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该不该 与 值不值
文/子非鱼

《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这本书很实用,适合小学到初中的孩子,以及希望在写作上有所精进的人。

建议家长或老师带着孩子一起读。(o^^o)

读完后写了一篇文章,原文如下:

————————————————————————

该不该,是道德问题,是良知问题。做一件事符合道德,符合良知,就是该做,否则就是不该做。

值不值,是经济问题,是利益问题。一件事做了对自己有利益,就是值,否则就是不值。

现在很多人做事都在问“值不值”,很少有人问“该不该”。我要报考哪个专业?上哪所大学?要不要跳槽?跌倒的老人要不要扶?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在问,如果我做了这样的选择,会不会得到更大的利益?或者遭受更大的损失?而这个选择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自己的良知,仿佛并不重要。

不断遵循“值不值”做出选择,就会让你不断的追求物质欲望,多了还要求更多,满足了今天的物质欲望,就会盯着明天的,满足了这次的,就会盯着下次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一切凭利益判断,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势力、唯利是图。越是这样做,就越是忽略“该不该”的问题,即使能煊赫一时,也会给自己的内心留下无尽的空虚。

凡事都先问“该不该”,该做的再做,不该做的就不做,这就是遵循道德,遵循良知做事。

能百分百遵循道德做事的,那是圣人;有时候能做到,有时候做不到的,那是普通人;完全做不到的,那就是没道德的“坏人”。

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圣人也不是天生就是圣人,他还得修身。圣人尚且修身,何况我们普通人?

什么是修身?我认为,修身就是努力让自己做应该做的事。

如何修身?我建议大家读《论语》。

《论语》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模仿,习是练习的意思。

向谁学?向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两个意思,一是道德高尚的人,一是地位高的人,也就是领导。孔子认为,一个地位高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君子可以简单理解为道德高尚的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模仿道德高尚的人,通过不断的练习,使自己形成一种惯性思维:

遇事但问该不该,仅此而已。

End
2021.0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洞见儒家思想精髓的32个关键词
阳明学:圣学、心学、实学的统一
君子之道:泰而不骄
儒家思想与当前廉政建设
十三句话,说尽君子之道
儒家及儒教之精典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