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理 能量代谢与体温

1.骨骼肌收缩对外界物体做一定量的机械功(简称外功)外,其他用于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所做的功最终都转化为热能

【例12019N8A 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C.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
D.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2.热价
vs氧热价
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
食物的热价可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分别指食物在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糖、脂肪生物热价等于物理热价
蛋白质则不同,这是由于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被氧化,因而其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

【前车之鉴】2021N9A物理热价与生物热价不相等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
动物性脂肪   
D.植物性脂肪

参考答案
B

【例
22017N9A 关于食物氧热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氧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
B.蛋白质的氧热价随耗氧量改变而改变
C.指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D.指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3.将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糖、脂肪、蛋白质的呼吸商分别是1.00.710.80
混合型食物的呼吸商一般在0.85左右;
糖尿病患者,机体主要依靠脂肪代谢供能,因此呼吸商偏低,接近于0.71
长期饥饿患者,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故呼吸商接近于0.8
肌肉剧烈活动时,由于出现氧债,糖酵解加强,产生大量乳酸,结果使肺排出CO2量明显增大,呼吸商增大
当营养摄入过多,一部分糖转化为脂肪时呼吸商变大,甚至可超过1.0
肺过度通气、酸中毒情况下,CO2大量排出,可导致呼吸商>1
肺通气不足、碱中毒情况下,呼吸商将变小

汪师兄提醒

肺过度通气肺排出CO2量增大,呼吸商增大;
肺通气不足肺排出CO2减少,呼吸商变小;
酸中毒时,机体为了代偿,就要多呼出CO2(排酸),所以呼吸商增大;
碱中毒时,机体为了代偿,就要少呼出CO2(保酸),所以呼吸商减小。

【例
32014N14A 下列情况下,呼吸商测定值接近0.7的是
A.糖尿病
B.酸中毒
C.长期饥饿而明显消瘦
D.多食而肥胖

4.
若测定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乘以20.20KJ/L,即可得到这段时间内的产热量

【例
42011N12A 临床上测定能量代谢时,为了简洁,只需测定
A.一定时间内的CO2产生量
B.非蛋白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

5.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肌肉活动(最主要)
精神活动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最显著 30%糖、脂肪分别约为6%4%;混合型食物10%左右;
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20>30代谢率逐渐增加

汪师兄提醒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与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无关可能主要与肝脏处理氨基酸或合成糖原等过程相关

6.下丘脑对摄食行为的调控
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刺激则多食,破坏则拒食
摄水中枢下丘脑外侧区与摄食中枢极为接近
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刺激则拒食,破坏则摄食过多而肥胖

7.激素对能量代谢过程的调节
糖代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调节;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8.
基础代谢率的相关考点!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量;
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精神紧张及食物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在测定BMR时受试者保持清醒,静卧,肌肉放松,至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食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BMR的高低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而是与体表面积呈正比
BMR除与体表面积相关外,还和性别、年龄有关;一般男性的平均值比同年龄组的女性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

汪师兄提醒
人在安静时的心输出量和和BMR一样,并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心指数主要用于不同身材的个体心功能的评价

9.
只需测量在基础状态下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体表面积,即可计算BMR
BMR=耗氧量×20.20÷体表面积。

【例52018N9A 测得某人在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为1.6m²,BMR约是
A.150KJ/(m2·h)
B.167KJ/(m2·h)
C.177KJ/(m2·h)
D.186KJ/(m2·h)

10.
导致BMR升高&降低的疾病!
BMR升高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甲亢、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糖尿病、体温升高;
BMR降低甲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垂体性肥胖、肾病综合征、病理性饥饿

11.
体温相关考点!
体核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其中肝和脑的代谢旺盛,在全身各器官中温度最高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体温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日节律生物节律主要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控制
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在月经周期中,女性体温在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0.3~0.6;排卵后体温升高是由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作用于下丘脑所致(注:是孕激素的作用!!不是雌激素)
成年女性体温平均高于成年男性0.3
儿童和青少年体温较高,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而体温偏低;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调节能力较差,故体温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动

12.产热器官!
1主要产热器官:肝脏骨骼肌安静时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
2褐色脂肪组织在寒冷环境下发挥重要的产热作用,特别是在新生儿尤为重要
3)战栗产热  
4非战栗产热又称 代谢产热褐色脂肪的代谢产热为主;
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存在解耦联蛋白(UCPUCP主要作用是使线粒体呼吸链中的氧化和磷酸化脱耦联(磷酸化就是ATP合成的过程,脱耦联的意思就是耗氧但不产生ATP,从而使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量散发出来
当受到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作用时,UCP就成为易化质子通道,H+顺浓度梯度沿UCP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使经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建立的质子跨膜电-化学势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不用于合成ATP
褐色脂肪组织的代谢产热量大,但成年人体内含量很少,在新生儿体内则较多;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发生战栗,故寒冷条件下主要依赖代谢性产热(褐色脂肪)维持体温                          

生化
延伸T3可诱导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引起物质氧化释能和产热比率均增加,ATP合成减少,导致机体耗氧和产热同时增加

【例62020N10A 非寒战产热作用最强的组织
A.脑组织
B.肝组织
C.白色脂肪组织
D.褐色脂肪组织

【例
72010N14A 新生儿棕色脂肪组织具有产热功能的关键性生物分子是
A.瘦素
B.解耦联蛋白
C.增食因子
D.脂联素

【前车之鉴】
2022N139X.寒战产热的特点包括
A.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B.肌肉收缩转化为外功
C.常见于新生儿                      
D.寒战产热前出现肌紧张

汪师兄点评
:本题考察“战栗产热(寒战)”相关知识点!(9版生理P220
①战栗是指骨骼肌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A选项正确),其节律为9~11/分,在肌电图上表现为成簇的高幅波群集放电,此时肌肉收缩活动不做外功,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B选项错误)
②在寒冷环境下,机体首先出现肌紧张,或称战栗前肌紧张(D选项正确),此时代谢率有所增加,在此基础上出现战栗,可使代谢率增加4~5倍,产热量明显增多,有利于维持体热平衡。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发生战栗,故寒冷条件下主要依赖代谢性产热(褐色脂肪)维持体温C选项错误)AD

13.产热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寒冷刺激可引起下丘脑释放TRH,后者刺激腺垂体释放TSH,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和分泌;
也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ENE,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代谢性产热增加;

2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非战栗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此外,ENE、生长激素也能促进代谢性产热

【前车之鉴】
2021N138X参与人体产热调节的内分泌激素有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糖皮质激素

汪师兄点评
此外,ENE、生长激素也能促进代谢性产热这句话什么意思?
即促进产热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生长激素没提到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那就一定不选!故选BC

【例
82008N21A 寒冷刺激可引起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
ACRH
BTRH
CGnRH
DGHIH

14
.机体散热途径?
安静状态下主要散热方式辐射散热(占60%
皮肤温度>环境温度,散热方式:辐射散热(主要)、传导、对流、不感蒸发;
皮肤温度环境温度,散热方式可感蒸发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为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15.
有些不能分泌汗液的动物,不感蒸发是一种有效的散热途径,如狗在炎热环境下常采用热喘呼吸的方式来增加散热

1
6.汗液的考点!
汗液不是简单的血浆滤出物,而是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
汗液中水分约占99%固体成分约占1%固体成分大部分为Nacl,也有少量的乳酸、Kcl、和尿素等;
刚从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血浆是等渗的,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在醛固酮的作用下,汗液中的Na+Cl-被重吸收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
因此大量发汗造成的脱水常表现为高渗性脱水

【例
92017N141X 对汗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汗液中不含蛋白质
B.刚刚分泌的汗液渗透压高于血浆
C.汗液中的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
D.由汗腺细胞被动分泌

17.在体内有三种情况能够引起汗腺分泌汗液: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味觉性发汗;
温热性发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交感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使全身小汗腺分泌汗液参与体温调节
精神性发汗大脑皮层运动区交感肾上腺能纤维出汗的部位主要在掌心、足底及前额等处;与体温调节关系不大

延伸:两种汗腺的区别(大汗腺和小汗腺)
大汗腺局限于腋窝和阴部等处,开口于毛根附近,从青春期开始活动,可能和性功能有关,而与体温调节反应无关
小汗腺可见于全身皮肤,其分布密度因部位而异,手掌和足跖最多,额部和手背次之,四肢和躯干最少。然而,汗腺的分泌功能却以躯干为最强
小汗腺体温调节反应重要的效应器,在炎热的环境下以及运动和劳动时对维持体热平衡起到关键的作用。

18.机体通过交感神经控制皮肤血管的口径,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来调节皮肤血流量使散热量符合当时条件下体热平衡的需要。

【例102009N13A 循环系统实现体温调节的主要途径是
A.增加心输出量
B.调节血液温度
C.调节皮肤血流量
D.控制血流速度

19.人和恒温动物区别于变温动物的主要特征具备完善的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当环境温度有较大幅度变化时,仍可通过调控产热和散热反应,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20.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中暑→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1发热属于调节性体温升高,是体温调节活动的结果(重调定体温调定点上移);由于发热初期体温低于新的调定点水平,机体首先变现为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随即出现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调定点水平

2
中暑时,是由于机体的散热能力不足体温调节中枢本身的功能障碍所致,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并非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的上移

【例112016N14A 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的原因是
A.散热过程受阻
B.体温调定点上调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D.产热过程过强

参考答案:
1~5 B/C/A/D/C

6~10 D/B/B/AC/C
11 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代谢
生理学┃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 夏季不出汗才健康?你绝对做错了!
爱出汗是身子虚要大补?小心越补汗越多!
『走进医学』盛夏,保护好你的“天然空调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