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推荐 | 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月第8卷第1期

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永辉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菏泽 274100)

摘要: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平阳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

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实施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有效提高治

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平阳霉素;聚桂醇

血管瘤属于先天性良性肿瘤,其中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面颈皮肤为多发部位,唇、舌等部位少发 [1] ,对正常组织的形态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常采用药物治疗,如平阳霉素、聚桂醇等,其中平阳霉素为广谱抗生素,聚桂醇注射液属于新型硬化制剂 [2] ,特性为微局麻。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5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与14例;年龄为3岁-40岁,平均年龄为(38.36±3.27)岁;发病部位为面颌部、唇部、舌部与腮腺分别为12例、9例、5例与4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与13例;年龄为4岁-41岁,平均年龄为(38.16±3.12)岁;发病部位为面颌部、唇部、舌部与腮腺分别为13例、8例、4例与5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疗效评价标准国际上常用的4级分级标准,1级:(差):瘤体缩小0%-25%;2级(中)瘤体缩小26%-50%;3级(好):瘤体缩小51%-75%;4级(优)瘤体缩小76%-100% [3]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认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恶性肿瘤;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药物过敏;不配合研究者 [2] 。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差异呈P>0.05。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平阳霉素治疗:使用地塞米松5mg,平阳霉素(生产厂家:天津太河制药有限公司)8mg,2mL利多卡因(浓度为1%),取生理盐水500mL混合,注射治疗,使用剂量(6.0-8.0)mg/病灶。给予观察组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使用地塞米松5mg,平阳霉素8mg,2mL利多卡因(浓度为1%),取生理盐水500mL混合,注射治疗,使用剂量(6.0-8.0)mg/病灶。聚桂醇注射液(生产厂家: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20.0mg/mL,(8.0-10.0)mL/病灶。表面病变患者的进针部位为周边粘膜或皮肤,待穿刺后回抽出现见血,将药物推注。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需根据瘤体肿胀、回抽淡红色药液、颜色苍白确定;在治疗后,体位保持为病变部位低体位,约(8-10)min。在2周后进行复诊,治疗2次是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治疗效果: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疗效评价标准国际上常用的4级分级标准,1级:(差):瘤体缩小0%-25%;2级(中)瘤体缩小26%-50%;3级(好):瘤体缩小51%-75%;4级(优)瘤体缩小76%-100% [3] 。以病变大小为评估标准,结果包含治愈(病变缩小为76%-100%)、好转(病变缩小为51%-75%)、无效(病变缩小为0-50%)。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行数据统计,所选择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分别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运算,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Mean±SD表示,采用t试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采用χ2 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所示。

讨论

在胚胎早期,单纯内皮细胞形成的管状物便是原始血管,形成致密网,在器官组织的不断发育中分化为血管丛,从而引发血管瘤,以口腔颌面为多发位置,不仅影响正常功能,还影响美观程度,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血管瘤的内部存在许多血管内皮细胞,均表现为异常增生,无法自行退化 [4] ,极易发生淋巴管、血极大细胞聚成血管与聚集现象,临床常通过毒性药物破坏该血管内皮细胞,将其生长进行抑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平阳霉素属于抗生物,具有广谱性,直接作用细胞DNA,抑制其合成,同时产生自由基,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和分裂,干扰该肿瘤细胞的代谢。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运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5] ,能够使口腔颌面正常功能与形态最大限度保留。又有研究 [6] 表明,平阳霉素注射量大极易引发组织损伤,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如肿胀、感染等。聚桂醇属于局麻剂,具有局部的镇痛作用,可使病灶出现萎缩、硬化等,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应用于血管瘤等基本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7] ,且治疗效果显著,毒副反应小,在临床血管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学者对口腔颌面血管瘤患者实施聚桂醇注射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98.9%,证实了该药效果显著,且组织坏死等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良好 [8] 。

本次研究结果中,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实施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硬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献推荐 | 聚桂醇与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与并发症临床对照研究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不同栓塞材料对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贵阳19岁女孩“麻药过敏”死亡,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教训?
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
小儿血管瘤,勿要盲目忽视(注射治疗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