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藩王选讲(陆)-蜀王朱椿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482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5分钟)

在写完《省愚说明帝》系列之后,一直对于明朝的故事依依不舍,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那缺少什么呢?仔细看来,在“说明帝”系列里都没有提及过朱椿的名字。
终明一代,朱椿可谓是第一贤王。

因为希望为这位几百年难得一遇的贤王做一次普及,所以才特意开设《明朝藩王选讲》系列。如果直接讲他或许会显得突兀,所以才会先讲述他四位兄长(樉、㭎、橚、梓)和一位弟弟(柏)的故事。

朱元璋的二十六子里,如果朱标算是治国理政第一人,朱棣算是率军征战第一人,朱柏算是文化素养第一人的话;给朱椿安排某项的第一人还真不好具体形容。因为朱椿过于全面,过于善解人意,也过于懂得如何与父亲、侄子、兄长三位不同的皇帝的相处之道。

终于等到你,今日我们讲述蜀王朱椿的故事。

有点可惜的是,如此贤能的朱椿,却没有一张画像留存至今。

  • ·七岁受封,博览群书

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1371年4月4日出生于南京。朱椿的母亲是郭惠妃,郭惠妃是谁?这可是一位大有来头的女子,郭惠妃的父亲便是著名的郭子兴。

在蒙元统治华夏的后期,郭子兴是诸位群雄中崛起的很重要的一位,同时,朱元璋能够起势,也是在郭子兴打下的基本上发展而出。另外,郭子兴既是郭惠妃的生父,也是马皇后的养父,所以郭子兴也是妥妥的朱元璋老岳父。

这样说很合适,郭子兴的势力范围大多都被朱元璋这位女婿继承。

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十一子朱椿,十三子朱桂,十九子朱橞,外加十二女与十五女。而朱椿,便是郭惠妃子女中最年长的一位,很显然,从母系势力来看,朱椿相当有实力。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一,朱椿受封蜀王,当时尚不足7周岁。同时受封的所有人中,朱椿也是最年长的一位。

虽然有一个极为有势力的母系亲族,但是朱椿本人并不因此跋扈,一方面是他有一众兄长,另一方面,朱椿本人个性孝慈当先,又极为爱读书。所以成长阶段的朱椿,既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有母亲的爱护,还有一个优良的性格。这一切为后来朱椿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十八就藩,蜀中秀才

史载,洪武十八年(1385年)冬十月,明太祖命蜀王朱椿、湘王朱柏、卫王朱桂、汉王朱楧诸王阅武于中都。中都是哪里?这可是朱元璋的老家,今安徽省凤阳县。阅武的意思即是学习军事技能。当时朱椿十四岁,当他到达中都后,朱椿以读书作为课余时间最主要的任务,同时,闲暇之余,朱椿也与相伴的儒生探赜经史。

当时朱椿尚未就藩,但是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椿便立下了“忠孝为藩”标准进行自我警醒。同时,深受老父亲喜爱的朱椿被朱元璋称赞为“蜀秀才”,这样的赞誉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可见当时朱椿本人的文化素养,不敢说是诸子中的第一,但也绝对是翘楚。

蜀王府旧址图,现已不复存在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元璋召回蜀、湘等王回京师,成都的蜀王府修建完成,随即令朱椿准备就藩。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初一,朱椿正式就藩成都,当时18周岁,朱椿带着王妃蓝氏与一岁半的嫡长子朱悦燫,去往成都开启新生活。

  • ·慷慨解囊济学子,礼聘方陈待上宾

到达成都后,朱椿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聘任大儒方孝孺为蜀府世子傅。

我们在《省愚说明帝-明成祖朱棣》章节里,讲述过方孝孺的故事,但是那一章节说主要围绕历史传说“诛十族”和方孝孺人生后期的经历进行论述。实际上,早年的方孝孺举止端庄,学问渊博,连朱元璋称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先德化而后政刑,与朱元璋严刑峻法的思维相悖,所以洪武朝,方孝孺并不受重用。但是朱元璋依然有意栽培方孝孺。方孝孺在蜀王府做世子傅一事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换个角度思考此事,朱椿其本人治理蜀地的思维也与方孝孺的仁政理念类同。

另外,著名的鸿儒陈南宾也得到了朱椿的礼遇,陈南宾在蜀王府任长史。有方陈二人辅佐朱椿,使得当时整个蜀地学风良好。

朱椿知晓蜀地有大量学子因为家贫无法坚持读书,随即拿出自己的俸禄,每月一石禄米接济蜀地学子。

  • ·番人入寇找根源,大减赋税订新政

由于蜀府所辖的范围,依然属于边陲地区,所以番人入寇这种事,几乎难以避免。朱椿到达蜀地后不久也遇此事。当时番人进攻并且火烧了黑崖关,黑崖关在哪里?便是如今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的北建黎乡牛市坡。

朱椿便向朝廷求救,朱元璋随即派遣都指挥瞿能与凉国公蓝玉出兵大渡河将番人击破。瞿能何人也?后来奉旨北伐的时候把朱棣打得满地找牙的猛士;蓝玉呢?这可是一代战神。后来的靖难之役,瞿能若是有蓝玉一起战斗,不至于寡不敌众被朱棣燕军击败,当然,若有蓝玉,猜测朱棣也不敢靖难。

两位超级猛将前来增援,很快番人入寇这种事就看不见了。这时候如果一般藩王,或许回到自己的王府过安乐日子是首选,但是我们的大明第一贤王朱椿不会这样做。

朱椿前去番人居所实地调查,发现番人入寇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赋税征收严重,民众已然活不下去才出此下策,事实证明,民众被折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也就不会再顾及。随即朱椿在蜀地大减赋税,制订蜀地集市规范,自此始,蜀地大治。

通过规矩的制定,帮助民众过上安稳不折腾日子,朱椿的做法,其实值得几百年来很多人好好学习。

  • ·宗教委员会主任

除了上述举措之外,朱椿本人对于蜀地的宗教事务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尤其是佛教的发展。

四川的峨眉山,乃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此处供奉着骑着白象的普贤菩萨。朱椿时常攀登峨眉山进行参拜。峨嵋山上所建的清音阁接王亭就是为了迎接朱椿而设。

今峨眉山清音阁

当然,关于接王亭为谁而建也另有说法,《峨眉伽蓝记》称:“阁下旧有接王亭,王者孰谓,谓御前头等侍卫海清伍格也。”这位海清伍格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说是替他修建。但如果在清康熙年间之前就有接王亭的说法的话,那么最早作为接待朱椿的可能性更大。可惜,目前已经史无可考。各位看客以后有机会游览峨眉山之时,可去接王亭探访一二。

  • ·蓝玉的女婿?

有一件事,历史上一直存疑,即是朱椿有可能是战神蓝玉的女婿?

我们在“朱允炆章节”讲过蓝玉案,在“晋王朱㭎”也提及过蓝玉案。

史载,蓝玉有一女,嫁蜀王朱椿是为王妃。但是这个史载,并非是正史,而是在《明皇盛事述卷一》和《弇山堂别集卷一》所记载。这两本书皆为王世贞所写。王世贞是谁?是生活在嘉靖年间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这事儿《明史蓝玉传》未曾提及,生活在一百多年之后的王世贞,他是怎么知道的?所以,问题来了,蓝氏是蓝玉女儿这回事,有没有可能是艺术润色?

再说蓝玉,一方面,蓝玉是太子朱标正妃常氏的舅舅,这是确信无疑的。朱标去世后,功高盖主蓝玉自然不会把朱允炆放在眼里,另一方面皇太孙朱允炆还不是蓝玉外甥女常氏所生,而是太子次妃吕氏所生。

所以,朱元璋除掉蓝玉只需要找到一个理由而已,他的理由是蓝玉府上找到了一万把军刀。但是我们遍寻“蓝玉案”的始末会发现,如果真如王世贞所言,朱椿是蓝玉的女婿,那么朱椿其本人能够独善其身,并且在“蓝玉案”后也不受影响,这他是怎么做到的?

根据上文提及的两本玄幻野史的记载,蓝玉是朱椿的老丈人。“蓝玉案”发之后,如果依谋反罪论处,蓝玉将被施以“凌迟处死”的大刑。这样的话,到最后就是千刀万剐,不复存在了。朱元璋要为蓝玉留下全尸,具体的操作方法,这里不详谈,有意了解者可自行搜索了解。被处死后的蓝玉,其皮囊之身以草木填充在各省中传阅,以儆效尤。到达最后一站云南省后,本应送还南京,但是被蜀王朱椿上奏,希望留下。朱元璋随即同意朱椿留下他老丈人的象征之体。

几百年过去了,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去想象一下,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蜀王妃蓝氏通过这样的方式见到自己的父亲,感想若何?蜀王世子朱悦燫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供给自己1/4血统的外祖父,感想若何?蜀王朱椿以这样的方式见到自己的老丈人,感想若何?同样是这两本玄幻野史,记载朱椿王妃蓝氏于1394年薨逝,莫非是受其父亲牵连?

但是,关于蓝玉的最后遭遇,正史里并未记载是何等的刑罚,只知道是被处死,且牵连一万五千人。而到了21世纪,小说型记述本《大明朝的另类史》里,蓝玉被描述成被皮囊填草,各地传阅,最后留给了蜀王妃蓝氏做纪念,甚至两百多年后张献忠攻陷蜀王府发现所谓蓝玉的象征之体还挂在城楼上以儆效尤。个人觉得,这个记载过于玄幻,有刻意污名化朱元璋的嫌疑。蓝玉该不该杀,放在当时朱标已经离世的环境下,该杀,但是不应该用如此残忍的刑罚方式。

到了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对于明朝尤其是对于朱元璋的污名化在互联网兴起的早期,其势头极为昌盛,不妨我们找找这里面的缘由,可能会解决一大波历史之谜。

综上所述,省愚姑且认为:

1.蓝氏并非蓝玉之女,甚至蜀王妃不一定就姓蓝;

2.蓝玉未被如此残忍刑罚处死;

3.也没有所谓朱椿与王妃留下蓝玉皮囊悬挂城楼之说。

  • ·胞弟谋反,周公安王室之心也

说完蓝玉,我们再说说朱椿的另外一位至亲,胞弟朱橞。为什么说他呢?因为朱橞,他真想谋反。

朱橞,1379年4月30日出生,朱元璋第十九子,郭惠妃所生,蜀王朱椿胞弟,也是郭惠妃所生三子两女中排行第四,且三子中的最幼者。朱橞在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1391年5月17日)受封谷王,封国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一带,古称上谷郡,所以为谷王。

永乐年间,大约在1416年前后,谷王朱橞密谋谋反。作为同母胞兄的最长者,朱椿先于朱棣知晓了朱橞意图谋反之计划。至于朱椿是如何知晓的,大概率是朱橞告诉他的,甚至有可能朱橞还说过:“哥,要不我们一起?”。

朱椿了然朱橞的计划后,并没有劝止这位胞弟,或许他也知道朱橞的德行,很难劝得住。在朱橞意图谋反之前,他在封国内夺民田地,侵吞赋税,杀无罪之人,早已民怨四起。

所以,对于胞弟朱橞的处理方式,朱椿所做的便是向四哥朱棣告发。我们简单思考一下,对比实力,朱橞意欲谋反肯定很难成功,失败后免不了是阴阳两隔甚至殃及无辜,告发此行径,或许还能保住朱橞的命。

事实也如朱椿所想,永乐十五年二月初六(1417年2月22日),朱橞和两个儿子朱赋灼、朱赋爚一起被朱棣削为庶人,朱橞与家人一同被囚禁于徽州新安卫公署内,谷国也被撤除。

朱椿检举朱橞的行为,实际上从侧面保住了朱橞的命,朱棣朱橞兄弟间也不至于兵戎相见,对此,朱棣也是深知此理。朱棣因此赞誉朱椿“王此举,周公安王室之心也。”这里的所谓“周公安王室之心”应该指的是历史上的周公旦为了辅佐当时的周成王也是自己的侄子,对于想要谋反的三哥管叔与五弟蔡叔进行对抗的故事。

不得不说,朱棣给了朱椿极大的赞许。

  • ·三十岁做祖父,二代蜀王传嫡孙

朱元璋为蜀王府所立谱系为:“悅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朱椿有子六人:

嫡长子朱悦燫,1388年出生,封世子,1409年21岁早逝,谥号悼庄世子;

次子朱悦燿,1392年出生,封华阳王(华阳,地名,今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旧时华阳县包括今成都市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双流区等大部分地区);

三子朱悦燇,1393年8月6日出生,封崇宁王(崇宁,地名,今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旧称崇宁县,管辖地区包括今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部分地区);

四子朱悦炘,1395年6月10日出生,封崇庆王(崇庆,地名,非重庆,实际指今成都市代管县级市崇州市);

五子朱悦(火劭),1395年年底出生,封保宁王(保宁,地名,今四川省南充市代管县级市阆中市,保宁醋发源地);

六子朱悦烯,1407年10月25日出生,封永川王(永川,地名,今重庆市永川区)。

关键点出在嫡长子世子朱悦燫处,他懂事太早了,13岁做父亲。朱悦燫长子朱友堉1401年出生,因此,30岁的朱椿便收获了自己的嫡长孙。并且,因为世子朱悦燫早逝,最后朱椿也依照《皇明祖训》,将蜀王王位传给嫡长孙朱友堉。

  • ·五十二岁过世,历代景仰

永乐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1423年3月22日),朱椿薨逝,差13天满52周岁,依照古人习惯认为其享年五十二岁。

薨逝后的朱椿被朱棣上谥号为“献”,故史称“蜀献王”,这是一个极为高赞的谥号,为其华丽的一生定下基调。

朱椿的一生,文学修养高,对待番人宗教界皆礼遇,万事研究本质,也为蜀地两百多年的大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大明第一贤王”的称谓,朱椿当之无愧,并且受到历代景仰。

然而,后世蜀王府内,还有何等故事呢?我们下一辑继续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士方孝孺与成都:探秘方正街和明朝蜀王府的渊源
晋王府与红楼梦
读书种子方孝孺:人称小韩愈,师从名儒宋濂,殉大道被朱棣灭全族
傅友德弃陈友谅,归朱元璋,女嫁皇长孙,学王翦自污?为何被诛?
明太祖诸子之十蜀王朱椿
[人物传记]蜀献王朱椿:一个儒雅的藩王,一生躲过多场政治风波,并得以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