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蓝色周一 | 《谜一样的孩子》: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已成立12年的小一大书悦读会

每日精选五色高分好书

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悦


一场令整个美国震惊和沉默的真实故事 | 第2423期

豆瓣评分8.5分,139人评价

「内容简介」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在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著者介绍」


苏珊·克莱伯德,是“科伦拜恩枪击案”中迪伦·克莱伯德的母亲。事发后的数年里,她仔细反省了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试图理解精神健康障碍与暴力行为之间的交叉联系。她没有被哀伤打垮,相反,逐步成为了一名推动者,全力投入到推进精神健康意识和疾病干预活动中去,并且成效卓著。本书的全部收益都捐献给了专注精神健康议题研究的慈善机构和组织。

「原文节摘」


1.枪击案之后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关于迪伦总是要证明给自己和其他人看,他已经能够控制自己了。这是自孩童时代就有的一种天性。他幼时,我们为此自豪。如今,我在想,那股傲气是否走向了歧途。因为后来发现在他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他确实需要帮助,却不知道向何处求救。

2.自杀的念头是一种疾病,是失常的征兆。大多数自杀事件根本不是一时兴起——不是一瞬间的决定。大部分的死亡是人与扭曲的思想意识长期挣扎的结果。自杀者往往是再也无法忍受痛苦了。即便她/他其实不想去死,也知道只有死亡能够终结一切痛苦。

3.当谈到大脑健康问题时,许多孩子是软弱无助的,正如一百年前的儿童面对传染病。太多情况下,正如我们的案例,他们的脆弱和敏感被忽视了。一个孩子会被什么情景激怒,或是会影响他们的快乐感和潜力,这些情况都可能让人迷惑,令人心碎。如果我们对这些漏洞缺乏辨识能力,将会付出更多、更可怕的代价。这些代价将不仅仅是诸如科伦拜恩、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纽敦、查尔斯顿等校园悲剧背后的伤亡数字,更有无数悲剧在悄无声息地上演,缓慢地吞噬着我们的同事、朋友和亲人的家庭生活的日日夜夜。

「悦读者荐」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两类相互矛盾的情绪同时在我心中呈现:踏实和担心。

之所以会感到踏实,是因为我从书中学到了太多太多:关于性格养成,关于人际关系,关于成长环境,关于学校管理,关于交友,关于反思,关于痛苦,关于悲悯,关于自我救赎,关于与世界和解……

它们,有的给我力量,有的促我警醒,有的让我震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绝不仅仅是一位母亲的反思,更是一本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教科书。莫名的,我希望某一天,能有机会在读书会的现场分享它。

之所以会感到担心,则是因为联想到了自己和亲友:我和我们也都有身处青春期的孩子,本书作者苏珊所忽略的她儿子在长达两年时间里由于抑郁症而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情绪异常的细节,我能拍着胸脯说我肯定没忽略过吗?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真正的懂得吗?还是自以为是的无所不能?我们对这个内心忐忑、压力满满的小孩真的有那么了解吗?……每一个疑问,都带着满满的不确定,进而演变成担心。

或许,我应该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苏珊,是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的枪手之一的母亲,她的儿子迪伦和他的好朋友埃里克共同策划并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校园枪击案:他们杀害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致伤24人,随后两人自杀。

这本书,是一位普通又勇敢的母亲的反思,从惨案发生的一刹那起,她原本充满阳光的人生顷刻间进入彻底的黑暗,那黑暗带来的令人窒息的绝望,似乎预示着永远。泪水、懊悔、心碎,似乎都没有任何用处,她在惨案发生后得了恐慌症,第二年又罹患乳腺癌……很多很多次,她和老公都希望“还不如把我也杀了”,死亡是简单的,而活着,太过艰难。

抛开苏珊在书中描述的大量的对迪伦的思念、回忆和心疼不谈,只摘取其中最能给我以启迪的内容,并对其评论一二吧——

启示一:天使型的孩子在青春期时更容易经历情绪困扰或精神障碍。

在书中,苏珊梳理了儿子迪伦的成长经历,小时候,迪伦一直是一个“天使型”的孩子:自我要求高,始终表现谦和,彬彬有礼,对人礼貌,处处压抑自己的感受,很少反抗或提出不同的意见,努力证明给人看,“我是一个符合大家期待的完美孩子”。爸爸妈妈都认为养育迪伦的难度比养育哥哥低很多。

这一类孩子的共同点是:成绩卓著,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但同时,由于担心破坏自己的完美形象,他们会深深隐藏自己的痛苦,越是亲密的人,越有可能最后一个知道。这样的性格特质,更容易在青春期引发抑郁、焦虑或精神障碍。

所以,要特别留意和当心那个看起来特别乖巧、特别听话、特别好养、特别顺从的孩子,他的内心也许正在经历如沸腾火山般的痛苦,而你作为家长却毫不知情。

启示二:青少年抑郁或其他情绪障碍远比想象中高发,且抑郁症的表现与成年人不同。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按照美国疾控中心披露的数据,自杀在10~14岁人群中是第三大死亡原因,其次是15~34岁的人群。因此,在美国,除去事故和谋杀,任何手段都没有自杀导致死亡的年轻人多。2013年曾有一项研究,调查了6500名青少年,结果显示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1个有自杀的念头,每25名青少年中就有1位曾经自杀未遂,但其中只有一半人接受了治疗。

青少年特别是男孩,会更倾向于沉默寡言,暴躁易怒,自我批评,沮丧,不明原因的疼痛,发牢骚,睡眠紊乱,胡搅蛮缠,这些都是他们患抑郁症后的表现。作为父母,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错失帮助孩子摆脱抑郁的最佳时机。

启示三:留意一个十几岁孩子的伙伴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依然引用书中的一段话:2001年,一份针对青少年校园枪手的研究报告总结了两个发现:一是,在研究涉及的34名青少年枪手中,25%是结对行动的,这一点与单独行动的成人暴力有显著不同。二是,这些结对子的孩子当中,通常是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另一个属于听从型,依赖性强,情绪抑郁。

而苏珊的儿子迪伦恰巧就是那个听从型、情绪抑郁的孩子,他习惯于跟在哥哥后面做选择,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感受,听从父母的引导。这种依从型、依赖型的孩子,在同伴关系中也容易成为其他强势同伴的跟随者。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校园枪击案现场,迪伦有四次没有开枪,而这四次都是在埃里克跟他分开时做出的。这足以表明埃里克给迪伦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这样的同伴压力胁迫下,迪伦才跟随他进行了这场杀戮。性格偏弱、依从性强的孩子,在同伴群体中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更容易因为胁迫而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因此,留意一个十几岁孩子的伙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投入的关注度,应该远远超过关注孩子的学习。苏珊在书中遗憾地说,她留意到了孩子的伙伴,但只是更关心伙伴对迪伦学习的影响,而没有去深入了解他们对什么话题感兴趣,他们的精神领域到底在进行怎样的交流。在这一点上,是特别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

启示四:有效避免校园欺凌,家庭的日常关注不可或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绝不仅仅是肢体冲突,目前更多的是表现为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如有意排挤、边缘化),以及网络欺凌等。

青春期是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的过渡期,他们非常愿意跟同伴有深度交往,但在交往过程中,有时难免存在伤害。不论是欺凌的一方,还是被欺凌的一方,都会因为“欺凌”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父母能做的,就是保持细致敏感的观察,采用恰当的沟通模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密切关注孩子的同伴交往情况,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睡眠、食欲、情绪是否存在异常,这应当成为青春期家长的一项常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青春期孩子构建良好的价值体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才可能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施以援手。

启示五:面对巨大的灾难,只有勇敢面对,才有机会疗愈。

苏珊经历的情感创痛是巨大的、不可想象的,但她面对巨大创伤的想法和行为,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止不住地痛哭,眼泪像自来水一样不断流出来,从那以后,我决定与所有情绪共存亡,我逐渐意识到,试图回避或逆转哀伤的情绪,是毫无用处的,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活下来,并且在未来的岁月里,竭尽所能地了解、理解未知的一切。”

是的,所有令我们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的情绪,只有面对,而不是逃避,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恢复元气,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起点。

她选择书写作为辅助她面对一切黑暗的心灵之光,并最终写成了我们看到的这本书,正是由于她敢于往深层挖掘最真实的感受,书写才帮她缓解了痛苦,这本身就是一个疗愈的过程。她的自我疗愈,也将惠及更多的孩子与家庭。

启示六:父母对子女,仅有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信任。

苏珊认为她和丈夫尽到了作为父母的所有责任,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儿子长大,在惨剧发生之前,她一直认为孩子跟自己的关系非常亲密,无话不谈。所以,她始终无法明白,孩子为什么要对他们隐瞒。

令人异常痛心的是,在儿子举起枪支之前,他已经得了两年的抑郁症,而父母毫无察觉,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父母足够尽责、亲子关系融洽的表现。

在亲子沟通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有足够的“好奇心”,在从孩子那里得知更多的信息之前,不要着急下结论。当你发现孩子有了问题行为时,往往是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先去寻找孩子内心的动机,这要比先对他进行道德评判重要得多,否则孩子就会闭紧他的内心,你们之间的沟通大门也就随之关闭了。而且,你并不能听到那一声“砰”的提示音。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衡量一次好的亲子对话的重要指标,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由孩子主导的谈话内容占比能否达到60%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比例,那很大可能就是家长在自说自话,还自以为亲子互动良好。

迪伦的爸爸妈妈都是对自身很有道德要求、对行为举止有规范、强调热心助人的、负责任的父母。他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最终养出一个视他人生命如草芥的孩子?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这个特别困扰我的问题,在苏珊的书里并没有给出答案。读完这本书后,我又认真看了她在TED的演讲《我的孩子是校园枪手》,也读了很多书评,其中有一种诠释是比较能说服我的——

想把自身的道德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需要一个关键词——“信任”。

它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情感上的信任。当一个孩子的情绪感受都能够被父母看见、理解、接纳、懂得,在他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父母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再去跟孩子讨论是非对错,而不是用相反的步骤,孩子才能最终确立对父母情感上的信任,才能放心地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第一时间向父母寻求帮助。有亲密的亲子关系和温暖安全的情感做基础,才有可能实现价值观的传递。

二是能力上的信任。在这本书里,当迪伦跟小伙伴发生冲突时,妈妈总是教导他要宽容礼让,要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在妈妈的道德范畴中,这样的价值观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对于孩子,这样的指导完全无法解决他在学校中遇到的困境。因此妈妈的建议在儿子看来是完全无效的,慢慢的,他也不再信任妈妈的其他建议,最终发展成在妈妈面前隐藏一切。

当家长在社会中行事的方式无法获得孩子的钦佩和尊重时,家长告诉孩子再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规范,也没有办法真正传递给他。因为,价值观的传递,需要情感上的信任,更需要对家长整体价值和能力的信任。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想从价值观层面影响到你的孩子,你需要活成他敬重、钦佩、仰慕的人。

写完以上六点启示,我感觉到了某种宽慰与放松,的确,这样的书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自我释放与救赎。的确,天底下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极端事件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们希望Ta平安喜乐,但,仅有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仅有爱也是完全不够的。

通过这个让人心碎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去学习如何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沟通、相处,很多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如果通过读一本书,我们可以提前避开雷区,提前绕过大坑,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的最后,想起苏珊说过的那句话:“如果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你问我对父母偷看孩子日记的评价,我肯定坚决反对。但自从迪伦离开了我们,我宁愿背弃这种观念,从日记里更多地了解他,帮助他,或许,他就不会离开。”瞧,当生命与某一条原则发生背离时,我们才明白孰轻孰重,只是,此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

悦读者:蓝心
编辑:粒粒绒
头图:JOE
审校:GG.Garden

【纸版图书无货,移步 微信读书 可免费阅读电子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父母无条件信任的孩子,有多强大?
【苏珊小语】养儿方知父母恩
把同学扔下楼,对于这起校园惨剧,我们成年人应该反思什么?
调查显示童年被欺凌者长大后抑郁概率是他人4.8倍
金星儿子被嘲笑:你妈以前是男人!儿子霸气回应让她倍感骄傲
孩子被打了,教孩子打回去的是三流家长,一流家长的做法该学学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