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是成熟的人,看问题不看对错,只看利益!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0卷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原文】(可跳过直看解析)

司隶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衡,御史大夫谭,知显等颛权擅势,大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于是衡惭惧,免冠谢罪,上丞相、侯印绶。天子以新即位,重伤大臣,乃左迁尊为高陵令。然群下多是尊者。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连乞骸鼻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司隶校尉、涿郡人王尊上书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明知石显等专权擅势,作威作福,是海内祸害,却不及时奏报皇上,予以惩罚,反而百般谄媚,曲意奉承,攀附臣下,欺瞒主上,心怀邪恶,迷惑君王,丧失大臣辅政的原则,都为大逆不道!这些罪恶发生在大赦之前,尚可不究。然而,在大赦之后,匡衡、张谭指控石显时,不自责不忠之罪,反而故意宣扬突出先帝任用倾覆小人的失误。妄言什么'文武百官畏惧石显,超过了皇上’。这种卑君尊臣的言论,是不该说的,有失大臣体统!”于是匡衡惭愧恐惧,脱掉官帽谢罪,缴还丞相、侯爵的印信、绶带。成帝因新即位,不愿伤害大臣,就下令贬王尊为高陵县令。可是百官中很多人都认为王尊之言有道理。匡衡沉默而心不自安,每逢遇到水旱天灾,都接连请求退休让位。而皇上则下诏安抚慰留,不批准他辞职。

【解析】

之前的文章讲了,石显因为汉元帝驾崩,其众党羽被清算。

这种清算既有打击报复、也有对利益的争夺更有浑水摸鱼。

上面材料里面被弹劾的匡衡、张谭就是被浑水摸鱼的。

汉成帝在面对王尊的弹劾,却并没有对两人做出处理,反而将起头的王尊给处理了,这就是颇值得玩味的地方。 

先来匡衡和张谭的情况。

当时石显权力极大,又有汉元帝支持,匡衡是丞相、张谭是御史大夫,两人同为三公。

对于石显,两人是复杂的。

一方面,驱逐石显,把朝政扭到正道上来,他们两个可能也想干。

另一方面,之前牛逼如周堪、萧望之和石显斗都没好下场,何况匡衡和张谭,有几斤几两他们也是明白的。

最后一方面,身为丞相、御史大夫,有权力、有利益,稳稳的把位置做下去不就行了嘛,管那么操心事干嘛呢?

不能说匡衡、张谭不想干这事,只能说他们的情况颇为复杂,既有利益计算,也有风险考量,更有人性因素。

而汉元帝死后,两人对石显进行弹劾,也不能说他们良心发现,更多是之前两人涉及与石显有勾连,需要如此来与石显进行切割。

再说说王尊。

他是司隶校尉,负责京城地区的官员纠察监督,和刺史差不多。

他弹劾匡衡、张谭在石显在位的时候没有去想着匡扶社稷,那他自己就弹劾了?

这种自己站在干岸上说别人颇有“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这个不是重点,因为之前汉成帝继位大赦天下,那么之前犯的错基本上可以过往不究,包括一些与石显的勾连。

因此,王尊的切入点是,匡衡弹劾石显没问题,但是他自己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把责任推卸到汉元帝头上。

这个东西相当于匡衡说错话,被王尊抓到把柄拿来利用。

其实按照之前文章的分析,这个时候,具体犯了什么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接着这个机会,把一批人搞下来,获得上位机会才是关键。

比如,把匡衡和张谭搞下来,丞相、御史大夫这个位置不就空了嘛。 

而王尊在这件事上,不排除有想法通过把匡衡、张谭搞下来,来为自己上位铺垫声望。

再说说汉成帝的处理。

天子以新即位,重伤大臣,乃左迁尊为高陵令。

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这就是汉成帝的处理方式,贬谪王尊,安抚匡衡。

这么做其实有几个意思。

第一,就是材料中说的,汉成帝刚即位,情况不清楚、权力不稳固,贸然裁撤御史大夫、丞相,不利于朝堂稳定。

第二,之前对石显弹劾,牵连了不少人,处理王尊颇有暗示,差不多就行了,这事情到此为止的意思。

第三,匡衡经过这件事之后,其实在朝堂中已经算是站不住脚,安抚他固然有汉成帝的政治需求,更有权术思考。

对匡衡的不处理和安抚,相当于网开一面、有罪不究的施恩,这样匡衡想要混下去就必须紧紧抱住汉成帝的大腿。

第四,这也是基于第三推导出来了,匡衡能为汉成帝干点什么?

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连乞骸鼻让位;

无他,挡枪背锅而已。

对于的当时的大环境、意识形态,出现灾祸必然要有人承担责任。

要么就是天子,要么就是三公。

既然把匡衡你留下来,那么有了灾祸,匡衡你不得自觉得站出来,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一揽?

这点眼力劲都没有?

说白了,把匡衡留下,就是想把他当擦屁股纸,有事的时候丢出去,等太脏了就是清算的时候。 

而匡衡也没办法,要不答应,现在就收拾你。

答应了,好歹有一线希望。

【启发】

毫无疑问,这里王尊的是被汉成帝给利用了一把。

虽然被撸掉,但是可以预测,之后王尊会重新起复。

跳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这里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更多是基于利益考量。

汉成帝的对匡衡的不处理,对王尊的贬谪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尤其是涉及这种人事变动,利益考量、政治平衡更是如此。

毕竟,小孩子只看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不过话又说回来说,何为对错呢?

留给你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二》(一)
汉成帝初年的连环弹劾案,隐藏了三场政治斗争,胜利者输掉了未来
汉成帝非常喜欢的一个人——张放
“朱云折槛”典故的来历
赵尹韩张两王传(六)
大汉王朝:史丹切谏太子得保全,王凤掌权石显遭贬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