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与大陆9——京都黄檗山万福寺、长崎兴福寺、崇福寺、孔子庙、唐人屋敷
最后一处京都仍未介绍的寺庙,是在日本被称作“中国风格”的黄檗山万福寺(其实“中国”的意思就是还没有被日本学过去的中国才叫中国,学过去了就都“日本”了)。其意义之重大在于它是继唐、宋赴日僧之后,在明朝被第三批来日的中国佛教寺院。地界在京都东南,靠近宇治的黄檗山上,看平等院回来的路上可以一访。

隐元禅师,出身福建福清,后于当地黄檗山万福寺处修行,成为住持。明末清初闵地战乱不断,隐元禅师于1654年应邀渡来日本,先于长崎的几处中国禅寺处任住持。后成功与幕府将军德川氏会面,在京都拿到一块地,便以在中国的本山为名修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禅师自称禅宗临济宗正宗,可是由于已经与日本的临济宗产生较大分歧,因此后来被日本宗教界独立出来,成为日本禅宗黄檗宗。黄檗寺也算是继东大寺之后,第二次传入日本的福建风格吧。
进门之前,浓郁的中国风格。在日本真的很难见到表面写了字的建筑物。“紫竹院”

“白云观”

总门

“第一义”匾

山门,明朝福建风格与“和样”的结合?

威武雄壮的本格“不许荤酒入山门”

售票处,日本,特别是京都附近的大多数寺庙也都和中国一样,逃避不了变成售票的旅游景点的命运(其实是让你们看匾的)。

山门远望,与所有早期传入日本的大陆风格一样,轴线感十分强烈。

万福寺与明清的晚期中国佛寺一样,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的配置。天王殿高筑石台上。

仰望天王殿

殿内除供四天王之外,还供以布袋和尚为原形的金光灿灿的弥勒佛。

遇见可以绕到后门出去的佛殿真感动。

通往大雄宝殿的道路同样庄严。各院落都由十字形的铺石连接四座堂。

大雄宝殿,闽地常见的圆形窗。

十分高大的殿内,与东大寺十分相似的感觉。两侧的通道天井较低,产生了很像教堂的空间。

我们喜闻乐见的木鱼与蒲团,可是日本人又把这个跪拜的部分围起来了。

供奉释迦牟尼。

隐元禅师萌系大手办。

很认真的,那些不熟悉的汉字对联和尊者名字都被他们用小木板把音读标出来。

遥望不开门的法堂。

两边像晚期中国四合院一样有了侧院。禅堂及木鱼。

伽蓝堂。

其实供的是妈祖。不要小看妈祖,来日的福建人们成功上岸了,都要拜拜她。

日本人喜闻乐见的中国风家具陈列。

祖师堂,当然是拜祖师牌位。


久违的鼓楼,不过不开放。

铜钟倒是有

石碑也有

开山堂,虽有蒲团,不过不开放,只能在外面拜+丢钱。


万福寺照片
顺带提一句,继日本僧人从宋朝带回来抹茶茶道之外,隐元禅师是将煎茶(也就是我们今天喝的泡的茶叶)道带入日本的第一人。黄檗宗在日本受到隆重礼遇,信者众多。隐元禅师还受皇室赐封“大光普照国师”。但是这时日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文化,因此不再向新的中国风格学习。

接下来我们开始外景。在德川家闭关锁国的江户时代,长崎是日本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因此受到中国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黄檗宗第一座禅寺就在这里。
不过访寺的路上先看到了这个,日本第一座石拱桥“眼镜桥”,就是由长崎当地的中国僧人在17世纪建造的。

长崎最近貌似在搞活动热烈欢迎隐元和尚。


一点历史。兴福寺是原欧阳氏的民宅改建。

山门。通体涂红应该也是明以降的做法了吧?兴福寺因山门大红而又名“赤寺”。

大门旁的中国风桌椅。

私宅改寺院,因此地方较小,布局较不规则。入山门右拐上台阶就到了大雄宝殿前。
鼓楼

如同所有的福建系寺庙一样,殿内宽广

类似教堂过道的两侧较低通道的做法也出现在万福寺和崇福寺中,是福建的做法吗?

一个开间供一桌菩萨

大雄宝殿介绍

据说是在中国国内也难见的大型冰裂纹窗墙

茶室已改造成日本风格,向游客开放。

大雄宝殿旁就是妈祖庙,不开放。

妈祖两旁站的是千里眼顺风耳

为了贯彻隔离政策,17世纪来长崎的中国商人都被限制在一小片飞地中,名为唐人屋敷。图为原唐人屋敷门。


大雄宝殿左手边有三江会所门。兴福寺江浙及江西的信者众多,因此也被日本人称为“南京寺”。寺内于1878年也成立了三江会所。


入口两侧是清朝的石碑。

进门有小院一座。

开放的有一间三江会所办事处,江南民家风格,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旧物。

格栅窗、悬鱼、旧瓦、棺材、花轿……

窗纹不是日本单调的方格子

破洞的木山墙

外墙,虽然是木造,但保持了福建民居墙体通红的特点。

寺院一角,我们发现了万仞宫墙,原来是一处已经不开放的孔子庙。为17世纪渡来的儒学者所建,称中岛圣堂或长崎圣堂。门前立有多座几年石碑。


门内影壁,书有大学。

是的我翻.墙了。
掩映在植物中的正殿

翻.完.墙太兴奋,出来的时候扭到脚了……接下来的三天行程我拖着一只断脚趾从长崎走到了京都。这座石碑上的诗是某一人华人住持所做。“鸟唱千林晓,慧日正东明,花开万国春”,这算个什么(= =)。


离开兴福寺,拖着断脚走到了崇福寺。崇福寺同样由移民建于1629年。前来朝拜者多为福建人,因此也被日本人称作“福州寺”。长崎还有一个圣福寺,并称长崎三大福寺。其寺院重建过,因此没有去。

不知为什么石狮的雌雄左右相反,不只是摆错了还是有讲究。发现的时候售票员不知所踪,寺内只有个卖中国香跟纪念品的老爹爹,留了个言。

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标语。

拱门内的结构装饰木雕。

三门到正殿的千级台阶。

途中路过一个小观音殿……

上面有两个萌系斗栱。

崇福禅寺门及十分牛x的斗栱。



砖香炉很有闽风。

同样要继续爬梯,到了院里第一座殿。我们看到了与东大寺相似的熟悉的结构。

红墙及钟形窗

丰富多彩的木雕

拜的是关圣帝君(= =),关帝君两边才是观音跟韦陀。

钟楼

旁边有个名胜,日本最大级巨锅……

大雄宝殿,供佛祖,两旁有十六罗汉。

大雄宝殿旁的另一层院落,供的是谁呢?

没错,就是来日移民们都必须仰仗的天上圣母妈祖。

妈祖庙一边,绿窗子。

妈祖庙右手边是祖师庙。比大雄宝殿还要再高出一级石基。

虽然在日本被称作黄檗宗,与临济宗并列,但是牌位上仍然自认临济正宗。

路边有两个小石像生

还有一座仿古风格的萌系小楼


长崎好长啊,我们来到了长崎孔子庙。

万仞宫墙,强烈的闽南风格。
目前长崎孔子庙与中国政.府有合作,后院建有中国历史博物馆,据说是世界唯一的常设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地方。

西南方的小门,售票处,以及比例奇怪的影壁
原来是教外国朋友论语的

南墙背面是一片很漂亮的园林

闽南风的孔子庙正门

碧玺,吴道子笔,真的假的

是不是与中国政.府合作过的都要挂上恶俗的大红灯笼

正殿内院,摆了72弟子的新古董石像,发扬了兵马俑传统,宣传每一个脸都不一样

孔子庙正殿

影壁明显是新加的,刻大学。

殿内拜了各种奇怪的东西

感觉像回了国。

像中国官府一样摆了好多兵器

逃离了,来到了后面中国建造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大理石质感是现代中国风吧。

其实说文物大多也就是些清代的章子,其余都是些民族风工艺品跟照片介绍什么的。

我们来看长崎四福寺(什么时候多出来了一个!)里面没去的两个。因为广东人多所以被称作“广东寺”的圣福寺
日本后现代风格的福济寺……“因为漳州人信徒多而被称为‘漳州寺’”。到底是中国人太喜欢一排一了还是怎么,四福寺和谐对应四大移民团体。

日本的长崎特产ちゃんぽん……


唐人屋敷坐落在今新地唐人街附近,是在长崎中国人的保留地,以石墙与外界隔绝。
现存唐人屋敷境内存四座历史建筑。首先是土神堂

观音堂
第一天去晚了,都关门了

妈祖庙
第二天绕路来看了福建会馆。

星聚堂
说明,有兴趣的自己读吧……

继续丢图……
以前的厨房现在改成了陈列馆,挂着中国移民的血泪史。
旧唐人屋敷的模型照片
福建会馆外墙,红砖的浪漫……


最后来到了有名的长崎新地唐人街,门口是一片小广场。

查了下资料,此处叫凑公园,从前曾是一小片园林,二战后荒废,后重整为今天的广场。建筑是90年代旅游博览会所建,庙会时会在广场上搭起临时中国风建筑。

非常惬意的地方
广场一角的园林边有老人在下象棋。

有名的长崎新地唐人街,其实是两条很短的交叉巷。

和中国合作整修过后,在四个门挂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霓虹灯……

当然,大多是些后现代风格的餐馆。
路边的一块牌子记录了当年中国移民被限制在这块地内,出入都要搜身的历史。

长崎照片

日本的三大唐人街是长崎的新地唐人街,横滨的唐人街,和神户的南京町。神户的路过了没有去。
在横滨唐人街我看到了这个后现代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文】李沁园 | 日本黄檗宗寺院布局初探
日本建筑之三十五:长崎崇福寺
福建福清 渔溪黄檗寺
隐元:大师东渡日本
那个冒死传法的人,终于无家可归了
隐元与京都黄檗山万福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