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中国人才懂的“鲜味”,不要被味精给毁了

只有中国人才懂的“鲜味”,不要被味精给毁了

味精的化学分子式模型

味精,我并不喜欢!

前些年,妻子怀孕,把味精罐子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我家过上了“无味精”的日子。

很多人认为,吃味精无益于健康,说实话,这事儿还得看味精怎么用。

我在大学时学的是生物化工,对于味精并不陌生,说白了这东西就是“谷氨酸钠”,属于食品增鲜剂,说它对身体有害,确实有些言过其实。

味精,柱状晶体结构

妻子扔掉了味精,我并没有好为人师地科普化学知识,毕竟我要顾忌到她已然失调的内分泌系统,那小暴脾气惹不起……

她只是扔掉了味精罐子,可是她并不知道谷氨酸钠早已渗透到厨房每一个角落

您别不信,您可以去自己厨房里面翻一翻,酱油、蚝油、鸡汁、豉油、鸡精、生抽、麻辣鲜、辣鲜露等等,配料表里面谷氨酸钠无处不在……

蚝油

妻子十月怀胎,儿子降生,月嫂在厨房里做月子餐。

我请的是金牌月嫂,既然是金牌,场面是一定要有的,蒸鱼用豉油,做菜用蚝油,月嫂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月子餐里不能用味精,蚝油最是合用。

我并没有声张,我生怕月嫂得知真相后,会逼着我买上几袋子生蚝自己熬油。

算了,就这样吧!

虾蟹粥,鲜甜味!

只有中国人,才懂得“鲜味”。

我曾想味精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只有中国人的味蕾能够解读鲜味。

请试想一下,如果面对一个外国人,你怎样去解释“鲜”这个字眼?

酸甜苦辣咸涩这一类味觉,很好解释,可鲜味的解读让人挠头不已。

前些年,我接待一位俄罗斯客户,他能说简单的汉语与英语,而我也仅仅能说一些初级英语,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连比划带说,就这么沟通。

说到中国的美食,他倒是很喜欢我们东北的锅包肉,当我说到鲜味这个,他万难理解,我也说不明白,我灵活闪现把他带到了粤菜餐厅。

砂锅粥,虾蟹粥

一碗虾蟹粥,让老毛子理解了鲜味。

我问他,虾蟹粥是什么味道,他表示有一点甜,有一点咸。我告诉他剩下的味道就是中国的鲜味,他恍然大悟……

后来我把这个事情得意地讲给朋友,朋友一脸鄙夷地说:“超市买袋儿味精,整一勺子都明白了,白瞎那好粥了!”

一勺子味精

我们的舌头,被味精“阉割”了!

如果你想戒掉味精,基本等同于绝食。

因家中父执辈亲友中,多有从事餐饮行业者,闲人免进的后厨,我倒是见识过不少,说实话,饭店里做饭,那味精就像不要钱似的。

不放行不行?不行!因为客人习惯的“鲜味”。

牛肉汤

有一次,我嘴馋牛肉汤,去牛汤馆吃了一碗牛肉汤后,整个下午都是口渴难耐,水不知道喝了多少,我暗想应该是那碗牛肉汤里面勾兑了不少味精。

在味精没有问世之前,好厨子都要吊一锅高汤。

早年间的老厨子,行走江湖就靠吊得一手好汤,所有的鲜味密码尽在于此。吊汤费力耗时,成本亦不菲,老母鸡、猪大骨、老鸭、鸽子、猪肚、猪皮等等,正所谓"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皮不稠,无肚不白"。

味精

味精的问世,鲜味的V2.0版本坑苦了天下老饕。

再也没有了吊汤的厨子,何苦来哉去费时费料熬一锅高汤,没有一勺味精解决不了的美味,实在不行,那就再来一勺。

就这样,一勺勺提纯的谷氨酸钠,阉割了食客的舌头。

清水羊肉

味精,是不是唯一的鲜味密码?

在我们食物中,谷氨酸其实很容易获取,比如肉类、鱼类、蘑菇等等。

谷氨酸在烹饪过程中,与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进行作用,谷氨酸钠这个鲜味密码就此诞生。

所以炒肉、炖鱼真心不用上增鲜。

其实中国文化实在博大精深,一个“鲜”字早已道破天机。

鱼咬羊,安徽名菜

我曾吃过一次安徽名菜,鱼咬羊

古人诚不欺我,鱼羊之合,可谓鲜美无比,看来中国老祖宗的智慧深不可测,要远比在海带中分离出谷氨酸钠的日本人池田菊苗高明甚多。

味精真的有害健康吗?

很多人戒掉味精,认为味精有害健康。

还是那句话,“抛开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哪怕是水喝多了也会中毒。

大火爆炒

有人说,味精加热到高温时会有毒性。

其实不然。谷氨酸钠长时间处于100℃或被加热到120℃以上时,会转化为焦谷氨酸钠,此时味精已然失去鲜味,不再具有增鲜的作用。

所以炒菜时加味精,等于加了个寂寞!

至于焦谷氨酸钠是否有害健康,从目前科学试验来看,没有科学结论证明焦谷氨酸钠有害健康。

鸡精与味精之争

鸡精VS味精,谁将一败涂地?

有的人说,鸡精比味精好,因为鸡精是用鸡做的。

其实鸡精的基础还是谷氨酸钠与盐,只是鸡精又增加了核苷酸、鸡肉提取物、淀粉、膨化剂、色素等。

说白了,鸡精只是味精的Plus版本,基础依旧是谷氨酸钠。

鸡精


对于味精,我总是心怀不喜!

但谷氨酸钠的无处不在,让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状。

我抵触味精,并不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而是作为一个吃货,想吃一口真真正正的鲜味。

我不想被不新鲜的食物加上一勺子味精来对付。

只有中国人才懂得鲜味,如果只能被谷氨酸钠来解读,那将是吃货们的悲哀。

评论:

现在什么酱油、生抽、耗油、酱料等等调料哪样不都是加了味精,成份里写的是谷氨酸钠,所以拒绝味精就得拒绝大部分调料,很难做到!

已经毁了,而且无法补救了,现在超市卖的酱油等佐料配料表全都有味精,想买一瓶没有加过味精的酱油都已经找不到了。你去羊肉馆喝一碗羊肉汤,其实就是喝了味精水,因为羊骨熬汤成本高啊

不是没有 千禾的酱油就没添加的 30多块钱500ml的 价格和普通酱油差好多 而且吃惯了味精酱油吃这种纯酿造的反而不好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蚝油、味精、鸡精到底不能吃?对身体有伤害吗?为了家人健康,弄懂再用不吃亏!
做菜放调料,不是下锅越早越好,牢记“6字口诀”,菜肴鲜香可口
做菜不放鸡精、味精,怎么才能炒出大师级的味道?
为了身体健康,这些调味品尽量少吃
鸡精 少用为佳
这种调味品吃多致癌风险竟翻倍(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