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璧老刘说民俗:早清明,晚十一

乡村农夫·民俗作品

早清明,晚十一

文/刘亚

   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明和农历的十月一,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拜先人日子,烧纸上坟。即然都是烧纸上坟,那么,为什么还要有早清明和晚十一之分呢?想知道吗!请往下看。

  “早清明,晚十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明祭祖扫墓,宜早不宜晚。十一上坟烧纸,宜晚不宜早。也可以这样理解,清明扫墓,要在清明节前;而十一烧纸上坟,要在十一后再进行。据民间传说“早清明,晚十一”,这样做与阴曹地府的鬼有关系。

  在古代,人们迷信的把人的生死,分为阴、阳两世间,死后入阴为“鬼”,生者活着为“阳”,所以民间就有了“阴间”是鬼,和“阳间”是人一说。

  我们国家古时,是以农业种地为主,清明到农历的十月一,这段时间正是农忙季节。清明节到来后,农事基本上是繁忙的开始,而十月一之前,正是秋收大忙季节。

   在清明和十一农忙期间,阴曹地府的主管——阎王爷,怕鬼出来惊扰阳间百姓生产,所以清明后,就先把鬼关起来,等到十月一农事结束,再把鬼放出来。

  “早清明”:清明已过,鬼就被阎王爷收回阴间了,这时再去烧纸送钱,鬼就收不到了;所以,要提早赶在清明节之前去扫墓上坟,已故的先人们,才能收来阳间祭品。“晚十一”:过了农历十月一以后,阎王爷才把鬼放回来,假如在十月一之前去上坟,鬼还是收不到钱。因此就有了“早清明,晚十一”,再去祭扫上坟的说法。

   十里不同俗,一地一说法。我们那里还一种说法,清明节扫墓祭祖,必须在中午前进行,午后再去烧纸,也是对先人大不敬。为了促使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有句俗语叫“一家不烧两次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清明节上坟烧纸要一同前去,不可分拔另去。

   我个人认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加已传承弘扬,让更多的年轻人懂得感恩,知道如何去尊老、敬老、养老。祭拜是一种思念逝去亲人的方法,扫墓的时间大可不必有太多局限,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祭拜即可。

   现在我们国家,已把祭祖扫墓的清明节,纳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就足已证明,国家对敬仰先人有多重视。纵观现在,有很多人为了方便,距离清明节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她)们就利用工作业余之便,开始祭祖扫墓。几乎都是在春分节前,有的刚过完春节,就开始去添坟烧纸了。

   朋友,你说他们的做法对吗!欢迎亲们留言斧正!谢谢 !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安徽省灵璧县禅堂乡农民,现为安徽省民俗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灵璧民俗大家,灵璧家园优秀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情绪,就是好福气
人生就是一出戏(MTV视频音画)人生就是一出戏,生旦净末演自己(清斋茶舍)
成年人社交潜规则:看不惯的越少,活得越好
三等夫妻各自管钱,二等夫妻一起管钱,一等夫妻……
余生最好的状态:极简
读懂了鲁迅的《朝花夕拾》,你就看清了生活,看透了人性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