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结果却失败了?

秦始皇为了加强统治,在文化上采取了统一文字,在经济上采取了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而史书记载,秦始皇是采用小篆统一文字,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出土的秦朝文字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秦隶,这是为什么呢?是史书的记载错了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了“书同文字”的诏令,废除六国各自使用的文字,要求所有人使用小篆字体进行书写。

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文字呢?战国时期,不但各国的政治是分裂的,文字也是各不相同。统一六国后,六国旧地官员呈交上来的文件,秦始皇很有可能看不懂,而秦始皇又是个工作狂,每天必须看完公文才休息,可以想见,秦始皇在看公文时还要玩“猜字游戏”,内心是多么崩溃。再者秦始皇使用秦国文字颁发诏书,六国旧地官员无法辨认,导致政令阻塞。

政令统一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而文字统一是政令统一的前提,所以,为了提升行政效率,保证政令统一,秦始皇决定统一文字。

那么怎样统一文字呢?秦始皇首先是下令废除六国文字,随后制定全国统一的文字标准。由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读元)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作为三部标准字书(等同于现在的字典)。目前三部字书都已失传,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秦始皇巡游天下时在泰山、琅琊台等地留下的刻石,刻石是秦始皇公布、李斯撰写的最有名的文字,刻石上的字体就是小篆。

但是从出土的秦朝简牍上,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秦隶,这又如何解释呢?窃以为出现此等现象是因为秦始皇用小篆统一天下文字的做法失败了。文字最重要的功能是交流,所以文字能不能够传播开来取决于文字是否便于识别及书写,小篆虽然整齐漂亮,但难认难写,华而不实,隶书比小篆更加简化,书写效率也更高,非常实用,也更容易普及。

关于隶书的起源,西晋的书论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秦朝程邈因犯罪而被罚做劳役,在做劳役时,程邈发现司法官用小篆书写文书非常难写,然后程邈就发明了一种替代它的书写字体,也就是隶书。后来程邈发明隶书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就赦免了程邈的罪,并让程邈做御史,由于程邈本身是个徒隶,而且隶书又是在徒隶中间流行,所以得名隶书。

但是这个故事是杜撰的,因为根据考古资料发现,早在秦武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隶书的雏形。不过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秦朝还是后世,都认为隶书比小篆更容易书写,更为实用。也说明文字的流行有它的自然规律:从俗从简,违背了此规律,人们就不会去使用。

虽然秦始皇统一文字失败了,但是我们仍应该肯定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功绩,主观上他是为了加强统治,可是客观上他大大便利了思想的统一。文字是跨越时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对形成中华统一的心理,统一的文化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但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也存在缺点,他采用了华而不实的小篆,而没有采用简便易写的隶书,这也导致了统一文字的失败,直到汉代才真正实现了“书同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笔讲堂|老崔讲书法 隶书探源
隶书的创造者程邈——狱中创隶
【长安万年】之一百二拾二:书同文,从文字的统一到思想的统一,让长安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之“心”
秦始皇时期文物上的文字隶书比小篆多,书同文真的成功了吗
欣赏秦代古老文字,有一股震撼灵魂的力量
书同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