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田蕴章书法讲座笔记 (51-60)

1、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笔迹学与书法经常混淆这

两个问题。笔迹学是西方提出的理论,通过笔迹反映

书者的性别、年龄、性格等。这不属于书法表现范围

里的。笔迹学是不包括书法家的笔迹表现。这二者是

不等同的,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书法高于笔迹学,

强调了书者自身内在的学养、宽博的胸怀。书法是强

调共性的,学习好古人共性的东西,学到法则后,才

谈个性的展现。

2、"史"字写法:

1)史字长撇和长捺有个交叉,这个字写好了,丈、

更也就写好了。这类字也是不好写,需反复练习。

口要扁,撇要弯。(手抖是写的少,写多了自然就不

抖,这是一个肌肉锻练的过程。)长撇起笔一定是直

的,为了上面取直取正。所以长撇是主笔,出口后才

慢慢左拐。此笔是此字关键所在。此撇行笔中有快慢,

起笔慢,转弯快,捺也是。要有节奏,是一个合理的

速度,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迟有缓。

2)史字行书写法。最后一笔变反捺。结构特点与楷

相近。行书多把捺作反捺。行草书也是强调某个部份

的。上是收,下是放,强调下部。可以写的不好,

但不能失去法则,比如口写太大,下部没放开。

3)史字草书写法。与楷行差不多,但有一种笔法,

第二笔挑笔。还有一种写法,也是可以是,但不十分

讲究。要知道草书的规范书法。

如是我见:对比一下柳的特征很明显,口部左斜,

长撇直,长捺四折,撇低捺高。唯一相同之处就是

结体上,口下横咬着右短竖。另外柳的口不封口,

捺与口部也不挨着。结体有真是灵活很多呀。让我

写田欧结体更容易记。不是吗?

田蕴章书法讲座057笔记----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 事

1、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一个人个性的形成与他

机遇有关。书法作品个性除与书者个性有关与书者初

学书体也有关系。

2、"事"字写法:

1)这个字有一定难度,长横平而有力,考验基本功,

口扁,六横注意间距,基本相等,长竖取中,起笔横

切,坡度不能太大,起钩前欲挫。欧竖笔有一种钩

用拖笔笔法,这是欧阳询的一种处理方法。

结体上,长竖上出头短,下出来长。

2)事字行书的写法,口部省略为一点处理。行书要分

轻重,在二王系统中长横和横折者要写的宽放。

3)事字草书的写法,更简单,与楷行结体上一点不挨

着。要了解草书这样写一步步的过程。与"过、适"

等字相关,一字写好,其他字也就写好了。

如是我见:柳体取势倾斜,笔画斜,结构斜,取得

负负得正的效果。结体上除与欧体一样折笔内掖,区

别还是很大的。

田蕴章书法讲座058笔记----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 是

1、繁、简字不可相掺:两体相掺不好,容易影响认读。

如云字,古意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2、"是"字写法:

1)与规范字稍有区别,下小横在碑帖中多写成小短撇,

前辈书家也常有将左撇和捺连写。注意间距,日写中间,

下中竖也要写在中间。"楷法无欺"强调楷书要工整,

要下功夫。

2)是字行书的写法。与楷书是结构一样,加了游丝、

引带。行书中还有其他几种写法。

3)是字草书的写法。上日改成口,下变三横连写,收

笔或起钩,或向下甩。

如是我见:这个是字记忆中总也写不好的。

田蕴章书法讲座059笔记----酒与书法的关系 寺

1、酒与书法的关系:酒能起一定的作用,能让人不窃

阵、让人放松,特别是写狂草。苏东坡不赞同酒后写字,

抨击怀素、张旭。王羲之不喝酒照样写的好。如果喝了

酒还能写小楷那才是真本事。田的观点是要先有好的书

法基础,才谈得上写行、草时喝点酒放松发挥。

2、"寺"字写法:

1)结体上注意中横应长,不是下横长。上横虚横,接

竖后出锋,(出锋是个人习惯,一是追求行笔的流畅;

二是有金石的效果。)长横有力,下横短。竖钩是主笔。

2)寺行书的写法。行书同样是上横长,下横短。结体

与楷同近。竖后是否与点相连,不重要,我们讲的是共

性的东西,讲的是法,不是妙。只有你以后功力越深厚

才是个人追求的个性。钩起游丝带点,如金丝钓起一条

鲤鱼,这是赵孟頫的写法。这是一家风格不必刻意追求。

此笔注意虚实,游丝要细。

3)寺草书的写法。横接竖下右半圆向内按点收笔。简化

字的"时",就是草法的简化。但"诗"字就不能科化

成寸的写法,成了讨字了,注意法则。

如是我见:相较柳体的寺字,田欧结体比例更长些,

此字中田欧的竖一定直支持全字挺拔。而柳体通过笔

画与结构相结合体现寺字的方正。

田蕴章书法讲座060笔记----书法是艺术吗 言

1、书法是艺术吗:书法不是艺术,不存在制作,直接

表露的东西,一次性完成的。书法本来就不应该比赛。

现在许多误导的东西,"积非成是"。在以前没有人称

书法是艺术。

2、"言"字写法:

1)注意长横与短横的差异,各有不同,横画之间的间

距。点取正。写楷写熟了,是轻松的,漫不经心的,因

为写楷需要耐力,放松心态,心无挂碍。欧阳询有时点

写成竖点,或斜势的点。一般点取上横中间,但取一种

姿态时,可左边取长。(特别是行书中)宁左勿右,宁

可左取长。当长横在下时,一定写的粗而有力,比如

"五"。而言字长横在上,可写的中间稍细,如果写的

太粗,就会觉得上面太重,压得人喘不过气。同是长横

力度不同。言字主笔是横折,需体现出力量。(有些主

笔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位置。)

2)言行书的写法。明显点取长横偏右,点也可取高挑。

中两横省为两点。下方口可实可不封口。行书练习也要

临帖。专一写一个碑帖,总要有收获。楷书与行书可相

借鉴,不可两种碑帖相背。

3)言草书的写法。上两点横连下一点。或上一点横连

下三点(易与意字相混淆。)点与点是不是一定相连,

那不一定。

如是我见:柳体在横笔多时,也是强调间距的,即

使斜势,其笔画重心间距也是需讲究的。

「转」田蕴章书法讲座笔记 (41-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蕴章书法讲座笔记 (51-60)
“华”字草书结体三要点——田蕴章《每日一字》
“每日一题,每日一字”
行书中部首的简化,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草书容易混淆?——不,古人已经研究的非常科学
行草辨识——虽非泾渭分明,但也要做到落笔有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