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研(3)王安忆、莫言 张承志(p610)

四、小说创作之二

(一)王安忆

  王安忆(1954-)是80至90年代的贯穿性作家之一。她与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都有颇为密切的关系,并写出了被认为是这些思潮的代表性作品。视野开阔,能够驾驭多种文学题材和生活经验,对当代的文化问题表现出敏锐的把握能力,并在持续的写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是王安忆的主要特色。她80年代初期的作品主要是“雯雯系列”小说包括《雨,沙沙沙》、《69届初中生》等,写一个名叫雯雯的女孩子的痛苦和希望,以单纯的少女眼光来观看世界,具有一种“”自我抒发“”的特点。从《本次列车终点》、《流逝》等作品开始,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来写动荡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1985年创作的《小鲍庄》曾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从1986年开始发表的“三恋”(包括《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则因所表现的性题材引起争议。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神圣祭坛》、《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长篇)等,在对80年代的文化问题进行深入的反省汇总,王安忆对个体生命和文学创作的意义有了更为自觉的理解,并形成了一种带有实验色彩的叙述风格。她的《弟兄们》、《逐鹿中街》以及“三恋”等被一些批评家纳入“”女性文学“”加以讨论。在90年代,受到较多关注的是表现都市文化特征和深层性格的小说,如《香港的情与爱》等。其中发表于1996年的《长恨歌》,通过一个名叫王琦瑶的上海女性的一生,来展现上海这个都市的文化性格和历史沧桑。女性与都市,空间的凝固和时间的流逝,这两者赋予小说独特的结构方式。

(二)莫言

莫言(1955-)1985年发表《透明的红萝卜》,以独特的感性的叙述方式受到好评。随后,他写作了《红高粱》等几个在故事背景、人物和情节上有连续性的中篇小说,解集为《红高粱家族》。这是他受到最多关注的作品。这些小说,主要以叙述人对故乡高密的记忆展开。童年记忆、故乡见闻,尤其是作者丰沛的感觉和想象,构造出了一幅幅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的图景。《红高粱》系列和《丰乳肥臀》(1995年)把笔触伸向“历史”,叙述先人在过去的年代,在充满野性活力的生活场景中,他们(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生命的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历。另一些小说《金发婴儿》、《枯河》、《爆炸》等,写当代的乡村生活,农民的情感、生存状态以及人的本性受到的扭曲和压抑。有的作品中同时包含这两部分内容。这隐含了作者对当代人生命力消退和委琐、孱弱的生存状态的批判。莫言的小说形成了独特的叙述风格。他倚重对视觉、嗅觉等身体感官的调动,以大量的跳跃、流动的意象来组织叙述内容,营造出一个复杂的、色彩斑斓的感觉世界。这种强烈的感性体验的写作方式,与作者在文化理想上对于“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向往有关。

(三)张承志

张承志的小说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关注。常常以一种抒情、宣泄的方式,凸显作为叙述人的抒情主体,表现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坚守的主题,因而具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他试图从草原,从蒙古族、回族的牧人、农人中,寻求一种具有纯粹的精神强度的品格和情感,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几乎所有的作品,如《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等都与生活于内蒙草原,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蒙古族、回族的历史和先生生活有关。特别是80年代后期的长做,更执着地歌颂生活于贫瘠的甘宁青沙漠边缘的回族牧民,表现他们在苦难中对信念的忠贞。强烈的精神关注,往往与宗教情绪结合在一起,并成为对抗现代金钱社会中道德、理想衰败的依据。他早期的作品《黑骏马》《北方的河》都以一个男性主人公成长的精神历程,来结构故事。“草原、河流”这些自然的景观,在小说中被人格化为“母亲”或“父亲”成为引领主人公不断地自我超越的精神载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忆眼中的当代作家
王安忆 我的文学同代人(图)
我们该如何阅读莫言
对谈!王安忆、余华、黄平: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节选)
辣评当代名家
王安忆:我非常尊敬张承志 和他相比我是个匠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