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崇文将军回忆陈毅对人民军队干部教育工作的关怀

张崇文将军

人民培养汝 一切为人民

——忆陈毅同志对干部教育工作的关怀

张崇文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曾经在陈毅同志领导下工作,接受过陈毅同志的亲切教诲。在“阴霾尽消见碧空”的今天,缅怀敬爱的老首长,使我思潮起伏,浮想联翩。谨将陈毅同志领导和关怀新四军抗大和华东军政大学干部教育事业的情况,作片段回忆,以寄托我对这位中国革命的忠诚战士,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的深切怀念。

1051年1月15日,陈毅(左)代表中共中央参加军事学院开学典礼,刘伯承(右)在主席台上致词。

陈毅同志是新四军贯彻执行毛主席正确路线的主要代表。皖南事变后,党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发展抗日力量,抵抗日寇和顽固派的进攻,仗新四军的发展壮大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建立起七个师的正规部队和数万地方武装,胜利地开展着敌后的游击战争。陈毅同志在领导扩大抗日根据地和大力发展武装力量的同时,又认真贯彻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创建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抗日干部的指示。他说:新四军的干部,大部分来自南方八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游击部队,亟需统一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军政文化水平。同时,也要培训大批新干部,以适应建军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迫切需要。

一九四O年后,新四军抗大各分校相继成立。一九四O年三月,在豫皖苏边区成立抗大四分校,九月,皖东、苏北两干校合并成立抗大五分校。一九四一年三月,在皖东成立抗大八分校。九月,在军部创办华中抗大总分校,陈毅同志兼校长。一九四二年五月,在苏中成立抗大九分校,同年春,于鄂豫皖成立抗大十分校。华中抗大各分校的相继建立,对宁、沪、杭敌占区发生了重大影响,广大爱国青年出于抗日热情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他们不畏险阻,跋山涉水,通过敌人封锁线,进入华中抗日根据地,奔赴抗大。

陈毅同志对抗大分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把培训干部作为建设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校能够按照毛主席制定的方针发展,陈毅同志不仅作的指示非常具体,而且还及时地将这些指示通过电报、文件等多种形式发给学校,使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能及时了解,有所遵循。陈毅同志对各分校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视。比如:总分校及五分校注重策略教育和文化教育,学校军政关系良好;四分校注意实习,注重与前方部队联系,注重淮北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教育;八分校注重军事演习,开办文化预科,注重体格锻炼,注重学校生活的严格化;九分校在不断反“扫荡”中获得一面作战,一面进行教育的宝贵经验等,陈毅同志都及时予以肯定,并在各分校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以不断提高各分校的教学工作。

为了办好新四军抗大分校,一九四二年陈毅同志撰写了《对抗大工作的建议》一文,刊登在新四军军部出版的《军事建设》第二期上。陈毅同志对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军事路线和教育路线与方针作了全面、深刻、系统的论述,他从战略高度阐明加强学校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意义。他的指示开阔了学校工作同志的眼界,明确了具体工作的方向。陈毅同志是执行毛主席教育路线和方针的模范。

陈毅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要坚持军队教育的三大原则,即“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教育与作战联系”,并规定学校的任务是为培养成一批军队工作干部。教员要帮助学员如何运用书本知识,以总结本身工作经验;学生要为实践而学习理论,为打仗提高工作而进学校等。

陈毅同志还十分重视学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强调,必须启发学员的自觉学习精神。个人主义的学习应该反对,而专心钻研的学习应该提倡。应注重学员的思想意识和党性锻炼,对学员的时间和健康应特别爱惜。他非常重视作风培养,号召“要以我军传统作风为基点,创造革命校风”,“养成请缨杀敌,击楫中流,闻鸡起舞的决心”,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帮助同志,尊重战友,不损人利己,不同俗自媚,不争功自大,不矜骄自私。遇事虚心精益,爱国爱民,这是革命军政干部应有的德性和风度”。

陈毅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使在校工作的同志深受教育和鼓舞,决心致力革命,全心全意搞好党的教育事业。

陈毅同志的工作作风非常深入,这点给我的印象极深。当时,华中各抗大分校,分散在新四军各师的战略区,这一地区北枕陇海铁路,南跨长江三角洲,西起汉水,东濒黄海。反“清乡”、反“扫荡”、反蚕食、反摩擦的敌、顽、我三角斗争十分激烈,在这样艰苦的战斗环境中,陈毅同志经常长途跋涉,日夜兼程,深入到抗大分校去听汇报、做调查、作指示。一九四三年春,他去淮北抗大四分校,过洪泽湖时,豪情满怀,作诗一首:“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照红。夜渡浅沙惊宿鸟,晓行柳岸雪花聪。”他在四分校住了几天,学员们唱着“新四军,向你敬礼”的歌曲欢迎陈毅军长。陈毅同志腰束宽皮带,系着左轮枪,军纪严整,英姿勃勃地给干部作报告。他和群众打成一片,在欢迎会上歌唱《马赛曲》。在五分校,陈毅同志亲自讲授“抗日游击战争”课程,亲自修改学校有关“中国革命问题”的讲稿。在八分校,他深入了解教职员的情况,对教员健康关怀备至。由于根据地物质条件艰苦,提出“白天多做事,晚上少点灯”的口号。办公纸、灯油的使用规定得很严格。为了保护教员的健康,陈毅同志指示,教员备课所点油灯可以增加两根灯芯。陈军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教员们深为感动。陈毅同志和教员谈心、下围棋,更是常见的事。九分校按照新四军军部指示,从苏南茅山地区突围到淮南后,陈毅同志高兴地对学校领导同志说:“你们日行百余里,爬山、渡江、过铁路,经过了龙潭虎穴(指青龙、白虎二山),你们干得好!”

在陈毅同志领导和关怀下,新四军抗大各分校贯彻了毛主席手订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发扬了“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的光荣传统。各抗大分校一面教学,一面作战,一面生产,一面做群众工作。学校没有校舍,散居在群众家里。没有教室,树林当课堂。用石头、砖头当桌椅,门板土墙当黑板。吃的是红米咸菜,穿的是土布草鞋,弄懂革命道理,学会杀敌本领,承担救国责任。抗大分校还肩负着光荣艰巨的战斗任务。以抗大九分校为例:在抗战最艰苦的一九四二年,他们一面教学,一面作战,提出“武装保卫学习”的口号,活跃在敌后斗争极其尖锐的苏中地区。敌人进行大“扫荡”时,学校转移到长江北岸启东县的东端,在海与江之间的“牛角尖”里进行教学。陆地情况紧张时,坐着大渔船,漂到黄海上坚持上课。为了开辟新区,在白雪皑皑的雪地上行军,敲开坚冰,凿通航道,划船到扬州地区。几次夜渡长江,穿过敌人严密封锁的宁沪铁路,在敌人的心脏地区活动。九分校还配合主力部队,参加阻击敌伪顽大规模进攻的激烈战斗。

在坚持华中敌后八年抗战中,在毛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四军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五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力军和地方武装由一万多人,发展到三十多万人。抗大各分校为新四军这支英雄部队造就了大批抗日军政干部。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荣获人民英雄、人民功臣、战斗模范的光荣称号。

一九四九年三月,淮海战役后,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电令我到军政干部学校工作。唐亮主任、钟期光副主任找我谈话说:“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作战,解放宁、沪、杭。现在要为过江后接管城市和国民党军校作准备,要招收大批学生,为我军培养干部。前委决定成立三野军政干部学校,陈毅司令员兼校长。目前任务是准备干部,编写教材,进行入城政策学习。”我即到徐州东炮车学校驻地,整编组织,作渡江准备。我们一面行军,一面学习《入城手则》,于五月六日从新港、张黄港渡江到常熟。我又奉命到苏州三野驻地。那时,陈、粟首长正在指挥部队进攻上海,并在苏州集训解放上海后的军管会干部,我被分配到上海军管会训练部工作。在苏州时,陈毅同志作过几次报告,在五月十日的一次干部会上,他特别强调了上海在国际上的影响,要求野战军在入城政策上不犯错误。会后,陈毅同志还亲切地对我说:“你们学校《入城手则》学好了没有,我这个兼校长还要兼到上海去呢。”我回答说:“一路行军,一路学习,学得还不错。”

五月二十五日,我随陈、粟首长乘着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汽车,和部队一起,浩浩荡荡地从苏州向上海前进,枪声、炮声仍在不断地响着,在细雨蒙蒙中,一路上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的人群络绎不绝。

在陈、粟首长的领导下,上海军管会接管了国民党中训团、财务学校、经理学校、特勤学校、师管区、气象训练班等单位后,我们就在上海进行华东军政大学的招生筹备工作。

华东军大是经军委批准,三野前委决定成立的,以原华东军大和三野军政干校以及八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陈毅同志兼任校长并政委。学校规模宏大,教职员工共有几万人。宁、沪,杭地区成千上万青年为向往革命,追求真理,纷纷奔向革命大熔炉——军大。

一九四九年六月五日,在上海荆州路设立军大招生委员会,下设五个招生办事处,报名的有近两万人。分别在交通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圣约翰大学、大夏大学、缉椝中学等六处举行考试,第一批参加考试的就有七千余人。

第一批录取的新生感到能参加华东军大学习很光荣,但是也存在不少思想问题,例如:“军大程度低,不是真正的大学,前途不好”,“解放军上课,还是教授上课”,“有没有好的宿舍、饭厅,澡堂”,“军大是否和国民党青年军一样”等等。为了提高新生的思想认识,我及时将情况向陈毅同志作了汇报并请他针对这些思想作个报告,当时陈毅同志工作非常繁忙,但还是慨然应允了。七月十八日在交通大学文治堂由上海民主青年联合会和学联举办的军大录取新生的欢送大会上,陈毅同志作了题为《要勇敢的清除旧事物、旧观点,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胜利》的演讲。在报告中,陈毅同志从当前的形势一直谈到军政大学的性质,他强调指出,军大既不是旧式的文科大学,也不是旧式的军事学校,军大是按照人民的需要为人民解放军培养干部的新式学校。能够学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革命知识。军大的物质条件是艰苦的,但不应该以此为着眼点,要看到远大目标。要以坚定的意志接受新事物,对旧事物、旧观点要勇敢清算和抛弃。

陈毅同志演讲时,声音洪亮,铿锵有力,报告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说:“这回看到了有名的陈毅将军了,名不虚传,真是幸福。”“陈毅校长讲得太好了,真是能文能武。”“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和锻炼,不辜负陈校长的希望。”

在华东军大整个创办过程中,陈毅同志对学校工作非常关心。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陈毅同志为了帮助军大教职员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观点,教育学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百忙之中,两次亲临军大,讲解“为人民服务”。

第一次是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八日,那时华东军大的校址设在南京,陈毅同志从北京赶到南京,参加军大的开学典礼。学校领导向他汇报了学校的情况后,陈毅同志就指出:“军大要注意罗致人才。”根据这一指示,华东军大后来从地方聘请了一部分教授为学员讲授文化课。

那天,陈毅同志分别为干部和学员作报告。他先向连以上干部讲话,陈毅同志针对当时学校干部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说明创办军事学校的重要意义,告诫大家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才能造就人才,办好学校。陈毅同志严肃地指出:“人民的选择是最公道的,凡经得起考验的人才,必然水清石见,是不会埋没的。凡经不起考验的人,纵会侥幸爬上高位,终久要垮台的。”

在开学典礼上,陈毅同志针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即家庭与革命,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个人兴趣与革命需要等方面的矛盾,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教育。他说:“大家到学校来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想求得一定的知识,能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自己争取一个美好前途。中国青年的这种心理我是懂得的,因为三十年前,我跟大家差不多,满腔热望的追求真理,对旧社会看不惯,瞧不起,不愿堕落,追求真理,在以前每每使青年人失望。今天,你们找共产觉,找对了,找人民解放军,找对了,加入华东军大,也做对了,找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不会使大家失望和走错路。”陈毅同志还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认清为人民服务的正确道路,不管中途出现多少困难挫折,总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的走下去,决不能今天为人民服务,明天不高兴就不为人民服务了,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后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陈毅同志的谆谆教导,对帮助青年明确政治方向,选择革命道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起了关键的作用。

第二次是一九五O年七月,正值第一期学员预科结业,陈毅同志又亲临学校,再一次作“为人民服务”的报告,鼓励学员到工作岗位之后,要不断改造思想,经受各种考验,继续明确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陈毅同志还针对青年人富于热情,勇于进取,善于幻想,易于动摇的特点,教育他们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下定决心在革命阵营里经受千锤百炼,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华东军大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今天,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将永远铭记陈毅同志怀着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对青年的满腔热望所进行的共产主义启蒙教育。

陈毅同志对军队干部教育训练的指示和关怀是很多的,我所了解和记忆的是极其肤浅的,只不过是一鳞半爪而已。他的指示,过去鼓舞我努力工作,今天,重温指示,将永远成为催我进取,促我奋发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4年,两乡下人来找陈毅,被警卫拦下后说:陈大冒子带着猪蹄来了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169)——余潜少将
延安抗大的成立和在各地建立的分校
抗大十二所分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抗大第四分校
刘清明少将:为建设雪枫军政大学奋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