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全书摘录【壹】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一书由香港心一堂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朱怀元先生(汪永泉大弟子),书中资料由朱春煊先生(朱怀元之子)提供。本书通过理论结合到实践,较为详实的呈现了杨式汪脉由杨健候、杨少候、杨澄甫到汪永泉、朱怀元的技艺传承,为后学打开太极拳功(内功,养生,技击)奥妙的地图,指明了汪脉内功修炼的途径,是学习杨式汪脉传承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本书封面

一、前言

太极拳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关于养生术内功太极功的一种。太极功包括坐功、行功,太极拳就是行功,即在运动中培养内功(神、意、气化合)。

太极拳行功在不同台阶(七个台阶) ,根据行功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练习目的:招或术、养生或技击等,姿势可以大或小,高或低、快或慢,所谓太极拳的高、中、低架,大、中、小架,快架、慢架等。太极拳本无特定之招式,为教学之故,非不得已通过招式、套路、推手(揉手)、器械等去掌握内功与外形的配合、阴阳动静等。

太极拳自杨露禅宗师、杨班侯宗师及杨健侯宗师父子三人,清末自直隶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到北京授拳,与人较技,未尝一败,世称“杨无敌”,太极拳始广为人识。当时清朝权贵、王公贝勒,争相从学。如清朝的多罗隐志郡王爱新觉罗载治便师事杨露禅宗师,及后其子爱新觉罗傅伦贝勒及汪永泉先生父亲汪崇禄先生(贝子府总管)则随杨健侯宗师习太极拳。

杨露禅

汪永泉先生自少跟父亲随杨健侯宗师学太极拳并特别被允许到杨家家中学拳,又得杨健侯宗师子杨少侯宗师、杨澄甫宗师教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永泉先生学到了杨氏家中不外传的太极拳内容。

历来太极拳中内功及技击内容从不轻易传授,杨氏三代虽然学生门人众多,就是正式拜门弟子也不少。可是除招式、套路外形外,太极拳的内功及技击“只传给子孙和少数徒弟。所以后辈真正得到技击之道真传者,除杨氏子孙外,确实不多了。”

传统上太极拳对传人的选择及传统内功技击之道时是非常谨慎严格的,例如汪永泉先生大弟子朱怀元先生,1934年开始跟随汪永泉先生学拳,过了23年,到1957年才正式拜师,接纳及被选为门下大弟子。又如朱怀元先生对已入门拜师之弟子,要再观察其德行及行功程度,按部就班传授诀要。传授时,要在室中,门窗须关上,不能有第三者在场,所谓“六耳不传”。

朱春煊先生说:“汪老生前常说自己只学得了杨家老前辈的功夫十之二三,而现今在世汪脉的门人中,也与汪老及其早期弟子如朱怀元、孙德善等前辈有一定差距。”眼见太极拳很多珍贵的内容面临失传之际,决定公开父亲朱怀元先生的遗稿、笔记、拳及推手的照片及录影:内容包括笔录汪永泉先生口述杨氏家传的太极拳内容(和杨健侯宗师、杨少侯宗师、杨澄甫宗师们的心得)、及汪永泉先生、朱怀元先生精研数十年的心得,可说近百多年来、几代太极拳宗师的心得结晶,“讲自己如何将前辈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的体会”。

杨健侯

原部分内容只曾对门内弟子教授,不打算付梓或公开,现在朱春煊先生打破禁忌,无私的将之公开,是希望给有兴趣于此道者,不要单着眼在外形姿势之上,要抢救、恢复、互相钻研、领悟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掌握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及神、意、气化合的内功,正心养气修身,外以武事御敌,以拳入道——由武术、武艺臻武道,得功成大用、纯任自然、天人合一之道。故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道法自然”。

我们在整理、编校过程中,将朱怀元先生的遗稿、笔记的内容次序重新整理、修订标题;在处理拳照时,听取朱春煊先生的意见,未有将朱怀元先生的整套拳照及其他老前辈的拳照附上招式名称,希望使读者欣赏、琢磨老前辈行功时的神意、气势,而非流于拳架外形的比较。不过,限于编校小组水平,内容的次序安排、标题、文字校对、注脚等恐有疏漏之处,恳请方家不吝指正。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研究会(香港)

二、太极拳宗师汪永泉先生

汪永泉

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汪永泉先生,满族,号在山,生于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1904年)正月初六,卒于1987年12月9日,享年83岁。曾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

汪公生前淡泊名利,安于清苦,献身拳艺,教学严谨,为人忠厚,时刻钻研,细心体悟,真实地继承了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太极真功的精髓,并传给了以朱怀元为首的几批有心的弟子,使杨式太极拳得以延续;还著书立说予以总结,即《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汪公一生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精力。

汪公之父汪崇禄(贝子府总管)和溥伦贝子一起在贝子府向杨健侯宗师、杨少侯宗师父子学习拳艺多年。七岁开始跟随父亲在杨家练功﹐并经常给杨少侯宗师做靶子表演推手,杨少侯展示发劲表演给王公大臣们观赏,而汪公从不断被发中逐渐体会出太极内功之奥妙。杨健侯洞察到汪公之勤奋、聪慧与不断表现出的天份,深爱有加。因健侯公当时已封门不授徒,遂指定汪公拜杨澄甫宗师为师学习,自己也代子传艺,将杨家之绝技倾囊相授。在杨家门裡有机会向杨健侯父子三人学过太极拳的人极少。

汪公练习拳架特点是:舒适、开展、美观、大方。

汪公推手发劲乃继承了杨少侯之衣钵,充分发挥出“动中求静,以静制动”的原理,特别体现出了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真实内涵,使弹簧力之类独特的功夫达到神奇的境界。

1926年起汪公在“今是中学”教拳,后1934年开始在协和医院教授杨式太极拳,朱怀元、张孝达就是这时开始向汪公学习拳艺的,1957年在众多学生中有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高占魁、张孝达成为汪公的第一批入室弟子。1977年汪公古稀之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授杨式太极拳,院内有许多中老年人一起参加了这项业余活动,此间孙德明、齐一、王平凡、孙耕夫、丁冠之、彭诚成為第二批入室弟子。

汪永泉与早期五位弟子,右一朱怀元

汪公淡泊名利,安于清苦,献身拳艺,教学严谨;为人厚道正直,并且以身作则,从来不对其他拳种和流派的功夫说三道四,更反对学生搬弄是非。

三、汪脉传人朱怀元大师

朱怀元大师﹐生于1911年5月16日﹐仙于1999年2月27日﹐享年88岁。

朱怀元大师自幼酷爱体育运动﹐年青时是体育健将。尤其足球和羽毛球很有成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已在北平足球界很有声望﹐羽毛球也堪称一流﹐曾在协和医院与印度尼西亚国手交锋﹐对方很是佩服。

朱怀元大师1932年受教于王海蓉老师学习如意通背拳﹐颇有心得。1934年在协和医院有幸跟随汪永泉宗师学习杨式太极拳﹐1957年正式拜在汪公门下﹐一直到汪公仙逝。朱怀元60年如一日﹐是汪公用一生心血培育的汪脉传人中佼佼者之一﹐是诸多汪脉弟子中功夫最佳﹐学生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人。他一生从不张扬﹐默默练拳﹐潜心钻研﹐精心授徒﹐为继承汪传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太极拳脉传播延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在他的门生中,有许多功夫出众者,并各具特色,如李和生、石明、石长河、胡立群、李延玺、魏显忠、张铭心等,必将还会有许多出类拔萃之人,历史会证明。【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承历史
杨氏太极拳近代传承史【部分杨氏太极拳第四...
汪永泉授杨氏太极拳语录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全书摘录【贰】
杨式汪传(汪永泉)太极拳十九劲
【功夫上手之杨家太极功夫大成】国家推广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