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 第一卷 ~~~~ 第四卷

第一卷 前汉、后汉、吴、魏、晋

前  汉

相     刺  史

    吴  相

袁  盎  《史记》。

      江都相

程  嘉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建平敬侯程嘉以将军击吴楚,用江都相侯,孝景四月丁卯封。

董仲舒  《本传》:武帝即位,仲舒以贤良对策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中废,为中大夫。

郑当时  《本传》。

    扬州刺史

张      《华阳国志》

魏  相  《本传》:复有诏守茂陵令,迁扬州刺史,居部二岁,征为谏议大夫。

黄  霸  《本传》: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为颖川太守。

柯    《昌邑王贺传》:封海浑侯就国数年。扬州刺史柯奏贺与故太守率史孙万世交通。

向  武  《本传》太仆王音举武贤良方正。拜谏议大夫,迁扬州刺史,五岁,入为丞相司直。按《传》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职在进善退恶,此见汉刺史之重。    

杨  莽  《华阳国志》:扬州刺史杨莽,字翁君,武阳人。

士孙张  《儒林传》五鹿充宗授平陵士孙张。 仲方注:姓士孙,名张,至扬州牧。

    梁  相

褚  大  《张释之传》、《儿宽传》:有梁相褚大,在武帝时与郡守等。

王  恬

    楚  相

陈  婴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堂邑安侯陈婴相楚,元王十二年。

冷  耳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相侯冷耳以楚丞相守彭城,拒布军功侯。

吕更始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滕侯吕更始用楚相侯,高后四年四月封

冯  唐  《本传》:景帝立,以唐为楚相。

张  尚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山阳侯张当居父,尚以楚相,王戊反,不听死。

令狐伯子  《王霸妻传》:当在建武十五年封楚公后。

郡  守

   丹阳太守

  按汉丹阳郡为今江苏境者,江乘秣陵句容胡孰溧阳五县

    会稽太守

  按:汉会稽郡,为今江苏境者:有吴、曲阿、毗陵、阳羡、无锡、丹徒、娄,七县。

庄  助  《本传》:谕淮南还,拜会稽太守。奉三年计,因留侍中。

朱买臣  《本传》:拜会稽太守,诏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岁余,与将军韩说击破东越有功,征拜主爵都尉。

鲁  伯  《儒林传》:施仇授张禹琅、鲁伯为会稽太守。

周    阳朔三年,见《越绝书》。

  临淮太守

  按汉临淮郡,为今江苏境者,有取虑、淮浦、九犹、睢陵、盐渎、淮阴、下相、开陵、广平、兰阳、海陵、舆、堂邑、乐陵、射阳、开阳十六县。

孔安国  《儒林传》。

路温舒  《本传》。

薛  宣  《本传》:成帝初即位,宣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出为临淮太守,徙东留。

  琅邪太守

  按汉琅邪郡,为今江苏境者,有赣榆、即来、慎乡、驷望四县。

赵  贡

杨  彤  《王商传》:大将军凤连昏。杨彤为琅邪太守。

杨  荣  《儒林传》:戴授梁人杨荣琅邪太守。

朱  搏  《本传》:为护漕都尉琅邪太守,迁大司农。

   东海太守

    按东海郡,为今江苏境者,有下邳、良成、朐、海曲、建乡、祝其、厚丘、容邱、东安、曲阳、司吾、建陵十三县。

鲁  赐  《儒林传》:申公弟子鲁赐,东海太守。

尹翁归  《本传》:为弘农郡征拜东海太守,拜辞。廷尉於定国以高第入守右扶风。

韦  弘  《韦贤传》:次子弘至东海太守。又《韦玄成传》:贤卒,玄成授爵兄弘太山都尉,迁东海太守。

冯  立  《本传》:徙上郡野王立代为太守,后迁为东海太守,徙太原。

金  参  《金日殚传》:金敞子参,哀帝即位使匈奴,中郎将越骑校尉安定东海太守。

   沛郡太守

    按汉沛郡为今江苏境者,有萧、广戚、丰、沛、扶阳五县。

段会宗  《本传》:竟宁中五府举为西域都护,更尽还,拜沛郡太守。

何  武  《本传》:迁沛郡太守,复入为廷尉,坐,母在郡,降沛郡都尉。

后  汉

刺 史 或 牧

    扬州刺史

鲍  永  《本传》:自鲁郡太守,拜扬州刺史,母忧去。

欧阳歙  《本传》:为河南尹,建武五年,坐事免。明年,拜扬州牧。

樊  晔  《本传》:光武初,征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数年,迁扬州牧,视事十余年,坐法,左转轵长。

观  恂  《刘般传》:永平元年,徙封居巢侯,复随诸侯,就国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宜蒙旌显。十年,征般行执金吾。

董  勤  《王充传》:会稽上虞人,著《论衡》。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张  禹  《本传》。

严  遵  《华阳国志》:巴郡严王思为扬州刺史,惠爱在民,每当迁官,吏民塞路,攀辕,诏遂留之,居官十八年卒。又《政事》:扬州刺史严遵字王思,阆中人,在司隶校尉陈禅纪山后。

尹  耀  《本纪》:九月,扬州刺史尹耀讨贼范容等於历阳,军败,为贼所杀。

刘  祜  《本传》:除任城令,兖州举尤异,迁扬州刺史,时会稽太守梁曼坐征复,迁祐河东太守。

欧阳参  《戴就传》:会稽上虞人,仕郡仓漕椽,扬州刺史欧阳参奏太守成公浮臧罪,遣部从事薛安收就于钱塘县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慷慨直辞,色不变容,安深奇其壮节,表其言辞,解释郡事,免归乡里。太子刘宠举就孝廉。《后汉书·桓纪》延熹二年八月,封尹勋等七人为亭侯。注;欧阳参修武仁亭。

陈  翔  《本传》:拜侍御吏,时正旦朝贺,大将军梁冀威仪不整,翔奏冀恃贵不敬,请收按罪。迁定襄太守,征拜议郎,迁扬州刺史。举奏豫章太守王永奉,事中官吴郡太守徐参在职贪秽。并征诏廷尉,由此威名大振,后拜议郎。

臧  旻  《本纪》:十一月,会稽人许生自称越王,寇郡县。遣扬州刺史臧旻讨破之。三年十一月,臧旻率会稽太守陈寅,大破许生於会稽,斩之。《臧洪传》:熹平元年,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众以万数。拜旻扬州刺史,率丹阳太守陈寅击昭,破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旻等进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迁旻使为匈奴中郎将。

敬  韶  《赵氏金石录》跋尾:汉扬州刺吏敬使君碑,在河东平阳。额题云:汉扬州刺史敬君之铭。碑已残阙,可辨者,尝辟司隶从事,又为治书侍御史。最后云,年五十三,光和四年闰月,遭疾而卒。《姓苑》戴《凤俗通》有:敬韶,汉末为扬州刺史。《后周书·敬珍传》、《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作歆。《东魏敬君像颂》:十世祖,汉扬州刺史歆。《姓苑》作韶,疑转写之误。

巴  祗  《太平御览·良刺史上》谢承《后汉书》:巴祗,字敬祖,为扬州刺史。在官不迎妻子,俸禄不使有余,夜与士对坐,暗中,不然官烛。按,巴祗,见《魏志·陶谦传注》,中平初,徐州刺史。

周  乾  《朱传》:汜催作乱,伤时犹在中牟陶谦以伤为太师,因移檄奉迎天子,乃奏记於曰:徐州刺史陶谦,前扬州刺史周乾等敢言之,行车骑将军,河南尹莫府。

刘  遵  《太平环宇记》:吉州引雷次宗《豫章记》曰:灵帝末,扬州刺史刘遵上书,请置庐陵、鄱阳二郡,献帝兴平元年始立。

陈  温  《袁术传》:初平四年,术将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无称徐州伯。一作陈神。

刘  繇  《吴志·孙策传》: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扬州旧治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术用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策乃说术乞平定江东,术表策行殄寇将军,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渡江转斗,所向皆破。刘繇弃军逃遁,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策自领会稽太守。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严  象  《吴志·策传·注·江表传》曰:建安二年夏,汉朝遣议郎王辅奉戊辰诏书,今以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吴志·孙策传》:策并江东,曹公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吴志·孙策传》:建安五年,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吴志·孙权传》:策薨,以事授权。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时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之地。

刘  馥  《魏志·本传》: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术、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之。数年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於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堤,以溉稻田,官民有畜。按其时,扬州江南诸郡巳全归孙氏,馥所有惟江北之九江、庐陵二郡,且不完。《本传》:建安十三年卒。

温  恢  《本传》: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本传》:太祖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魏志·本传》: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於是有樊城之事。《本传》:文帝践祚,以恢为侍中。

    徐州刺史或牧

领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五郡国。建安十八年,徐州部郡得下邳、广陵、彭城、东海、琅邪、刺城、城阳、东莞,凡八郡国。

王  尊  《本传》:天子复以尊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

刀子都

盖  豫  《周防传》: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防尤能诵读,拜为守丞。防以未冠谒去,师事徐州刺史盖豫,举孝廉。(按:东汉无世祖庙号。)

王  景  《本传》:景三迁为侍御史,永初十五年,拜河堤谒者。建初七年,拜为徐州刺史。明年,迁庐江太守。(按似为永平十五年)。

刘  福  《杨伦传》:顺帝即位,遂留行丧于恭陵,服阕征拜侍中,上书曰:往者徐州刺史刘福等衅秽既章,成伏其诛。

杨  秉  《本传》:为徐州刺史,迁任城相。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

应  志  《本纪》:四月,九江贼蔡伯流寇郡界,及广陵。闰月,蔡伯流等率众诣徐州。刺史应志,字仲节,曾祖父顺。

陈  琦  《后汉纪》:永和四年,时良二千石,有:任峻、苏章。后有:陈琦、吴祐、第五访之徒。陈琦,字公鲁,陈留人,为徐州刺史。时有盗贼,琦与吏士同甘苦,后迁琅邪相。

严  羽  《华阳国志》:巴郡人士。《政事》:徐州牧,羽,字子翼,王思子也。

李  咸    《蔡中郎集太尉李咸碑》:字元卓,汝南西平人,举茂才,迁卫公相,授高密令,勤恤民隐,政成功简。除徐州刺史,百司震肃,饕餮风靡,帝念其勋,拜渔阳太守。还,迁度辽将军。

胡  广  《后汉书》:胡广举茂才,除高密令,政多奇异。《本纪》:汉安元年十一月,大司农胡广为司徒。

王  纯  《隶释冀州刺史王纯碑》:君讳纯,字伯敦,以州从事。永和二年,察孝廉,其三年,有九夷之难,出将征西,请诏兖豫督趣军粮,拜守宫令,以父司隶,还谒者宫,父丧服除,复拜郎,遂释印绂。司空辟举高第,选侍御史,因使扬州。圣朝嘉君,旋拜徐州,政尚宽弘,换在冀州,以公事去官。延熹二年八月殒殂。

百里嵩  《太平御览·良刺史上》:谢承《后汉书》曰:陈留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遭旱,嵩行部传车所经,甘雨辄沾,东海金乡、祝其两县僻在山间,嵩传驷不驻,二县不得雨,父老干谒,嵩曲路到二县,入界即雨。

巴  祗  《三国志·陶谦传注》:谢承《后汉书》曰:赵昱举孝廉,除莒长,会黄巾作乱,郡县发兵以为先办,徐州刺史巴祗表功第一,当受迁赏。昱深以为耻,委官还家。徐州牧陶廉初僻别驾从事,辞疾逊遁。

陶  谦  《三国志·本传》: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之。《续汉书郡国志注》:初平三年,分琅邪、东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建安十一年,省昌虑,并东海。《后汉纪》:四月丁卯,徐州刺史陶谦奉贡,以谦为徐州牧。《三国志·陶谦传》: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丰瞻,流民多归之,而谦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袭谦,破彭城、溥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兴平元年,曹操复击谦,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惧不免,欲走归丹阳,会张邈迎吕布据兖州,操还击布,是岁谦病死。

刘  备  《三国志·先主纪》:陶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下邳陈登曰: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遂领徐州。《蜀志·先主纪》: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吕布袭下邳,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

吕  布  《后汉书·吕布传》:备还归,布遣备屯小沛,自称徐州刺史。《本传》:建安三年,布复叛,遣高顺攻刘备於沛,破之。《本纪》:十二月癸酉,操击吕布於徐州,斩之。

车  胄  《蜀志》:先主据下邳,杀徐州刺史车 胄。《魏志·武纪》:建安四年十二月,备至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

董  昭  《本传》:太祖自征备,徙昭为徐州牧,袁绍遣将颜良攻东郡,又徙为魏郡太守。

浩  周  《吴志·孙权传注魏略》曰:浩周,字孔异,上党人。建安中,仕为萧令,至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

马  超  《蜀志·马超传注》:为司隶校尉从事,讨郭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谏议大夫。

臧  霸  《魏志·本传》:与于禁讨昌稀,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刺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以善周。《本传》:文帝即王位,迁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

郡  守

    丹阳太守

    (扬州刺史所领)

李  忠  《本传》:建武六年,迁丹阳太守,十四年,□□豫章。

马  稜  《本传》:窦宪诛,复抵罪,后数年,江湖多剧贼,以稜为丹阳太守,皆擒灭之,转会稽。

韩  演  《本传》:顺帝时,为丹阳太守。

江  汉  《本纪》:永嘉元年,丹阳贼陆官等围城,太守江汉击破之。

童  恢  《本传》:自不其令为丹阳太守。

陈  夤  《本纪》:建宁二年,丹阳太守破山越。熹平元年十一月,会稽人许生寇郡界,丹阳太守陈夤讨破之,三年十一月,丹阳太守陈夤大破许生于会稽,斩之。

张  训  《本传》:自侍中为丹阳太守,光和□年,征拜尚书。

周  昕  丹阳太守会稽周听与袁术相恶,术上孙策舅吴景为丹阳太守。

吴  景  《三国志·孙策传》:扬州刺史刘繇渡江治曲阿,时吴景尚有丹阳,策从兄贲又为丹阳都尉。繇至,皆迫逐之。

周  尚  《周瑜传》: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从孙策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还丹阳,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丹阳太守。瑜与尚俱还,为居巢长,还吴。是岁建安三年。

袁  胤  《周瑜传》。

吴  景  《孙策传》:策渡江据会稽屠东冶,攻破严白虎等,复以吴景为丹阳太守。

孙  翊  《建康实录》:建安八年,权以弟翊代吴景为丹阳太守。

孙  瑜  《孙权传》:建安九年,权弟翊丹阳太守,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建安二十年卒。

吕  范  《本传》:孙权破羽远,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阳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按:范迁扬州牧,在汉亡后,应入吴职官。

    会稽太守

  按后汉会稽郡境,在未分吴郡以前,为今江苏境者,吴、震泽、毗陵、曲阿、丹徒、安、阳羡、无锡、娄共九县,兹仍录任太守,既分以后则不录。

许  时  《越绝书》:太守府大殿秦始皇刻石,到更始元年,许时烧。

李  □  《越绝书》:吴两仓,春申君所造。更始五年,太守李君治东仓不成。按汉更始无五年,似为建武五年。

第五伦  《本传》。

尹  兴  《陆续传》。

马  稜  《本传》。

张  霸  《华阳国志》:会稽太守,在郡十年,《本传》。

赵  牧  《彭城王传》。

    吴郡太守

朱  梁  《吴地记》。

僮  和  《吴郡志》。

王  衡  《本纪》:永和三年五月,吴郡羊珍反,攻郡府,太守王衡破斩之。

曹  □  《魏志注》:曹休之祖。糜豹桓帝时。

盛  宪  《吴郡志》:高宇孔,文郡人,所友皆世伟人。太守盛宪以为上计。

陈  瑀  《吴志》。

许  贡  《建康实录》:建安五年初,吴郡太守许贡见策英杰,乃表策勇盖天下,骁雄似项羽,请朝廷征入,不然必为后患。策征知,使人遮得其表,而召贡责之,令武士绞杀。又:举孝廉,许贡来领郡。岱将宪避难,求救於陶谦。

太史亨  太史慈子。《吴书》:吴郡太守。

朱  治  《本传》: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治遂入郡,领太守事。建安七年,权表治为行扶义将军,割娄、无锡、毗陵,为奉邑,在郡三十一年,卒。又:黄武元时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以后入吴职官。

    广陵相

   按汉广陵国为今江苏境者,有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四县,即全国地。为徐州刺史所领。

    广陵太守

陈万年  《本传》:当在广陵王胥死后。

闳  孺  《尹翁归传》:闳孺至广陵相。

    东海太守

    (建武十年,为东海国王。)

    东海相

宗  均  永平元年,自九江太守迁东海相,在郡五年。

籍  褒  《东海王传》:永建二年,封东海王臻弟敏俭为侯。臻及俭念初丧父方幼,丧礼有阙,重行丧制。国相籍褒以闻,顺帝美之。

杜  乔  自东海相为侍中。汉安元年,拜光禄大夫。

黄  浮  《单起传》。

徐  璎  《本传》:再征还,迁汝南太守,东海相。

任  恭  《太平环宇记》:植石庙在朐山县北四里,始皇二十五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阙。今石门文曰:桓帝永寿元年,东海相任恭修理此庙。

    楚郡太守

孙  萌  《本纪》。

宗  湛  《杨厚传》:父统,建初中为彭城令。一州大旱,太守宗湛使统为郡求雨,即降澍。

赵  牧  《彭城王传》:元初三年,彭城王恭以事怒子酺,酺自杀,国相赵牧以状,因奏祠祀恶言。恭上书自讼,朝廷令考实无征,牧坐下狱,会赦免死。

张  皓  迁尚书仆射。八年,出为彭城相。永宁元年,征拜廷尉。

袁  贺  袁安曾孙,安帝加元服生,当在桓帝时,附见《袁安传》,亦见《风俗通》。

韦  著  《本传》。

史  弼  《本传》:光和中,出为彭城相。

汲  廉   见《朱伤传》。

薛  礼  《陶谦传》、《孙策传》。

刘  艾  《后汉书注》。

侯  谐  《三国志·武纪》。

陈  矫  《魏志》作彭城太守。《本传》: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

    广陵太守

马  稜  《本传》:章和元年。

陆  稠  《陆续传》。

张  纲  《本传》。

苟  昙  《广陵太守苟淑传》。

赵  昱  《陶谦传》:以忠见疏,出为广陵太守。

张  超  《臧洪传》、《袁绍传》。

陈  登  《吕布传》:曹操拜登广陵太守。

    临淮太守

侯  霸  《本传》。

   下邳相 

张  禹  《本传》。

孔  彪  《孔彪碑》。

杨  弼  《杨淮袁记》。

蔡  瓒  《风俗通》:平春长蔡瓒左迁武当左尉,会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蛮夷,辟瓒军曲侯,以功除新阳令,官至下邳相。

蔡  质  《蔡邕传注》。

毋车伯奇   《风俗通》。若章下邳相。

笮  融  《陶谦传》:谦以笮融为下邳相,使督广陵彭城水运。

曹  豹  《三国志注》。

    沛郡太守

韩  歆  《本传》、《本纪》:建武十三年三月辛未,沛郡太守为司徒。

贺  玄  《第五伦传》。

栾  巴  《本传》:自豫章太守迁沛相,征拜尚书。会帝崩,管陵,坐罪还家。

韩  演  《风俗通》。

具  恭  《单超传》。

袁  正  《风俗通》:袁贺子,正有重名,今见沛相。

孙  礼  《梁冀传》。

王  吉  《本传》。

苟  昱  《荀淑传》。

司马芝  《魏志·本传》。

牧  督

    扬州牧

吕  范  《本传》:曹休来伐,范督徐盛、全琮等,拒休于洞口。迁前将军,假节,还军拜扬州牧。黄武七年,拜大司马。《吴志·权纪》:八月,大司马吕范卒。

陆  逊  《建康实录》:及为丞相,领扬州牧。

诸葛恪  《本传》:建兴元年,进封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督徐州军事

冯  朝  《孙亮传》:五凤二年十二月,以冯朝为监军使者,督徐州军事。 

郡  守

    丹阳太守

诸葛恪  《本传》、《孙权传》:嘉禾三年八月,以诸葛恪为丹阳太守。六年十月,诸葛恪平山越事毕,北屯庐江。

滕  胤  《本传》:弱冠尚公主。年三十,起家为丹阳太守,徙吴郡。

聂  友  《三国志·诸葛恪传注》,引《吴录》:友讨儋耳还,拜丹阳太守,年三十二卒。

李  衡  《建康实录》:五凤元年正月,以大将军左司马李衡为丹阳太守,自芜湖又徙治宛陵。永安元年,衡以前嫌自拘司败,使还郡,封威远将军,领丹阳太守。

沈  莹  《建康实录》:后主使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率众三万至牛渚。

    吴郡太守

太史亨  《太史慈传注》。

滕  胤  《本传》。

谢  勖  《吴郡志》。

   广陵太守

孙  韶  《孙韶传》:收河部曲为京下督,统河部曲,食曲河丹徒二县,自置长史,一如河旧,后为广陵太守。偏将军权为吴郡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场远斥堠为务,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堠,皆撤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权还建业,乃得朝觐。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多寡,将帅姓名,书具识之,所问咸对。赤乌四年卒,子越嗣,越兄楷代越为京下督。

吴  穰    《孙亮传》:五凤二年七月,城广陵,拜将军吴穰为广陵太守。

   东海太守

流  略    《孙亮传》:五凤二年七月,留略为东海太守。

刺 史    都 督

    徐州刺史

    领下邳彭城、东海、琅邪、东莞、广陵六郡。

吕  虔  《本传》:文帝即位,加裨将军,封益寿亭侯,迁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讨利城叛贼,斩获有功。明帝即位,徙封万年亭侯薨。

邹  歧  《曹爽传注》:桓范都督青徐诸军事,与刺史邹岐争屋,引节欲斩岐,为岐所奏,不直坐免。

王  昶  《本传》: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

胡  质  《晋书·石苞传》:诸葛诞举兵淮南,苞督兖州刺史三泰、徐州刺史胡质、简锐卒为游军,以御外寇。《三国志·本传》:吴大将军朱然围樊城,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嘉平二年薨。(按《高贵卿公纪》:甘露二年,诸葛诞举兵反,三年春二月,司马文王陷寿春城,斩诸葛诞,则《晋书石苞传》之胡质,或另一人。)

胡  威  《三国志·胡质传》: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卒于安定。(按《晋书·威传》:拜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于位。又先历豫州刺史尚书,未言为三郡守。《三国志》所言卒于安定者,恐别有一人,非胡威。则所言成熙中官至徐州刺史者,恐亦有误。石苞传之徐州刺史胡质即胡威,更俟博考。)

    扬州都督

魏置都督扬州诸军事及扬州刺史,略如清之两江总督及江苏巡抚。都督即所拜将军,置府,有长史司马、系军诸职。刺史有别驾治中从事以下诸职。府州分置各部曲。都督军权重,刺史民事重。

曹  休  《本传》: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遣兵渡江,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拜扬州牧。明帝即位,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满  宠  《本传》:曹休薨,以前将军代都督扬州诸军事,四年,拜征东将军。与扬州刺史王凌共事,不平,王凌支当毁宠疲老。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疆,见而遣还。吴将陆逊向庐江,宠整军趋扬宜口,贼即夜遁。青龙元年,宠疏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掎其归路,於计为便。诏报听。明年,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往,射杀权弟子孙泰,贼引退。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征还,迁太尉。《齐王纪》:景初三年三月,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

王  凌  《本传》:正始初,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二年,吴大将军全琮数万众,寇芍陂。凌率诸军,力战贼退。进封南乡侯,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凌与外甥令狐愚并典兵,专淮南之重。凌就迁为司空。司马宣王既诛曹爽,进凌为太尉,假节钺。嘉平三年春,吴贼塞涂水,凌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凌阴谋滋甚。太傅司马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凌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凌至项,饮药死。

毋丘险  《本传》: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俭为镇东,都督扬州。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俭与文钦御之。恪退还。正元二年正月,俭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移诸郡国举兵。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俭败走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都。《本传》:毋丘俭反,诞斩其使,俭败。以诞久在淮南,乃复以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甘露二年五月,征为司空,诞遂反。自出攻扬州刺史乐琳,杀之。六月,大将司马文王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四面合围,表里再重,堑垒甚峻。三年,诞窘急,单骑将麾下突小城门出。大将军司马胡奋部兵逆击,斩诞。

陈  骞  《晋书·骞传》:诸葛诞之乱,复以尚书行安东将军。寿春平,拜使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安东将军,进爵广陵侯。

王  基  《本传》:诸葛诞反,以本官行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淮南平,转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甘露四年,转征南将军都督荆州。

石  苞  《晋书·苞传》:寿春平,拜苞镇东将军。顷之,代王基都督扬州诸军事。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乐陵郡侯。 (又《万氏志》扬州都督外,有荆州都督、雍凉州都督、河北。都督,皆为曹魏重镇。今辑录考登如下荆州等志。)

卢  钦  《晋书·钦传》,迁淮北都督伏波将军,甚有称绩。征拜散骑常侍、大司农,迁吏部尚书。武帝受禅,以为都督沔北诸军事。

司马骏  《晋书·扶风王骏传》:出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改平寿侯,转安东将军。咸熙初,转安东大将军,镇许昌。

   扬州刺史

   领淮南庐江二郡

温  恢  《本传》:为扬州刺史,建安二十四年,有樊城之事。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

王  凌  《本传》:转青州,从曹休征吴,与贼遇于夹石。休军失利,凌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二州刺史。

孙  礼  《本传》:明帝临崩,受遣诏,拜大将军长史。礼亮直不挠,曹爽弗便,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吴大将全琮来侵,战于芍坡。礼犯蹈白刃,贼众乃退。玺书慰劳,赐绢七百疋,征为少府。

诸葛诞  《本传》:正始初,复以诞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王凌之阴谋也,司马宣王潜军东伐,以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诸葛属兴东关,遣诞督诸军讨之,与战不利,还,徙为镇南将军。

文  钦  《毋丘俭传》: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曹爽之邑人也。俭厚待钦,情好欢洽。正元二年正月,俭钦矫太后诏,罪状司马景王。钦亡入吴。《魏书》曰,曹爽诛后,进钦为前将军,代诸葛诞,扬州刺史。

乐    《乐进传》:子果毅有父氏,官至扬州刺史。诸葛诞反,掩袭杀,《万氏志》:扬州刺史止于乐。

 郡 守

   彭城太守

向  韶  《向雄传》。

夏侯庄  《晋书·夏侯湛传》

都   督

    都督扬州诸军事

石  苞  《本传》:泰始四年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羽葆鼓吹。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以威惠服物淮北监军王琛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帝下诏,以苞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

汝阴王骏  《本传》:迁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代石苞镇寿春,寻复还,镇许昌。

陈  骞  《本传》:迁大将军,出为都督扬州诸军事,假黄钺,破吴,途中屯戍。《本传》:咸宁三年,入朝,因乞骸骨。赐冕之服,诏听留京。

王  浑  《本纪》:咸宁三年七月,以都督豫州诸军事王浑,都督扬州诸军事。《本传》: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镇寿春。《本纪》: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本纪》:太康元年二月,王浑、周凌与吴丞相张悌战于版桥,大败之,斩悌。《本传》:增封八千户,进爵为公,赐绢八千匹,转征东大将军。《本传》:二年,吴人新附,浑虚怀绥纳。坐无空席,门不停宾,江东之士,莫不悦附。《本纪》:六年正月戊辰,以征南大将军王浑为尚书左仆射,尚书褚契都督扬州诸军事。(按征南当作征东。)

褚  契  《褚裒传》:褚契,官至安东将军。(按《本纪》作褚契。)

周  浚  《本传》:七年代王浑为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安东将军。卒于位。十年《陆士龙集·与戴季甫书》:周安东薨殂,追慕切剥,不能自胜,鄙州民物同哀。

王  允  淮南王允《本传》:太康十年,徙封淮南。之国,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假节。元康九年入朝。(按元康元年七月,分扬、荆州十郡为江州。此传系预书)。《本纪》:永康元年四月丁酉,以淮南王允为骠骑将军。

谯王随  《水经注·阴沟水篇》:涡水有谯定王司马士会冢,前有碑石。榜云:晋故使持节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太安元年正月庚子,安东将军谯王随薨。

刘  准  太安二年十一月甲子,石冰自临淮趣寿阳,征东将军刘准遣广陵度支陈敏击水。《本纪》永兴元年三月,陈敏攻石冰,斩之。扬徐二州平。二年十月丙子,诏征东大将军刘准备勒所部,与刘乔并力。光熙元年《陈敏传》:据江东刑政无章,周圯、顾荣遗使密报征东大将军刘准遣兵临江。

周  馥  《本传》:帝还宫,出为平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代刘准为镇东将军,与周屺等讨陈敏,灭之。《本传》:永嘉四年,上书曰:戎狄交侵,畿甸危逼。辄与祖纳等三十人,伏思大计。于今平夷,东南为愈。淮扬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是以楚人东迁,遂宅寿春,且运漕四通,无患空乏,谨精选精卒三万奉迎,元帝遣将军甘卓、郭逸攻馥,旬日而馥众溃。奔于项,发病卒。

琅邪王睿  永嘉四年。《怀帝本纪》:永嘉元年七月己未,以平东将军琅邪王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业。是分扬州置二督。《元帝本纪》: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受越命讨征东将军周馥,走之。《本纪》:五年五月,安东大将军琅邪王睿为镇东大将军。《本纪》:建兴元年五月壬辰,以镇东大将军琅邪王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 陕东诸军事。八月,改建业为建康。三年元纪,进位丞相。

王  敦  《本传》:陶侃破杜弢,敦以元帅进 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敦始自选置统州郡焉。

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宣城、淮南、庐江、毗陵、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十一郡。

牵  弘  泰始五年,《陈骞传》:牵为扬州刺史,不承顺骞命,由是征弘。

应  绰  《本纪》:咸宁四年十月,扬州刺史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斤。

周  浚  咸宁五年,《本传》:累迁御史中丞,拜折冲将军,扬州刺史,封射阳侯。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斩张绨等。浚既济江,与浑共行吴城垒,绥抚新附,以功进封武城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本传》:大康二年。明年,移镇秣陵。时吴初平,屡有逃亡者,频讨平之。宾礼故老,搜求俊义,甚有威德,吴人悦服。三年,《本传》迁侍中。

嵇  喜  太康五年。《贺循传》:会稽山阴人,吴平远,本郡刺史嵇喜举茂才,除阳羡令。(按:晋成宁五年以前,扬州只有庐江、淮南,无丹阳、吴、会稽、吴兴、新安、东阳、临海及元康割属江州之豫章等七郡。)

何  攀  元康六年,《华阳国志·后贤志·何攀传》:太傅杨骏诛。封四城公,转东羌校尉,征还,领越骑,武库火,以兵卫宫。领河南尹,迁扬州刺史,在官数年。征虏将军石崇表东南有兵气,不宜用远人。征拜大司农。

羊  忱  九年。《世说新语》:羊忱性甚贞烈。赵王伦为相国,忱为太傅长史。(注:忱,字长和,名陶。历太傅、长史、扬州刺史,迁侍中。永嘉五年,遭乱被害。)

邵  隆  永宁元年,《本传》:赵王伦之篡,以为扬州刺史,寻加宁东将军。齐王冏檄至。隆犹豫未决。宁远将军王邃镇石头。将士扶邃攻之,隆父子皆死。

陈  徽  太安元年。《周圮传》:张昌攻扬州,刺史陈徽出奔。二年七月,张昌别帅石冰寇扬州。刺史陈徽与战,大败,诸郡皆没。

曹  虎  永兴元年。《宋书·符瑞志》:晋惠帝永兴元年,丹阳内史朱达为扬州刺史曹虎所杀。《本纪》在二年八月。

刘  机  《本纪》:二年十二月,陈敏举兵反,逐扬州刺史刘机。永嘉元年。《陈敏传》:征东大将军刘准、遣扬州刺史刘机出历阳。

王  敦  三年。《本传》:永嘉初,征为中书监,东海王越收缪播等十余人,杀之。以敦为扬州刺史。《建康实录》:东海王越辅政,以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进谏曰:今树处仲于江外,使其肆豪强之心,是见贼也。越不从。四年,钱珐反,敦奔建业。《本纪》:钱反在二月。《本传》:元帝召为安东军咨祭酒。

刘  陶  《王彬传》:为扬州刺史。建武刘陶长史。《华谭传》:迁庐江内史,与上司多忤。扬州刺史刘陶因法收谭下狱,镇东将军周馥理而出之。

王  敦  五年,《本传》:扬州刺史刘陶卒,帝复以王敦为扬州刺史。建兴三年。《通鉴》:六月,进敦镇东大将军,江州刺史。《纪》、《传》、《建康实录》均见。

王  导  四年。《本传》:导为丞相军咨祭酒,俄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按建兴三年二月丙子,琅邪王睿为丞相。)

    徐州刺史

   领彭城、下邳、东海、琅邪、东莞、广陵、临淮七那。

胡  威  泰始元年。《本传》:历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勤于政术,风化大行。

王  浑  三年,《本传》: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浑开赈赡,百姓赖之。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户。久之,迁东中郎将,镇许昌。

胡  奋  七年。《本传》:迁徐州刺史,封夏阳子,匈奴刘猛叛,以奋为监军。

嵇  喜  太康二年。《嵇含传》:祖喜徐州刺史。《本纪》:三年九月,吴故将莞恭帛奉举兵反,攻害建业令,围扬州。徐州刺史嵇喜讨平之。四年,《华谭传》:广陵人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太康中,刺史嵇绍举秀才。(按广陵隶徐州。嵇绍以元康中为刺史,非太康。此恐嵇喜之讹。)

嵇  绍  元康四年。《本传》:转豫章内史,以母忧不之官。服阙,拜徐州刺史。时石崇为都督,甚亲敬之。后以长子丧去职。

高  诞  七年。《地理志》:分东莞置东安郡。分临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八年。《石崇传》:崇与徐州刺史高诞争酒相侮,为军司所奏,免官。

羊  陶  九年。《羊祜传》:祜伯父秘孙陶,徐州刺史。

周  馥  太安元年。《本传》:转御史中丞侍中,拜徐州刺史。加冠军将军,假节。征为廷尉。

裴  盾  永嘉元年。《本传》:永嘉中,为徐州刺史。在任三年,百姓嗟怨。《纪瞻传》:至徐州。闻乱日甚,将不行。会刺史裴盾得东海王越书。若荣等顾望。以军礼发遣。乃与荣等弃车,还扬州。《本纪》:五年正月己未。东海王越遣徐州刺史裴盾击苟唏。四月,王桑冷道陷徐州,裴盾遇害。

祖  逖  永嘉六年。《本传》:迁济阴太守,不之官,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征军谘祭酒。

蔡  豹  建兴三年,《本传》:避乱南渡,元帝以为振武将军,临淮太守,迁建武将军,徐州刺史。四年。《本传》:初,祖逖为徐州,豹为司马。至是逖为豫州,豹为徐州。

    徐州刺史

领东海、琅邪、东平、兰陵、邳、彭城、沛、东莞、临淮、淮陵、广陵、海陵、南梁、南陈留、淮阳、阳平、盱眙、钟离、山阳、及北彭城、北沛、北下邳、北东海、北谯、北梁、北兰陵、北琅邪、北东莞、宿预、淮阳等郡。义熙七年,北彭城等郡隶北徐州。

蔡  豹  建武元年。《琅邪王裒传》:帝为晋王,更封裒琅邪王,拜使持节,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征还,建武元年薨。(按,东晋专为都督,不领刺史者颇少。今附於此。)太兴元年,二年,《本传》:八月,徐龛寇东莞,遣太子左卫率羊鉴行征虏将军,统徐州刺史蔡豹,讨之。三年《本纪》:十月丙辰,徐州刺史蔡豹,以畏懦伏诛。

卞  敦  太兴三年,《本传》:中兴建,拜太子左卫率,时石勒侵逼淮泗。帝备求良将可以式遏边境者。公卿举敦,除征虏将军,徐州刺史,镇泗口,及勒寇彭城,敦自度力不能支,与征北将军王邃退保盱眙。贼势遂张,淮北诸郡多为所陷,竟以畏懦贬秩三等,为鹰扬将军,征拜大司农。(按:《本纪》太兴四年七月甲戌,丹阳尹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阴。永昌元年四月,王敦据石头。刘隗率众攻之,败绩,奔石勒。今附于此。)四年。《晋书·地理志》: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乃侨置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四郡。是时,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帅过江淮。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割吴郡之海虞北境,立郯朐等七县,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东海、南琅邪、南东平、南兰陵等郡。分武进,立临淮、淮陵、南彭城等郡,又置顿丘郡。永昌元年。《本纪》:十月辛卯,以下邳内史王邃为征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淮阴。(按,邃北时专为都督。)卞敦征后,乃为徐州。太宁元年。《本纪》三月,石勒攻陷下邳,徐州刺史卞敦退保盱眙。

王  邃  《王敦传》:太宁元年,自为扬州牧,从弟邃为徐州。二年。《本纪》:六月丁卯、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卫京师。

刘  遐  太宁二年。《本传》:王含反,遐与苏峻俱赴京都。事平,以功封泉陵公,迁散骑常侍,监淮北军、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代王邃镇淮阴,咸和元年卒。《本纪》:十月,以为兖州刺史。三年。《地理志》:明帝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东莞、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平。咸和元年。《本纪》:六月癸亥,使持节、散骑常侍、监淮北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泉陵公刘遐卒。 

郄  鉴   咸和元年,《本纪》:六月癸酉,以车骑将军郄鉴领徐州刺史。二年。《地理志》:郄鉴加领徐州刺史,镇广陵。峻平后,自广陵还镇京口。又于汉故九江郡界置钟离郡。江北又侨立幽、冀、青、并四州。三年。《本传》陶侃为盟主,进鉴都督扬州八郡军事。王舒虞潭皆受节制。鉴率众渡江,会潭战不利。鉴还丹徒。立大业、曲阿、废亭三垒以拒贼。四年三月壬午,论平苏峻功,以郄鉴为侍中司空,封南昌县公。《本传》:苏逸等走吴兴,鉴遣参军李闳追斩之,解八郡都督。五年、六年。《本传》:时贼帅刘征浮海,抄东南诸县。鉴遂城京口,加都督扬州之晋陵吴郡诸军事,率众讨平之。咸康四年。《本纪》:五月乙未,司空郄鉴为太尉,五年。《本传》:以寝疾,上疏逊位,曰:臣疾弥留,遂至沈笃,错杂率多北人,或逼迁徙,或是新附,百姓怀土,皆有归本之心。至处与田宅,渐得少安,闻臣疾笃,众情骇动,若当北渡,必启寇心。太常臣谟平简贞正,素望所归,谓可以为都督徐州刺史。疏奏,以蔡谟为军司。《建康实录》:八月辛酉,侍中太尉南昌公郄鉴薨。

蔡  谟  咸康五年。《通鉴》:八月,以蔡谟为徐州刺史。《本传》:鉴卒,拜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亚陵、豫州之沛郡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六年。《本传》石季龙於青州造船数百,掠沿海诸县,所在杀戮。是时,谟所统七千余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镇戍八所。城垒凡十一处,烽火楼望三十馀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八年,《本传》康帝即位,征拜左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

何  充  咸康八年。《本传》:康帝立,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本纪》:八月己未,何充为骠骑将军。建元元年。《本纪》:十月辛巳,以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扬州刺史,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桓  温  永和元年。《本纪》:八月庚辰,以徐州刺史桓温为荆州。

褚  契  永和元年。《本传》:康献皇太后临朝。裒固请居藩,改授都督徐、兖、青、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二年。《本纪》:七月,以褚裒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三年。《晋书·地理志》:穆帝时,移南东海七县,出居京口。四年。《本传》:石季龙死,裒上表请伐之,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可先遣偏师。裒重陈前所遣督护王颐之等径造彭城,后遣糜嶷进军下邳,据其城池,今宜速发。於是除征讨大都督,青、扬、徐、兖、豫五州诸军事。裒率众三万径进彭城。河朔士庶归降者,日以千计,裒抚纳之。督护徐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为贼所害。裒上疏自贬,诏还镇京口,解征讨大都督。五年。《本纪》:十二月己酉,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卒,以建武将军吴国内史荀羡为刺史,持节,临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荀  羡  永和六年辑本《孙盛晋阳秋》:荀羡,字令则,光禄大夫崧之子。以主婿为驸马都尉,少历显位。年二十八,超授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在任十年。《本传》:寻加监青州诸军事,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八年。《本纪》:三月,使北中郎将荀羡镇淮阴。十二年。《本纪》:十一月,慕容恪攻段龛于广固,使北中郎将苟羡师,次于琅邪,以救之。《本传》:时慕容兰以众数万屯卞城,甚为边害。羡自光水引汶通渠至于东阿,以征之,临阵斩兰。升平元年,《本传》:先是胡中大乱,羡抚纳降附,甚得众心。以疾笃解职。二年,《本纪》:正月,诏北中郎将荀羡北伐。《通鉴考异·燕书》:十二月,荀羡寇泰山,杀太守贾坚,又《通鉴》:慕容尘遣司马悦明救泰山,羡兵败燕,复取山茌。荀羡疾笃,征还。以郄昙为北中郎将,持节,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

郄  昙  开平三年。《本纪》:十月,慕容傍寇东阿,遣北中郎将郄昙次高平以击之,王师败绩,降号建威将军。五年,《本纪 》;正月戊戌,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郄昙卒。二月,以镇军将军范汪为都督青、兖、徐、冀、幽五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十月,有罪,废为庶人。

范  汪  升平五年。《本传》:桓温北伐,令汪率文武出梁国,以失期,免为庶人。

庾  希  隆和元年。《本纪》:二月辛未,以辅国将军庾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下邳。兴宁元年。《本纪》:五月,以北中郎将庾希为都督青州诸军事。太和元年。《本传》:慕容厉围梁父,断涧水。太山太守诸葛攸奔邹山,鲁高平数郡皆没,希坐免官。

郄  愔  太和二年。《本纪》:九月,以会稽内史郄倍为都督徐、兖、青、幽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本传》:大司马温以愔与徐、兖有故义,乃迁愔都督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四年,《本传》:俄属桓温北伐,倍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劝温并领己所统。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

桓  温  三月,温自领徐、兖二州刺史。见《通鉴》。宁康元年。《本纪》:七月己亥,丞相、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桓温卒。

刁  彝  宁康元年。《本纪》:九月,吴国内史刁彝为北中郎将,兖、扬二州刺史,镇广陵。二年。《本纪》:正月己酉,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刁彝卒。二月癸丑,以丹阳尹王坦之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王坦之  宁康二年。《本传》俄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广陵。三年。《本纪》:五月丙午,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王坦之卒。

桓  冲  宁康三年。《本纪》:五月甲寅,以扬州刺史桓冲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镇丹徒。太元元年。《本传》:冲惧逼。宁康三年,乃解扬州,自求外出,桓氏党与以为非计,冲处之澹然,忠言嘉谋,每尽心力。於是改授都督徐、兖、豫、青、扬五州六郡军事。以北中郎府并中军,镇京口,二年。《本纪》:十月辛丑,桓冲领荆州刺史,尚书王蕴为徐州刺史。

王  蕴   太元元年。《本传》:左降晋陵太守。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顷之,征拜尚书左仆射。四年,《本纪》:八月丁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

谢  玄  太元八年。《本传》:苻坚将句难相率北走。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七年、八年,《本传》: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拒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融遂麾阵使却。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决战。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主师已至,获坚乘舆云母车,器械军资,珍宝山积,牛马驴骡骆驼十万。诏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九年。《建康实录》:八月,诏谢玄出屯彭城,经略中原。玄率诸军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为泒,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进伐青州,故谓之青州泒。时苻丕堪自邺为慕容垂所逼,遣参军进谢玄青铜镜、黄金椀、宛转绳床、玉如意。玄使送于京师。十月,伪青州刺史苻朗来降。《本纪》:九月辛卯,前锋都督谢玄攻苻坚,兖州刺史张崇于甄城拔之。《本传》:朝廷以兖、青、司、豫既平,加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十年。《本纪》:十月丁亥,论淮肥之功,封谢玄康乐公。十一年。《本传》:翟辽据黎阳反,泰山太守张愿叛,玄求解所职。十二年,正月乙巳,以谢玄为会稽内史,见《本纪》。

琅邪王道子  太元十二年,《本传》:领扬州数年,领徐州刺史,太子太傅。

会稽王道子  太元十七年,《本纪》:十一月,徙封琅邪王道子为会稽王。二十一年,《本传》:安帝践阼,解徐州。

刘  该  太元二十一年五月,以散骑常侍刘该为徐州刺史,镇鄄城。(按《道子传》,安帝践阼,解徐州,安帝于是年九月即位。而《通鉴》于五

月巳书刘该为徐州恐五月有误。)

谢  琰  隆安二年,《本传》:王恭平,徐州刺史、假节孙恩作乱,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讨恩至义兴。三年。《本传》:孙恩逃于海岛,以琰为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帅徐州文武戍海浦。

司马元显  隆安四年。《会稽王道子传》:谢琰为孙恩所害,元显求领徐州,以此考之,是琰镇会稽,仍领徐州。元兴元年。《本纪》:三月辛未,元显遇害。

桓  修  《桓玄传》:玄入京师,矫诏领徐州刺史,寻以从兄修为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通鉴》:桓修为徐州,玄让徐州,皆在三月。三年。《建康实录》:二月乙卯,建威将军刘裕等起义兵于丹徒。丙辰,斩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

刘  裕  元兴三年。《宋书·武纪》:元兴三年三月庚申,司徒王谧与众推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诸军进据浔阳,加都督江州诸军事。十月,高祖领青州刺史。义熙元年,二月庚子,加镇军将军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见《本纪》。三月,改授都督荆、司、梁、益、宁、雍、凉七州诸军事,并前十六州,解青州,加领兖州刺史。义熙二年。《宋书·武纪》:三月,督广交二州。四年《宋书·武纪》:正月,授扬州刺史录尚书、徐兖二州刺史如故。九月,刘敬宣伐蜀无功,降中军将军,开府如故。五年。《宋书·武纪》:七月,诏加公北青、冀二州刺史。六年、七年。《晋书·地理志》义熙七年,始分淮北为北徐州,淮南但为徐州,统彭城、沛、下邳、兰陵、东莞、东安、琅邪、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十一郡,《宋书·武纪》:十一月,以荆州十郡为湘州,公乃进督。十二年。《宋书·武纪》:义熙十二年正月,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三月,以世子为徐、兖二州刺史。下书曰,吾倡大义,首自本州,克复皇祚,遂建勋烈,外夷劲敌,内清奸宄,皆邦人州党竭诚尽力之效。今当奉辞西旆,有事关河,弱嗣叨蒙,复忝今授,情事缠绵,可谓深矣。军国务殷,刑辟未息,其犯罪系五岁以还,可一原遣文武劳满未荣转者,便随班序报。《通鉴》:一月,太尉裕加领司、豫二州刺史,以其世子义符为徐、兖二州刺史。《武纪》同。(按,裕所督二十二州刺史。《宋书·武纪》,依年叙列,本极分明。《通鉴·胡注》误羼入宋州。今据《武纪》,详列於裕领徐州之下。)

刘道怜  十四年,《宋书》。长沙王道怜传》:高祖平定三秦,方思外略。征道怜还为侍中,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尚书令,徐、兖二州刺史,持节,将军如故。元兴元年,解尚书令,进位司空,出镇京口,道怜为徐、兖。《通鉴》在正月。

郡  守

    丹阳太守

孔  冲  《梁书·孔休源传》:晋丹阳太守之八世孙。

朱  建  《惠帝纪》:永兴二年八月,扬州刺史曹武杀丹阳太守朱建。

王  旷  陈敏弟斌东略诸郡,丹阳内史王旷弃城走。

顾  荣  陈敏以为丹阳内史。陈敏诛,征拜侍中。

王  导  《本传》:永嘉末,为丹阳太守。

薛  兼  拜丹阳太守,中兴建,改尹。

    丹阳尹

薛  兼

刘  隗  《本传》。

戴  邈  《本传》:代刘隗为丹阳尹。

诸葛恢  《本传》:拜中书令,王敦上恢为丹阳尹。以久病,明帝征敦,以恢为侍中。

温  峤  《本传》:王敦请为左司马,表补丹阳尹。敦构逆。加峤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事平,封建宁县开国公,进前将军。咸和初为江州刺史。

阮  孚  《本传》。

周  谟  《本传》:追赠觊官。历少府、丹阳尹、中护军。

羊  曼  《本纪》:咸和三年二月丙戌,苏峻攻青溪栅。王师又大败,丹阳尹羊曼遇害。

褚    《本传》:苏峻平,封长平县伯。迁丹阳尹,收集散亡,甚有惠政,代庾亮为中护军。

顾  众  《本传》:苏峻平,封鄱阳县伯,更拜丹阳尹,入为侍中。

桓  景  《陶回传》。

殷  融  《刁协传》:咸康中协子彝讼之丹阳尹殷融,谓宜显赠。《建康实录》在咸康二年。

高  悝  《高崧传》:父悝累历显位,至丹阳尹。

何  充  《本传》:除建威将军,丹阳尹。王导言于帝,由是加吏部尚书。导薨,转护军将军。

王  □

刘  惔  《建康实录》:永和三年十二月,以侍中刘惔为丹阳尹。

王胡之  《本传》:历官侍中、丹阳尹。石季龙死,授西中郎将,司州刺史。

孔  严  见《庾和传》。

庾  和  《本传》:升平中,代孔严为丹阳尹。

韩  伯  《本传》:转丹阳尹、吏部尚书,卒。

王  劭  《本传》:历司徒,左长史、丹阳尹。桓温甚器之,迁吏部尚书。

刘  成  《刘乔传》。

王坦之  《本传》:桓温薨,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迁中书令,丹阳尹。俄授徐、兖二州刺史。

王  蕴  《本传》:拜尚书左仆射,迁丹阳尹。复为会稽内史。太元九年卒。

王  琨  《孝武讲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车胤,与丹阳尹王琨摘句。

沈  嘉  见《王恭传》。

王  恭  《本传》:太元中,代沈嘉为丹阳尹。

王  雅  《本传》:历廷尉、侍中、左卫将军、丹阳尹,迁领军尚书。帝崩,仓猝不获顾命。

王国宝  《本传》:迁左仆射,加后将军,丹阳尹。王恭檄至讨国宝,王殉劝放兵权以迎恭。道子收国宝,赐死。

车  胤  《本传》:隆安初,加辅国将军,丹阳尹。

王  恺  《本传》:国宝既死,出恺为吴郡内史。未几,征恺为丹阳尹。桓玄等走,复为吴郡。

司马恢之  隆安五年六月,孙思奄至丹徒。丹阳尹司马恢之戍南岸。

亓范之  《晋书·桓玄传》。元兴元年三月,桓玄以亓范之为丹阳尹。

孟  昶  元兴三年三月壬戌,孟昶为丹阳尹。义熙六年五月,仰药死。见《宋书》、《晋书》、《建康实录》。

袁  豹  《宋书·本传》:受知刘裕,为太尉长史。长孟昶为丹阳尹。义熙七年,为太尉、咨议、参军。

郄僧施  义熙八年,刘毅为荆州刺史,与丹阳尹郄僧施深相凭结,奏为南蛮校尉。

刘穆之  《宋书·本传》:义熙八年,加丹阳尹。十三年十一月卒。

徐羡之  义熙十三年十一月,刘穆之卒。以太尉左司马徐羡之为吏部尚书、丹阳尹。代管留任。

    吴国内史

   《吴敬王传》:太康十年受封。食丹阳、吴兴并吴三郡。《职官志》:主置师友各一人,改太守为内史省相及仆射。

顾  秘  《吴郡志》:顾秘,吴国内史。抗义传檄,以讨李辰石水之乱。

贺  循  《本传》:元帝为安东将军,复上为吴国内史。东海王越征拜博士不起。

殷  祜  《顾荣传》:永嘉六年卒。吴郡内史殷祜上笺,赠荣骠骑开府。

应  詹  《本传》:征拜后军将军,出为吴国内史,以公事免,刘隗出镇,詹为军司。

张  茂  《本纪》:永昌元年四月,王敦将沈充陷吴国,内史张茂被害。

沈  充  《王敦传》:吴儒斩沈充,传首京师。《宋书·沈演之传》。

庾  冰  咸和三年三月,苏峻遣兵攻吴国。内史庾冰不能御,弃郡奔会稽。峻以蔡谟为吴郡内史。 

蔡  谟  咸和三年□月,吴起义兵。王舒使庾冰将兵西渡浙江,吴国内史蔡谟应之。

虞  潭  《本传》:苏峻平潭以母老还余姚。诏转镇军将军,吴国内史。徙会稽,末几,吴郡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修沪垒以防海沙,百姓赖之。咸康中,进卫将军。以母忧去职。

颜  含  《本传》:预平苏峻功,封西平县侯,除吴郡。

王  恬  《本传》:王导薨,去官。起为后将军,复镇石头,转吴郡内史,会稽内史。

苟  羡  《本传》:桓温平蜀,出补东阳太守,除吴国内史。卒官。为征北将军褚裒长史,迁吴郡内史,拜徐州刺史,永和五年。

苟  蕤  《本传》。

王  洽  《本传》:历司徒、左长史、吴国内史。(原作吴郡)征拜领军,固让。升平二年卒。

庾  希  《本传》:迁侍中,出为吴国内史、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本纪》:隆和元年二月,为徐兖二州刺史。

王  劭  《本传》:桓温器之,迁吏部尚书、仆射,领中军,出为吴国内史。

刁  彝  《本传》:历尚书吏部郎,除吴国内史,徐兖二州刺史。

汪  灌  《本传》:桓温薨,出为吴郡内史。

王  荟  《本传》:除侍中、吴国内史,年饥人多饿死,荟全活甚众。征中领军,不拜,徙尚书,领中护军,复为吴国内史。桓冲表领江州,不拜。

虞  谷

王  默  《王劭传》。

虞啸父  《本传》:隆安初,为吴国内吏,补尚书。

王  恺  《本传》:国宝死,恺为吴国内史。征为丹阳尹。

桓  谦  隆安三年十月甲寅,孙思陷会稽,吴国内史桓谦弃郡走。

袁  崧  隆安四年十一月,吴国内史袁崧筑沪渎垒,以备孙恩。

张  敞  《张裕传》。

魏之  《本传》: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吴国内史,寻转荆州刺史。

王  诞  《本传》:义熙七年,吴国内史。母忧去官。

王  弘  《本传》:转吴国内史,义熙十一年为太尉长史。

袁  湛  《本传》:迁佐民尚书。徙掌吏部,出为吴兴太守,入补中书令,出为吴国内史。义熙十二年,转尚书右仆射。

刘  柳  吴国内史。

    彭城内史

稽  绍

刘  隗  《本传》:稍迁彭城内史,避乱渡江。

孙  惠  《本传》。

    下邳内史

荀  绰  《隋书·经籍志》。

    广陵太守

    (或为广陵相)

陆  慧

孙  惠  《本传》:转彭城内史广陵相,迁安丰内史,元帝讨周馥。

卞  壶  《本传》。

    东海太守

王  承  《本传》。

    琅邪内史

    临淮太守

    南东海太守

王颐之  《王虞传》:子颐之,南东海内史。

檀  韶  从平京城,加宁远将军,东海太守,迁秦郡太守。

孟龙符  平桓石康,除东海太守。

    南琅邪内史

桓  温  《本传》。

袁方平  《袁乔传》:子方平,历义兴、琅邪太守,卒。

檀  韶  自北琅邪太守,进宁朔将军、琅邪内史,讨卢循于左里。八年,丁母忧,明年复为琅邪内史。

袁  质  历琅邪内史、东阳太守,子湛,袁耽子。

何无忌  《本传》:武陵王遵导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

魏顺之    《魏之传》。

王  弘  琅邪内史,按在义熙初,见《本传》。

徐羡之  义熙十一年,除琅邪内史,仍为大司马从事中郎。

    晋陵内史

周  懋  《周札传》。

张  闿  元帝践阼,出补晋陵内史,立曲阿新塘。

羊  曼  自吏部郎为晋陵太守,以公事免。

周  懋

周  谟

苟  绰  晋陵太守,见《隋书·经籍志》。

刘  耽  《张闽传》:苏峻之后,陶侃假张闿节,督丹阳义军,到晋陵,使内史刘耽尽以一部谷给郄鉴。

郄  迈

顾  和  郄鉴请为长史,领晋陵太守,咸康初,拜中丞。

江  灌  《本传》:北中郎将、长史,领晋陵太守,简文引为抚军从事中郎。

殷  师  《殷仲堪传》。

王  蕴  《本传》:补吴兴太守,辄开仓赡恤,左降晋陵太守。宣后立,迁光禄大夫。

吴隐之  《本传》:兄坦之为袁真功曹,真败乞代兄命,为桓温所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 迁晋陵太守。  

滕恬之  《谢玄传》:遣晋陵太守滕恬之守黎阳。

王茂之  《王虞传》。

殷仲堪  《本传》:为谢玄长史,领晋陵太守。服阕,武帝征为太子中庶子。

刘牢之  《本传》:讨破王厥,领晋陵太守。

刘敬宣  玄败,还京师,为晋陵太守。见《本传》。

诸葛长民  慕容超寇下邳,遣将击走之,进青州刺史,领晋陵太守。

谢景仁  《宋书》:出为高祖镇军司马,晋陵太守。

谢方明  《宋书·本传》随府转中军长史,晋陵太守,复为骠骑长史,领南一郡相。

王  智  《王景文传》,伯父智,宋台五兵尚书,晋陵太守。

    义兴太守

孔  侃  《周勰传》。

刘  谟

刘  超  《本传》:出为义兴太守,复拜中书郎,明帝崩。

顾  众  王敦平,除太子中庶子,义兴太守。

苟  羡  拜义兴太守,北征。(褚裒以为长史。)

刘赤松  《刘超传》。

袁方平  《袁乔传》。

桓  玄  《本传》。

褚  爽  《恭思皇后传》。

魏  隐  《安帝纪》:隆安三年十一月,孙恩陷会稽,义兴太守魏隐委官遁。

周  亢

戴  谧   戴邈子。

王静之

施  斌

    南兰陵太守

李  闳

蒯  思  《本传》:卢循走广州,迁龙骧将军,兰陵太守。

    淮陵太守

虞  珧  《王恭传》:淮陵内史。虞珧,妻裴氏。

蒯  思  《本传》。

    临淮太守

周  勰  《周札传》:临淮太守。

刘  遐  周抚败走,徙遐临淮太守。

刘  矫

向  靖  义熙十年,临淮太守,领石头戍事。

    南彭城内史

庚  阐  《本传》:苏峻平,封阳县男。郄鉴复请为从事中郎,为彭城刺史。

刘  裕  元兴二年六月,彭城内史。

刘季武  《桓玄传》。

刘道怜  桓玄走,迁南彭城内史。四年,为青州刺史,内史如故。鲜卑侵逼,使镇山阳,领北东海太守。七年,移镇彭城。

刘牢之  《本传》:王恭将讨王国宝,刘牢之领南彭城内史。

刘怀慎  始参高祖车骑将军事,彭城内史,从征鲜卑。

徐逵之  见《刘怀慎传》。

刘荣祖  义熙十四年,彭城内史。

向  靖

    东海太守

萧  诞  《石勒载记》:东海太守萧诞以郡叛,降石勒。

    广陵相  太守

虞  邱  进讨司马休,除山阳太守。

孔  衍  《本传》。

袁  乔  桓温镇京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谢  文

刘牢之  《本传》:破苻坚将具难。迁鹰扬将军,广陵相。

刘  距  《刘毅传》。

高雅之  《刘牢之传》。

檀  祗  《本传》。

    堂邑太守

王国宝  《本传》。

杨俭期  《本传》。

毛  泰  《毛安之传》:元显败,泰时为堂邑泰山太守。

檀  韶

刘道怜  斩刘该,领堂邑太守。

    彭城太守

周  抚  《本纪》:大兴元年十二月,彭城内史周抚,杀沛国内史周默以反。

刘  遐  周抚以彭城反,遐领彭城内史。

刘  绩  《石勒载记》:又败彭城内史刘绩。

刘牢之  《本传》:败归长安,平谯城,迁彭城太守,赐爵武冈县男,牢之进屯鄄城,军败,征还,后进戍彭城,复领太守。妖贼刘黎僭尊号,牢之讨灭之,高平太守告急,牢之不能救,免。

    南下邳太守

刘  裕  《本纪》:隆安五年,下邳太守。

王  邃

孟怀玉  高祖镇京口。怀玉为镇参军,下邳太守。

刘  遐  建武初,下邳内史。

向  靖  左里军还,除太尉谘议参军,下邳太守。八年,转安丰汝阴太守。

夏侯嘉  咸和。

刘  粹  从平京邑,沛郡太守,又领下邳太守,从征广固。

朱超古  沛郡下邳太守。

刘  钟  斩徐道覆,补下邳太守,领石头戍事。

曹  毗  累迁从事中郎,下邳太守。

    南沛郡

田次之  《刘牢之传》:苻丕请降慕容垂,垂北走,牢之与沛郡太守田次之追之。

第二卷 宋、齐

剌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会稽、吴郡、吴兴、淮南、宣城、东阳、临海、永嘉、新安等十郡。

桂阳公义真  《本记》:永初元年六月乙亥,立扬州刺史桂阳公义真为庐陵王。二年正月丙寅,为司徒。

徐羡之  《本纪》:永初二年正月丙寅,以尚书仆射镇军将军徐羡之为尚书令扬州刺史。三年正月癸丑,以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如故。景平元年六月壬申,司空徐羡之辅政。元嘉元年八月癸卯,进位司徒。三年正月丙寅,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徐羡之有罪伏诛。

王  宏  《本纪》:元嘉三年正月丁卯,以车骑大将军江州刺史王宏为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五年六月庚戌,司徒王宏降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刺史如故。九年三月庚戌,进位太保,加中书监。五月壬申薨。

彭城王义康  《本纪》:元嘉九年六月戊寅,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改领扬州刺史。十六年正月庚寅,进位大将军,领司徒,刺史如故。十七年十月戊午,大将军、领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江州刺史。《本传》:义康素无术学,昧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私置僮部六千余人,不以言台。上疾,尝危殆,使义康具顾命诏。义康还省,流涕以告刘湛及殷景仁。而孔胤秀等辄就议曹索,晋咸康末立康帝故事。上自十六年秋,不复幸东府。以嫌隙既成,将致大祸。十七年十月,乃以刘湛伏诛,又诛刘斌等。其日,敕义康入宿,留止中书省。青州刺史杜骥勒兵殿内,以备非常,义康上表逊位。

殷景仁  《本纪》:元嘉十七年十月戊寅,仆射护军将军殷景仁为扬州刺史。十一月癸丑卒。

始兴王濬  《本纪》:元嘉十七年十二月戊辰,以南豫州刺史始兴王濬为扬州刺史。二十六年十月甲辰,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濬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庐陵王绍  《本纪》:十月甲辰,南徐州刺史、庐陵王绍为扬州刺史。二十九年十一月壬寅,扬州刺史庐陵王绍薨。

南谯王义宣  《本纪》:元嘉三十年正月戊寅,以司空、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司徒、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未任。六月,改封南郡王。闰六月甲午,丞相南郡王义宣改为荆湘二州刺史。

竟陵王诞  《本纪》:元嘉三十年闰六月甲午,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竟陵王诞,改为扬州刺史。孝建二年十月壬午,为司空,改南徐州刺史。

江夏王义恭  《本纪》:孝建二年十月壬午,太傅、江夏王义恭领扬州刺史。三年七月,太傅、江夏王义恭解扬州刺史。

西阳王子尚  《本纪》:孝建三年七月丙子,以南兖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为扬州刺史。大明二年十一月,加抚军将军。五年四月癸巳改封为豫章王。七年五月乙亥,进号车骑将军。十月癸丑,加开府仪同三司。八年十二月癸巳,以车骑将军、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永光元年八月甲戌,领尚书令,十一月己未,赐死。

建安王休仁  《本纪》:泰始元年十二月癸亥,以新除骠骑大将军、建安王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二年正月甲午,江州王子勋反,加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统众军南讨。八月己卯,大破南贼。进讨江、郢、荆、雍、湘五州,平之。五年十二月戊戌,司徒建安王休仁,解扬州刺史。

桂阳王休范  《本纪》:泰始六年六月庚子,扬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

王景文  《本纪》:泰始六年六月癸卯,以镇南将军、江州刺史王景文为尚书左仆射、扬州刺史。七年五月辛酉,以刺史领中书监。豫泰元年三月己未,中书监、扬州刺史王景文卒。《本传》:上既有疾,虑一旦晏驾。皇后临朝,景文藉元舅之重,岁暮不为纯臣。泰豫元年春,上疾笃,乃遣使赐景文薨。

安成王  《本纪》:泰豫元年四月乙巳,以抚军将军安成王为扬州刺史。元徽二年九月丁酉,进号车骑将军。四年九月已丑,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五年,即昇明元年七月戊子,废帝殒。奉迎安成王入即帝位。

晋熙王燮   《本记》:昇明元年七月戊子。改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晋熙王燮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二年二月丙戌进号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月乙巳,迁为司徒。

萧道成  《本记》:昇明二年九月丙午,加太尉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三年三月甲辰。进太傅为相国,封齐国公。四月壬申,进齐王。壬辰,顺帝逊位。道成称帝国号齐。

    南徐州刺史

   领南东海、南琅邪、晋陵、义兴、南兰陵、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山、济阳、南鲁,十七郡。

长沙王刘道怜  晋义熙十四年,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竟陵县公刘道怜,为徐兖二州刺史,持节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将军开府如故。元兴元年,进司空。永初元年六月,封长沙王。庚午,进太尉。是年,加徐州曰南州。《本纪》:三年六月戊子,太尉、长沙王刘道怜薨。

彭城王义康  元嘉元年八月甲辰,卫将军、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进号车骑将军。二年八月乙酉,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开府仪同三司。三年正月丁卯,改为荆州刺史。

江夏王义恭  《本纪》:元嘉三年正月丁卯,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改为南徐州刺史。六年,改荆州刺史。

彭城王义康  《本纪》:元嘉六年正月癸丑,以骠骑将军、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领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八年六月己卯,割江南及扬州晋陵郡属南徐州。九年六月戊寅,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改领扬州刺史。

衡阳王义季  《本纪》:元嘉九年六月壬寅,征虏将军、衡阳王义季为南徐州刺史。十六年二月己亥,以南徐州刺史、衡阳王义季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

南谯王义宣  《本纪》:元嘉十六年月四月丁巳,以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十八年五月壬申,以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开府仪同三司。二十一年八月戊辰,以南徐州刺史义宣为车骑将军、荆州刺史。

广陵王诞  《本纪》:元嘉二十一年八月戊辰南兖州刺史、广陵王诞为南徐州刺史。

    始兴王濬

    江夏王义恭

    竟陵王诞

刘延孙  《本纪》:□□八月甲辰,太子詹事刘延孙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三年十月庚子,进号车骑将军。五年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

新安王子鸾  《本纪》:□□十月乙卯。以东中郎将、新安王子鸾为南徐州刺史。七年正月癸巳,割吴郡属南徐州。九月庚寅,以刺史兼司徒。八年正月戊子,以司徒为抚军将军、领司徒,刺史如故。七月乙丑,解领司徒。永光元年九月辛丑,抚军将军、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免为庶人,赐死。

永嘉王子仁  《本纪》:泰始元年九月庚子,以南兖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为南徐州刺史。十二月癸亥,为司徒、尚书令,改扬州刺史。

桂阳王休范  《本纪》:泰始元年十二月癸亥,桂阳王休范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二年三月丙申,以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总统诸军事。辛亥,加领南兖州刺史。七月己丑,进号征北大将军。五年十二月己未,以征北大将军休范为中书监、中将军、扬州刺史。

晋平王休祐  《本纪》:泰始五年十二月戊子,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晋平王休祐,以本号为南徐州刺史。七年二月甲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晋平王休祐薨。

巴陵王休若  《本纪》:泰始七年二月戊午,以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巴陵王休若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六月丁酉,改江州刺史。

桂阳王休范  《本纪》:泰始七年六月丁酉,以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为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七月乙丑,改江州。

刘  秉  《本纪》泰始七年七月辛未,以太子詹事刘秉为南徐州刺史。泰豫元年闰七月甲辰,改南徐州刺史刘秉为郢州刺史。

建平王景素  《本纪》:泰豫元年七月甲辰,以新除太常、建平王景素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元徽元年八月癸亥,进号镇北将军。二年七月乙酉,进号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四年七月戊子,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反。乙末,诛。

武陵王赞  《本纪》:元徽四年七月辛丑,以武陵王赞为南徐州刺史。五年七月丙子,改郢州刺史。

萧道成  《本纪》:昇明元年七月丙午,以司空、南兖州刺史齐王萧道成改领南徐州刺史。三年四月甲午,道成称皇帝。

    南兖州刺史

   领广陵、海陵、山阳、盱眙、奏郡、南沛、新平、北淮、北济阴、北下邳、东莞十一郡。

刘道怜  《本纪》:永初元年。刺史刘遭怜,晋义熙十圆年除。六月庚午,进太尉,封长沙王。元年八月辛酉,改兖州日南兖州,罢青州并兖州。三年六月戊子,太尉长沙王道怜薨。

檀道济  永初三年,护军将军檀道济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军事。《本纪》:元嘉元年八月癸卯,进号征北将军、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三年正月丙寅,讨荆州刺史谢晦。二月戊辰,擒晦送京师。五月乙未改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

长沙王义欣  《本纪》:元嘉三年五月戊戌,以将军长沙王义欣为南兖州刺史。七年十二月辛酉,改为豫州刺史。

刘遵考  《本纪》:元嘉八年三月丁丑,以太子右卫率刘遵考为南兖州刺史、征虏将军、南徐、兖二州、江北淮南诸郡军事。寻徵为侍中。

竟陵王义宣  《本纪》:元嘉八年六月乙丑,以徐州刺史、竟陵王义宣为南兖州刺史。八月丁未,割豫州秦郡属南兖州。九年六月壬寅,改为中书监。

江夏王义恭  《本纪》:元嘉九年六月壬寅,抚军将军、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十六年正月庚寅,进位司空,刺史如故。十七年十月戊午,以司空、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

临川王义庆  《本纪》:元嘉十七年十月戊寅,卫将军、临川王义庆,以本号为南兖州刺史。十八年五月壬申,卫将军、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开府仪同三司。二十一年正月戊午,卫将军义庆薨。

刘义宗  《本纪》:元嘉二十一年正月辛酉,以太子詹事刘义宗为南兖州刺史、征虏将军。寻卒。

广陵王诞  《本纪》:元嘉二十一年二月甲午,以广陵王诞为南兖稍刺史。八月戊辰。改南徐州。

衡阳王义季  《本纪》:元嘉二十一年八月戊辰,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为南兖州刺史。二十二年七月乙酉,征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衡阳王义季改为徐州刺史。

刘义宾  《本纪》:元嘉二十三年二月癸卯,以左卫将军刘义宾为南兖州刺史。二十四年八月癸卯,改为徐州刺史。

徐湛之  《本纪》:元嘉二十四年九月辛未,以太子詹事徐湛之为南兖州刺史。二十六年,湛之入为丹阳尹。

始兴王濬  《本纪》:元嘉二十六年十月甲辰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濬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兖二州刺史。二十八年三月壬辰,解南兖州。

武陵王骏  《本纪》:元嘉二十八年三月戊申,徐州刺史、武陵王骏为南兖州刺史。六月壬戌,改江州刺史。

江夏王义恭  《本纪》:元嘉二十八年五月己巳,骠骑将军、江夏王义恭领南兖州刺史。二十九年十二月辛未,以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义恭以太妃夏还朝。

沈庆之  《本纪》:元嘉三十年正月戊寅,以南兖州并南徐州。六月庚午,还分南徐州立南兖州。闰六月壬申,以领军将军沈庆之为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孝建元年四月癸巳,以破臧质鲁爽,进庆之号镇北大将军。六月甲戌,加开府仪同三司。二年二月丙寅,以镇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刘延孙  《本纪》:孝建二年二月辛巳,以尚书仆射刘延孙为南兖州刺史。八月辛酉,改雍州。

檀和之  《本纪》:孝建二年八月甲申,以右卫将军檀和之为南兖州刺史。三年,和之坐黩货免。

西阳王子尚  《本纪》:孝建三年三月癸丑,以西阳王子尚为南兖州北中郎将、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七月丙子,改扬州。

建安王休仁  《本纪》:孝建三年七月丙子,秘书监、建安王休仁为南兖州刺史、冠军将军、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大明元年,休仁入为侍中。

竟陵王诞  《本纪》:大明元年八月甲辰,司空、南徐州刺史,竟陵王诞为南兖州刺史,持节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三年四月乙卯,司空、竞陵王诞有罪贬爵。诞不受命,据广陵城反。

沈庆之  《本纪》:大明三年四月乙卯,以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都督南兖、徐、兖三州诸军事。七月丙戌,进司空。四年,解州。以公归第。

晋安王子勋  《本纪》:大明四年八月乙酉,以晋安王子勋为南兖州刺史、征虏将军、都督南兖州徐州之东海诸军事。七年正月庚寅,改为江州刺史。

柳元景  《本传》:大明七年,新除司空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留卫京师。八年闰五月庚申,加尚书令。

永嘉王子仁  《本传》:大明八年闰五月甲子,丹阳尹、永嘉王子仁为南州刺史。永光元年九月庚子,以南兖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为南兖州刺史。

始安王子真  《本纪》:泰始元年九月庚子,丹阳尹、始安王子真为南兖州刺史。二年,迁丹阳尹。

刘  祗  《本纪》:泰始二年正月甲午,以青州刺史刘祗为南兖州刺史。寻迁都,官尚书。

桂阳王休范  《本纪》:泰始二年三月辛亥,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领南兖州刺史。

张  永  《本纪》:泰始于二年七月辛卯,镇军将军、徐州刺史张永改南兖州刺史。辛亥,复领徐州刺史。

建平王景素  《本纪》:泰始二年九月庚戌,以太子左卫率、建平王景素为南兖州刺史。二年,迁丹阳尹。

沈攸之  《本纪》:泰始三年八月壬寅,以中领军沈攸之行南兖州刺史,假冠军将军。见《本传》。四年,迁中庶子。

刘  韫  《本纪》:泰始四年五月癸亥,以湘州刺史刘韫为南兖州刺史、冠军将军。寻迁吴兴太守。见《本传》。

萧道成  《本纪》:泰始四年七月己未,以骁骑将军、齐王萧道成为南兖州刺史、假冠军将军、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出镇淮阴。见《本传》。五年,进督兖、青、冀三州。见《本传》。六年,除黄门郎,不拜。进冠军将军、留本任,仍镇淮阴。见《本传》。七年,徵为散骑常侍。见《本传》。

沈怀明  《本纪》:泰始七年七月戊寅,以宁朔将军沈怀明为南兖州刺史。元徽元年,以母艰去职。见《本传》。

张  永  《本纪》:元徽二年正月庚子,以右光禄大夫张永为南兖州刺史、征北将军、都督南兖、徐、兖、青、冀五州诸军事,使持节。五月,以军溃坐免。见《本传》。

萧道成  《本纪》:元徽二年六月庚子,以平南将军、齐王萧道成为中领军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都督南兖、徐、兖、青、冀五州诸军事。见《本传》。四年六月乙亥,加镇军将军、齐王尚书左仆射。昇明元年七月丙申,进中领军齐王为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刺史如故。丙午,改领南徐州刺史。

李安民  《本纪》:昇明元年七月丙午,征虏将军李安民为南兖州刺史、冠军将军、使持节、督北讨诸军事。见《本传》。

黄  回  《本纪》:昇明二年二月辛卯,郢州刺史、新除镇南将军黄回为南充州刺史。四月辛卯,赐死。

萧  映  《本纪》:昇明二年四月甲午,辅国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行南兖州刺史。九月戊申,行南兖州刺史为南兖州刺史。

    徐州刺史

   领彭城、沛郡、兰陵、下邳、东海、东莞、东安、琅邪、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钟离、马头、平昌十五郡。

刘怀慎  晋元熙元年七月,以尚书刘怀慎为北徐州刺史,镇彭城。《本纪》:永初元年七月戊戌,进号平北将军。八月辛丑,除徐州。

王仲德  《本纪》:永初三年正月壬子,以前冀州刺史王仲德为徐州刺史。元嘉二年三月乙丑,左将军徐州刺史王仲德进号安北大将军。七年,仲德以北伐失利免。

竟陵王义宣  《本纪》:元嘉七年十月甲寅,以左将军竟陵王义宣为徐州刺史。八年六月已卯,改领南兖州刺史。

司马吉翰  《本纪》:元嘉八年六月,以司徒司马吉翰为徐州刺史。

王仲德  《本纪》:元嘉九年七月戊辰,以王种德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十年正月甲寅,加领兖州刺史。十三年五月戊辰,进号镇北将军。十五年五月辛卯,镇北大将军、徐州刺史王仲德卒。

刘遵考  《本纪》:元嘉十五年五月壬辰,以右卫将军刘遵考为徐、充二州刺史。未之镇,留为侍中。

赵伯符  《本纪》:元嘉十五年八月辛丑,以左卫将军赵伯符为徐、兖二州刺史。十八年七月戊戌,以徐、兖二州刺史赵伯符为领军将军。

臧  质  《本纪》:元嘉十八年十月辛亥,以巴东、建平二郡太守臧质为徐、兖二州刺史。《本传》:在镇奢费,爵命无章,为有司所纠,遇赦。与范 晔、徐湛之等厚善,晔谋反事发,复为建威将军、义兴太守。

衡阳王义季  《本纪》:元嘉二十一年七月乙酉,征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衡阳王义季改为徐州刺史。二十四年八月乙未,征北大将军、徐州刺史、衡阳王义季薨。

刘义宾  《本纪》:元嘉二十四年八月癸卯,以南兖州刺史刘义宾为徐州刺史。二十五年卒。

武陵王骏  《本纪》:元嘉二十五年四月乙卯,以抚军将军、雍州刺史、武陵王骏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六月庚申,加兖州刺史。二十七年四月壬子,降号镇军将军、二十八年二月辛巳,降号北中郎将。戊申,改为南兖州刺史。

萧思话  《本纪》:二十八年三月甲寅,护军将军萧思话为抚军将军、徐兖二州刺史。二十九年六月己酉,萧思话率众北伐。八月丁卯,退还。九月己丑,加冀州刺史,解徐州。三十年三月,元凶弑立,复以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四月丁卯,思话为尚书左仆射。五月戊戌迁新除职。

王玄谟  《本纪》:三十年六月庚戌,以宁朔将军王玄谟为徐州刺史。

萧思话  《本纪》:孝建元年正月壬寅,以丹阳尹萧思话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三月辛丑,为安西将军,改江州刺史。

庞秀之  《本纪》:孝建元年三月癸卯,以太子左卫率庞秀之为徐州刺史。寻卒。

垣护之  《本纪》:孝建元年八月壬申,以游击将军垣护之为徐州刺史。二年,以私免。

申  坦  《本纪》:孝建二年五月庚子,以辅国将军申坦为徐兖二州刺史。大明元年,坐讨任榛事,系尚方。

沈昙庆  《本纪》:大明元年五月乙亥,以左卫将军沈昙庆为徐州刺史。

刘道隆  《本纪》:大明二年九月壬戌,以宁朔将军刘道隆为徐州刺史。三年四月甲子,司州刺史刘季之反,道隆讨斩之,四年三月癸酉,改为青、冀二州刺史。

巴陵王休若  《本纪》:大明四年三月甲子,以冠军将军巴陵王休若为徐州刺史。五年,徵为散骑常侍。

王玄谟  《本纪》:大明五年十二月庚辰,以太常王玄谟为平北将军、徐州刺史。八年二月乙巳,王玄谟为领军将军。

湘东王彧  《本纪》:大明八年二月乙巳,以镇军将军、湘东王彧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七月已亥,迁护军将军。

义阳王昶  《本纪》:大明八年七月己亥,以中军将军、义阳王昶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永光元年九月己酉,车驾讨征北将军、徐州刺史义阳王昶奔於索虏。

薛安都  《本纪》:泰始元年九月丙午,以兖州刺史薛安都为平北将军、徐州刺史。二年正月壬辰,平北将军、徐州刺史薛安都进号安北将军,安都不受命。反应寻阳。

申令孙  《本纪》泰始二年正月丙申,以征虏司马申令孙为徐州刺史,亦反应寻阳,为安都所杀。

刘思考  《本纪》:泰始二年三月丁酉,以尚书刘思考为徐州刺史,未行。迁散骑常侍,卒。

张  永  《本纪》:泰始二年六月辛酉,以镇军将军张永领徐州刺史。七月辛卯,改为南兖州刺史。辛亥,复领徐州刺史。

崔道固  《本纪》:泰始二年七月甲寅,以冀州刺史崔道固为徐州刺史。不受命,反应安都。十二月辛已,安都以州降魏,遂失徐州。

王元载  《本记》:泰始三年三月戊寅,冠军将军王元载为宁朔将军、徐州刺史、使持节监徐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是年,於钟离桥立徐州。九月,魏侵下邳,元载弃城走。

张  谠  《本纪》:泰始三年十一月乙卯,分徐州置东徐州,以辅国将军张谠为刺史。四年正月,谠降魏。

刘怀珍  《本纪》:泰始四年三月己未,游击将军刘怀珍为东徐州刺史。

王  亮  《本纪》:泰始五年七月己酉,以辅国将军王亮为徐州刺史。

陈胤宗  《本纪》:泰始六年五月丁丑,以前将军陈胤宗为徐州刺史。

周宁民  《本纪》:泰始七年九月辛未,以越骑校尉周宁民为徐州刺史。元徽元年卒。

垣  闵  《本纪》:元徽元年十一月丙子,以散骑常侍垣闵为徐州刺史。《本纪》:十月癸酉,割南兖州之钟离、豫州之马头,又分秦郡、梁郡、历阳,置新昌郡,立徐州。三年,入为右卫将军。

曹欣之  《本纪》:元徽四年五月庚戌,以骁骑将军曹欣之为徐州刺史。昇明元年,徵为散骑常侍。

王广之  《本纪》:昇明元年十二月丁巳,以骁骑将军王广之为徐州刺史、冠军将军、假节督徐州诸军事,领钟离太守。

郡  守

    丹阳尹

檀道济

郑鲜之  永初二年,出为丹阳尹,入为都官。

谢方明  永初三年,出为丹阳尹,转会稽。

徐佩之  高祖加宠,任为丹阳尹,

江  夷

羊玄保  自卫将军迁丹阳尹、会稽太守。

临州王义庆  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九年六月,为荆州。(按:似元嘉九年。)

萧摹之

何尚之  元嘉十三年后徙祠部。

刘 湛  丹阳尹,十七年诛。

孟  觊  元嘉十八年,自丹阳尹为仆射。

羊玄保

徐湛之  元嘉二十年五月见《志》:迁冠军将军、丹阳尹,进号征虏将军。丁以母忧。二十四年转中书令。

赵伯符  元嘉二十一年,为豫州刺史、护军将军,后为丹阳尹。卒。

孔山士  《齐书·陵澄传》:尚书令褚渊奏:宋世左丞陆展弹,建康令邱珍孙,丹阳尹孔山士劫盗不禽,免珍孙山士官。《宋书·符瑞志》:元嘉二十五年八月,嘉禾生建康化义里,令邱、孙以献。山士为尹。

徐湛之  元嘉二十六年,自南兖州复为丹阳尹。

褚湛之  历左民尚书、丹阳尹。元凶弑逆,以为吏部尚书。

建平王弘  元凶以弘为左将军、丹阳尹。又以为江州。

褚湛之  元凶复出为丹阳尹,统石头戌事。世祖入伐  湛之南奔。

尹  弘  劭丹阳尹。

萧思话  孝武即位,为中书令、丹阳尹。明年,出为徐州。

刘延孙  孝建元年,丹阳尹,出为吴兴。

褚湛之  孝建元年,复为中书、丹阳尹。

颜 竣  南郡王义宣反,免褚湛之,以竣为丹阳尹。复代谢庄为吏部尚书。

刘遵考  孝建三年,丹阳尹。

颜  竣  复为丹阳尹。大明元年六月,为东扬州。

王  裕  大明初,自郢州入为丹阳尹,出为会稽。

褚湛之  复为丹阳尹。二年二月,为左仆射。

刘秀之  大明三年七月,自丹阳尹为右仆射。又三年四月,见《志》。

孔灵符  大明三年,入为丹阳尹、会稽太守,加豫章王子尚长史。

王昙生  《孔觊传》、《顾琛传》:大明三年,启世祖执伪使,具列本郡太守王昙生。

王僧朗  大明六年九月,自丹阳尹为左仆射。

永嘉王子仁  大明六年,丹阳尹。

柳元景  大明八年闰月,丹阳尹。

颜师伯  永光元年,丹阳尹。

始安王子真  景和元年,丹阳尹。

王景文  太宗嗣位,丹阳尹。泰始二年九月,为江州。

建平王景素  泰始三年八月,自兖州为丹阳尹。

刘  秉  泰始初,为侍领。徙左卫将军、丹阳尹、太子詹事。

褚  渊  明帝深相委寄,转侍中、领右卫,寻迁丹阳尹。

袁  桀  泰始五年,丹阳尹。七年,还尚书令,尹如故。元徽元年,丁母忧。

刘  秉  元徽二年,加丹阳尹。四年,自丹阳奔石头。

    吴郡太守

褚  登  元徽三年九月,吴郡太守。

刘  遐  刘秉弟遐为吴郡太守。

张  瑰  张环部,代刘遐

何  戢  出为吴郡太守,以疾归,为相国左长史。

柳世隆  《齐书·本传》:出为左将军,吴郡太守。丁母忧,太祖践阼。

张  绪  元徽初,为吴郡太守,迁太常。

王  奂  昇明初,丹阳尹。

沈文季  见《齐书传》。沈攸之反。明年,迁丹阳尹。齐国初建,为侍中。

张  永  太宗即位,徙为吴郡。

王  琨  泰始元年,迁度支尚书,出为吴郡太守。左迁光禄大夫,出为吴郡太守。

王延之  泰始七年二月,见《志》。出为吴郡太守,除吏部。

顾  琛  前废帝即位,吴郡太守。泰始初,吏部尚书,还为吴郡,为光禄大夫。东土既平,为左将军、吴郡。泰始二年,为湘州。

王僧虔  监吴郡。《本纪》:泰始八年,为湘州。

    义兴太守

江  夷  高祖受命,出为义兴太守。秩中二千石。

王  球  元嘉四年,起为义兴太守。徙太子右卫。

张茂度  元嘉七年,出为义兴太守解职还家。

羊  欣  《本传》:为新安太守,前后十三年。转任义兴,自免归,除中散大夫。元嘉九年卒。

顾  琛  元嘉十五年、义兴太守。

臧  质  义兴太守□二十六年转丹徒。

王僧达  又除宣城太守,徙任义兴。元凶弑立,僧达南奔。

何悠之  大明中,义兴太守。

刘延熙  大明中,义兴太守。

王  蕴  太豫元年。见《志》。

庾  业  泰始初,义兴太守,同孔觊反。

王  俭  苍梧暴虐。俭求外补义兴太守。

谢超宗  袁粲诛。以超宗为义兴太守。

王  莹  《传》:代谢超宗。

    南东海太守

檀弘宗  《檀超传》:南东海太守。

王  绩  建平王长史,南东海太守。元徽末。

江  湛  随王诞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元嘉二十五年,为侍中。

袁  淑  出为始兴王濬长史、南东海太守,索虏南侵。

何  偃  迁始兴王 濬长史、南东海太守。元凶弑立,为侍中。

武昌王浑  世祖即位,授南彭城、东海二郡太守。

湘东王  孝建元年,徙为南彭城、东海二郡太守。徵之为中护军。

沈昙庆  江夏王义恭大司马长史、南东海太守、左卫将军。

庾徽之  子鸾长史、南东海太守,卒。

顾  琛  大明六年,为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

江智渊  出为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大明七年卒。

王僧虔  子鸾长史、南东海太守。

宗  越  景和元年,领南东海太守。

袁  桀  泰始元年,转司徒、左长史、南东海太守,改名桀,原名愍孙。

萧道成  除桂阳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齐纪》:在张永等代薛安都前。

萧惠开  泰始五年,除桂阳王休范、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六年,除少府。

沈文季  为晋平王休祐长史、南东海太守。

柳世隆  为建平王咨议参军、南泰山太守。转司马、东海太守。

王  绩  元徽末,除建平王长史、南东海太守。

陆  澄  转刘秉后军长史、东海太守。

江  概  《江智渊传》:历侍中、北中郎、武陵王赞长史、南东海太守。

垣荣祖  南东海太守。

刘善明  太祖骠骑咨议、南东海太守。

    南琅邪太守

王镇之  高祖践阼,出为琅邪太守。

裴松之  出为琅邪太守,元嘉十四年卒。

王  远  见《志》:元嘉二十五年四月。

王僧达  见《志》:元嘉二十六年四月。

刘  成  见《志》:元嘉二十九年十月丁末。南琅邪太守。

刘  玠

王僧虔  见《志》:元嘉三十年十一月。

巴陵王休若  大明二年,为南琅邪临淮太守。

黄  回  南琅邪济阴太守。

全景文  迁征虏将军,南琅邪济阴太守。建元元年。国除。

    晋陵太守

袁  觊  元凶弑立。随王诞入京除晋陵太守,丁父忧。

荀万秋  《荀伯子传》:世祖初,晋陵太守。

袁  觊  又除晋陵太守。大明二年,除浔阳太守。

沈文淑  见《志》:大明五年四月。

袁  标  《孔觊传》:泰始二年,顾琛晋陵太守。袁标响应。二月,袁标东走,晋陵平。

戴明宝  太宗初,晋陵太守。

王  蕴  见《符瑞志·晋陵》。晋陵太守。泰始三年十一月。

    南兰陵太守

王道隆  泰始间,南兰陵太守。

    临淮太守

王僧达  《本传》:太傅长史、南临淮太守。徙太宰长史,太守如故。

谢起宗  《传》:袁桀取为长史、临淮太守,桀诛。

江    顺帝立,转司空长史,领临淮太守。

吴  喜

王敬则  《传》:昇明元年,领临淮太守。

    淮陵太守

李道儿  太宗即位。

阮佃夫  《本传》、加淮陵太守。废帝即位,权任转重。元徽三年,迁南豫州刺史。

萧赤斧  迁黄门郎、淮陵太守。顺帝逊位。

    南彭城太守

徐湛之  元嘉六年,南彭城、沛二郡太守。

庐江王祎  元嘉二十二年,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

刘  恺  南彭城太守。世祖迁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

晋熙王昶  大明元年,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

刘  德  大明间,淮陵、南彭城二郡太守。

桂阳王休范

徐孝嗣  昇明中,迁太祖骠骑从事中郎,带南彭城太守。

    南清河太守

谭  金  景和元年,南清河太守。

戴明宝  世祖给事中,带南清河太守。

巢尚之  太宗初,南清河太守。

于天宝  元徽间,南清河太守。

    南高平太守

刘怀珍  晋熙王司马、南高平太守。

晋熙王子兴  南高平、临淮二郡太守。

朱  沙  南高平太守,为后废帝所杀。

    南平昌太守

杨运长  南平昌太守。泰始七年,出侍东宫。

卜伯宗  南平昌太守。异明元年,与袁桀同谋,死之。亦见《通鉴》。

    南济阴太守

段孝祖  南济阴太守,大明间。

宗  越  景和元年,南济阴太守。

徐  爰  太宗崩,南济阴太守。

    南濮阳太守

陈显达  历濮阳太守。隶太祖讨桂阳。

彭文之  昇明二年,下狱死。讨沈攸之。

    南泰山太守

萧承之  见《齐书》,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南泰山太守,迁右卫将军,领兵防守,义康二十四年卒。

寿寂之  泰始间,南泰山太守。

王敬则  元徽二年,焚桂阳水军,带南泰山太守。

柳世隆  建平王咨议参军、南泰山太守。

王玄邈  昇明中,太祖引为骠骑司马、南泰山太守。

    济阳太守

荀伯玉  昇明初,济阳太守。

    南鲁郡太守

戴法兴  孝建元年,南鲁郡太守。

阮佃夫  泰始初,南鲁郡太守。

    南东莞太守

刘怀琛  泰始初。除南东莞太守。

周盘龙  除南东莞太守。昇明元年,广州刺史。

    广陵太守

张  岱  入为黄门郎,迁骠骑长史,领广陵太守。

范  邈  见《志》。元嘉二十五年五月征北长史、广陵太守。

刘怀之  太祖使广陵临淮太守刘怀之,率人民一时渡江。见《索虏传》,按二十六年。

张  永  《传》:广陵、南沛二郡太守。二十八年,除骠骑中兵参军,沛郡如故。

柳光宗  见《志》。大明三年三月,广陵太守。

沈怀文  大明五年,为子勋长史、广陵太守。

谢  庄  征虏晋安王子勋长史,广陵太守。改太宰长史。

申令孙  永嘉王子仁长史,广陵太守。

申元嗣  泰始间,广陵、海陵太守。

李安民  《齐本传》:冠军司马、广陵太守,行南兖州。时太祖在淮。

江  谧  太祖领南充州。谧为长史、广陵太守。

    海陵太守

陆子真  《陆慧晓传》:元嘉中,海陵太守。

袁  桀  大明末,海陵太守。子业即位,征为史部尚书。

刘明善  《传》:出为海陵太守。泰始五年,青州没虏。

孙嗣之  元徽元年正月甲午,白鹿章见,海陵太守。

    山阳太守

阮  宝  《志》:元嘉二年六月。

刘怀之  《符瑞志》:元嘉十四年正月。

萧僧珍  《索虏传》:使山阳太守敛居民悉入城。

申  恬  山阳太守,索虏南侵。

程天祚  大明二年二月,白鹿章见山阳内,程天祚以献。徐州刺史。

梁  旷  山阳内史。见《竟陵王传》。

王玄载  领山阳、东海二郡太守。

李安民  改除山阳太守。泰始末,复为宁朔山阳太守。

崔祖思  桂阳事宁,出为山阳太守。

于天宝  昇明二年。

    秦郡太守

    南沛太守

萧思话  《传》:南沛太守,元嘉八年。

张  畅  世祖镇彭城。为沛郡太守。

    北下邳太守

    北济阴太守

    东莞太守

赵  球  《志》:元嘉二十四年。

刘  玄  元嘉五年五月,刘玄。又见《志》。八年四月,东莞太守刘玄上言木连理。

周盘龙  《齐书传》:元徽二年除南东莞太守。

    彭城太守

刘遵考  彭城、沛二郡太守,景平元年,右卫将军。

魏恭子  彭城内史。《江乘之传》:元嘉初。

萧思话  《传》:彭城沛二郡太守。元嘉五年,迁中书侍郎。

刘义宾  彭城太守卒,孝武出镇。

张  岱  大明五年,彭城太守。《孝义传》:巴陵王休若、北徐州,岱行府州事

    沛郡太守

张  畅  世祖镇彭城,张畅沛郡太守。

    下邳太守

裴祖隆  《垣荣祖传》:辟安都,以女婿裴祖隆为下邳太守。

申  恬  自员外散骑侍郎,出为下邳太守,又为北谯、梁二郡太守。元嘉十二年,转泰山。

垣  阆  《申恬传》:二十七年虏南侵下邳,太守垣阆闭城拒守。

    东海太守

垣崇祖  《齐书传》:泰豫元年,复为东海太守。太祖召还都。褚渊除宁朔东海太守。

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会稽、吴郡、吴兴、东阳、新安、临海、永嘉八郡。

豫章王嶷  《本纪》:建元元年四月戊戌,以荆州刺史嶷为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六月甲申,封豫章王。九月乙巳,改荆、湘二州刺史。

临川王映  《本纪》:建元元年九月乙巳,平西将军、临川王映为扬州刺史。二年十二月壬子,改荆州刺史。

豫章王嶷  《本纪》:建元二年十二月壬子,以骠骑大将军、豫章王嶷为司空、扬州刺史。《本传》: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中书监司空、扬州刺史。持节、侍中如故。加兵置佐。永明元年,领太子太傅。二年,诏增封四千户。三年,求解扬州,不许。五年,进位大司马。十年,疾笃。表解职,不许。《本纪》:十年四月辛丑,大司马豫章王嶷薨。

竟陵王子良  《本纪》:十年五月己巳,司徒竟陵王子良为扬州刺史。隆昌元年正月丁未,加太傅子良殊礼。四月戊子,竟陵王薨。

新安王昭文  《本纪》:建武元年闰月戊辰,以中军将军、新安王昭文为扬州刺史。

西昌侯鸾  《本纪》:建武元年七月丁酉,以尚书令、镇军大将军、西昌侯鸾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十月丁酉,进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加殊礼,进爵为王。癸亥即位。

晋安王宝义  《本纪》:建武元年十月癸亥,皇子宝义为扬州刺史。十一月庚辰,为晋安王。

始安王遥光  《本纪》:建武元年十一月癸酉,以西中郎长史、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

萧遥欣  永泰元年。

始安王遥光  《本民》:永元元年八月丙午,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据东府反,戊午,斩遥光。

晋安王宝义  《本纪》:中兴元年十二月癸酉,以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宝义为太尉,领司徒。

萧  衍  《本纪》:中兴元年十二月己巳,宣德太后令,以梁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二年正月甲寅,诏大司马梁王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

     南徐州刺史

   领南东海、晋陵、义兴、南琅邪、临淮、淮陵、南东莞、南清河、南彭城、南高平、南济阴、南濮阳、南鲁、南平昌、南泰山、南济阳十六郡。

长沙王晃  《本纪》:建元元年四月戊戌,西中郎将晃为南徐州刺史。六月甲申,立皇太子晃为长沙王。四年正月癸亥,以后将军长沙王晃为护军将军。

南郡王长懋  《本纪》:建元四年正月癸亥,中军将军、南郡王长懋为南徐州刺史。

闻喜公子良  《本纪》:建元四年五月乙丑,闻喜公子良为南徐州刺史。六月丙申,进封竟陵王。永明元年正月壬子,镇北将军、竟陵王子良为南充州刺史。

长沙王晃  《本纪》:永明元年正月壬子,护军将军、长沙王晃为南徐州刺史。二年,入为散骑常侍。

桂阳王铄  《本纪》:永明二年十月丁巳,以桂阳王铄为南徐州刺史。六年迁中书令。

安成王暠  《本纪》:永明六年正月壬午,以祠部尚书、安成王暠为南徐州刺史。九年,迁散骑。

江夏王锋  《本纪》:永明九年正月甲午,以侍中江夏王锋为南徐州刺史。隆昌元年迁侍中。

永嘉王昭桀  《本纪》:元兴元年正月丁未,永嘉王昭桀为南徐州刺史。八月丁未,改荆州刺史。

河东王铉  《本纪》:建武元年八月丁未,以骁骑将军、河东王铉为南徐州刺史,迁中书令。

萧  谌  《本纪》:建武元年十月癸亥,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二年六月壬戌,诛领军将军萧谌。

晋安王宝义  《本纪》:建武二年七月辛末,以右将军、晋安王宝义为南徐州刺史。永泰元年八月庚申,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江夏王宝玄  《本纪》:永元元年八月己未,以征北大将军、晋安王宝玄为南徐、充二州刺史。二年五月己酉,江夏王宝玄伏诛。

晋熙王宝嵩  《本纪》:永元二年四月丙子,以晋熙王宝嵩为南徐州刺史。三年,西台为中书令。

建安王宝寅  《本纪》:中兴元年三月乙酉,以建安王宝寅为南徐州刺史。十二月壬申,改封鄱阳王。二年三月辛丑,鄱阳王宝寅奔虏。

萧  秀  《本纪》:中兴二年三月庚戌,以冠军长史萧秀为南徐州刺史。

    南兖州刺史

   领广陵、海陵、山阳、盱眙、南沛等郡。

王敬则  《本纪》:建元元年四月甲午,中领军王敬则为南兖州刺史。二年,迁都,官尚书。

陈显达  《本纪》:建元二年三月戊戍,以护军将军陈显达为南兖州刺史。三年正月丙子,以平北将军显达为益州刺史。

柳世隆  《本纪》:建元三年正月丙子,贞阳公柳世隆为南充州刺史。

竟陵王子良  《本纪》:永明元年正月壬子,镇北将军竟陵王子良为南兖州刺史。二年正月乙亥,为护军将军兼司徒。

吕安国  《本纪》:永明二年正月乙亥,以司州刺史吕安国为南兖州刺史。三月乙亥,改湘州。

张  岱  《本纪》:永明二年三月乙亥,以吴兴太守张岱为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安陆王子敬  《本纪》:永明二年六月乙巳,以安陆王子敬为南兖州刺史。五年正月戊子,改为荆州刺史。

晋安王子懋  《本纪》:永明五年正月戊子,征虏将军晋安王子懋为南兖州刺史。六年十一月庚申,改为湘州。

西阳王子明  《本纪》:永明六年十一月庚申,西阳王子明为南兖州刺史,十年改会稽太守。

南海王子罕  永明十一年解。《本纪》:十年正月戊午,北中郎将、南海王子罕为南兖州刺史。

安陆王子敬  《本纪》:隆昌元年正月丁未,丹阳尹、安陆王子敬为南兖州刺史。九月癸未,诛。

王玄邈  《本纪》:建武元年十月癸亥,中护军王玄邈为南兖州刺史。

庐陵王宝源  《本纪》:建武二年八月丁未,以右卫将军、庐陵王宝源为南兖州刺史。

萧颖胄  《本纪》:永泰元年五月乙酉,以后军长史萧颖胄为南兖州刺史。永元元年,迁西中郎长史。

邵陵王宝攸  《本纪》:永元元年二月癸丑,以北中郎将邵陵王宝攸为南兖州刺史。未拜,迁。

张  冲  《本纪》:永元二年正月壬子,以辅国将军张冲为南兖州刺史。四月丁未,复为南兖州。并未拜。

陆慧晓  《本纪》:永元二年六月戊戌,守五兵尚书陆慧晓为南兖州刺史。疾归。

张  稷  《本纪》:永元二年十一月辛丑,以宁朔将军张稷为南兖州刺史。

    徐州刺史

   领钟离、马头、济阴、新昌、沛五郡。

崔文仲  《旧纪》:建元元年四月戊戌,骠骑司马崔文仲为徐州刺史。二年,王广之为徐州刺史。广之坐免,文仲仍留。三年,迁黄门郎。

戴僧静  建元四年。永明三年,迁给事中。

薛  渊  《本纪》:永明四年正月甲子,征虏将军薛渊为徐州刺史。

王广之  《本纪》:永明四年九月甲寅,以征虏将军王广之为徐州刺史。

沈景德  《本纪》:永明六年六月甲寅,散骑常侍沈景德为徐州刺史。

王元邈  《本纪》:永明十年正月戊午,右将军王元邈为北徐州刺史。

萧惠休  《本纪》:永明十一年五月庚午,以辅国将军萧惠休为徐州刺史。

萧  诞  《本纪》:延兴元年八月辛亥,新除后军司马萧诞为徐州刺史。十月癸卯改司州。

萧惠休  《本纪》:建武元年十月癸卯,复为徐州刺史。三年迁待中。

徐玄庆  《本纪》:建武四年十二月甲子,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徐州刺史。

王  鸿  《本纪》:永元元年十一月丙寅,以冠军将军王鸿为徐州刺史。           

张  稷  《本纪》:永元二年七月甲辰,以骠骑司马张稷为北徐州刺史。

王国珍  《本纪》:永元三年正月甲辰,以宁朔将军王国珍为北徐州刺史。

胡虎牙  《本纪》:永元三年十月庚辰,以骁骑将军胡虎牙为徐州刺史。中兴元年八月乙卯,以陈伯之子虎牙为徐州刺史。

     兖州刺史

周山图

张  倪

桓  敬

王玄载 

周盘龙

王玄邈

垣荣祖

王文和

刘霞哲

萧遥欣

申希祖

徐玄庆

左翼盛

司马元和

裴叔业

郡  守

     丹阳尹

王僧虔  建元元年,转僧虔丹阳尹。迁湘州侍史。

竟陵王子良  建元四年五月乙丑,自丹阳尹为南徐州。

王敬则  太祖遗诏,领丹阳尹,迁会稽太守。

李安民  《传》:世祖即位,迁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迁左仆射。

长沙王晃  《传》:加镇军将军、丹阳尹,又为侍中、护军将军。

王  俭  永明二年,领国子监祭酒、丹阳尹。三年,解丹阳尹。

萧景先  迁征虏将军、丹阳尹。五年,诏景先总率步骑,直指义阳。军未还,遇疾卒。

王  晏  永明六年,转丹阳尹。七年,留为吏部尚书。

鄱阳王锵  永明七年,转征虏将军、丹阳尹。进号抚军,出为江州。

聿安王子真  永明七年迁丹阳尹。转左卫将军。

萧顺之  《梁武纪》、《齐武纪》:永明八年八月,巴东王子响有罪,遣丹阳尹萧顺之率军讨之。

安陆王子敬  永明十年,丹阳尹。

徐孝嗣    隆昌元年,丹阳尹。永元初,进位司空。求解丹阳尹,不许。

邵陵王宝攸  永元元年,丹阳尹。

晋熙王宝嵩  永元二年,丹阳尹。

    吴郡太守

张  岱  《本传》:建元元年,出为左将军、吴郡太守。为护军。

徐孝嗣  永明元年,出为吴郡太守。四年迁会稽。

萧  缅  《传》:仍出为辅国将军、吴郡太守。永明元年九月,转郢州。

邵陵王子贞  永明十年,为东中郎将、吴郡太守。

王  慈  父优,起为吴郡太守。迁大司马长史。

张  瑰  高宗疾甚,授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王敬则反,瑰弃郡逃民间。

    南东海太守

萧赤斧    建元初,骠骑将军、南东海太守。祖母忧,去任。

虞  悰    建元初,迁宁朔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江      永明五年,为五兵尚书。明年,为东海太守,加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事。

王  慈    《传》:江夏王锋为南徐州,为东海太守行事。

张  瑰  隆昌元年,永嘉王昭桀为南徐州。颖胄为南东海,行南徐州事。

遥  光  《传》:隆昌元年,除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陆慧晓  出为晋安王北镇司马、东海太守,行府州事。

谢  眺  建武四年,出为晋安王咨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启王敬则反谋。

刘  绘  为晋安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晋陵太守

徐孝嗣  建元初,出为晋陵太守。

萧  懿  出为晋陵太守,入为中书侍郎。永明季,为梁、南秦二州。

王  亮  拜晋陵太守。齐明帝即位。

王洪范  《张冲传》:明帝即位,以晋陵太守王洪范代冲。

王  瞻  《传》:出为晋陵太守。时大司马王敬则举兵。

    义兴太守

王  绩  为世祖抚军长史,出补义兴太守。

王秀之  世祖即位,出为义兴太守。

张  充  明帝作相,出为义兴太守。以母忧去任。

    南琅邪太守

全景文  建元元年,授南琅邪太守,迁临川王、征西司马。

周盘龙  《传》:永明元年,南琅邪太守。

建安王子真  永明四年,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迁南豫州。

南海王罕  永明六年,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转为南兖州。

萧子游  南琅邪、晋陵二郡太守。黄门郎。

王  亮    《传》:霸府开,为大司马长史,琅邪、东海二郡太守。

萧渊业  中兴二年,为南琅邪、清河二郡太守。

    临淮太守

茹法亮  永明七年,除临淮太守。

    淮陵太守

焦  度  建元四年,除淮陵太守。

王  绩  隆昌元年,改大司马长史、淮陵太守,出为宣城。

刘保宗  建康令。永明元年,除宁朔将军寻转淮陵太守。

柳庆远  中兴二年,入为侍中,带淮陵、齐昌二郡太守。

    南东莞太守

曹  虎  除宁朔将军、东莞太守。

吕文显  高宗辅政,迁中郎将、南东莞太守。

    南清河太守

吕文显  永明三年,除南清河太守。

    南濮阳太守

吕文度  世祖即位,带南濮阳太守。

    南彭城太守

随郡王子隆  永明三年,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江夏王锋  永明五年,为南彭城、平昌二郡太守。七年,转左卫将军。

巴东王子响  世祖即位,为南彭城、临淮二郡太守。永明三年,。迁右卫。

    高平太守

    南济阴太守

茹法亮  世祖即位,带南济阴太守。

    南鲁郡太守

刘保宗  迁鲁郡太守。郁林即位。

    南平昌太守

周山图  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带南平昌太守。

    南泰山太守

纪僧真  出为建康令、泰山太守,加先驱使。

吕文显  永明五年,为建康令。历带南泰山太守。

    广陵太守

刘  悛  征北竟陵王子良带南兖州,以悛为长史、广陵太守。转司州。

刘季连  永明初,累迁广陵太守,行府州事。

沈  宪  晋安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西阳王子明为南兖州,仍留为长史,太守如故。频行府州事。永明八年。

裴昭明  建武初,安北长史、广陵太守。

曹  虎  永明末,西阳王司马、广陵太守。

萧颖胄    出为冠军庐陵王长史、广陵太守。行南兖州事。

    海陵太守

    山阳太守

    南沛太守

第三卷 梁、陈、魏、齐、周、隋

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南丹阳、吴郡、吴兴等郡

临川王宏  《本纪》:天监元年四月丙寅。以第中护军宏为扬州刺史,封临川郡王。《本纪》:三年正月戊申,後将军扬州刺史、临州王宏进号中军将军。四年十月丙午,北伐,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都督北讨诸军事。六年四月丁巳,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骠骑将军。

建安王伟  《本纪》:六年四月丁巳,以抚军将军、建安王伟为扬州刺史。七年,建安王伟以疾解州。   

    临川王宏  八年四月戊申,司徒临川王宏为扬州刺史,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本纪》:四月戊申,以司徒行太子太傅临川王宏为司空,扬州刺史。十一年十一月己酉,降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纪》:十七年五月戊寅,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免。

    萧  景  《本纪》:十七年五月己卯以领军将军萧景为安右将军,监扬州。普通元年正月已卯,以安右将军、监扬州萧景为安西将军、郢州刺史。

   临川王宏  《本纪》:普通元年正月己卯,以司徒临川王宏为扬州刺史。七年三月,宏以病解州。《本纪》:四月乙酉,太尉临川王宏薨。

孔休源  七年,临川王宏薨。休源授宣惠将军,监扬州。《本传》: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仍监扬州。

晋安王纲  中大通二年正月戊寅,以雍州刺史晋安王纲为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

邵陵王纶  《本纪》:四年正月戊辰,以丹阳尹、邵陵王纶为扬州刺史。二月庚戌,纶有罪,免为庶人。

武陵王纪  《本纪》:四年二月壬子,以江州刺史武陵王纪为扬州刺史。《本纪》:大同三年五月丙申,以前扬州刺史武陵王纪复为扬州刺史。闰九月甲子,纪为安西将军、益州刺史。

宣城王大器  《本纪》:四年正月庚辰,以中军将军、宣城王大器为中军大将军、扬州刺史。太清三年六月丁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

南海王大临  《本纪》:三年七月庚午,以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大宝元年,扬州刺史大临迁吴郡守。

南平王恪  《本纪》:承圣元年五月庚辰,以征南将军、湘州刺史、司空南平嗣王恪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馀如故。九月甲戌恪薨。王僧辨承圣元年,王僧辨为扬州刺史。《本纪》:四年九月甲辰,司空陈霸先举义袭杀王僧辨。

陈霸先  《本纪》:绍泰元年十月壬子,以司空陈霸先为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司空如故。《本纪》:太平元年七月丙子,车骑将军司空陈霸先进位司徒中书监,馀如故。元月壬寅,进新除司徒陈霸先为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扬州牧、义兴郡公。

   南徐州刺史

领南兰陵、晋陵、义兴、琅邪、东莞、彭城、济阴、清河、濮阳等郡。

安成王秀  《本纪》:天监元年四月丙寅,南徐州刺史秀封安成郡王。二年,徵领石头戍。

鄱阳王恢  《本纪》:二年正月乙卯,前将军、鄱阳王恢为南徐州刺史。四年正月癸卯,以南徐州刺史、鄱阳王恢为郢州刺史。

建安王伟  《本纪》:四年正月癸卯,以镇北将军、雍州刺史、建安王伟,为南徐州刺史。五年,改丹阳尹。

豫章王综  《本纪》:五年正月乙亥,以豫章王综为南徐州刺史。十年正月甲辰,为郢州刺史。

南康王绩  《本纪》:十年正月甲辰,以轻车将军,南康王绩为徐州刺史。

豫章王综  《本纪》:十六年二月甲寅,以安前将军、豫章王综为南徐州刺史。普通二年正月甲戌,为镇右将军。

晋安王纲  普通二年,晋安王纲,为南徐州刺史。《简文帝纪》:除益州,未拜,改南徐州。普通四年,徙雍州。

庐陵王续  普通四年。(《本传》:普通三年,为南徐州,按当作四年。)五年,南徐州刺史。中大通二年正月戊寅,南徐州刺史续为雍州刺史。

豫章王欢  中大通三年,华容公欢为南徐州刺史。《梁书·张续传》:大通二年,为华容公、北中郎长史,行州事、南兰陵太守。《本纪》:六月癸丑立昭明太子、南徐州刺史、华容公欢为豫章郡王。六年,《谢微传》:中大通六年,出为豫章王长史、南兰陵太守,大同二年卒官。

河南王誉  《本纪》:大同三年四月丁卯,以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河东王誉为南徐州刺史。《本纪》:九年十二月壬戌,以轻车将军为领军将军。

临川王正义  大同九年。《本传》:正义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武帝幸朱方。正义修廨宇以待。《本纪》:十年三月丁末,义威将军、南徐州刺史、临川王正义进号安东将军。《本纪》:中大同元年八月丁丑,以安东将军、南徐州刺史、临川王正义即本号东扬州刺史。

邵陵王纶  《本纪》:中大同元年八月丁丑,以丹阳尹、邵陵王纶为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太清二年三月己未,以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邵陵王纶为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同三司之仪。

萧渊藻   太清三年三月己未,以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渊藻为征东将军、南徐州刺史。《本纪》:三年八月癸卯,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渊藻薨。

新兴王大壮  《本纪》:大宝二年八月戊午,侯景遣使害新兴王大壮于京口。

陈霸先  《本纪》:承圣元年五月乙酉,以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三年夏四月癸酉,以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霸先为司空。承呈四年(绍泰元年)十月壬子,以司空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司空如故。

侯安都  承呈四年(绍泰元年),是年六月,侯安都为南徐州刺史。

陈霸先  太平元年六月,霸先解南徐州。《本纪》:六月己卯,司空陈霸先授众军节度,与齐军交战,大破之。

   南兖州刺史

   领广陵、海陵、东阳、阳平等郡。

吴平侯景  天监元年四月,吴平侯景为南兖州刺史。《本传》:高祖义师至,以景为宁朔将军、行南兖州事。二年《本传》:高祖践阼,仍为使持节都督北兖、徐、青、冀诸军事,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三年。《本传》: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文案无雍,下不敢欺。会吴荒,赈恤,为馇粥于路,以赋之。五年。《本传》:五年,除右卫率。

昌义之  五年。《本传》:迁青、冀二州刺史,未拜,改南兖州刺史。督南兖、徐、青、冀五州。坐禁物出藩,为有司所奏,免。

吕僧珍  《本纪》:六年九月丙戌,以左卫将军吕僧珍为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七年二月乙亥,以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吕僧珍为领军将军。

长沙王深业  《本纪》:七年二月丙子,以中护长沙王深业为南兖州刺史。八年十月乙巳,以南兖州刺史长沙王深业为护军将军。

始兴王憺  《本纪》:八年十月乙巳,以中军将军、始兴王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九年正月乙亥,为镇西将军、益州刺史。

晋安王纲  《本纪》:九年正月丙子,以轻车将军、晋安王纲为南兖州刺史。十二年迁丹阳尹。

萧  景  十二年。《本传》:天监十二年,复为使持节督南北兖、北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十三年六月己亥,南兖州刺史萧景为领军将军。十三年,司徒右长史昂监南兖州。

南康王绩  《本纪》:十七年二月乙卯,以领石头戍事、南康王绩为南兖州刺史。十八年。《本传》:在州著称,寻有诏徵还。民诣阙上表称绩尤异一十五条。乞留州任,优诏许之。普通四年,是年绩徵为侍中。

豫章王综  《本纪》:普通四年三月壬寅,以镇右将军豫章王综为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本纪》:五年正月辛卯,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豫章王综进号镇北将军。六年三月乙丑,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豫章王综权顿彭城。六月庚辰,综奔魏,魏复据彭城。

萧渊藻  《本纪》:中大通三年九月庚午,以太子詹事萧渊藻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六年罢。《本纪》:大同元年冬十月辛卯,以前南兖州刺史萧渊藻为护军将军。

临贺王正德  大同元年,临贺王正德为南兖州刺史。二年。《临贺王正德传》:大通四年,特封临贺王,後为丹阳尹,去职,出为南兖州。广陵沃壤,遂荒。三年《梁书本纪》:大同三年九月南兖州大饥。至人相食,从是黜废。

南康王会理  元年。南康王会理为南兖州刺史。太清三年。《本纪》:二月丁末,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帅江州之众,顿于兰亭苑。三月壬午,南康王会理还。

董绍先  太清三年。侯景以董绍先为南兖州刺史。太宝元年正月癸酉,前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广陵,斩贼南兖州刺史董绍先。侯子鉴大宝元年四月,侯景以侯子鉴为南兖州刺史。

郭元建  二年十一月,侯景以郭元建为南兖州刺史。三年(承呈元年),南兖州郭元建以州降齐自是南兖、北兖、徐等州皆为齐有,南朝无江北。

    兖州刺史

  领山阳、阳平等郡

马元和  《本纪》:天监元年二月丁卯,兖州刺史马元和所领寿张,见驺虞,王命受之。

丁仲迁  三年,《丁贵嫔传》:父仲迁,天监初官至兖州刺史。

张惠绍  七年:《本传》:天监六年,魏军攻钟离,惠绍等攻断魏桥。还为左骁骑将军。寻出为冠军将军、北兖州刺史。宿、豫二城内附。入为卫尉卿。

康  绚  九年。《本传》:天监九年,迁假节督北兖州缘淮诸军事、北兖州刺史张稷,为土人徐道角所杀。绚又讨平之,徵骠骑临川王司马。

萧渊藻  《本传》:天监十二年,徵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频历数镇,民更称之。徵为太子詹事。

明山宾  天监十五年。《本传》:天监十五年,出为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普通二年,徵为太子右卫率。

赵景悦  普通四年。《本纪》:普通五年九月,北兖州刺史赵景悦围荆山。

明山宾  七年。《本传》:普通四年,迁散骑常侍。五年,以本官摄北兖州事。大通元年卒,年八十五。

陈庆之  中大通二年。《本传》:洛阳陷,庆之间行至都,封永兴县侯,出为北兖州刺史。斩蔡伯龙,除司州。

耿  翔  中大通五年六月,为兖州。《魏书·萧衍传》:普泰元年,南青州刺史茹怀朗击衍,擒其徐兖二州刺史沈预。

萧  楷  大同三年。《南史·谢兰传》:吏部尚书萧子显,擢为王府法曹参军,累迁外兵记室参军。武帝使制《北兖州刺史萧楷德政碑》。又制《宣城王奉述中庸颂》。《萧子显传》:中大通五年,吏部尚书。

胡贵孙  《本纪》:太清元年十一月丙午,北兖州刺史胡贵孙等陷没。

萧  祗  三年《北魏孝静纪》:武定七年三月丁卯,北兖州刺史、定襄侯萧祗来降。

    青冀二州刺史 

   领齐北海、东莞、琅邪、北东海等郡。

桓  和  天监五年六月庚子,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克朐山。

刘孝庆  六年,《刘峻传》:天监初,召入西省,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

元  翼  七年。《魏书、咸阳王禧传》:子翼奔萧衍,封为咸阳王,後以为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郁洲。翼谋举州入国,为衍所移。

张  稷  十年正月癸卯,以尚书左仆射张稷为安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十二年二月庚辰,郁州民徐道角等夜袭州城,杀稷,送其首降魏。

王神念  十七年,《本传》:仕魏稍迁颖川太守,据郡归款,除安成武阳宣城内史,还除太仆卿,出为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普通中,大举北伐,徵为右卫将军。

羊  侃  《本纪》:中大通元年九月辛己,以安北将军羊侃为青、冀二州刺史。四年二月壬寅,为兖州刺史。

徐子彦  五年。《魏书、萧衍传》:天平四年九月,青、冀二州刺史,徐子彦,寇围城。

元  罗  《本纪》:大同元年五月乙巳,以魏前梁州刺史元罗为青、冀二州刺史。大同六年,《本纪》:五月戊寅,以前青、冀二州刺史元罗为魏光禄大夫。

萧  退  太清元年。《本纪》:太清三年二月丁未,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萧退,顿于兰亭。

明少遐  三年三月,青、冀二州刺史明少遐,举州附于东魏。

郡  守

    丹阳尹

萧颖达  建康平,为前将军、丹阳尹。上受禅後,以公事免。《传》:下并同。

王  志  天监元年,迁丹阳尹。

沈  约  天监二年,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服阕,迁侍中。

王  莹  高祖践阼,迁左仆射丹阳尹。视事,迁侍中、左光禄。

王  茂  天监八年,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十一年辞尹。

王国珍  天监九年,出为湘州刺史、视事。四年,迁丹阳。十四年卒。

王  莹  天监十五年,迁左光禄,开府,丹阳尹。居职六日,暴卒。

豫章王综  天监十五年,丹阳尹。

晋安王  天监十七年,丹阳尹

武陵王纪  普通元年,丹阳尹。

安成王机  普通二年,丹阳尹。三年,迁湘州。

袁  昂  普通三年,为丹阳尹,复为尚书令。

王  份  《传》迁待中,特进左光禄,监丹阳尹 普通五年卒。

湘东王  普通六年,丹阳尹。

桂阳王象  起家宁远将军,丹阳尹。简王妃薨,去职,服阕,复为丹阳尹。出为郢州。

萧渊藻  大通三年,出为丹阳尹。张绾权知丹阳尹。

武陵王纪

邵陵王纶  中大通元年,为丹阳尹。四年,迁扬州。

萧  恭  以中书监丹阳尹,行南徐州,转衡州、江州。

张  缵  大同九年,丹阳尹。

邵陵王纶  自郢州刺史。大同十年,再为丹阳尹。中大同元年,为南徐州。

西阳王大钧  大宝二年,丹阳尹。

袁  泌  《陈书·泌传》:侯景平,王僧辨表兼丹阳尹。

王  冲  侯景平,授丹阳尹。江陵陷,敬帝以太宰承制,迁左长史。绍泰中,复领丹阳尹。陈高祖受禅解。

杜  棱  徐嗣徽平,以功除右卫丹阳尹。永定元年,迁中领军。

胡  颖  太平元年,除仁威将军,兼丹阳尹。

   吴郡太守

张  充  《传》:转左卫将军,入为仆射,除吴郡太守,天监十二年卒。

王  份  出为宣城太守,转吴郡。

袁  昂  天监八年,为吴郡太守。十一年,入为五兵尚书。

王  暕  《传》:母忧去,起为吴郡太守,还拜侍中、左仆射。普通四年卒。

袁君正  吴郡太守。

裴规思  《陈书》:高祖表授吴郡太守。

张  彪  吴郡太守。

蔡  撙  普通二年,出为吴郡太守。四年卒。

何敬容  普通四年出为吴郡太守。大通二年徵为中书令。

萧子恪  大通二年,出为吴郡太守。三年卒。

江  革  除都官尚书监吴郡。从武陵王出镇江州。

谢  举

萧  推  《传》:出为吴郡太守,侯景之乱,守东府死之。

王  规  大中二年,吴郡太守。

萧正德  中大通三年,吴郡太守。

谢  举  大同三年,吴郡太守。六年迁。

臧  盾  大同五年,吴郡太守,疾解。

南海王大临  大宝元年,吴郡太守。

王  冲  大同三年,出监吴郡,满岁为真。

   南东海太守

    又曰南兰陵太守

谢  徵  中大通六年,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南兰陵太守,大同二年卒。

宗  夬  天监元年,迁征虏长史、东海太守。

王  泰  《传》:仁威将军、南兰陵太守,行南康王府州国事,复为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太守如故,入为都官尚书。

褚  球  普通四年,出为北中郎长史、兰陵太守,行府州国事。

王  份  《传》:转吴郡太守,迁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兰陵太守,行南徐州府事,太常卿。

孔休源  晋安王长史、兰陵太守、行南徐州事。

张  缵  大通二年,迁华容公、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行府州事。

张  绾  为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

褚  球  自司徒左长史,再为河东王长史、兰陵太守。大同年。

侯  都  除南兰陵太守。高祖袭王僧辨。

徐  度  高祖镇朱方,除兰陵太守。

程灵洗  绍泰元年,兰陵太守。

周文育  累迁兰陵、晋陵太守,高祖诛王僧辨,使文育将军。

   晋陵太守

王  暕  《传》:天监元年,入为侍中,迁五兵尚书。出为晋陵太守,徵吏部尚书。

张  充  《传》天监初,除晋陵太守,秩中二千石。

蔡  撙  《传》:复为信武将军,晋陵太守。

萧  昱  普通五年,徒临郡,有救追还,为晋陵太守。

谢  举  普通六年,出为晋陵太守。

刘  儒  大同五年,晋陵太守。

萧  推  《安咸王秀传》:南浦侯萧推,普通六年例封。迁晋陵太守。

江  革  出为北中郎、南康王长史广陵太守,改镇北豫章王长史,太守如故。(应移入广陵)

褚  翔  出为晋陵太守,大清二年,吏部尚书。

杜僧明  《陈书传》:领晋陵太守,承圣二年北围广陵。

周文育  晋陵太守,子宝文监郡。

   义兴太守

任  昉  天监二年,出为义兴太守。

陆  景  出为义兴太守,还临川王长史。天监十四年。

韦  载  授信武将军义兴太守。《陈书》:高祖诛王僧辨,遣周文育袭载,降。

陈  拟  绍泰元年,为义兴太守。

   南琅邪太守

萧渊藻  天监十年,领南琅邪太守,入为侍中。

武陵王纪  天监十年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邵陵王纶  天监十三年,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萧渊业  天监十四年,领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萧  昂  普通二年,徵为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出为广州。

河东王誉  大通口年出为琅邪彭域二郡太守。

萧大临  大同十年,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义安王大昕  大宝二年,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韦  载  侯景平,除南琅邪太守。

   南丹阳太守

周文育  侯景平,拜信义太守,累迁南丹阳太守。

程灵洗  平徐嗣徽,除南丹阳太守。

戴僧锡  南丹阳太守。

戴僧朗  代僧锡为南丹阳太守,征留,异周迪。

   南彭城太守

广陵王续  天监十年,南彭城琅邪二郡太守,十三年,转会稽。

刘  遵  《传》:大同□年,行南彭城琅邪二郡事。

   广陵太守

裴  邃  天监五年,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

庾於陵  出为宣毅晋安王长史,广陵太守,行府州事。

谢  哲  累迁广陵太守。侯景之乱,寓居广陵。

刺  史

    扬州刺史

   领丹阳、吴郡、吴兴、建兴、海宁等郡。

始兴王伯茂  《本纪》:天嘉二年正月辛亥,以始兴王伯茂为宣惠将军扬州刺史。

安成王顼  《本纪》:三年六月丙辰,以侍中中卫将军安成王顼,为骠骑将军扬州刺史,以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四年四月乙卯,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顼,为开府仪同三司。六年四月甲寅,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安成王顼,为司空。天康元年三月己卯,以骠骑将军开府义同三司、扬州刺史、司空安成王顼,为尚书令。五月庚寅,以顼为骠骑大将军,进位为骠骑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光大二年正月己亥,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剑履上殿。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令废帝为临海王,以顼入篡。

晋安王伯恭  太建元年,《本传》:太建元年,为中卫将军、扬州刺史,以公事免。

衡阳王伯信  《本纪》:六年六月乙巳,以中卫将军、扬州刺史、鄱阳王伯山,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以中护军衡阳王伯信为宣毅将军,扬州刺史。《伯信传》:六年为扬州刺史,寻加侍中散骑常侍,十一年,进号镇前将军。

始兴王叔陵  《本纪》:九年正月壬寅,以湘州刺史新除中卫将军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十一年十一月癸丑,以新除中卫大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大都督,总督水步众军。

新安王伯固  《本纪》:十三年正月壬午,以镇右将军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为扬州刺史。

长沙王叔坚  《後主纪》:十四年二月癸亥,以侍中翊前将军丹阳尹、长沙王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九月丙寅,为司空。《本纪》:至德元年正月壬寅,以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长沙王叔坚为江州刺史。

晋熙王叔文  《本纪》:至德元年正月壬寅,宣惠将军丹阳尹晋熙王叔文,为扬州刺史。四月己丑,为江州刺史。《本传》:除扬州,在太建中。

始兴王叔重  《本纪》:二月丁丑,以始兴王叔重为扬州刺史。

南平王嶷  至德二年五月戊子,以仁威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重,为江州刺史、信武将军、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南平王嶷为扬州刺史。

会稽王庄  祯明二年六月庚子,立军师将军扬州刺史始安王深为皇太子。辛丑,以会稽王庄为翊前将军,扬州刺史。

   南徐州刺史

  领晋陵、义兴、东莞、济阴、清河、濮阳等郡。

侯安都  《本纪》:永定元年,梁敬帝绍泰二年六月庚申,高祖表解南徐州。以授侯安都。永定元年十月,安都西讨於郢州,败绩,囚于王琳。《本传》:绍泰元年,以功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南徐州刺史。

徐  度  《本传》:由郢州迁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徐州、缘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永定二年六月己巳,诏领军将军、徐度率舟师为前军,以讨王琳。

留  异  《本传》:二年,徵异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异迁延不就。《本纪》:三年八月癸巳,异仍为缙州刺史、安南将军。

陈  拟  《本传》:拟兼南徐州刺史,其年授中领军。

徐度永  定三年七月辛酉,以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徐度,为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侯安都  《本传》:世祖即位,迁司空。仍为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天嘉四年二月庚戌,以侍中司空征北大将军侯安都,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

黄法  《本纪》:五年正月壬辰,以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州刺史黄法为镇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七月丁丑,改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本传》:授徐州未拜,寻改江州。

周宝安  《周文育传》:授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贞毅将军、南徐州刺史。徵为左卫将军。

鄱阳王伯山  《本纪》:六年十二月戊午,以东中郎将吴郡太守鄱阳王伯山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本纪》:光大元年二月癸丑,以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阳伯山,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

黄法  《本纪》:二月癸丑,以开府仪同三司黄法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二年十二月壬子,以镇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黄法为镇西将军、郢州刺史。淳于量  《本纪》:十二月壬子,以新除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太建元年正月丁酉,进征北大将军。五年正月癸酉,以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淳于量,为中权大将军。

豫章王叔英  《本纪》:五年正月癸酉,以宣惠将军豫章王叔英,为南徐州刺史,进号平北将军。

鄱阳王伯山  《本纪》:六年六月乙巳,以中卫将军、扬州刺史、鄱阳王伯山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七年十月戊午,以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阳王伯山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

新安王伯固  《本纪》:七年十月戊午,以安前将军、中领军新安王伯固为南徐州刺史,进号镇北将军。《本传》:十年,伯固入朝,又为侍中镇右将军。

庐陵王伯仁  《本纪》:十年正月己巳,以中领军庐陵王伯仁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十一年三月壬辰,以平北将军庐陵王伯仁为翊左将军中领军。

河东王叔献  《本纪》:四月乙丑,以宣毅将军河东王叔献为南徐州刺史。十二月庚辰,叔献薨。

宜都王叔明  《本纪》:十三年正月,以轻车将军卫尉卿宜都王叔明为南徐州刺史。

萧摩诃  十四年。《後主纪》:十四年正月癸亥,以右卫将军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本传》:授南徐州。祯明三年正月元会,徵还。

永嘉王彦  《本纪》:祯明二年六月辛丑,中武将军南徐州刺史永嘉王彦,进号安北将军。十一月壬申,改安南将军、江州刺史。

南海王虔  《本纪》:十一月壬申,军师将军南海王虔为安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南兖州刺史

   领广陵、海陵、神农等郡。

吴明彻  《本纪》:太建八年八月丁卯,以车骑大将军司空吴明彻为南兖州刺史。《本传》:授都督南北兖、南北青、谯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十年二月甲子,北讨诸军败绩于吕梁。吴明彻及将卒以下,为周军所获。

淳于量  《本传》:太建十年,吴明彻陷没。加量使持节都督水陆诸军,仍授散骑常侍,都督南北兖、谯三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南兖州刺史。《本纪》:十一年十二月乙丑,南北兖、晋北、谯南、梁等九州,并自拔还京师,自是淮南之地没于周。

郡  守

    丹阳尹

侯安都  《传》:复官爵为丹阳尹,出为南豫州。

程灵洗  与侯安都等逃归,兼丹阳尹。

沈君理  世祖嗣位,为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

陈  拟  世祖嗣位,除丹阳尹。

王  冲  文帝嗣位,又以本官领丹阳尹。

到仲举  天嘉三年丹阳尹,六年解尹。

袁  枢  天嘉五年正月,自吏部尚书为丹阳尹。六年正月,复为吏部尚书。

杜  棱  天嘉六年正月,自领军将军迁丹阳尹,光大元年解尹。

吴明彻  光大元年正月,除丹阳尹。五月,为湘州。

衡阳王伯信  丹阳尹。太建四年正月,中护军。

桂阳王伯谋  太建七年,为丹阳尹。十年,出为吴兴太守。

江夏王伯义  太建九年七月,丹阳尹,为合州。

毛  喜  太建十三年,丹阳尹。後主山陵毕,以为永嘉内史。

徐  陵  太建十年,丹阳尹。十三年,中书监。

晋熙王叔文  代毛喜为丹阳尹。至德元年正月,迁扬州。

岳阳王叔慎  至德四年九月,为丹阳尹。祯明元年,改湘州。

义阳王叔达  祯明元年正月,授丹阳尹。

    吴郡太守

沈君理  高祖受命,出为吴郡太守。世祖嗣位,徵为侍中。

徐  度  世祖嗣位,出为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平王琳。

鄱阳王伯山  天嘉元年,出为吴郡太守。六年,为徐州刺史。

晋安王伯恭  天嘉六年,吴郡太守。太建元年,入为中护军。

长沙王叔坚  太建元年,吴郡太守。四年为江州。

永阳王伯智  太建口年,吴郡太守。见《王元规传》。

    南兰陵太守

萧  济  历守兰陵、阳羡等郡。太建初,入为五兵尚书。

    晋陵太守

谢  哲  高祖受命,出为晋陵太守。

王  质  授晋陵太守。文帝嗣位,守五兵尚书。

杜  棱  天嘉二年正月庚戌,自晋陵太守为领军将军。

孔  奂  永定二年,晋陵太守。世祖践阼,徵为中丞。

王  涌  太建初,晋陵太守。

蔡  凝  太建元年,迁太子中舍人。拜中书侍郎晋陵太守。

骆  牙  迁晋陵太守。三年,临川内史。

    义兴太守

胡  颖  世祖嗣位,为义兴太守。天嘉元年,除吴兴太守。

沈  钦  高宗即位,为义兴太守。太建元年,卒。

    南琅邪太守

南平王嶷  至德元年,除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迁扬州刺史。

信义王祗  除琅邪、彭城二郡太守,祯明三年入阙。

    南彭城太守

王平王嶷  至德元年除。

    南东海太守

胡  铄  颖弟,历东海、豫章二郡太守。

鲁广达  高祖授禅,授征远将军、东海太守。

元  魏

刺  史

    徐州刺史

  领彭城、南阳、平、萧、沛、兰陵、吉北、济阴等郡。

薛安都  《本纪》:天安元年九月,刘彧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内附。《本传》:拜安都使持节,都督徐南、北兖、青、冀五州诸军事,皇兴二年朝京师。

尉  元  《本传》:沈攸之遁,拜元都督徐、南北兖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太和初,徵为内都大官。

李  欣  延兴末,徐州刺史,太和元年诛。

广阳王嘉  《册府元龟·帝王部》:孝文太和四年八月,以齐角城戍主内属,诏徐州刺史、假梁郡王嘉援之。

薛虎子  《通鉴》:太和六年九月,薛虎子为彭城镇将,迁徐州刺史。《本传》:太和四年,虎子为南征都副将,为彭城镇将,除开府徐州刺史,在州十一载,太和十五年卒。

济阴王郁  《本传》:位开府徐州刺史。《本纪》:十五年六月丁未,济阴王郁以贪残赐死。

任城王衍  太和十□年六月丁未,元衍为徐州刺史。《本纪》:太和十八年十二月,遣徐州刺史元衍出钟离。

京兆王愉  《本传》:太和二十一年,拜都督徐州刺史。

元  鉴  《本传》:世宗初,转徐州刺史,景明四年七月,魏徐州刺史元鉴取角城。

元  嵩  正始元年。

元  昞  即元景正始三年。

卢  昶  永平二年。《本传》:出除镇东将军、徐州刺史。永平四年,表琅邪郡民王万寿等攻朐山。《册府元龟》:永平四年四月,琅邪民王万寿以朐山来降,徐州刺史卢昶,遣傅文骥授之。

李  彦  延昌元年。《册府元龟》:李彦,宣武时为徐州刺史。延昌二年夏,大霖雨。川渎溢,彦疏通,得无淹害之祸。

元延明  延昌四年。《本传》:延明先收徐方。《太平寰宇记》:徐州彭祖庙。神龟二年,刺史延明移於子城东北楼下。《本传》:神龟中,出为都督徐、南兖州军事,车骑将军、徐州刺史。

萧宝寅  神龟二年。《本传》:正光二年,徵为车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

北海王颢   正光二年。《本纪》:四年十一月,徐州刺史、北海王颢,削夺官爵。

常  景  《本传》:萧综降,还以本将军授徐州。

元法僧  正光四年。《本纪》:五年正月庚申,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反。《本传》:法僧归萧衍。

元  鉴  孝昌元年。

元  延  明孝昌元年。

杨  昱  《本传》:除泾州,父椿出为雍州,徵还。孝昌二年。

元  孚  孝昌三年。《册府元龟》:宋游道为尚书。临淮王或谴责游道,即日诣阙上书日,徐州刺史元孚,频有表云:伪梁发士卒来围城,乞增羽林二千,以孚宗室。重臣量奏给武官千人。孚今代下,以路阻自防,遂纳在防羽林百人,臣忝司局,深知不可。尚书令彧即孚之兄子,台臣於都堂,丑骂。右仆射臣世隆以下,并皆闻见。

斛斯椿  永安元年。《本传》元颢败,转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又转东徐州。

尔朱彦伯  永安二年。《通》。

尔朱仲达  永安二年。

严思达  普泰元年。《本纪》:正月。

尔朱仲远  普泰元年十月,尔朱仲远反。

杜  德

元  祐

华山王鸷  《安阳县新出魏华山王鸷墓志》:永熙四年二月,除开府,徐州刺史。天平二年三月,还京。

     东徐州刺史

张  谠  《本传》:刘彧之立,授冠军将军、东徐州刺史。及革徐兖,谠归顺於尉元。元表授冠军、东徐州刺史。遣中书侍郎高闾为刺史,延兴四年卒。

高  闾  《本传》与尉元南赴徐州,先入彭城,元表领东徐州刺史,後还京城。

郑  伯  高祖出为东徐州刺史,转广陵王长史,带齐郡内史。

孔伯逊  《孔伯恭传》:袭父爵,转东徐州刺史免。

崔  鉴  延兴中,行兖州事,出为东徐州刺史。於州内冶铜,兵民获和,卒。

寇  祖  《寇赞传》:子祖袭爵,高祖时,为安南将军、东徐州刺史。

韦  朏  《韦阆传》韦朏,萧宗末,除征东将军、东徐州刺史。永安二年,卒于州。

潘永基  《本传》:永安二年,除颖州太守,迁东徐州刺史,破萧衍将曹世宗等。

元显恭  《本传》:孝庄初,除北中郎将。迁左将军,入为大农卿。

王世弼  《本传》:景明初,除南徐州,封慎伯。後除冠军将军、东徐州刺史,岁馀,免。

斛斯椿  《本传》:椿以攻元显,迁建州刺史。转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又转征东将军、东徐州刺史。尔朱荣椿,甚尤惧,弃州,归汝南王悦。

元太宾

潘永基

郡  守

    彭城太守  彭城内史

郑 演  《刘芳传》:薛安都内附演赞成其事,显祖初,除彭城。

李长仁  《本传》:迁平南将军、沛郡太守。 仍为彭城太守,从尉元定南境。

韦欣宗  《本传》;高祖初,拜彭城内史、广陵侯、元衍为徐州刺史,又请为长史,带彭城内史。世宗初,除通直散骑常侍。

刘世明  《刘芳传》:世明自奉朝请为兰陵太守、彭城内史。法僧外叛,送萧衍。

郑长猷  转徐州武昌王府长史,带彭城内史。

    南阳平太守

    沛郡太守

李长仁  有《传》。

刘僧利  《刘芳传》:高祖幸徐州,引见善之。拜徐州别驾。迁沛郡太守,後遂归乡里。

郑长猷  《刘芳传》:拜东平太守,寻转沛郡车驾南伐,克宛城,拜南阳。

封子施  武定末,沛郡太守。见《封懿传》。

东  魏

刺  史

   徐州刺史

邸  珍  天平元年。《新曲阳县志·邸珍碑》:除赵州刺史,迁徐州道行台右仆射徐州刺史。天平元年十月二十七日薨。

任延敬  二年。《本传》:为行台仆射,除徐州刺史。时梁遣元庆和等寇边,延敬破梁於单父,俘斩万人,又拜侍中。《魏书·萧衍传》:天平二年五月。衍刺史黄道,始寇北济阴,徐州刺史任祥讨破之。

元  轨  三年。《本传》:孝静时,邺官创制,以轨为营构使,除徐州刺史,卒于州。《本纪》:四年,天平二年八月,营新宫。

房  谟  元象元年。《本传》:转徐州刺史,合境欣悦,时梁魏和好,使人入其境者,咸称叹之。

崔  㥄 兴和元年。《北齐书·本传》:天平初,为侍读,寻除徐州刺史,给广宗部曲三百,清河部曲千人。《本传》:二年,魏收聘梁过徐州。备刺史卤簿迎之,罢州。除七兵尚书。《本纪》:兴和元年八月,遣魏收使于萧衍。三年。《魏宜阳王墓志》:兴和三年七月九日薨。妻崔氏,父,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

慕容绍宗  《本纪》:武定二年丁卯,徐州人刘乌黑反。遣行台慕容绍宗讨平之。五年五月甲辰,以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右仆射。王则武定六年,侯景作逆,世宗徵为徐州刺史,取受狼籍,锁送晋阳,武定七年春卒。

高锦彦  《萧正表传》:武定七年正月,据州内属,徐州刺史高锦彦遣长史刘士荣赴之。

北  齐

     刺  史

    徐州刺史

   领彭城、兰陵、南济阴等郡

赵彦深  天保二年。《本传》:天保初,累迁秘书监,拜大司农,出为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尚恩信,为吏人所怀,多所降下,所营军处,士庶追思,号赵行台。

张晏之  六年。《高阳王浞传》:妃父护军长史张晏之,拜徐州刺史。

阳  裴  八年。《本传》:天保初,除尚书吏部郎中、都水使者。显祖北攘突厥,诏裴监筑长城,行南谯州事,寿阳道行台左丞。未几,除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元年,徵拜廷尉卿。

元景安  乾明皇建二年(太宁元年)。《本传》:永弟种子豫、元景安、告景皓慢言。豫相应和。及问获免,豫卒徐州刺史。河清四年,《本传》:天统初,判并省尚书左仆射,出为徐州刺史。

高  亮  武平元年。《襄城王清传》:亮为徐州刺史,坐夺商人财物,免官。後主败,夺邺从焉。

段  深  四年。《本传》:韶病笃,诏封济北王武平末,徐州行台左仆射,徐州刺史。入周,拜大将军郡公。

刺  史

   徐州刺史  总管徐、邳等州诸军事。

梁士彦  建德六年。《隋书·本传》:徐东南道行台,徐州总管三十二州诸军事。

王  轨  宣政元年。《本纪》:建德六年十一月癸酉,陈将吴明彻侵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与战不利,遣剡公王轨讨之。大象元年二月,杀徐州总管王轨。戊辰,韦孝宽为相州总管。

韦孝宽  《本纪》:大象二年五月壬子,以韦孝宽为象州总管。

源  雄  二年。《隋书·本传》:突厥寇边,徙平州刺史。未几,检校徐州总管,尉迟迪作乱,以书诱之,雄不顾。《陈纪》:口等侵江北,攻陷城镇,雄与吴州总管于颉,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击走之。

     吴州刺史

总管吴、方、管等州诸军事。

赵文表  大象元年十一月,梁士彦拔广陵。《本传》:大象中,拜吴州总管。

于    二年。《本传》:大象末,吴州总管。

总  管

     扬州总管

贺若弼  开皇元年。《本传》:高祖受禅。拜弼吴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事。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弼为行军总管。《本纪》:九年正月辛未,贺若弼拔陈京口。景子,贺若弼败陈师於蒋山,获陈主叔宝,陈国平。

燕  荣  九年。《本传》、《地理志》:江都郡後周为吴州。开皇九年,改为扬州。

秦王俊  三月,以秦王俊为扬州总管,领四十四州军事,镇广陵。《本传》:岁馀,转并州。

晋王广  《炀纪》: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每年一朝。

晋王弘  十一年。《河间王弘传》:拜蒲州刺史,每晋王广入朝,弘辄领扬州总管。及晋王归藩,弘复还蒲州。《炀纪》:高祖之祠太山,领武卫大将军。明年归藩。《本纪》:二十年十一月戊子,晋王广为皇太子。

豫章王暕  《本纪》:仁寿元年三月壬辰,以豫章王暕为扬州总管。《本传》:仁寿中,拜扬州总管,治淮以南诸军事。炀帝即位,进封齐王。

     徐州总管

杨  素  开皇元年。《本传》:迁徐州总管,封清河郡公。高祖受禅,进加上柱国。

氽朱敞  二年六月辛卯,以上开府氽朱敞为徐州总管。《本传》:受视禅,拜金州总管。寻转徐州总管。在职数年,号为明肃,民吏惧之。後以年老,上表乞骸骨,赐二马轺车,归于河内。卒于家。四年《庾开府集》有《氽朱敞碑》,实唐炯文误收之。

吐万绪  《本纪》:五年十月壬辰,以朔州总管吐万绪为徐州总管。《本传》:转徐州总管。命修战具,及大举济江,以绪为行军总管,屯兵江北,及陈平,拜夏州总管。《本纪》:十年三月癸未,以徐州总管吐万绪为夏州总管。

乞伏慧  《本传》:十一年,杞州刺史,在职数年,迁徐州总管。时逾七十,表求致仕,不许。俄转荆州总管。

房  兆  十九年。《刘卞传》:房兆频为行军总管。击胡以功官至徐州总管,史失其事。

刺 史  太 守

    苏州刺史

皇甫绩  《本传》:陈平,拜苏州刺史,破顾子元,迁信州总管。

刘  权  开皇十二年,拜苏州刺史。炀帝嗣位,拜卫尉卿。

    蒋州刺史

韩  洪  《本传》:陈平,拜蒋州刺史。数岁,迁广州。

郭  衍  《本传》:晋王广镇扬州,江广构逆,尽平之,授蒋州刺史。《本纪》开皇十八年,迁洪州总管。

张  照  《本传》:复为晋王府长史,检校扬州事。晋王广为皇太子,复为冀州。

    丹阳太守

元  仁  《北齐书·元景传》。

    楚州刺史

高  励  《本传》:高祖为丞相,以励检校扬州事,後拜楚州刺史。开皇七年,转光州。

    海州刺史

房恭懿  《本传》。

第四卷 唐

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等使

    扬州大都督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淮南按察采访等使

    淮南节度观察使

襄邑王神符  《本传》:武德九年、迁扬州大都督。贞观初,再迁宗正卿。移州府及居人渡江,州人赖焉。

魏王泰  《旧传》: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不之官。

李袭誉  《旧传》:历蒲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为江南道巡察大使,多所黜陟。引雷陂水,又筑勾城塘,溉田八百余顷。俸禄所资,多写书。及从州罢职,经史遂盈数车,转凉州都督。《旧纪》:贞观八年正月壬寅。命扬州大都督长史李袭誉,使于四方观察风俗。

越王贞  《旧纪》:贞观十年正月癸丑。徙汉王贞为越王。二月乙丑,为扬州都督。《旧传》:贞观十七年,为相州刺史。

长孙无忌  贞观二十一年,遥领扬州都督。

长孙操  《旧传》:贞观中,历扬益二州都督府长史,二十三年,拜岐州刺史。

柳  范  《旧柳亨传》:族子范,高宗时,历位右丞,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房仁裕  《资治通鉴》:永徽四年十月,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扬州刺史房仁裕发兵讨之。十一月,获硕真斩之。《旧纪》:仁裕作扬州长史。(按《新、旧志》扬州系大都督府,无刺史,当从《旧纪》作长史。)

李君球《旧传》:龙朔三年,高宗将伐高丽,君球谏,迁兴州刺史。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政尚严肃,盗贼屏迹。时吐蕃犯寨,转灵州都督。

薛宝积

卢承业  《旧卢承庆传》:承业迁右肃机,总章中,卒于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殷  雅  见《卢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第一列。前扬州长史殷雅。(按当在仪凤二年前。)

李敬玄  《旧传》:贬衡州刺史,稍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永淳元年卒。

陈敬之  《旧纪》:光宅元年九月。柳州司马徐敬业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

李怀远  旧司礼少卿,改授冀州刺史。俄历扬、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又授同州刺史。

武攸绪  《旧传》:天授中,封安平郡王。历迁殿中监、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圣历中,弃官隐嵩山。

张  潜  《旧苏瑰传》: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办机皆致数万。

于知微  《金石萃编·于知微碑》。历烜阆二州刺史。久视元年,改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二年,改授常州刺史。

苏  瑰  《旧传》: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

韦安石  《新表》:长安四年八月甲寅,为扬州刺史。

窦怀贞  《嘉泰会稽志》:越州刺史题名,自尚方监,授扬州长史。长安四年。

杨再思  《旧传》:长安四年,以本官检校雍州长史。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

卢万石  《新酷吏传》:姚绍之奉使江左,过汴州,廷辱录事参军魏传弓。传弓为监察御史,而绍之坐赃,诏传弓即按。绍之谓扬州长史。卢万石曰:传弓今来按我,死矣。狱具,法当死。韦后女弟救,请贬琼山尉。

崔日用  《旧传》:为相与薛稷不睦,出为雍州长史。停知政事,寻为扬州长史。历婺、汴二州刺史。

姚  崇  《旧传》:贬元之申州刺史,再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按察使。人吏立碑颂德。除同州刺史。

王志愔  《旧传》:出为魏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俱充本道按察使。令行禁止,境内肃然。召为刑部尚书。

刘知柔  《旧刘子玄传》:兄知柔,少以文学政事。历荆、扬等州长史。李邕《刘公知柔碑》:徙扬、益二府长史。淮南廉察,以司空十载,乞骸骨,退守田园。以开元十一年六月,薨于东都。

班景倩  《资治通鉴》:开元四年二月,扬州刺史班景倩入为大理少卿。

李  滇  《旧李知本传》:孙滇,开元中,为给事中、扬州长史。

李  杰  《旧传》:护桥陵工作,赐爵武威子。出为衢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又为御史劾免。寻卒。按开元四年十月葬桥陵。《唐会要》:开元元年十二月一日改为河南府李杰为尹。

狄光嗣  《旧传》:开元七年,自汴州刺史转扬州长史。坐赃,贬歙州别驾,卒。

程行  《苏翅御史大夫程行谟碑》:我后巡幸朔方,为蒲州刺史,本道按察使。又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徵拜鸿胪卿,擢御史大夫。开元十四载薨。见《崔隐甫传》及《旧纪》:开元十三年。

李朝隐  《旧传》:又起为扬州长史,入为大理卿,代崔隐甫为御史大夫。隐甫罢御史大夫,在开元十五年二月。

王易从  《苏扬州大都督长史王易从碑》。转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薨于官舍,开元十五年葬于咸阳。

陆象先  《新传》:知吏部选事。母丧免。起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迁太子少保,卒。《旧纪》:开元十七年三月。同州刺史。陆象先为太子少保。开元八年五月,复置十道按察使。以陆象先、王皎等为之。

李尚隐  《新传》:进户部尚书,更前后扬、益二州长史。东都留守,开元二十八年卒。

韦虚心  《玉海》:开元二十二年二月,淮南采访使。《旧传》:迁扬、益长史,兼采访史,历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卒。《旧纪》:开元二十九年四月,韦虚心卒。

张  宥  见《世系表》、《吐莱田传》。开元二十六年,有益州长史张宥。

李知柔  《唐会要》:刺史下。开元二十八年六月,淮南道采访史李知柔奏。县令父母至年,州司不得给假,准格交户口食粮。违者量殿三数选。敕旨依。

李  憕  《新传》:天宝初,除清河太守,迁广陵长史,徙彭城太守。

王  翼  《资治通鉴》:天宝五载七月,广陵长史王翼为户部侍郎。

卢  翘  见《世系表》。广陵长史。

皇甫知常  见《世系表》:淮南节度管内观察等使,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李成式  《全唐文·贾至授李成式大理卿制》:守广陵长史李成式,贞白俭约,可试大理卿。

高  适  《旧纪》:至德元载十二月戊子,以谏议大夫高适为广陵长史、淮南节度使,兼采访使。《旧传》:永王败。兵罢左授太子少詹事。

邓景山  《旧传》。迁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居职四年,刘展作乱,上元二年十月,追入朝。《新方镇表》:至德元载,置淮南节度使,领扬、楚、滁、和、寿、卢、舒、光、蕲、安、黄、申、沔十二州。寻以光州隶淮西。

王  屿  《旧传》:上元二年,充淮南节度。南郊礼毕,充浙东节度使。(按王屿未之镇。)

崔  圆  《旧纪》:二月癸亥,以太子詹事崔圆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等使。大历三年六月庚子,淮南节度使赵国公崔圆卒。《全唐文·贾至送蒋十九丈归淮南幕府序》:天子以淮海多虞,命旧相崔公董之。于兹五稔,方隅克定。《新表》:永泰二年,蕲黄二州隶鄂岳。

韦元甫  《旧纪》:闰六月庚申,以尚书右丞韦元甫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充淮南节度观察等使。六年八月乙卯,淮南节度使韦元甫卒。

张延赏  《旧纪》:八月庚午,以御史大夫张延赏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旧传》:出为淮南节度使,属岁旱歉,人亡去归者增于其旧。以母忧去职。

陈少游  《旧纪》:大历八年十月乙丑,以浙东观察使陈少游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兴元元年十二月乙亥,淮南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陈少游卒。

杜  亚  《旧纪》:兴元元年十二月庚辰,以刑部侍郎杜亚为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贞元五年十二月辛未,以淮南节度使杜亚为东都留守。《梁肃通爱敬陂水门记》:公由秋官之贰,出镇兹土。既下车,乃检图考地,相川原,度形势,自江都而西,循蜀冈之右,得浸日句城湖。又得浸日爱敬陂,方圆百里,图以上闻。帝用嘉允,用召工徒,修利旧防,节以斗门,骊为长源,直截城隅。以灌河渠,漕挽以兴,商旅以通。夹堤之田。旱得溉,霖得归,化硗薄为膏腴者,不知几千万亩。

杜  佑  《旧纪》:贞元五年十二月壬申,以陕虢观察使杜佑,检校礼部尚书、兼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十六年六月丙午,淮南杜佑,加同平章事,兼领徐泗濠节度使。十九年三月壬子朔,以杜佑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太清宫使。

王  锷  《旧纪》:贞元十九年三月壬子,以淮南行军司军王锷检校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按淮南节度使,饬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旧纪》:于除授时,今不具录。又唐方镇名兼台省官。)

李吉甫  《旧纪》:元和三年九月戊戌,以淮南节度使王锷为河中节度使。以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检校兵部尚书、平章事淮南节度使。六年正月庚申,复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李  鄘  《旧纪》:元和五年十二月癸酉,诸道盐转运使刑部尚书李鄘检校吏部尚书淮南节度使。十二年十月甲申,以淮南节度使检校左仆射李鄘,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卫次公  《旧纪》:元和十二年十月甲申,以左丞卫次公为淮南节度使。

李夷简  《旧纪》:元和十三年七月辛丑,以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夷简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淮南节度使。长庆二年三月甲寅,为右仆射。

段文昌  《旧纪》:太和元年六月癸巳,淮南节度使王播。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御史大夫段文昌,代为淮南节度使。

崔  从  《旧纪》:太和四年三月癸卯,荆南节度使前太子宾客崔从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六月辛末卒。

牛僧孺  《旧纪》:太平六年十二月乙丑,以中书侍郎、同平章牛僧孺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开成二年五月辛未,为东都留守。

李德裕  《旧纪》:开成二年五月丙寅,浙西观察使李德裕检校户部尚书、淮南节度使。五年九月,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杜  悰  《新传》:会昌初,淮南节度使。《通鉴》:会昌四年七月甲辰,淮南节度使杜惊,同平章事。

李  绅  《旧纪》:开成五年九月,宣武军节度使李绅,代德裕镇淮南。《通鉴》:会昌二年二月,淮南李绅入朝。丁丑,同平章事。会昌四年闰月壬戌,中书侍郎平章事,同平章事淮南节度使。六年七月壬寅薨。

李让夷  《新宰相表》:会昌六年七月,李让夷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淮南节度使。《新传》:拜淮南,以疾还,卒于道。

崔  郸  《东观奏记》:贞穆公李班,上即位,累迁河阳节度使,吏部尚书崔鄂,薨于淮南。命之抚理,凡三载,薨。

李  班  《文苑英华·蒋伸授李班淮南节度使制》:望洽众卿,操鉴惟允,式崇端揆之重,仍兼亚相之权。《樊川集·册赠李班司空制》:大中六年五月十六日壬午。

杜  悰  《新传》:从西川,复镇淮南。《文苑英华·沈询授剑南西川杜惊淮南节度使制》:服以禹贡九州,淮海为幅员八郡,井赋甚殷,分阃权雄,列镇罕比。通彼漕运,京师赖之。自江以南,近闻岁歉,黎民稍困,流庸是虞。黄霸在位,朕无忧焉。《通鉴》:大中九年七月,淮南饥,民多流亡。节度使杜惊荒于游宴,政事不治。丁酉,以惊为太子太傅分司。

崔  铉  《新宰相表》:大中九年七月丙辰,崔铉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通鉴》:大中十二年七月丁卯,淮南节度使崔铉,出兵讨宣州贼。十月宣州平。《新传》:宣州军乱平,检校司空居九年,条教一下无复改,民以顺赖。咸通初,移山南东道。

令狐绹  《旧传》:咸通三年冬,迁淮南节度使,屡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新传》:徙淮南,安南平,以供馈劳,封凉国公庞勋盗徐州,绚师败,以左卫大将军马举代之。

马  举  《通鉴引宝录》:咸通十年二月,以马举为淮南节度使、南面招讨使。

李  蔚  《旧纪》:咸通十一年十二月,宣武节度使李蔚检校吏部尚书、淮南节度使。《新传》:出为宣武,徙淮南,民诣阙,请留。乾符初,以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刘  邺  《通鉴》:乾符元年十月,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刘邺,为淮南节度使。《杂传》:邺为淮南节度使,黄巢方炽,诏高骈代之。

高  骈  《通鉴》:乾符六年十月,以镇海高骈为淮南节度使。中和元年二月丙申,加淮南高骈兼中书令。三年四月丁卯,高骈请解所任。以毕师铎兼判府事。五月丙申,秦彦入广陵,自称淮南节度使。光启三年九月,秦彦杀高骈。十月,彦奔东塘。杨行密率诸军入城,自称淮南留后。

杨行密  《通鉴》:文德元年二月,朱全忠奏行密为淮南留后。

孙  儒  《通鉴》:文德元年三月壬午,孙儒袭扬州,克之,行密走,孙儒自称淮南节度使。六月,求好于朱全忠,表为淮南节度使。景福元年五月,杨行密屡败孙儒兵。八月,田擒儒于阵斩之。

杨行密  《通鉴》:景福二年八月,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天复二年三月,拜杨行密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吴王。以讨朱全忠。

    徐州总管或都督及武宁感化节度徐泗观察等使

《旧地理志》: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徐州总管府。管徐、邳、泗、鄯、沂、仁六州。七年,改都督。贞观二年,省鄫、邳二州。以谯州来属。七年,以沂州属海州都督。八年,废仁州、属谯州。其徐州都督,管徐、泗、谯三州。十七年,罢都督府。

任  瑰  《旧传》:徐圆朗平,迁徐州总管,辅公祐平,拜邢州都督。

徐王元礼  《旧传》:贞观十年,徙封徐王,转徐州都督。十七年,转绛州刺史。(按贞观十七年以前,徐州总管、都督。皆督数州为方镇,故列上格。十七年以后,则单为州刺史,列下格。)

尚  衡  《旧纪》:乾元二年三月辛卯朔,以郓州刺史尚衡,为徐州刺史,充亳颍等州节度使。四月,改青州。

李  洧  《旧纪》:建中三年三月乙未,徐州刺史李洧为徐沂海观察使。八月庚辰卒。《新表》:是年置徐沂海观察使。

高承宗  《旧纪》:建中四年九月丁亥,高承宗为徐沂海观察使。《旧纪》:兴元元年五月癸酉卒,子明应知州事。

高明应  《张建封传》:建中年初,李洧以徐州归附,寻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贫困不能自存。贞元四年十一月。徵明应为金吾将军。

独孤华  《张建封传》。

张建封  《资治通鉴》:贞元四年十一月,自庐濠寿团练使为徐泗濠节度使。十二年二月乙亥,加检校右仆射。见《册府元龟》:十六年五月戊戌卒。壬子,徐州军乱,迫建封子倍为留后。

张  愔  《旧纪》:贞元十六年六月丙午,杜祜兼领徐泗濠节度使,濠州参军张惜,起复骁卫将军、兼徐州刺史、御史中丞、本州团练使、知徐州留后。三月戊子,徐州节度赐名武宁军。《通鉴》:是日以张倍为节度使。元和元年十一月甲申,以张倍为工部尚书。

王  绍  《旧纪》:元和元年十一月甲申,以东都留守王绍检校右仆射、兼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徐、泗、濠等州观察使。《权载之集·王公碑》:元和七年入觐,复为兵部尚书。

李  愿  《旧纪》:元和六年十月,以前夏州节度使李愿,检校兵部尚书、徐州刺史、充武宁军节度使。《旧传》:十三年,召为刑部尚书。

李  朔  《旧纪》:元和十三年七月辛未,新除凤翔节度使李朔为武宁节度使。十五年九月戊午,改魏博。

崔  群  《旧纪》:元和十五年九月丙寅,御史大夫崔群为武宁节度使。长庆二年三月癸丑,被逐。

王智兴  长庆二年三月己未,武陵节度副使王智兴为节度使。八月,汴州平,进位检校左仆射。太和二年十一月壬辰,封代国公。六年三月辛丑,为忠武节度使。

高  渪  《旧纪》:太和六年三月辛酉,以前忠武节度使高渪为武陵节度使。

崔  珙  《资治通鉴》:太和七年正月,徐州士卒骄悍,高渪不能制。甲寅,以岭南节度使崔珙为武陵节度使。《旧传》:开成初,就加兵部尚书。二年,检校吏部尚书、右金吾大将军。

薛元赏  《旧纪》:开成二年十二月丙申,京兆尹薛元赏为武陵节度使。《李讷授薛元赏昭义节度使制》:旋以长毂,临于彭城,严而不苛,通则有守。移旆钜野,益恢壮猷。(按钜野郓州县。)元赏自武宁移天平。

李彦佐  《资治通鉴》:会昌三年五月,以武宁节度使李彦佐为晋绛行营诸军节度招讨使。

田  牟  《旧传》:会昌初,为丰州刺史。历武宁节度使。

李  廓  《资治通鉴》:大中三年五月,徐州军乱,逐节度使李廓。(按以郑鲁言,新麦未发,徐方为乱者,似廓之镇徐,在大中二年。)

卢弘正  《通鉴》:大中三年五月,以义成节度使卢弘正为武宁节度使。

郑  涓  《文苑英华·蒋伸授平卢郑涓徐州节度使制》:按在大中四年。

康季荣  《文苑英华·沈询授泾原康季荣徐州节度使、武宁郑涓昭义节度使制》:按在大中六年。

田  牟  《新传》:三为武宁。

康季荣  《东观奏记》:大中十二年,武宁康季荣投于岭外,上以金吾大将军田牟,曾任徐州。开延英召对,命建节。

田  牟  《资治通鉴》:大中十三年四月,武宁节度使康季荣,不恤士卒,士卒逐之。以金吾大将军田牟为武宁节度使。

温  璋  《资治通鉴》:咸通三年七月,徐州军乱,逐节度使温璋。又日:前节度使田牟薨,璋代之。

王  式  咸通三年七月,以浙东观察使王式为武宁节度使。《新表》:咸通三年,罢武宁节度使,置徐州团练防御使,隶兖海。《资治通鉴》:十一月辛巳,废宿泗观察使,复以徐州为观察使,濠泗隶焉。

孟  球  《旧纪》:咸通五年四月,以晋州刺史孟球,检校工部尚书、兼徐州刺史。

薛  绾  《旧纪》:咸通六年七月,以右卫大将军薛绾,检校工部尚书、徐州刺史、充徐泗观察团练防御等使。

崔彦曾  《旧传》:咸通初,累迁太仆卿。七年,检校左散骑常待、徐州刺史。

王晏权  《旧纪》、《新表》:咸通十年,置徐泗节度使。

夏侯瞳  《资治通鉴》:咸通十一年四月,徐州贼党犹聚,诏徐州观察使夏侯瞳招谕之。《资治通鉴》:咸通十一年十一月丁卯,复以徐州为感化军节度使。

郭  铨  《玉堂闲话》:陈淑,咸通中,佐廉使郭常侍铨于徐。见《太平广记》、《新表》:郭氏武宁节度使铨。

薛  能  《唐诗纪事》:薛能、温璋贬,权知尹事。出授感化节度。《资治通鉴》:咸通十二年四月四日,有京兆尹薛能。《唐诗记事》:能入为工部尚书。复节度徐州,徙忠武。

支  详  《册府元龟》:乾符末,右散骑常侍李损子凝吉武节度使。支详辟为判官。广明中,徐之别将时溥逐支详,称留后。

时  溥  《资治通鉴》:中元元年十二月,以感化留后时溥为节度使。《新五代史记》:景福二年四月,庞师古克徐州,杀时溥。《新庞师古传》:太祖表师古领徐州,留后。

张廷范  《资治通鉴》:乾宁元年六月甲午,以宋州刺史张廷范为武宁节度使。

庞师古  《张元晏授庞从武宁节度使改名师古制》:既观试,可爰议正名。见《旧纪》。

王敬尧  《旧纪》:乾宁四年十一月癸酉,以颍州刺史王敬尧为武宁军节度使。天祐占三年,为左卫上将军。见《新传》。

朱友恭  《旧纪》:天韦占三年五月,以颍州刺史朱友恭检校司空充武宁军节度使。

杨师厚  《薛史本传》:天复四年三月,加检校司徒、徐州节度使。天祜二年八月,为山南东留后。

张慎思  《旧传》:天祐占元年十一月庚午,左龙武统军张慎思为武宁留后。

    海州总管

《地理志》:海州,隋东海郡。武德四年,置海州总管府,领涟、环、东、楚四州。七年,以东楚州属扬府。又以沂州来属。八年,废环州。九年,废涟州。贞观元年,废都督府。

臧  满   李邕《羽林大将军臧公怀亮碑》:公即隋海州总管满府君之曾孙。(按:隋无海州总管,唐有海州总管。)《资治通鉴》:武德四年六月乙卯,海州贼帅臧君相以五州来降,拜海州总管。

萧   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粤有寺之艮背确师山房者。武德八年,邦公萧公护法之所建。

   东南道行台

   江南东道采访使

   浙西观察使

   镇海军节度使

   苏州都督

杜伏威

赵郡王孝恭  武德七年三月,江南平,己亥,以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左仆射,李靖为兵部尚书。顷之,废行台,以孝恭为扬州。《旧传》:徵拜宗正卿。(按武德九年以前,扬州仍治江宁。九年以后,始移江都,《襄邑王神符传》可考。)

武士彟  《苏翅攀龙台碑》:武德三年,拜工部尚书。辅公祐占乱亡,以本官权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九年,以储统事徵入朝。

刘  晸  开元二十二年二月,以常州刺史领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华鹤林寺碑》亦见《玉海》。)

徐  峤   开元中,以润州刺史领江东采访使。见《鹤林寺碑》。

韦昭理   韦见素弟。

齐  浣  开元二十六年。李华《润州鹤林寺碑》:弟子吏部侍郎齐浣,故江东采访使刘最,故广州都督梁昇卿,故采访使常州刺史刘同昇,故润州刺史韦昭理。万齐融《法华寺戒坛院碑》:开元二十六载,恩制度人采访使。润州刺史齐浣停舆净境,禀承慈训。《旧文苑传》:开元二十五年,迁润州刺史、充江南东道采访使。数年,复为汴州刺史。

刘  微  《苏州志》:张有德、杨志、梁知微、阴崇、刘微、李颛、许韶伯,皆江东采访使。(按《旧传》、《玉海》诸书,开元二十二年,始设江南东道采访使。乾元元年,改为观察使。《苏州志》:列梁知微诸人于苏州刺史之内,似皆以苏州刺史领江南东道采访使。但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已有齐浣诸人。《刘微志》列于吴郡太守之首,似当在天宝二载。其后尚有岑轲、张愿、赵居贞,而《志》又不言兼采访使,今以年分有可依据者,分别列之。《志》谓宗室岵以下二十四人,皆刺史。不详何年,亦不尽确也。)

林  洋《元和姓纂》:密、衢、常、润、苏等州刺史。《嘉定镇江志》:天宝七载,润州刺史。(按天宝七载,当日丹阳太守。时已改润州为丹阳郡,至乾元元年仍改润州。《志》:盖据后言之,详以苏刺领采访,当在天宝七载之后,亦当日吴郡太守。)

李希言  《旧永王璘传》:天宝十五载十二月,擅领舟师东下,吴郡采访使李希言平牒璘,大署其名。《吴郡志》:李希言前,有李丹、宗琼兼采访使。又有裴澄、萧谊注职方郎中江南东道采访使。

韦  陟  《资治通鉴》:至德元载,上召高适。十二月,使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图永王磷。《许登上元县福兴寺碑》:肃宗改元。至德时,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江南东道节度使韦公陟俾属城大德,各举所知。

司空习礼  《新唐书·张巡传》:始,肃宗诏中书侍郎张镐,代进明节度河南,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习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救睢阳。巡亡,三日而镐至。

韦黄裳  《旧唐书·本纪》:乾元元年十二月甲辰,以昇州刺史韦黄裳为苏州刺史、浙江西道节度使。

颜真卿  《旧纪》:乾元二年六月乙未。饶州刺史颜真卿为浙江西道节度使、昇州刺史。殷亮《颜鲁公行状》:乾元二年六月,拜浙西节度使,刘展反状已露,公为水陆战备。都统李垣以为太早,密奏之。肃宗诏追,未至京,拜刑部侍郎。

侯令仪  《旧纪》:上元元年正月辛巳,杭州刺史侯令仪为浙江西道节度使、昇州刺史、江宁运使。十一月甲午,刘展陷润州。昇州军士谋应展,侯令仪弃城走。

季广琛  《旧纪》:上元二年正月丁亥,温州刺史季广琛为浙西节度使。

韦元甫  《唐文粹·李华复练塘颂》:永泰元年十一月,拜前常州刺史韦公损为润州。公知截湖润壤,灾甚螟蝥。白本道观察韦公元甫。《旧传》:累迁苏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大历初,徵为尚书右丞。《旧纪》:在大历三年正月甲戌。 

李栖筠  《旧纪》:大历三年二月乙卯。《常州刺史李栖筠为浙西观察使制》:常州刺史充本州团练守捉使李栖筠自守毗陵,翦横江之盗。清净少欲,以临其人,礼让之风,行于东国,考其绩用,实最方州。震泽之北,三吴之会,有盐井铜山,有豪门大族,利之所聚,奸之所生,资于大才,齐民难理。可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浙江西道观察,处置都团练守捉及本道营田等使。《通鉴》:大历六年八月丙子。《内出制书》:以浙西观察使李栖筠为御史大夫。《旧纪》:在七月丙午。《志》:有李丹在李涵前。亦见《新表》。

李  涵  《旧纪》:大历七年二月甲寅,兵部侍郎李涵为浙西观察使。《旧纪》:大历十一年四月丙子。以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御史大夫李涵知台事、充京畿观察使。

李道昌  《旧纪》:大历十三年四月丁亥,以浙西观察李道昌为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浙西观察使李涵为御史大夫。

韩  滉  《旧纪》:建中元年正月,韩滉为苏州刺史领观察使。《李翱柏公碑》:尝至京师,杨炎召之语。公因言两河有事,职所办,惟在江东。李道昌无政,宜速得人代之,炎许诺。其冬,遂并宣越与浙西为一,而以晋州刺史韩混代道昌焉。《通鉴》:在大历四年十一月丁丑,建中二年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道观察使、苏州刺史韩混为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日镇海。《旧纪》贞元三年正月戊寅,盐铁都转运使、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晋国公韩混卒。《通鉴》分浙江东西道为二,西治润州。

白志贞  《旧纪》:贞元三年正月戊寅,以果州刺史白志贞为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观察使。(按《旧纪》:是年正月丙戌朔,不得有戊寅,当以《通鉴》作二月。又《旧纪》:七月丁已,白志贞卒。)

王  纬  《旧纪》:贞元三年八月壬申,以给事中王纬为浙西观察使。《新传》:贞元十年,加御史大夫。《旧纪》:十一年十一月,加诸道盐铁使。《册府元龟·帝王部》。贞元十二年二月乙亥,加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及诸道盐铁转运使、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王纬检校工部尚书。《旧纪》:十四年七月甲午,王纬卒。

李若初  《旧传》:贞元十四年秋,代王纬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旧纪》:在九月乙卯。十五年正月甲戌卒。

李  锜  《旧纪》:贞元十五年二月乙酉,常州刺史李锜。《顺宗实录》:永贞元年三月,以浙西观察使李锜为浙西节度使、检校刑部尚书。《旧纪》:元和二年十月己酉,以李锜为左仆射。庚申反。癸酉,润州大将张良等执锜以献。

李元素  《旧纪》:元和二年十月己酉,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为浙江节度使。《旧传》:迁国子祭酒。

韩  皋  《旧纪》:元和三年二月己丑,以武昌军节度使韩皋为镇海军节度使。《旧纪》:元和五年正月己巳,浙西观察使韩皋以杖安吉令孙涤致死,罚一月俸。《新传》:徙镇海,入为户部尚书,滉子。《新表》:废浙江西道节度使,复置观察使,领镇海军使。

薛  苹  《旧纪》:元和五年八月乙亥,浙东观察使薛苹为浙西观察使。《新传》:迁浙西,加御使大夫,除左散骑常侍。时年七十致仕。居四年卒。《金石录·左常侍薛苹碑》:元和十五年闰正月。

李  翛  《旧纪》:元和十一年十月庚午,以京兆尹李翛为浙西观察使。十四年三月庚寅卒。

窦易直  《旧纪》:元和十四年五月己亥。宣歙观察使窦易直,为浙西观察使。

李德裕  《旧纪》:长庆二年九月癸卯,以御史中丞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代窦易直,以易直为刑部侍郎。《全唐文·贾  李德裕德政碑》拜御史中丞。明年,以御史大夫统浙西六郡,时年三十六。大和元年,就加礼部尚书。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

丁公著  《旧纪》:大和三年七月乙巳,以礼部尚书丁公著为浙西观察使。以前浙西李德裕为兵部侍郎。六年八月壬申,以前浙西丁公著为太常卿。

王  璠  《旧纪》:太和六年八月乙丑,以尚书右丞王璠检校礼部尚书浙西观察使。《旧传》:太和八年,李训荐于上,召为右丞。(按:唐文宗太和年号即大和年号,下同。)

李德裕  《旧纪》:太和八年十一月乙亥,以兵部尚书李德裕检校右仆射,充镇海军节度使。九年四月丙戌,为太子宾客。辛卵,贾悚自京兆尹授浙西。不拜。

路  随  《旧纪》:太和九年四月丙申,同平章事路随为镇海军节度使。七月壬戌卒。《新表》:太和八年,复置镇海军节度使,数日废。既而复置,逾月又废。《旧纪》:太和八年七月辛酉。鄂岳观察使崔郾为浙西观察使。《樊川集·崔公行状》。迁浙西,加礼部尚书。开成元年十月二十日,薨于治所。

李德裕  《旧纪》:开成元年十一月庚辰,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二年五月丙申,为淮南节度使。

卢  商  《旧纪》:开成二年五月辛未,以苏州刺史卢商为浙西观察使。《封教授卢商东川节度使制》:亟长宪署,委登廉车,总十连之阜殷,澄六郡之风俗,贰秋曹而无留狱,大京兆而有余地。

卢简辞  《剧谈录》:简辞有别墅在伊水,方冬,与群从子侄同游,因话廉察金陵,尝记江南烟水。《樊川集·与浙西卢大夫书》:去年乞假,路由汉上,员外七官,惠然不疑。《新传》:累擢湖南浙西观察使。

李景让  《通鉴》:会昌六年九月,右常侍李景让为浙西观察使。《樊南集·为荣阳公与浙西郑尚书状》:即以今月赴镇。此郑亚赴桂管观察,景让仍镇浙西之证。

郑  朗  《新传》:拜御史中丞户部侍郎为鄂岳浙西观察使。《李商隐为荣阳公上浙西郑尚书启》:地雄东海,境控南徐。当皇心妙简之难,是国用取资之地。《文苑英华》:蒋伸金吾大将军,郑光河中节度使、浙西观察使,郑朗宣武节度使,同制。

敬  晦  《册府元龟·邦计部总序》:开成三年至大中壬申一十五年,多任以元臣。崔珙、杜悰多践公台,薛元赏、李执方、马植、敬晦于九年之中,相踵理之。《新传》:大中中,历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浙西观察使。时南方连馑,有诏弛榷酒茗。徙兖海。

崔  瑶  《旧传》:大中六年,知贡举,拜礼部侍郎,出为浙西观察使,迁鄂岳。

崔慎田  《部传》:由刑部侍郎领浙西,入迁户部侍郎。《宣宗文·授崔慎由平章事制》:淛河之右,仍岁饥荒,一自镇临,载间惠化,俾司征赋,益见公忠。

萧  寘  《翰苑群书·学士题名》:大中六年五月十九,拜中书舍人。八年五月十九,迁户部侍郎。九年二月,加承旨。十年八月四日,授检校工部尚书浙西观察使。

李  琢  《东观奏记》:大中十二年,宣州叛,逐观察使郑薰。时萧寘为浙西观察使,地与宣州相接,遂擢用李琢特建镇海军节,抚之。《新表》:复置镇海军节度使。

郑处诲  《嘉泰会稽志》:浙东观察使郑处诲,大中十二年十二月,移浙西。《罗隐上宣武郑尚书》: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新表》大中十三年,废镇海军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使。

卢  眈  《北梦琐言》:唐崔魏公铉镇淮扬,卢相国眈罢浙西,谒魏公。

杜审权  《新宰相表》:咸通四年五月戊子,杜审权检校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镇海军节度使。《新传》:出为镇海军,庞勋乱徐州,权与崔铉出师犄角。王师赖济,勋破。进检校司空,入为尚书右仆射。

曹  确《新宰相表》:成通十一年三月,曹确检校司徒、同平章事、镇海军节度使。(按《新表》成通八年,废镇海军节度使。时杜审权以使相在镇,庞勋之乱。《通鉴》诸书,均书为镇海节度。恐《新表》有误。)《新传》:出为镇海。徙河中卒。

赵  隐  《新宰相表》:乾符元年二月癸丑,赵隐检校兵部尚书、镇海军节度使。《通鉴》:乾符二年三月,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有战功。节度使赵隐赏以职名,不给衣粮,郢等遂作乱。《新传》:罢为镇海节度使,王郢之乱,下除太常卿。

裴  璩  《通鉴》:乾符四年二月,在郢横行浙西,镇海节度使裴璩招其党鲁实降之。三年四月,曹师雄寇湖州,镇海节度使裴璩击破之。

高  骈  《通鉴》:乾符五年八月,荆南高骈为镇海节度使。

周  宝  《通鉴》:乾符六年十月,镇海高骈为淮南节度使。泾原周宝为镇海节度使。《新纪》:光启三年三月癸巳,镇海军将刘浩逐其节度使周宝。十二月,周宝卒于杭州。钱镠命阮结等进攻润州。丙申,克之。

钱  锣  《通鉴》:景福二年九月丁卯,以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按镠徙镇海军于杭州。润州复为列郡,不为方镇。)

    苏州都督

   《旧地理志》:武德七年,平辅公祜,复置苏州都督府,督苏、湖、杭、暨四州,治于故吴城。九年罢都督。

李世嘉  《志》:武阳公,苏州都督。武德七年。

    楚州刺史

王  纩  《淮安府志》。

刘允之  《永徽年志》。

宋  澋  景云二年二月戊寅,自宰相贬楚州刺史。

李仲康  《独孤及文·李邕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州牧宗子仲康,播清政以王郡,仪古式以在人。开元十一年。

綦  潜  淮阴太守。

赵  悦  淮阴太守。天宝二载,改楚州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

崔  侁  《志》。

李  沁  《志》:京兆人,大历中任。(按本传,沁末尝莅楚,姑仍书旧志存之。)

李藏用  《志》。

韦幼章  《独孤及申王府司马韦公碑》:公讳缜,季子幼章,自兵部郎中典泗、楚二州,咨以屯田赡军食。宝应二年春,以子为大夫,赠公为太常少卿。

达奚抚  《志》。

吕  温  《志》。

刘行实  《志》。盱眙人。

薛  珏  《志·旧传》:自昭德令迁楚州刺史,本州营田使。左转峡州刺史,建中初。

路  瑰  《旧纪》:元和十一年,楚州刺史,路瑰为江西观察史。

李  听  《志》:元和十三年,《旧传》见。

张  谏  《志》。

李景俭  《旧纪》:长庆元年。

郑  略  《志》。

刘  珰  《志》。

李庭言

郑膺甫

贾  

郭行余  《金石续编·楚州石柱题名》:朝议大夫持节楚州诸军事、守楚州刺史、本州团练使、淮南营田副使。太和三年。

李德修  太和五年四月十九授。李吉甫之子。袭赵国公。

郑  复  太和七年,后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严  謇  太和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授。《旧纪》:开成二年三月壬辰,以楚州刺史严謇为桂管观察使。

萧  俶  开成二年授。四年三月,浙东观察使。

李师稷  开成四年三月二十四授。会昌二年二月,浙东观察使。《嘉泰会稽志》:浙东观察使李师稷。会昌二年二月,自楚州团练使授。 

卢弘正  会昌三年六月十三日授。

韦  瓘  堆大中元年。《浯溪题名》:太仆卿分司东都韦璀。大中二年十二月七日过此,今年三月,有桂林之命。才经数月,又蒙除替。(按:任楚州,在桂管以前。)

李 荀  咸通四年为郑滑节度使。见《旧纪》。自左散常侍。

裴  坦  楚州刺史。大中三四五年,见《东观奏记》。

杨  范《杨汉公传》。

高罗锐  咸通十年正月,将军高罗锐为楚州刺史。本州行营招讨使。

卢  鄯  《旧纪》:乾符元年十一月,兵部郎中卢鄯为楚州刺史。

刘  瓒  景福元年。

高  利  《志》。

    徐州刺史

霍王元轨  《旧传》:授绛州刺史,寻转徐州刺史。二十三年,为定州刺史。

道王元庆  《旧传》:永徽四年,历滑州刺史。后历徐沁卫三州刺史。

密王元晓  永徽四年,除宣州刺史。后历徐州刺史。上元三年薨。

李冲寂  《杨炯李怀州墓志》:公讳冲寂,荆州都督汉阳王之子。迁太府鸿胪二少卿。丁艰去职,服阕,历青、德、齐、徐四州刺史。迁宣州、陕州刺史。时帝封禅于岱岳。

李元茂  《新宰相世系表》。

李  璩  《新宗室世系表》。

张令慜  《嘉泰会稽志·越州刺史题名》:张令慜神龙二年七月,自光禄员外卿授。移徐州刺史。

韦  岳  《权德舆韦公先庙碑》:赠太子少保,府君讳岳。方严贞斡,政事修明。在母后时,以直忤旨,由太原令移作睢阳,出入四朝,绩宣中外。历殿中监部符八州庐、海、湖、鄂、眉、徐、卫、陕。有威有怀。当在玄宗时,韦高之祖。

元延寿  万岁通天二年正月十五日,自徐州刺史,拜睦州刺史。见《严州图经》。

姚元之  《旧传》。

源  复  《全唐文》。

贾  曾  《志》。

苏  诜  《苏瑰传》。

卢齐卿  《孙思邈传》:卢齐卿童幼时,思邈日: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吏。后齐卿为徐州刺史,思邈孙传果为萧县丞。

薛  愉  《宰相世系表》。

武  胜  《符载贺州刺史武府君墓志》:定安王攸暨之孙,徐州刺史胜之子。授润州江宁尉。自广州司士转陈州录事参军。甲子岁,蔡州希烈叛。

张九皋  《张九龄传》。

崔元同  《昌黎集·崔评事墓志》:大父元同为刑部侍郎。出刺徐相州。

李  憕  《新传》。

李少康  独孤及《睢阳太守李公碑》。

郑  济  天宝十一载七月十一日。徐州刺史拜。见《严州图经》。(按当作自彭城郡太守,拜新定郡太守。)

刘如伶  《史思明传》。

尚  衡  《旧纪》。

萧  直  独孤及《故给事中萧公墓志》:进兼御史中丞徐州刺史。广德元年。

梁  乘  《旧代宗纪》。

曹  昇

论惟贞  《新传》。

李  洧  《李正己传》:以为徐州刺史。

    海州刺史

武太冲  《嘉泰吴兴志》:武太冲,弘道二年,自海州刺史迁湖州。

韦  岳  《本传·韦公先庙碑》:当在武后时。

姚  彝  《金石萃编·光禄少卿姚彝碑》:拜邓州刺史,检校商州运漕。改海州,专任以恕,大削烦苛,徵拜光禄少卿,海州为之立碑。九班留滞,四载不迁,谦谦无竞。粤以开元四年八月二十六日,疾终东都慈惠里。

李 裕

杜令昭  开元十四年。《新书·地理志》。

姜  晦  开元□年,《本传》:兄皎被放,晦贬春州司马,迁海州刺史。

李  邕  《本传》、《全唐文·李邕海州大云寺碑》:邕来守是邦,偶闻兹事,依僧依佛,何日忘之。又有别驾弘农杨公守坚,司马琅邪王公元勖。见《金石粹编·婆罗碑》:开元十一年十月,海州刺史李邕撰。

李  晏  《文苑英华·白居易荐李晏状》,又见《长庆集》:朝议大夫上柱国李晏,右前仲官比任海州刺史,被本道节度使配诸州税麦,一例加估徵钱,晏频申论,恐损百姓,及被人论,朝廷勘覆,除削官阶。

李    《资治通鉴》:大中八年十月,自泾阳令为海州刺史。

    润州刺史

谢元超  《嘉定镇江志》:武德二年,为润州刺史。重开南北谢塘以溉田。

李玄义  《新表》:李延寿之从弟。

李厚德  《志稿·金石魏法师碑》:武陟公李厚德,范阳公卢承庆,附马都尉乔师望,并作牧朱方,致礼投谒。

卢承庆  《旧唐书·本纪》: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卢承庆免。《本传》:出为润州刺史。

乔师望  《毗陵志》:见《仪凤二年魏法师碑》。

卢  朗

来敬业  《世系表》;来济子。

李思文  《旧李敬业传》、《志》:文明元年。

李宗臣

卢微远  承庆重孙。

王美畅  《嘉定镇江志》:字通理;太原晋阳人。武后末。

杨令琛  黄元之《润州瓦棺寺维摩画像碑》:五服当裂土之荣,千里贞专城之寄。

毕  构  《旧传》:武三思恶之,出为润州刺史。除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景云初,召拜左御史大夫。(按在景云年,《全唐文、孙处元重修顺祐王碑》:润州城内荆王神庙,前刺史毕构,亲为祭文,今刺史韦铣,手荐脯醢,以先天二年三月毕功。按即开元元年。)

韦  铣  《嘉定镇江志》:景云中,为润州刺史。司马戍敬荷、长史颜元孙、录事参军魏晰、司功参军裴侑、李眺等,策名来仕,清德校官。

李  浚  《旧传》:开元初。

陆象先  《本传》无。见《李德裕诗》。

唐若山  《嘉定镇江志》:开元中,为润州刺史,见《太平广记》。

王  琚  《旧传》:历衡、柳、滑、虢、沔、夔、许、润九州刺史。二十年,丁母忧。

王景肃  《嘉定镇江志》、《韩集·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墓志》:祖景肃,丹阳太守。

林  洋  天宝七载。

严损之  《嘉定镇江志》,又见独孤及《故太子左庶子严公墓志》:公讳损之。典七州。历太原、上谷、弋阳、余杭、丹阳。会禄山与当国者交恶,遂移疾。

阎敬之  丹阳太守。见《旧志》、《通鉴》。至德元载十二月,李希言遣丹徒太守阎敬之拒永王磷,击斩之。(按丹徒当作丹阳。)

刘  汇  至德元载。《资治通鉴》:至德元载七月丁卯,上皇制,以盛王琪充广陵大都督,江陵长史刘汇为之傅》。

季广琛《通鉴》:至德二载,季广琛奔广陵。《韦陟传》:季广琛丹阳太守。

韦   《嘉定镇江志》:上元元年。又见独孤及《豫章冠盖盛集记》:辛丑正月,润州刺史韦公至自京口。

张  休  独孤及《送宇文协律赴江西序》;复周正之年,天子以润周张公休为豫章太守。(按童周正之年,谓宝应元年;《嘉定镇江志》。以为在武后时,误。)

韦元甫  宝应元年,按自润州迁苏州浙西观察。

韦  损  《唐文粹·李华复练塘颂》:永泰元年十一月,拜前常州刺史韦公损为润州。《常衮授韦损大理少卿制》:前润州刺史韦损,京江按部,终始六年,勤职爱人,风化一变。当以大历五年去。

韩  贲  《嘉定镇江志》:大历中任。

樊  晃  《嘉定镇江志》、柳识《琴会记》:大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赞皇公。祗命朝于京阙,正月行次朱方。刺史樊公称江月当轩。愿以卮酒侑胜。

萧  定  《嘉定镇江志》:历袁信等五州刺史。迁守润州刺史。大历中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定与常州刺史萧复、濠州刺史张镒为第一。《金石萃编·延陵季子庙碑》。题大历十四年八月戊子。润州刺史萧定,时已迁户部侍郎。

马  炫  《嘉定镇江志》。

    苏州刺史 

江王元祥  《旧传》:贞观十一年,授苏州刺史。

滕王元婴  《旧传》:永徽三年,授苏州刺史,改洪州都督。

郎余庆  《志》:高宗时,以御史中丞任。

曹王明  《旧传》:调露间任。

袁  谊  《志》:开耀间任。

鲁王灵夔  《新传》。

泽王上金  文明元年任。垂拱元年改陈州。

胡元礼  神龙年任。三年八月,改越州。见《嘉泰会稽志》。

张廷圭  开元六年,见《头陀寺碑》。

李无言  《志》:开元十七年。

庄  肃  开元年。

任昭庆  开元年

张  均

刘  权  《吴郡志》:开元中,苏州刺史,时江南初平,权抚以恩信,甚得民和。

吴从众  开元二十八年。

刘  微  亦见江东探访使。以吴郡太守兼。

岑  轲

张  愿

赵居贞  《志》:天宝九载二月。又见《一统志》:天宝五载,吴郡太守比部郎中采访使。

林  洋

萧  谊  《志》:职方郎中江东采访使。

毕  炕  《志》。

李希言    见采访使。

崔  巽  《嘉泰吴兴志》:天宝十五载。自吴郡太守,移守吴兴。

郑炅之见  《通鉴》。宣州节度使。

韦黄裳  《旧纪》、《志》:后有张义方。

韦之晋  《豫章冠盖盛集记》:上元元年。

殷同泰  《志》:礼部郎中刺史。志后有韦元甫、李栖筠、李涵三人,皆以苏州刺史领浙西观察使。已见上格。不赘录。李昌即李道昌。韩滉二人亦以苏州刺史领浙西,均见上格。殷同泰、毕J朊、许诏伯兵部员外郎江南采访使。按自张有德、许诏伯,皆苏州刺史。

韦应物  贞元初。

张丹元  按贞元三年后,浙西观察使移于润州。故苏州仍单为刺史。

齐  抗  《旧纪》:贞元八年二月,自苏州刺史为湖南观察使。

于    《旧传》:出为湖州刺史,改苏州刺史。《嘉泰吴兴志》:贞元八年。

李事举  贞元九年。

韦夏卿  贞元十年。《志》、《旧传》:拜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改苏州刺史。贞元末,张建封卒,授夏卿徐州行军司马。《吴郡志》:龙兴寺在吴县西南。绍兴间,于官仓瓦砾中得《房瑁碑》。韦夏卿再立者,题戊寅岁。刺史给事中京兆韦公夏卿,言念栋宇,修复碑记,重此刻立。时十四年又十月十五日建。

崔  衍  贞元十六年。李词《嘉泰吴兴志》:贞元十六年,自万年县令,出为湖州刺史。改常州。

田  敦  《嘉泰吴兴志》:贞元十八年,自衢州刺史,授湖州刺史,改常州。

李  巽  贞元二十年,自澧州移湖州,迁常州。

李  素  元和二年。

范传正   元和七年八月,自苏州刺史为宣歙观察使。

张正甫   元和。

冯  衮  《吴郡志》:唐冯衮牧苏州。见《抒情诗》。

韦  觊  元和。

元  锡  元和九年。

李  应  元和十一年八月,由湖州刺史改。见《嘉泰吴兴志》。

薛  戎  元和十年。自湖州移常州。

王仲舒  《韩集·江西观察使王公碑》:服除,又为婺州。时疫旱,人死亡且尽,公多方救活,比数年,里闾完复,改苏州。

崔  倰  《本传》:长庆元年。

李德裕  长庆二年七月。

李  乂  长庆四年四月。见元稹《法华经记》、《白集·苏州李中丞以元月郡斋感怀诗寄微之》。

李  谅  长庆四年。由泗州刺史改。

白居易  《白集·年谱》:宝历元年三月四日。除苏州刺史。《旧传》:文宗即位。徵拜秘书监。《年谱》:二年去苏州,在秋冬之交。

陆  亘  太和三年九月,自苏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旧传》:历制兖、蔡、虢、苏四郡。迁浙东。

胡德言  太和□年。

狄兼谟  太和□年《本传》:历刑部郎中,蕲、邓、郑三州刺史,改苏州。以治最,迁给事中。

李  绅

崔  蔇  太和四年。

刘禹锡  太和六年。《旧传》:裴度罢知政事,授苏期剌史。秩满入朝,授汝州。

卢周仁  太和八年。

卢  商  开成二年五月,迁浙西观察使。

季道枢  开成二年。

李  欵  开成四年九月;自苏州刺史迁江西观察使。见《旧纪》。

卢弘正  《南部新书》。

杨汉公  《新传》。

卢简求  《旧传》:为苏州刺史,卢简求辞镇,汉南,弘正为侍郎领使。时人荣之。(按在大中元年。)

曹  琼  大中二年。

王  成  吴郡自信州,有政绩,诏书褒美,移苏州。

杨  发  大中三年。

韦  曙  大中五年。

裴夷直   大中十年。

崔  璞  咸通年。见《皮日休诗》,陆龟蒙均有诗。以罢郡将归,赐诗六韵。崔璞有《蒙恩除替诗》: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

崔  钧  大中十一年十月,太常少卿。

张  搏  《吴郡志》。

赵  杰  咸通年。

张无道  咸通年。

王  搏

李  绘  乾符二年。

杨茂实   中和三年,镇海节度使,周宝署为刺史。

赵  载  中和四年。

王  蕴  光启元年。

张  雄  《志》:据郡称刺史,号天成军。

徐  约  光启三年四月。

杜儒林  大顺元年八月。

成  及  乾宁元年。台濛光化元年。

曹  圭  光化元年。

    常州刺史

李延道  《咸淳毗陵志》:姑臧人,秦府学士。

窦德明  《旧外戚传》:贞观初,历常、爱二州刺史。寻卒。

李玄道  《志》:陇酉人,贞观中,累迁给事中,擢为常州刺史,风绩清简,下诏褒美。

杨德裔  《杨炯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公讳德裔,常州刺史,华山公之元孙。迁棣、曹、恒、常四州刺史。罢归初服,告老私宅。永淳二年,幸东都,召见。

李孝逸  咸亨二年,为常州刺史。三月,为越州都督。见《嘉泰会稽志》、《新旧书》。

窦孝谌  窦希瑊父孝谌,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长寿二年,左迁罗州司马。见《旧传》。

薛  登  即薛谦光,长安年,见《传》。

于知微  长安二年,《金石粹编、于知微碑》。

韦  晋  韦承庆子。见《志》。

房  挺  融从子。

褚  琇  遂良从孙。

姚元之  景龙元年。

崔日用  《旧传》:出为常州刺史,转汝州刺史。开元七年,特与实封二百户。

刘同憨  李华《润州鹤林寺碑》。

刘日政

齐  浣  《志》:开元中,历给舍、常州刺史。(按在开元二十五年以前。)

韦昭理  见素从弟,亦见《鹤林寺碑》。

李少康  独孤及《故睢阳太守李公碑》:讳少康,授潞州司马、青州刺史、刑部侍郎、按察使。宋遥以状闻,褒异,迁公于常州。复以高第擢徐州刺史。玄宗。

卢  英  怀慎子。天宝初,晋陵太守。见《毗陵志本传》。

李子智  《志》:为晋陵太守。

崔  巽  元日孙。(按在至德二载后。)

韦损见  《唐文粹·李华复练塘颂》。(按在上元二年。)

李栖筠  大历三年二月,自常州刺史为浙西观察使,见《旧纪》。

独孤及  《嘉定镇江志》:代宗时,迁左拾遗,历舒、濠二州刺史,徙常州。治尚平易,民皆安之。

韦夏卿  《志》:大历间累迁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旧传》:给事出为常州刺史,改苏州。

萧  复  《志》:出为常州刺史。大历中,有司差天下治最,与润州萧定、濠州张镒俱第。大历十三年。

裴  肃  《志》:贞元十四年,以御史中丞为常州刺史,九月移浙东观察使。

李  锜  《旧纪》:十五年二月。自常州为浙西。

李  词  《嘉泰吴兴志》:贞元十六年,自万年令迁湖州刺史。改常州。

李  巽  《志》:自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

卢元辅  《咸淳毗陵志》。

穆  赞  《旧纪》:永贞元年八月甲寅,自常州刺史为宣歙观察使。

路  应  《旧纪》:永贞元年十二月壬子。自常州刺史为宣歙观察使。

顾  防  《嘉泰会稽志》:贞元二十年,自澧州移湖州,改常州。

严  秘  《本传》。

李  锜  平迁常州刺史,元和九年。

李  逊  《嘉泰会稽志》:元和五年八月,前常州刺史,授浙东观察使。

崔  芃  《旧纪》:元和六年八月,常州刺史崔芃为江西观察使。

茭  文  《嘉泰吴兴志》:自澧州移湖州,元和八年迁常州。

孟  简  《志》、《旧传》:吐突承权为招讨使,简论之,出为常州刺史。八年,就加金紫光禄大夫、徵为给事中。

薛  戎  《嘉泰吴兴志》:元和十一年,自湖州迁常州。《嘉泰会稽志》:元和十二年正月,自常州刺史,授浙东观察使。

陈  □  郎中。《白集》有: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见寄“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诗”。

贾   《旧传》:长庆四年,为张又新所谗出为常州刺史。太和初,入为太常少卿。

韩  恭  《嘉泰吴兴志》:太和元年,自睦州移刺湖州,迁常州。(按在太和四年。)

杨虞卿  《旧传》:太和七年,出为常州刺史。

卢  钧  出为常州刺史,太和九年,拜给事中。

张  口  《旧志》:会昌中,以中丞为常州刺史。尝筑室卫惠泉。张韦占有《投从兄中丞》诗。

马  植  《旧传》。

崔  瑁  《旧崔邠传》:按在大中年,与河中节度使崔璪同时。李从诲见《新传》。按在大中十三年。

杨  假  《旧杨收传》。按在咸通年。

王  枳  《旧志》:僖宗幸蜀,关陇道梗。僖宗时,为常州刺史。有诗:今朝上贡盈盘泪。不进新茶是进心。(按在中和年。)

杨  恂  虞卿孙。朱实中和四年。

唐彦随  景福。

张  训  景福。

张  崇  天祐。

王彦章  天祐。

徐  温

李  遇

张伯悰  增筑子城。

徐景迈  筑罗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 编修-●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三国时期之前的群雄割据
秦汉时期江苏历史大事记
第一卷周、秦、汉
孙策复活、衣冠南渡,两晋之交的江东为什么会成为香饽饽|文史宴
王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