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一鸣|王阳明的虚与实(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六)

       大约五百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1508年,在大明帝国偏远的贵州布政司,一个叫龙场驿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作龙岗山,其半山腰上有一个天生的石洞。

      这是一个仲夏的夜晚,乌云压城,浓云密布,眼见着一场大的雷雨就要来了。而在这个洞中,有一具石棺,里面赫然躺着一位男子。

      就在这时,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天际,瓢泼大雨哗地一下就下起来了。在电闪雷鸣之中,这个躺在石棺里面的男子,突然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只见他一身大汗淋漓,神情是大彻大悟。明亮的眼睛里头,充满了彻悟之后的惊喜。

      男子在石棺中自语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至此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从这一刻起,近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正式诞生了。现在这个石洞,名字是阳明洞,又叫阳明小洞天。

1

概述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因自号阳明子,世人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非但精通文史,还善于领兵作战,是“立功、立德、立言”真三不朽的圣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全能大儒。特别是他开创的“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明代最杰出的哲学思想。后人将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儒家四圣”。

      王阳明的一生是传奇的,从少年轻狂到潜心向学,从被囚昭狱到龙场悟道,从一封信剿灭山贼到四十多天平宁王之乱,每一次转变的背后都是一段传奇。

      阳明殁后,世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阳明心学思想的解读上;至于从文学的角度完整地、多侧面地反映王阳明伟大的一生,相对比较薄弱。

2

历史中的王阳明

      作为历史人物的王阳明,其形象最初是由阳明弟子通过行状、墓志铭等形式完成的。

      最早应追溯到作为阳明道友、弟子黄绾所撰的《阳明先生行状》,将王阳明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写得酣畅淋漓,令世人感慨不已。

      其后,阳明道友湛若水在黄绾《阳明先生行状》的基础上撰《阳明先生墓志铭》,进一步概括了王阳明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和伟业。

      上述两篇历史文献奠定了王阳明“真三不朽”人物形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王阳明生平业绩反映最完备、最系统、最具深度的文献是其同邑弟子钱德洪发起编谱、历时三十五年完成的《阳明先生年谱》。

      至于王阳明文学形象的出现,最早恐怕要追溯到王阳明平藩王“宸濠叛乱”出现的笔记和传奇作品。

      从现存的相关史料看,主要有王阳明弟子董澐之子董穀的笔记文《碧里后集·杂存·斩蛟》。此文将王阳明神化为斩蛟的英雄,“蛟”即为宸濠化身。

      冯梦龙的笔记文《智囊》及以后的《智囊补》问世,使王阳明的文学形象更加明晰。冯梦龙的传记体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下简称《靖乱录》)则是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王阳明形象的塑造,为研究王阳明的艺术形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依据。

3

阳明降世

      中国古书有许多时候会描绘厉害的人在出生时有神奇异象。如《史记》中殷商祖先契“(母)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至明则有《明实录》中太祖、太宗等八帝,出生时有光、红光、五彩光气、五彩祥云、雷风之异,或梦见神人出现;下至曾国藩出生时其祖父梦蟒蛇盘屋梁上。

      王阳明出生也伴随着异象,《靖乱录》云:“母郑氏,于成化七年怀娠,凡十四月。岑太夫人梦神人衣绯腰玉,于云中鼓吹送一小儿来家。比惊醒,闻啼声,侍女报郑夫人已产儿。儿即阳明先生也。竹轩公初取名曰云,乡人因指所生楼曰瑞云楼。云五岁尚不能言,一日有神僧过之,闻奶娘呼名。僧摩其顶曰:“好个小儿,可惜道破了。”竹轩公疑梦不当泄,乃更名守仁。是日遂能言,且祖父所读书,每每口诵。”

      冯梦龙此处的叙述并非是“小说家言”,在《阳明先生行状》、《阳明先生墓志铭》与《阳明先生年谱》中也是同样的记载,甚至《明史》记载“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 

      要知道,能在《明史》中记载出生异象的,除了皇帝就王阳明独一个。

4

不羁少年

       “巧用智谋惩戒继母”的谣言见于明王兆云《漱石闲谈》卷下“杨明用谲化后母”条,记载内容大致如下:

      阳明生母郑氏去世后,继母待之不慈。阳明两次设计惊骇继母,其仍不改易。于是先生置怪鸟于继母衾下,并胁巫进言,诳母曰此鸟为郑氏所化,略示薄惩,若继母不幡然改悔,将有后灾。继母这才对阳明视同己出、倍加爱护云云。

      《靖乱录》几乎全文袭用这条笔记小说,只是稍加变化词句而己。

      历史上这位“小夫人”实有其人,乃阳明继母赵氏。赵氏在郑氏殁后承担起对阳明的抚养重任。她督促先生甚严,委曲保育,对王阳明思想性格的养成关系至大,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陆深撰《寿王母赵太夫人七十序》、邹守益《叙云山遐祝图》等都对赵氏的品行褒奖有加。阳明亦对继母赵氏十分孝敬,并非笔记文、传记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对继母不恭。而冯梦龙为了表现阳明的异于常人而采用这则小说家言,自然是“虚写”。

5

金蝉脱壳

      关于阳明赴谪途中的传奇,毛奇龄则予以否决,认为王阳明“时径之龙场,而谱状乃尽情狂诞,举凡遇仙遇佛,无可乘间摭入者,皆举而摭之。于此二十年前、三十年后,开关闭关,随意胡乱。亦思行文说事,俱有理路。浙江一带水与福建武夷、江西鄱阳俱隔仙霞、常玉诸岭峤,而岭表车筏尤且更番叠换,并非身跨鱼鳖可泛泛而至其地者。即浙可通海,然断无越温、台、鄞、郧不驾商舶得由海入闽之理。且阳明亦人耳,能出游魂,附鬼伥,朝游丹山,暮飞铁柱,何荒唐也!”(《王文成传本》卷一,第4页)

      毛奇龄是从现实的情况出发,进而否定阳明传说的种种奇异之处。

      然而,以故意捏造为由把这些轶事撇在一边,也是不明智的。从这些显然带有传奇色彩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有用的结论。首先,阳明很可能认真考虑过逃亡的可能性。

      虽然那次他大概没有经过海路绕道福建,但可以设想他曾在那个以钱塘潮闻名的地区逗留过,并到过沿海的几个岛屿。大概老虎绝不会怕他,但他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危险。

      据其好友湛若水回忆:人或告曰:“阳明公至浙,沉于江矣,至福建始起矣。登鼓山之诗曰:‘海上曾为沧水使,山中又拜武夷君。’有征矣。” 甘泉子闻之笑曰:“此佯狂避世也。”故为之作诗,有云:“佯狂欲浮海,说梦痴人前。”及后数年,会于滁,乃吐实。彼夸虚执有以为神奇者,乌足以知公者哉?(《阳明先生墓志铭》,《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第1504页。)

      湛若水认为王阳明没有上过武夷山,那些“夸虚执有”的人以为这是真事而感到神奇,是不懂王阳明的为人。

      他的这些做法是“佯狂避世”的狡狯之处。“及后数年,会于滁”,王阳明才同湛若水说了实话——果然不出湛氏所料。可见湛氏对王阳明才是“了解之同情”。

      由此可见,沉江、浮海之说可能确实始肇于阳明本人,以此摆脱刘瑾的追杀。

      冈田武彦总结为:“王阳明为了从刺客手中逃脱,曾假装跳钱塘江自杀,并隐匿在家乡附近的一座山中,后瞅准时机,经过广信府,前往龙场。”(《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重庆出版社,2015年,第232页。)

6

虚实之原因

      关于王阳明的“虚”与“实”,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应当是受“宿命论”的影响,民间传言说明清只有两个圣人,一个王阳明,一个曾国藩,或者说一个半圣人,一个王阳明,半个曾国藩,或者干脆,明清只有一个圣人,曾国藩不要了,就剩王阳明。

      作为“三不朽”的真圣人,无论是世人强加于王阳明的种种臆想,抑或是王阳明自身为了传播“心学”而编造自身的经历,都是基于圣人当天生不凡的“宿命论”而成的。

报告人:东一鸣

小组成员:方舟宁,吉昱凡,赵文易,香取由美,黄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百年来第一圣(牛)人,上章
王阳明心学(三):王阳明为什么被称为“圣人”?
此心光明·王阳明心学探微之二
阳明心学:只做最好的自己
牛角鱼:王阳明临终并没说过那句话
明朝部分官员简介目录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