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驗母血測胎遺傳病女教授奪2國際獎

■趙慧君教授獲得「IFCC年度青年研究新人獎」以及「2011年度傑出學人獎」兩項國際級科研大獎。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淑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淑環)成功利用孕婦血漿驗出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趙慧君,近日成為全球首名IFCC「青年研究新人獎」得主,並同時榮獲英國臨床生物化學系講座教授協會頒發「傑出學人獎」。勇奪兩項國際級科研大獎的趙慧君表示,促成其「科研夢」的「啟蒙老師」,是中大醫學院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對方令她明白「科研精神」在乎嚴謹,需要對公眾負責,對她影響至深。

趙慧君36歲,於香港完成初中後,便到澳洲升學。她1997年於澳洲昆士蘭大學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資格,兩年後於中大進修博士後研究生。在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安排下,她成為盧煜明「徒弟」。當時,盧給予她的首項任務,是利用非入侵產前方法,診斷隱性遺傳病,「他的要求非常高,工作極度艱巨」。2002年,研究成功,趙慧君透過抽取孕婦血液,能檢驗出胎兒是否患上遺傳病「乙型地中海貧血症」,令她奪得香港科學會頒發的「青年科學家獎」。

技術準確度逾96%

 及後,趙慧君與盧煜明鎖定研究目標,把技術用於研究測試唐氏綜合症。2007年引進大規模平行測序技術,證實DNA測序技術可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其後,技術經大規模驗證後,今年初她發表研究報告,發現技術準確度逾96%,可用於臨床應用,為研究帶來新突破,亦令她在月前獲得上述兩項國際級科研大獎。

已向醫局介紹新技術

 趙慧君指,榮獲兩項國際大獎,證明香港科研已獲國際肯定,亦等同打了「強心針」。她希望有關研究可於明年推出作臨床應用。

 此外,她已把有關技術向醫院管理局介紹,正等候當局回覆會否採用。

感同身受落力研究產檢

 趙慧君研究產前檢查多年,亦曾為自己作產前「檢查」。她憶述,2005年懷有一對「孖女」時,當時不幸證實患有妊娠高血壓,「醫護人員很擔心。但我對他們說,不用擔心,我會自行檢查胎動,時機一成熟便剖腹,最終安全誕下孖女」。自此,她對產前檢查研究特別著緊,「因愈早成功,就愈多人受惠」。

 對於科研上獲得成就,趙慧君非常感謝家人的支持,體諒她花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她亦特別點名感謝「師父」盧煜明,對方對她的最大啟發,除了科研技術外,更重要是科研態度,「最好當然是快、靚、正。但做不到快,亦要正。因分析一旦錯誤,便會誤導市民」。

 她勉勵有志從事科研的年輕人,遇到挫折時,不要氣餒;亦不要認為,可一步登天。縱使研究結果不如意,亦不要緊,因為「任何研究均會對科研有貢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醫聖堂*民間中醫
從三個病案看中醫治療低血壓
金創膏
黃煌教授妙用溫經湯
陳以平教授巧用蟬花經驗
《方術紀異》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