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三十一)诗仙太白“上阳台帖”
师宋堂2018-07-28 15:17:30

《上阳台帖》,纵28.5cm,横38.1cm,草书, 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创作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上阳台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将《上阳台帖》赠给毛泽东。1958年,毛泽东主席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故《上阳台帖》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上阳台帖》为李白自书的四言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李白书《上阳台帖》的缘由,实际来自于李白和司马承祯的故事。司马承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个人文学修养极深,他与李白一同被列为“仙宗十友”之人。李白在公元724年出蜀游三峡,至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得到司马承祯赞赏。后唐玄宗命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建立道观,并题写匾额。公元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并来此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故有感而书《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附《上阳台帖》图片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 李白《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你看过吗?
李白书法《上阳台帖》
李白《上阳台帖》高清附释文
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李白书《上阳台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