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欢清空词风吗?那就来跟姜夔学吧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

清空,是张炎对一个词人最高的褒扬。在他眼里,那个叫姜白石的人,真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白石道人,姜夔的号。姜夔擅诗词、擅书法,精通音律,常自度(duó)曲。现在的宋词大都只剩下了词,古曲多数不存,所幸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这本罕有的带乐谱的词集,还能让现代人一窥宋词的音乐风格。

姜夔是南宋江湖派代表词人,“江湖派”不同于婉约派,亦不同于豪放派,结合了苏轼的清空与辛弃疾的骚雅,自成一派。除了姜夔,史达祖、周密、吴文英、张炎、王沂孙等人,也是江湖派代表词人。

围绕着姜夔的清空与骚雅,有太多值得探究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从下面这三首姜夔的代表词作中,一点点探究他“清空”的奥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译:

北方飞来的小鸿雁,悠然地从太湖西畔随云而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正酝酿着黄昏时分的雨意。

真想和天随子(陆龟蒙),在第四桥边同隐居。他如今在何处?我只有倚栏怀古,面前,衰柳参差飞舞。

那年冬天,姜夔经过吴松(江苏吴江)时,写下了这首词。他生平最爱的晚唐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就曾经隐居在吴松。他这首词以冬季日暮、寒山欲雨为背景,委婉传出意欲归隐的幽微复杂心态。

“燕雁无心”的“燕”念yān,代指的是北方,“燕雁”,就是从北地飞来的大雁,不是“燕子和大雁”的意思。那时正是大雁南飞时节,与“燕子”无关。

“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与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意境相像。虽然没有“断肠”这类主观词,但那句“参差舞”,正是南宋江山摇摇欲坠的隐喻。这里是从虚处着笔,更使词句有“清空”之感。

姜夔对陆龟蒙退隐的赞赏不止表现在这首词。“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五)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姜夔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整个南宋偏安的大环境,使得他的作品里很少有反映国仇家恨的“质实”内容,这也是他“野云孤飞”的一大原因。

关键词:隐逸心态。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姜夔是“千岩老人”萧德藻的侄女婿。)

“黍离之悲”引用《王风·黍离》典,有感家国兴亡。这首词是姜夔代表作中的代表作,也被选入《古代文学作品选》,某一年还考过一道论述题:“举出姜夔《扬州慢》中所引用的杜牧典故,至少写出五个”。

这首词用了不少杜牧典故,如“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杜牧曾在扬州诗酒风流,而姜夔此时看到的扬州,完全没了昔日杜牧笔下的影子。自金兵入侵,烧杀掳掠,只剩“废池乔木”,人们心有余悸,“犹厌言兵”。一个“窥”,一个“厌”,褒贬之意,寓于其间。昔日“春风十里”,皆是以盛观衰。

写到这里,内容都还偏向“质实”。但最后一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则将视觉与听觉结合,把画面拉伸到了一个遥远的层次。我们仿佛能看到城头日落,而凄凉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耳边,与如血的残阳融合在一起。寥寥几笔,情景交相辉映,向“清空”迈进了一大步。

此外,姜夔还爱用冷色调和清冷字眼来描写景物,加深了词句的“清空”感。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十分符合张炎的评语“峭拔”——“清空则古雅峭拔”

虽然这首诗有着“黍离之悲”,但正是由于这两点,仍然能写出“清空”之感。

关键词:冷色调、情景交融、精于炼字。

齐天乐(yuè)·蟋蟀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美学的“艺术敏感”,在姜夔这首词里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姜夔对声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这首词通篇贯穿着听觉。蟋蟀声伴随着捣衣的砧杵,在月的映照下,串联起游子的旅愁、故国的凭吊。就在这蟋蟀与捣衣声的相和之中,无数的伤心往事涌上心头。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最是点睛之笔——“若是把这一声声谱成琴曲,该奏出多少人间哀怨”。这显然是一个对声音格外敏感的人才能体悟的。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明面上写的是蟋蟀“候馆迎秋”,内里写的却是自己“离宫吊月”,感叹故国的月圆,感叹南宋王朝的偏安一隅。他有意将主体隐藏于叙述之下,以“有我之境”隐隐穿插于“无我之境”中,这是“清空”的一大表现手法。

关键词:听觉描写、象征意象、无我之境。


白石词多感时伤世,抒发羁旅漂泊的苦闷之感,但读之无苦涩之味,古雅峭拔、飘然不群。他的“野云孤飞”之感,大体是从上述这几个方面表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夔思想艺术风格
闲话宋词 19 — 词牌选粹之 点绛唇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宋词,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点绛唇》词作鉴赏
(宋)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