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考研:病理学重点知识整理(十七)

上一次给大家整理到了病理学免疫相关疾病,今天整理的内容是很让大家头疼的一个章节:泌尿系统疾病。这个章节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很容易混淆,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肯定会觉得云里雾里,甚至连疾病的名字都记不住,但是只要静下心弄懂了还是很容易记住的。

泌尿系统疾病的内容比较多,需要进行两次整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给大家整理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内容。

泌尿系统疾病(一)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1、概述:急进性肾小球又称急进性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肉眼观肾脏体积增大、呈大白肾。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分类

Ⅰ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性肾炎。发病机制是:抗基膜抗体和基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而发病。基膜有缺损和断裂。IgG、C3线性沉积。没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呈线性荧光。抗基膜抗体阳性。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壁层上皮增生,新月体形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指的是Ⅰ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抗基膜抗体和肺泡基膜有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的相关症状。好发于中青年,预后差。

Ⅱ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发病机制是:肾小球内循环或者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激活补体而发病。基膜有缺损和断裂。IgG、C3颗粒状沉积。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呈颗粒状荧光。循环免疫复合物可阳性。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壁层上皮增生,新月体形成。好发于老年,预后居中。

Ⅲ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又称免疫反应缺乏性肾炎。发病机制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肾损害。基膜有缺损和断裂。没有IgG、C3沉积。没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没有免疫荧光。但是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ANCA阳性)。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壁层上皮增生,新月体形成。好发于老年,预后较好。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概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儿童,病情轻重不一,可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肾脏肉眼观呈双侧对称性肿大,呈大红肾、蚤咬肾。大多数预后良好。

2、组织学特征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增生。光镜下: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病变严重处毛细血管壁可有纤维素样坏死。电镜下:脏层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基膜之间可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内有颗粒状的IgG、C3沉积。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1、概述: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又称脂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名字很多,大家记住脂性肾病和 “微小”两个字就好)。好发于儿童,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肾功能一般正常。肾脏肉眼观呈大白肾。预后:可以自发缓解但是易复发。

2、病理学改变: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肾小球基膜正常,没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光镜: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可以有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电镜: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注意这里是脏层上皮细胞而不是壁层上皮细胞、系膜细胞等)、肾小球基膜正常,没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编辑:医考帮小虎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床医师【病理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
精华各种肾病的分类,从来没有这么透彻的了解
病理学:肾病综合征相关的肾炎类型
肾穿刺病理学临床应用概略介绍
肾内病理图解:有形结构沉积肾小球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