提到清明。

到了北宋,朝廷对上坟扫墓的时间有了进一步规定,即从寒食到清明共三天。同时,朝廷还明确规定,京城内,不论官员士庶,都必须要到城外去扫墓,以尽思时之敬。从此以后,扫墓不是个人愿不愿意去的问题,已经不是民间行为,而是每个人必须执行的礼制,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带有了强制性质。

宋代的《梦梁录》、《宋朝事实类苑》等史料,记录当时寒食至清明期间,京城官员士庶出城扫墓的盛况。朝廷规定的扫墓时间,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车水马龙,往往把道路堵塞,整座京城几乎空荡荡的,而城郊之外则是“四野如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当时东京(今河南开封)民众出城扫墓和踏青归来的情景。

以上历史可看出,从北宋开始,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北宋朝廷的强制规定,把寒食到清明三天定要祭祖扫墓的时间,清明也就正式进入祭祖扫墓的时间之内。

到了明代,祭祖扫墓在各种史料,只提清明,而没有了寒食。比如,明代明刘侗、于奕正共同撰写的《帝京景物略》有这样一段话: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3、“挂青”的习俗源于寒食禁火,人们把纸钱挂在墓树上

古代寒食期间是禁火的,不管在家里还是野外,人们都不举火,吃冷食。最早寒食节,为一个月,后来渐渐变成三天。现在的农历之中,仍然还有寒食节这一说法,只有一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祭墓地在野外,古代禁止用火,人们只能带酒食瓜果之类的供品祭祖,不能点香烛,更不能烧纸钱之类。

据史料记录,实际上寒食禁火在周朝时就开始了,主要是冬季过后,野外的大量枯草落叶并没有腐烂,遍布原野。春暖花开的季节,随着气温的回升,枯草落叶变得非常干燥,在阳光的照射下,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点着。春风吹拂,又加强了火势,枯草落叶燃烧的速度非常快,蔓延的速度也非常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火灾,给农村和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现在春季仍然是山火的高发期,是重点防火期。如今有现代化山火扑救的装备,但是,扑救春季的山火还是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没有任何装备的古代了。因此,当时朝廷禁火就是为了防止民众在野外用火时,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山火。

后来,寒食节被民间附会了一些历史传说,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的割股救命之恩,进山寻找躲进山里的介子推。由于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想用火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为所动,母子宁被山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结果就发生了介子推母子被活活烧死的悲剧。

从此以后,晋文公下令,每年在介子推遇难的这几天,禁止所有的地方举火。人们没有火做饭,只能食用之前准备好的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传说故事之一。

古代寒食节上坟扫墓,不准用火,既是寒食节禁火的传统,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上坟扫墓时引发火灾。因此,在宋代时,上坟祭祖扫墓是不允许在坟头烧纸钱和点香火的。

关于纸钱的出现,现在史学界尚有争论,有的认为唐代还没有纸钱,在北宋时期才出现;有的则认为,汉代发明造纸术后,不久后就有纸钱。而北宋以后,纸钱在祭祀祖先时广泛使用,这一点是没有争论的。

北宋都城东京从寒食到清明这三天,市民出城扫墓的情景,《梦梁录》有这样的记载:

“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四野如市,以尽思时之敬。”

寒食到清明,京城民众出城上坟扫墓的人数之多,用“四野如市”来形容。按照传统惯例,防火是重点,野郊必须禁火,既不能点香烛,也不能“焚楮锭次”。楮锭,就是楮钱,纸锭,也就是纸钱。

不能烧纸钱怎么办呢?那时人们想出两种方式:一种是把纸钱放在坟头。二是把纸钱悬挂在墓树上。

这两种方式在如今农村祭扫中,仍然还在使用,一般来说,纸钱放在坟头这种方式在中原一带的农村比较普遍,纸钱悬挂在墓树上则在南方农村比较普遍。只不过第二种方式,纸钱悬挂的不再是墓树上,而是挂在柴棍上,并插在坟头上或者坟墓周围,以柴棍代表“墓树”。

为什么会中原等一些地区与南方等地区,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呢?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

纸钱放在坟头的方式,在宋代的中原地区,主要是普通百姓人家。普通人家的坟墓的环境办法讲究,周围大多种不起树木,也就没有墓树。在扫墓时,因为禁火,不能焚烧纸钱和香烛,又没有墓树可挂纸钱,只好搁在在坟头上。人们把纸钱放在坟头上时,用泥土压住纸钱,免得风刮走。这种方式直到现在,中原很多地方扫墓时,仍然按照这种传统做。

扫墓时把纸钱悬挂在墓树上,这种方式在北宋时期本来流行于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一些富贵人家。因为当时能够在坟墓周围植墓树的人家,说明对坟墓的环境比较讲究,占地也比较宽阔,古代只有官宦人家和富裕人家才能做到。寒食到清明扫墓时禁火,不能焚烧纸钱,于是,这些人家就把纸钱悬挂在墓树上。

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新建立宋朝,史称南宋,因南宋不断与金交战,公元1138年南宋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这样中原一带的民众大举南迁,在中原一带形成的寒食清明扫墓的习俗,也随民众南迁而带到了长江以南地区。

中原民众举家随南宋南迁后,大多定居在长江以南各地。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老人死后就埋葬当地。如此南迁的人家就有了先人坟墓,到了寒食清明时节,后人要上坟祭祀扫墓。

他们按照在中原时的惯例,不用焚烧纸钱和香烛,而是将纸钱挂在墓树上。可是,这些人南迁不久,坟墓四围并没有种植的墓树,而南方多山,山上树木多,于是,人们砍柴棍当成墓树挂纸钱,插在坟头或者坟的四周,就像是送葬中为死者招魂的旗帜一样,使祭祖扫墓更加增添了一分悲壮的色彩,与当时南迁民众的思乡心理相吻合。

这种做法渐渐影响了当地居民,并在当地形成了一种新祭扫方式。因为是在清明期间扫墓,民间把这种挂纸钱的扫墓方式,称为“挂青”(挂清)。至此,“挂青”就成为长江以南地区很多地方祭祖扫墓的代名词。

长江以南有些地区农村扫墓时,既将纸钱挂在柴棍上,也往坟头放置纸钱,这应该是中原民众将两种扫墓放置纸钱方式带到长江以南,是两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习俗。

4、“挂飞青”又是什么样的习俗?

“挂飞青”这种习俗,实际上也称“挂青”。这种名称虽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说法,实际上,这种习俗也是始于北宋时京城东京一带。

北宋朝廷对上坟扫墓的时间规定为从寒食到清明三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这是对有坟墓在京城郊外的人家而言的。东京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地人向往的地方,除了当地居民外,很多人都是从外地来京城从事各种营生的,但并没有在此落户,是临时居住,古称为“客居”,相当于现的“流动人口”。这些人的祖坟大多在老家,并不在郊外,他们出城,无非去踏青看凑热闹,祭祖扫墓就没有他们的事。

然而,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对祖先“尽思时之敬”是人之常情。古代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想回乡祭扫非常困难,也很难做到。于是,当时出现了一种寒食清明的另一种祭扫方式——望祭。也就是客居他乡的人,到郊外向着家乡的方向,遥祭祖先。祭祀时,祭祖的人将纸钱撕裂,向家乡方向的空中撒去,称为“擘钱”。

南宋时期,随南宋朝廷南迁的民众,无法回到家乡祭祖扫墓,每年清明的时节,人们面向中原故乡“望祭”。他们把纸钱挂在柴棍上,朝故乡方向插在地上,祭扫祖先。这一种“挂青”方式,俗称“挂飞青”。

到后来,除了客居他乡无法回乡扫墓的人,用“挂飞青”的方式祭扫外,一些人无法找到祖坟,或者因某种原因先人连坟墓都没有,或者先人原来有坟墓,因某种原因坟墓消失了,每当清明时节,人们到野外(有坟的在原坟址上或附近,没有坟的到溪水、河边)纸钱挂在柴棍上祭祖,称为“挂飞青”。

另外,这里随便提一下,现在有一些人说,清明祭扫烧纸钱有上千年历史。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清明清明祭扫烧纸钱是从明代才开始的。

前面提到过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这句话中的“焚楮锭次”,其意思就是烧纸钱等祭品。

唐宋时期,寒食清明扫墓是禁止用火,连香烛者不准点燃,坟头烧纸钱更是禁止。也就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流传至今的用柴棍挂纸插坟,以及把纸钱放在坟头的习俗,也才有了“挂青”和“挂飞青”的民俗名称。

现在农村清明祭祖扫墓,提倡文明祭扫,为了防止发生山火,污染环境,禁止野外用火。事实上,用无烟无火的方式“挂青”(祭扫),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也是我国古人传统,值得现在农村民众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节的扬州习俗
祭祀小史:历史上的庙祭和墓祭
死亡与狂欢: 南暮春风俗与南宋“黄金周”
各地清明节的习俗大盘点
【社员作业】汕尾诗社丁酉清明节作业(第44期)
踏青是什么节日的风俗?踏青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