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高明的挑拨离间,让你诛自己的心!

每天为你用不一样的视角解读《资治通鉴》

关注后回复'通鉴',有解读的1~4部电子版送您

《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 汉纪四十七

东汉·汉桓帝延熹九年(丙午,公元166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初,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以岑晊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滂尤刚劲,疾恶如仇。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衡以属资,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硃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怨之。于是二郡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起初,当桓帝还是蠡吾侯的时候,曾经跟着甘陵国人周福读过书。等到他当了皇帝以后,擢升周福担任尚书。当时,和周福同郡的河南尹房植,在朝廷也很有名望。于是,乡里的人编了一首歌谣说:“天下为人言行正派,有房植;靠当老师做官,有周福。”两家的宾客,互相讥笑和攻击,于是各人树立自己的党羽和门徒,逐渐结成怨仇。因此,甘陵国的士人便分为南北两个部党,对党人的议论从此开始。

汝南郡太守宗资任命范滂为功曹,南阳郡太守成任命岑为功曹,都非常信任,让他们奖励善良,惩罚邪恶,整顿和澄清太守府的吏治。范滂尤其刚毅强劲,看见罪恶犹如见到仇敌。范滂的外甥李颂一向没有德行,中常侍唐衡将他托付给汝南郡太守宗资,宗资任用李颂为吏,范滂却将公文搁置案头,不肯召见。宗资迁怒他人,捶打书佐朱零。朱零抬头对宗资说:“这是范滂刚正的决断,今天我宁愿被笞打而死,也不违背范滂的决定。”宗资方才作罢。郡太守府中的中级官吏以下无不怨恨。于是,两郡就传出讽刺性的谣言说:“汝南郡的太守是范滂,南阳郡人宗资只不过负责在文书上签字。南阳郡的太守是岑,弘农郡人成只是闲坐着吟咏。”

【解析】

这两段材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有些地方却有共同点,这也是今天咱们要聊的。

先看第一段。

周福、房植为同乡,但周福因教授过汉桓帝而被重用担任尚书令,房植则靠着自己努力担任了河南尹(帝都所在郡级别官员为尹,东汉为河南尹,西汉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委书记、省长)。

本来没什么,但乡间有好事者编歌谣说,周福当官靠关系,房植才是真名士。

再加上两家门客攀比,导致两家关系迅速恶劣。

再说第二段。

汝南郡太守宗资与郡功曹范滂的事情。

前者宗资重用并极其信任范滂。

但在一次人事任免上,宗资想任用中常侍唐衡推荐的李颂(也是范滂的外甥),但范滂不执行。

于是宗资责怪书佐朱零,朱零却说:

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

坚决执行范滂的命令,被打死都没关系,看看这话说得。

紧接着就传出来那句谣言: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第一段故事咱们先不说,不过是看一看,重点在第二段。

重点在这一句:

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怨之。

宗资重用范滂,其主要目的是让其整顿地方吏治,范滂此人公正廉洁,行事端正谁都说不出个问题来。

本来范滂的外甥李颂走中常侍唐衡的路子想某个官位,恰恰范滂又掌管这一块,通常情况下极有可能会高抬一手,给李颂一个职位,但范滂没有。

从范滂的角度来看,其一,李颂走宦官的路子,本来范滂就看不爽宦官,现在想通过走宦官的路子在自己上手做官,没门!

其二,李颂本身在地方名声就不好,如果范滂放过李颂,别人只会说范滂此人搞双标,严于律己、疏于律己,到时候范滂名声也不会不好。

再从汝南地方官吏的角度来看。

为什么他们会怨恨范滂?

因为这家伙抓吏治,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抓了不少,又严格纪律,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自然是招人狠。

但奈何,范滂深受宗资的信任,想动他不容易。

所以,再来看那句歌谣: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范滂不是太守,却称呼他为太守,宗资是太守却说他只会签字盖章。

其中内涵可谓是极其歹毒,意思就是说宗资这个太守不过是傀儡,而真正汝南太守是他范滂。

这就是典型的在挑拨离间范滂和宗资的关系。

哪怕宗资再怎么信任范滂,听到这话内心也多少不是个滋味。

更何况之前宗资捶打朱零事件。

资迁怒,捶书佐硃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

宗资是太守,是一把手,但他的话居然没有一个郡功曹范滂管用,下面人只听范滂的不听他宗资的。

别看朱零好像恪守规则,但实际上他那话太高级黑,其中内涵就是在说宗资已经被范滂架空。

咱们再联系其汝南官吏对方范滂的怨恨,那么这次朱零"据理力争"与歌谣的传出,其实都是在挑动宗资与范滂的关系,目的就是让宗资不再信任范滂从而收回相关权力,以此解绑汝南地方官吏。

【闲扯】

还记不记得第一段材料,现在和第二段材料联系起来,就是今天的主题,挑拨离间。

对于挑拨离间的认知,可能咱们大多数人想的就是背后说坏话、告状之类的。

但这个东西都是小儿科,而且你这样说对方又不是傻子你说啥他就信。

因此,如果从人性入手去看挑拨离间这个事情,你会发现其实还有更高明的办法,比如上面的两个材料故事。

对此,总结提炼可以有两个方面。

其一,刻意制造不平等。

比如,朱零对宗资说的那话,就是在制造不平等。

即把原本应该有的待遇给降了,而不应该有这个待遇的人却提了。

自然这个被降低待遇的会认为是提待遇的是拿了自己的,内心会对他有所不满。

比如,陈平离间范增和项羽,就是通过对使者待遇的落差变化实现的。

其二,刻意制造差距。

比如,两个人都差不多,但每一次给你多一点,给另一个少一点。

久而久之,少的那个心理也会不高兴,总觉得拿多的那个人一定用了什么手段才如此,自然也会他有所怨恨。

其三,刻意比较。

这个就更简单了,也不用说坏话,就突出某人比他更厉害,希望他多学学就行了。

不断说、不断拿来比较,或表扬另一个更厉害。

久而久之,老被说不行的,提高每提高不说,但大概率是对那个经常和他作比较的很不爽。

人性就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更差。

人性更是在有限资源中没有人愿意成为最吃亏的。

真正高明的挑拨离间,让对方自己产生对对方怨恨、不满的情绪,而自己却不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求(137):宗资主诺  成瑨坐啸。伯成辞耕  严陵去钓。
《后汉书·党锢传序》原文及翻译
61、三国江夏八俊都有谁?
卷二百六十四 ◎职官部六十二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 编修-●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汉末三国的江夏八俊都是谁,刘表等几人的表现感觉名不符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