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清使命,更新观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学习心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22年4月9日,有幸学习了北京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的专题讲座。近三个小时的讲座有理论的深度,更有实践的引领。

       一、 不忘教育初心 砥砺前行
      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必然使命,最初我们是想着培训的孩子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可是教着教着,却变了味道。老师的任务在于提高分数,评比看两率一分;班主任的任务不是如何培养孩子如何做人,主要的任务是填表。教师自己也把教育事业变成了赚钱的职业。聆听今天的讲座,让我们重新拾起教育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家从多个方便给一线教师明晰了前进的方向。
      二、所考即所教,抓好指挥棒
     教师上课教给学生的不能单一的是知识技能,而应该是掌握知识体系的方法。也就是让孩子学会一种方法后,用于转化,知识迁移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能力,进而达到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美好愿景。学生学会方法,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考试从庞大的知识框架中取样,这样“教~考~评”一体化的方式是我们新时代的老师能够接受的。
      知识结构化,我们在实践的大单元,大概念,就是很好的印证。例如,小学数学学习“时间”单元,也可以融会贯通的把小学涉及到的有关时间的单元进行整合重组,再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知识情况,重新安排学习课节。做到教有所依,学有所指。再比如,语文的群文阅读,单元主题学习,组块学习等。教师在引领学生做学问的同时,掌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思维,这就是深度思考,这就是高阶思维,这就是孩子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要的学会学习的方式,这就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小学老师也应该关注高考

     曾经听史宁中教授讲座时,听到高中课程标准如何强调……那时我就想,哦,史教授是高中课程标准组长,谈高中课标很正常,如今想来是我过于肤浅了。高中的课程标准不就应该和小学,和九年义务教育一样的大目标吗?我们教育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学的识字写字能力弱,后期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难上加难;小学数学算理不通,后续实践性题出现,责无从下手;小学不读书,后期高考卷子都很难读的完……这都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常识。所以专家推荐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书,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及时入手拜读。

      四、课堂改进在于改变现状
     从专家描述一位语文老师随手翻开课文,简单看看参考书,草草打开课件,领着学生各种读,各种分析……相信很多中国教师都有共鸣!是啊,这不就是说我吗!无独有偶,前一段做过一项调研,调查一二年级老师晨读是否会亲身带孩子共读。有86%的老师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在于晨读时间忙着各种汇报,留给学生的则是选出班级读书较好的代替老师领读。这样也仅仅做到了读,至于读的如何,读懂了什么……无从考证。
      因为没有时间深度思考,深入备课,深度学习也无法落实。那么就一句力不从心就可以甩锅吗?不!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民教师,我们还是应该让学习成为常态,让深度思考成为常态。因为学习了,可能很多事情做起来就轻松了;因为深度思考了,可能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有头绪了。
       结束语:专家讲座中的几个案例分析,非常有代表性。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有高阶思维能力,深度思考的意识,才会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最终才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专家的讲座,让我们教育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教学,给我们未来努力提供了方向。未来需要会思考的人,不仅仅是会刷题的人。作为育人的阵地主宰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改变观念,改进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学习“深”在何处
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单元统整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策略探究
多边形的面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教研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三月份课题研讨活动:淼泉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